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线员工须克服的八种心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大多是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很多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因人的心理因素造成,必须加以克服:

    一、侥幸心理。碰运气,认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图省事,不严格执行的安全规程;错误的经验主义和小概率事件的误导,在某个工作程序中从未发生或多年未发生过事故,容易使人放松警惕,逐渐习惯不安全行为,最终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冒险心理。争强好胜,喜欢逞能;爱与人打赌,不计后果;自我表现,把违章冒险作业当成英雄行为;盲目行动,蛮干且不听劝阻,将安全生产的要求抛于脑后。

  三、麻痹心理。由于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常,忽视隐患;从事重复性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丧失戒心,满不在乎;注意力不集中,未能及时发现反常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

  四、贪便宜走捷径心理。把必要的安全规定、措施、设备认为是其实现工作目标的障碍,长期形成忽略安全规程的惯性行为。

  五、逆反心理。不接受正确的、善意的规劝和批评,坚持其错误行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某些人的言行在好胜心、好奇心、思想偏见、对抗情绪之类的意识作用下,产生一种与常态行为相反的对抗心理反应。

  六、凑兴心理。喜欢凑热闹,工作过程中嬉笑打闹,胡乱操作自己不熟悉的设备、工具等,做出一些无节制的不理智行为,从而诱发事故。

  七、从众心理。仿效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无法用自己的理性和识别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俗称“随大流”;跟随同一工作环境下大多数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隐患蔓延。

  八、自私心理。以自我为核心,只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安危;对与自己无关的工作,即使发现安全隐患,也不闻不问、置之不理。

  作为安全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方法引导、措施监控、积极性调动、环境改善等措施尽量消除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因素,确保安全生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些心理因素会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工作的九种异常心理
安全汇编1
人的9种不安全行为如何控制?进来看!
【机务频道】航空维修中的人为差错预防措施
事故预防基本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