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掌握金钱的能力有多大,就能赚到多少金钱


  导 语  

怎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致富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赚钱的只有三种身份,资源者、企业家、资本家。不管是哪种身份,都和赚钱效率没有太大关系,有关系的是可以改变的那些东西。

今天的内容会给你一些启示,并且刷新你对于赚钱的认知。

(本期音频由搜狗AI变声技术提供支持)

赚钱,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运气
对于赚钱这件事本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赚钱的模式?
这个世界上能赚钱的只有三种身份,分别是资源者、企业家、资本家。
资源者就是向这个世界提供资源,比如时间、才华和劳动力。
企业家就是整合各种资源经营企业,并赚取利润。
资本家就是用钱投资产生利润的那些人。

这就好像一个公司,员工就是资源者,时间比钱更多,投资人就是资本家,他们的钱比时间更多,而企业家就是站在中间把二者连接起来。
不管是哪一种身份,本身没有高低贵贱,身份和赚钱效率关系并不大。
举个例子,比如明星就是资源者,虽然也是提供自己的时间去演出和代言,但是一个一线明星的收入超过世界绝大多数的企业家。路边的面馆小老板也算是企业家,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经营,可能并不如在优秀公司上班的收入高。
资本家听起来很厉害,但广义上的资本家其实到处都是。例如我买了一支公司的股票,我就成了这个公司的股东了,这个公司的员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都是在为我打工,他们辛苦加班把公司做大做强,我也能赚到钱,所以说我是资本家也没有问题。
但要知道,股市本身不创造财富,而是分配财富,只不过庄家和大户们来分配这些“韭菜”的财富,所以散户们(韭菜)的钱总是打水漂。
不过话要说回来,所有的身份都是复合的,比如有人边打工边炒股,有人边投资边开公司,但不管怎么赚钱,富有与否,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运气。
有人问巴菲特那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说,我首先是一个美国人,其次我是一个白人。假如巴菲特出生在第三世界,肯定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但是美国白人有那么多,为什么股神是巴菲特,而不是别人呢?因为运气不能改变。

天生和运气不能改变,但是其他的东西是可以改变
虽然天生和运气不能改变,但是其他的东西是可以改变的。
1、资源者
作为资源者这个身份,你想赚钱,最重要的就是天赋。比如C罗、梅西,这都是非常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梅西以前在巴萨一年能够拿到4000万欧元的薪水,再加上代言什么的,一年赚个十几亿人民币也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没有天赋的球员,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他们的高度。
除了体育,其他需要天赋的职业还包括电竞、艺术表演、唱歌、科研等。
甚至长得好看也是天赋,颜值这东西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天生的,特别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只要长的好看,符合大众的审美,即使他一点才华都没有也能得到大量的关注用来变现。
怎么才能确认自己有没有天赋?如果你在20岁之前,没有展露出什么过人的才能和成就,基本上就是没有天赋。
有句鸡汤很有名,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还论不到拼天赋的地步。从社会真相来看,这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人的天赋之低,还论不到拼努力。
为什么很多明星没有任何演技和唱功,还能赚那么多钱呢?当你的名气足够大时,就可以得到畸形的报酬。很多人觉得这不公平,那些业务能力很强的真正演员和歌手,赚到的钱不如流量明星随便接个代言赚的多,这真的就是小丑在殿堂,大师在流浪。
但是,名气本来就是有内在价值的东西,那么多企业每年花那么多钱打广告,就是希望提升名气。如果你已经拥有名气了,市场对你有所需求,自然就值那么多钱了,这个价值是守恒的。
有的人即使没有任何天赋,长得也不好看,也没什么才华,但是通过表达非常极端的观点,强迫大家要么喜欢他要么厌恶他,也能收获巨量的关注,各种代言也是拿到手软,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极端言论越来越多的原因,因为平庸的言论无法快速出名,虽然不公平,但是我们要尊重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如果靠颜值,业务能力这种天赋的东西来决定关注度,那么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出不了头,且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那一大部分人才有胜出的机会。
有人会问,除了极高的天赋和巨大的名气还能怎么赚钱?除此之外,你就只有上班了,但这是一条很难通往成功的道路。你可以大致的算一下,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需要多少钱,一套800万的房子,就算是月薪1万,不吃不喝,没有开销,也需要66年才能买得起,更何况要是人的一生就局限在一个房子上,也太可悲了。
不管你是做程序员还是当老师、医生,不管你的工作有趣,还是觉得乏味枯燥,只要你选择上班,你的收入就是有上限的。
为什么?因为这打工最不公平的一点,就是企业家按时间支付我们的报酬,不管你能力多出众,你都得把自己的收入来源和时间挂上钩。时间是宇宙规律,我们不可能去控制时间,就算你996上班12个小时,你不可能每天上班120小时。既然这不可能,你的收入就没办法在短期内激增10倍。
那有人会说,我的收入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的工资会涨呀。如果我做到了一个公司的高管,甚至出任CEO,涨工资显然是会的,但是工作几年涨个百分之一二十有什么用,还没这通胀涨的快,你的收入还是和时间强行挂钩的,本质上是不会变的。
另外,你如果直接去一个大公司,又怎么可能直接坐上高管的位置呢,这概率太低了,而且大公司都是有一套潜规则在里面。
大部分公司可能非常官僚,他们想着让你乖乖的打工就行了。很多人上班图的就安稳,只要能获得保底收入和保险什么的就好了,风险都是老板承担的。

其实,惧怕风险对你的人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风险。
我们可以推理一下:公司赚的钱,老板首先想的是这个利润怎么落到自己口袋里面,其次想的是怎么给股东分配利益,最后想的是公司怎么进一步扩张赚更多的利润,去招更多的人,买更多优秀的设备。
你作为员工,是被最后一个分配利润的,你辛辛苦苦创造的价值变成了老板们晚宴上的茅台和香槟。作为一个被最后支付的人,你觉得你有什么意见权吗?如果公司经营发生风险,没有利润的公司想的一定是开除你,为什么?因为你是被最后个支付的。
你的预期寿命大概是可以上班50年,但是这个世界上存在50年以上的公司会有多少个,上班就没有风险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总之,当一个资源者如果不适合的话,就可以考虑一下怎么做一个企业家。
2、企业家
做一个企业家只需要两条,一个是企业家的思维,二是执行力。有这两点就够了,其他的都是虚的。
但是很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并不具备企业家思维,而是一种消费者思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举个例子,有个产品最近很火,铺天盖地的广告,面对这个产品你怎么想?大多数人想的是我要不要买,或者是买了这个产品有什么用,亦或是反感这个广告,厌恶这个产品,这就叫消费者思维。
而一个具备企业家思维的人,他会去思考这个产品的成本是多少,这个公司怎么赚钱,这个广告为什么传播的这么快,这家公司有哪些业务流程,他会拆解思考背后的逻辑。
企业家的逻辑是让自己从时间中解放出来,让利润从经营的规模效应和复利效应中产生,而打工是一种“利润=工资*时间”的生意模式,工资你能控制吗,那是老板控制的;时间你能控制吗,那是宇宙规律。上班永远不可能产生规模效应和复利效应。

什么是企业家思维?
你不要去考虑自己需要什么,要去思考别人需要什么,然后看看能不能利用别人的需求赚钱。你不要去购买产品,要去销售产品;不要信广告,要去看广告,分析广告;不要去迷信一家公司,要去分析一家公司,不要去相信那些割韭菜的概念,要去分析那些割韭菜的概念。
大家不要觉得创业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然后觉得大多数创业都失败了,所以就会认为创业就是一条血本无归的路。
为什么很多人创业那么痛苦?因为那不叫创业。比如有人开了一家餐馆,这个人的动机无非就是喜欢吃,并且觉得开一家餐馆很有面子,还能自己当老板不用上班了。
开一家餐馆的确是在做生意,但问题是这个餐馆的销售量上限太低了,一个餐馆只能覆盖一个社区,一天能卖出多少盘菜,这个是有限制的,无论你的厨师和服务员多么努力的工作,也突破不了这个限度。
怎样才能一天卖出成千上万盘菜出去,答案是开连锁店。但是这个连锁店的问题在于厨师那么多,发挥不稳定,可能分店的味道参差不齐,就会把品牌做坏了。于是有人想出这个办法,设置中央厨房,然后所有饭菜从中央厨房生产送到各个分店,分店直接加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这的确能形成规模效应,赚的钱也比开个覆盖社区的饭店要多的多,所以现在的饭馆倒闭的很多,全变成了火锅串串这种不需要厨师的餐饮店,外卖的也变成了料理包。
大部分人开店,都是因为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可不会因为你的爱好付给你钱,消费者只会因为你解决了他们的需求而付给你钱,最后赚得大量财富的都是真正形成了规模效应。
不过说来简单,实践中确实有不少的实际问题出现,比如要开公司的话,财务怎么办,人事怎么办,法务怎么办,这些都是一大堆的事情。当你成为了企业家,相当与购买了别人的时间,要怎么才能运作好呢,管理又是一个大难题,这就需要企业家的第二个技能:执行力。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先被指导才开始行动?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喜欢写一些东西,想通过做视频输出点内容,然后赚点钱。于是攒了几个月花了8888多元在某视频平台上一个4万粉丝的博主那里购买了一套自媒体课程,结果我看到那套课程几乎全是缝合出来的东西,而且全部过时了。于是我就问他,你想做自媒体,为什么不直接开始做呢?他说,我不会呀,拍摄剪辑这些东西我都不会,那个课程看起来比较专业。
是什么让他产生这样的感觉呢?是8888元的定价,以及各种话术的包装。课程这个东西过高的定价是百分之百的割韭菜,为什么卖那么贵哪?因为定价本身就是他们的一种宣传策略,让你感觉这个课程是很牛很专业的东西。
这么说来我们就不去学习了吗?不是,反而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是教育和赚钱没有太大关系,注意是,学习很重要,但教育不重要。学习永远只是自己的事情,和上什么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有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从大学一毕业就立即停止学习任何的东西了,这才是最危险的状态。
那怎么样去学习哪?

千万不要迷恋那些割韭菜的各种课程,便宜的方式就是买书,在书中可以找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当然不愿意看书,也有个便捷的方法,那就是实践,这个方法可以解决你对钱的认知问题。不要想着买一大堆书或者是上上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去实战,不管是什么领域,做上几个月绝对能成为这个这个领域的准专家。如果你不会这个不会那个,边做边学就可以了,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进步神速了。
3、资本家
资本家赚钱的逻辑很简单,一句话只要成为债权人就可以了。
什么是债权人?
你在银行存1万元,你就是银行的债权人,这1万元是银行对你的负债,他是需要支付利息给你的。现在银行有一种大额存单业务,年化率大概在4%左右,意思就是你存1千万元,每年能拿到40万左右的利息。
现在很多年轻人认为会花钱才会赚钱,他们总是想在必要的时候,买个礼物犒劳一下自己的努力,于是买了一只1万元的手表,这个价钱是他们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可事实上,买的这只手表,对于资本家来说是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劳动,他今年的利息还剩39万,不仅如此,他的一千万本金是分文未动。

财富自由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自由

财富自由其实和你的消费水平相关,当你的支出能被你的被动收入覆盖,这就是财富自由。
比如你每年消费30万,但你存了一千万在银行,银行每年给你创造的这种收入有40万,你不用再去出售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了,想干啥干啥。
但是这问题在于消费有上限吗?没有。房子有百万的,也有千万的,车子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一个毫无节制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的。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案例,一些收入高的离谱的球星明星,在退役过期以后,会立即返贫,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产生被动收入,财务规划为0,消费欲望又太强。

金钱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你没有掌握金钱的能力,你会被迅速反噬。
如何把握平衡不迷失,只要坚持两个想法即可。
首先是要有信心。跟你以后赚的钱相比,你现在的钱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不要为了省钱而浪费时间。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发财,那么你的时间就远比省的那些钱值钱,否则你就是行为和思想不一致,而思想不坚定的人,是很难发财的。
其次是不建议买超出能力的东西,因为一旦你背上了负担,你的注意力和你的时间全部被绑架了。比如你刚刚工作就想要一个1万元的手机,然后存了几个月的工资,甚至借消费贷去买手机。
财富自由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自由。
你出售了自己的时间创造了收入,然后去超额消费,接着被迫出售更多的时间来还债,因为负债,你不敢辞职,也不敢丢掉工作,也不敢进行投资。你赚钱是为了过奢侈的生活,而为了过上奢侈的生活,就必须赚更多的钱,这种人生还有可能自由吗?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消费哪?比如在买房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会说房子是刚需,不买怎么结婚呀,更何况房子是资产,能增值。没错,房子确实有金融属性。不过真正靠投资房产赚钱的,会认真研究政策、地段、租售比,其次是买房不会对他的现金流产生多大的负担,这才是投资。
我们不要陷入消费主义,省下来的钱干嘛呢,投资就行了,比如买银行的大额存单就是一种利率低但稳定的投资方法。
可投资这个东西你需要学习,甚至是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学习,这里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拿一笔不会影响你根基的资金,使用时长是无限的钱;
第二,用自己的逻辑去分析。为什么大部分的散户只有被收割的份,因为他们违反了第二个原则,根本不分析,只会追涨杀跌;
第三,我们要认识资本和资产。你觉得10万元算是资本吗,一千万,或者是几个亿才算资本,其实都不是。资本和资金无关,资本只和资金的使用时长有关。你有5个亿,但是一年以后就要还给别人了,这不叫资产。你有5000,即使一辈子不动也没事,这才叫资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富豪真正想要什么?
今天,中国赚钱的方式已经彻底变了
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10样东西
25条关于赚钱和保持洞察力的名人名言
挣钱与捐钱的新财富话题
重读熊彼特: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