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缝纫机踏出来的岁月(散文)


   寒风吻红了脸颊、吻伤了耳朵;冷雨冻熟了田间的青菜、坚固了泥土的温柔;没有暖气的南方,防寒的空调不得不联手烤火炉一起作战。单位的烤火被扯得开了缝,我左右开弓缝补,右手在被子上扯线扎针下去,左手在被子底下,接过针,直接扎上来,几分钟就全搞定。如此绝活,同事们都十分讶异,其实,这就是熟能生巧的一个过程,因为我学过裁缝。
   同事的赞美声,让我的记忆漫延,忆起家里的缝纫机。
   七十年代末期的一个春天,母亲托人购买,为家里添置一台缝纫机,相比现在,超过用苹果六的奢侈。拖拉机装着一个大纸箱,在我家门口停下来,父亲和送货的叔叔一起搬回,一边看说明书,一边安装。谷黄色的板面上,显着木质条纹,油亮油亮的台面,比家里的任何膝制家具都光亮细腻;左边有一小块活动台面,可折叠可支平;黑色的机头,正中间是华南牌三个字,左边是缝纫机针和拽线器,压脚是用来压平布料的,把针围在中间,像我刚学过的“寸”字;右边是圆环状的手轮,转动后启动缝纫机,整个机头,像桂林的象山,收起放到机斗内,台面平整;木质台面正中也有“华南牌”三个字,高度刚好与我腋窝齐平,是我做作业的最佳之处。
   缝纫机,成了母亲生活中的帮手,白天做农活,晚上就在机子上缝缝补补。全村衣服的破烂,都会在我家的缝纫机上完成修补再造,母亲缝补的手艺,得全村人的赞美。
   平时,缝纫机不许摸,珍贵地收藏着。偶尔,母亲外出干活走得匆忙,也可能是没缝补完,来不及把机头收进机斗内,大模大样地摆在那儿,这时,我的好奇心迅速膨胀。
   “大好的机会来了!父母不在家,我赶紧好好地研究一下!”满心欢喜,看着缝纫机,那锃亮的光泽,映在我的眼里。
   端坐在缝纫机前的凳子上,身直腰杆,尽量扯长脖子,让视线更高些;铺开旧衣服,把破烂处在压脚下抚平,放下压脚;学着母亲的姿势,左手固定衣服,转动手轮。
   “咦,为什么转一下手轮,就缝几针?”我疑惑不解,脑海回忆母亲缝补时的模样。
   想起那个画面,煤油灯在稍远处的窗台上闪烁,母亲微低着头,左手在压脚边固定缝补的衣服,右手转动一下手轮,脚在踏脚上踩向前向后,“哒哒哒,哒哒哒。”轻声柔和的节律,听起来十分舒缓,我忍不住,从被窝抬起头去看。
   “快点睡下,这样伸出半截,身子没盖好被子,会咳嗽的!”母亲轻轻训斥。
   我乖乖地缩回被窝,听着缝纫机的声音,感觉声音越来越远,慢慢地更轻了,进入梦乡。
   “哦,还有脚没用上。”我忽然想起。
   低头看看,坐着脚和踏脚板的距离,是踮起脚尖也够不着的。
   我搬开凳子,站在缝纫机前,左脚站立,右脚踩踏脚板,右手转手轮,左手固定压脚送布,“嗒嗒嗒嗒。”肢体不协调,脚劲不稳,不能控制速度,缝纫机快速顺着转动几下,又不协调地反着转动几次,布料把我的手指带到压脚下,针穿透食指停下来。
   我慢慢地反着转动手轮,缝纫针缩回去,把手指头从针尖拔出来,忍痛挤掉几滴血,含到嘴里,把钻心的疼咽下去,薄雾在眼里涌起。
   母亲回家,看到缝得皱皱巴巴的衣服,还把放置在旁边的裤子也粘连上去,知道是我的杰作。
   “闰儿,你想缝衣服,就快点长大吧!”母亲笑着说,“现在,坐着还没缝纫机头高,你怎么缝的?”
   我低着头回应,心里又在寻思下一次机会,真正是“痛并快乐着”!。
   几个月后,经过十几次摸索和操练,我成为年龄最小、能够熟练操作缝纫机的人。站起的个头和机头差不多高,单脚踩踏脚板,左右手和右脚都非常协调。每逢母亲外出干活,我就成了帮乡亲们补衣服的人。
   
   二
   十三岁的那年,正是我初三毕业班的最后一学期。家乡的女孩,大部分失学,没有失学的,最多也就是读完初中。毕业后,有条件的就继续读书或者学艺;没条件的,就会外出打工。
   春节过后,母亲收拾堂屋,把饭桌拉到正中的神堂下靠墙壁;父亲工作的桌子挨场放在右边;家里的竹椅全部找来,摆放在堂屋的两边。
   “妈妈,你这是要干嘛?”我感到奇怪,一边协助母亲收拾、一边问道。
   “做裁缝的慧表姐,来我家当师傅。”母亲说,“在村里招了八个女孩子,这是她招的第一期学员。”
   “哦,我喜欢慧表姐,她什么时候来?”
   “明天就来,到时你也学,反正你感兴趣。”母亲对我说,“都无师自通,会踩缝纫机了,一定能学会的!”
   “好的!”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我,高兴地回答。
   第二天我放学回来,家里好热闹,
   八个比我稍大一点的女孩子,围着我那漂亮的慧表姐。屋外,送女娃来学艺的父母,在低头窃窃私语,时而说说笑笑,时而投去赞许的目光。我悄悄地挤了过去。
   饭桌上铺着一方草席,墙边有一块小黑板,黑板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写着几个数据;草席上面,躺着一块折叠的、蓝色的棉布,黄色的划粉在布料上划出一条条直线,几颗粗的粉末,掉在线旁,像施工是图案的注释。
   慧表姐低着头,皙白水嫩的皮肤,秀美挺刮的鼻梁,乌黑发亮的头发,在耳垂着卷个圈。全神贯注地边划边说,全然不知我的到来。
   “慧表姐!”我在心里默默地喊。
   为不打扰她,我悄悄地退回到另一间屋里,写着放学布置的家庭作业。
   一会儿,写完作业,嘴巴咬着笔头,心想着表姐。回头,却看见慧表姐默默站在我的身后。我笑着直扑她怀里。
   “为什么不叫一声我?”我故意责怪。
   “我怕打扰你写作业,学习才是最大事!”慧表姐抱着我,拍拍示意着。
   “你也要教我学做衣!”我嚷嚷。
   “好呀!我每天晚上教你,那时我也闲了,你也做完作业。”慧表姐说。
   
   三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随身。”这可能是父母的一番苦心。他们深知我生性调皮手巧,又对缝纫感兴趣,趁表姐教徒弟,希望我在不经意间学到手艺。
   卧室设在楼上,慧表姐和我同睡的一张床。枕头旁,成了我俩说悄悄话的地方;床边的凳子上,放置我俩睡觉脱下的衣服。床前是一个巨大的木制贮谷柜,收拾上面的杂物后,铺上草席,用慧表姐画图的那块布料的反面,再为我画图。
   “首先,我教你学做肚兜。”慧表姐说,“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学起。”
   “做裁缝,要善于节省布料和利用布料。”慧表姐把布料平整,“一条横边和一条竖边,都要直接利用布的边沿,就样好就料。”
   “根据宝宝需要的长度,确定下一条边,我们划上。”慧表姐嘴巴说着,左手拿着竹尺子,右手拿着划粉,尺子落到布面,划粉飞快地沿着尺子划上一条,像流星划过天际那么迅速和流畅。
   “根据宝宝胖瘦,我们测量出需要的宽度,划上与布边平行的线。”我认真听着慧表姐讲解。
   “现在,所划线的,就是我们今天要用的布料。”
   “在上边的正中,留出脖子下,肚兜的边约二至三寸,太宽勒脖子,太窄遮不住;长的中线上,我们划一条横线与上边平行。然后,划斜的到上部分;划圆的到下部分。”慧表姐说着。
   “我们裁剪的肚兜,要有正反两个面,正面选颜色鲜艳或者新布料,反面是贴身的,选柔软暖和的旧布料也可。缝纫后,用白布裏边,要缝上白布带,这样,漂亮的肚兜就做成了。”
   我认真听完后,立即找来旧衣服,按所学的方法裁剪后,开始缝制。在缝纫机上,我手和脚十分协调,像一位稚气未脱的大师傅,一气呵成,缝完肚兜……
   那段时间,我清晨起床喂猪后再去读书;星期天,我要出去砍两担柴回家,再用“边脚料”时间去摘菜。每天做完作业后,晚上就在床前的贮谷柜上学习裁缝,从肚兜、围兜、短裤、内衣等等的学习,循序渐进。
   我成了慧表姐的得意门生,在所教的学员中,每一项学习都是用时最短、最先学会的,从不用教第二遍。
   
   四
   转眼,季节从春走到夏,我亦如春天的树木,在这一季疯长抽条,出落成小姑娘;家里的四头猪,也随我一起长大,膘肥体壮,父母亲从单位回来,看到人蓄兴旺,一颗悬着的心放下;慧表姐教裁缝,已从肚兜教到裤子,我的手艺,裁剪、缝扣眼、裤脚边、绣花等,所有的针线活,都学得像模像样。
   在这样艰苦、平淡的学习环境里,我白天轻松学习,晚上学习裁剪,全然没有像现在一样,草木皆兵来迎接中考,却顺利通过了考试。
   农村孩子考上中专,相当于跳出农门。可学费让家里一愁莫展,不得不想尽办法去筹备。卖掉养大的四头猪、东借西凑,备足盘缠,我走向新的起点。
   卫校开学时,裁缝已学到做中山装。
   现在,每当想起学裁缝的过往,年近半百的我,都心存感恩,感恩父母的苦心、表姐的教诲、生活的磨练,让我有更丰富的阅历;感恩岁月的多姿多彩,日常生活中我的手巧,都源于这段人生的恩典。
   曾风糜一时的缝纫机,已爬满灰尘;手脚并用、肢体协调的劳动工具,已在老家的墙角落寞;岁月匆匆溜走,脚踏缝纫机,踏过岁月、踏出人生路,那柔美的声音,依然萦绕在耳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手如何快速掌握缝纫机使用技巧
缝纫机使用方法——新手该如何练习车缝?
关于服装入门---工具的认识
家用缝纫机清理--如何解决家用缝纫机缝纫时出现跳针现象
从0开始,教你认识这些压脚
缝纫机跳线 缝纫机使用小窍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