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于知道,盛名走在实力前面,就是摔跤的开始!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在二、三十多岁的时候,就获得相对同龄人来说比较高的成就:当了老板,赚了点钱,开着奔驰宝马,每天被一群“小弟”围在周围;

或者通过关系在某个公司里当上了领导,人生达到了高潮,走路的姿态都变了,就像螃蟹一样横着走;

又或者机缘巧合做了某个项目,赚了点钱,就开始行走于各大娱乐会所和高档餐厅;

等过了一两年你再听到关于他的消息的时候,大概率的现状是,王子变青蛙,开始落魄、萎靡,严重的更是负债累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生瞬间就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你还记得我们的老古语是怎么说的吗?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当盛名走在实力前面的时候,就是我们摔跤的开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党早期的军事洋顾问:李德,通过的他的事迹,相信你一定能够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

一个人身边没有正确的反对声音,此刻就已经把自己放到了危险的境地!

切记!!切记!!切记!!!

1

故事要从1922年下半年开始说起,经过前四次的“围剿”失利,蒋介石经过半年的准备,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

他吸取了前几次“围剿”失败的教训,强调要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在根据地周围地区实行保甲制度和“连坐法”;

对根据地实行更严密的经济封锁;在军事上采取“堡垒主义”和逐步推进的新战术。

他调集一百万军队,自任总司令。

先以五十万兵力,向各地红军进攻,其中五十万军队分北路、南路西路从三面围攻中央苏区。

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

九月下旬,它的主力北路军开始发动进攻,二十八日进占黎川。

这时,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已发展到八万多人,同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对比是一比六。

尽管形势严峻,然而比起第三次反“围剿”时的一比十和第四次反“围剿”时的一比十几来,还是要好一些。

如果红军能够采取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策略,仍有可能打破这次“围剿”。

但中共临时中央却准备以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来打破这次“围剿”。

六月十三日临时中央提出将中央红军主力分离作战的方针,实行“两个拳头打人”。

中央临时负责人并不懂得军事,完全依靠于九月底到达中央苏区的由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人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负责指挥作战。

2

为什么军事指挥权教给李德后就打了败仗?

险些将革命的队伍带入万丈深渊?

要想搞清楚底层逻辑,那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下李德的成长经历:

李德1900年9月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德国共产党。

1918年参与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

1926年被德国政府逮捕监禁。

1928年越狱逃往苏联,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学习四年)

1932年被共产国际执委会派往上海远东局工作。

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李德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

通过他的这段成长史我们是能够看出,他算是一位年少早成的人,在33岁的时候就达到了人生事业的最高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人生的阅历和经历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只有在伏龙芝军师学院这几年算是他学习、成长的阶段,对于带兵打仗,他是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的;

有的只是本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已。

再加上他年轻气盛,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着特殊的优越感,加上被委任最高军事顾问的位置,身边不乏一些“”追随者”和“崇拜者”;

导致了自己盲目自信,沉浸在权利的满足感中,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议和意见:

他放弃过去几次反“围剿”战争中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提出要进行“中国两条道路的决战”,在黎川失守后又命令红军主力北上“御敌于国门之外”,实行所谓“不让敌人蹂躏一寸苏区”土地的方针。

命令红军全线出击,进攻受挫后,又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短促突击”的战术,同装备优良的敌人打阵地战、堡垒战,使红军损失惨重,在根据地难以立足。

原来推行“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在实行这次突围和战略转移的时候,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

虽然红军最终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折损过半,由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

特别是湘江之战,红军损失惨重。

3

党内对中央红军接下来的前进方向,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在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放弃去湘西北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北部进军。

中央多数领导肯定了毛泽东的意见。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强渡乌江,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在这个期间,毛主席同王稼祥交谈时深思地说:“问题正在于此,李德那些军事学识从何而来?是本本上来的,是西洋外国来的,是从一般战争以至帝国主义战争中来的。

而我们的战争,是在中国,是在革命根据地,是在敌强我弱情况下进行的反'围剿’战争,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战争性质更不同,他拿十万八千里以外的和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以前的战例战法来硬套,焉有不败之理?”

王稼祥赞同地说:“苏联国内战争和我国的情况大不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拿破仑战争,与我们这里更不一样,机械搬用是错误的。”

毛主席接着说:“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这位洋顾问是既不知彼,又不知己。”

后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最大成果是解决了党和红军的领导权问题。

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工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我相信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1、为什么毛主席在三十一二岁时当上了中央宣传部长后,他依旧不为名、不为利,一心只想为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情?

2、为什么总是毛主席能在党和军队生死攸关的时刻挺身而出,并且给出正确的指导路线?

3、为什么他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指挥千军万马,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4、为什么他总能在事务发生前就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法?

我们想要解开这些谜团,了解事物的本质,运用他的智慧,那么就不得不需要了解主席成长的思想形成轨迹;

这就需要你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阅读,以及总结提炼。

但是,对于我们当下很多人来说,去做这样的调查研究是不太可能的,且很多人也是不具备总结提炼的能力;

因为我们每天还需要工作、生活、处理日常事务,我们的那颗心是很难能够沉下来去做这件事的。

在听了我的老师分享的《补认知》课程,可以说刷新了我对主席的很多认知和理解;

他分享的内容是在市面上一些书里和史记里看不到的知识和内容,以及一些对于我们当下生活工作中实用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可以说是即学即用,妙不可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与毛主席“针锋相对”,但有人威胁毛主席时他却一把将敌人抱住
1935年的遵义会议,他的关键一票投给毛主席,从此改变中国命运
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毛泽东有多痛心?
毛泽东是红军迷茫时的一束光
1934年,41岁的毛主席因何事咬牙垂泪道:天亡我也!
王明等人拼命打压毛泽东,为什么会把中央红军逼上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