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一、肖像描写   

     人,是文学上的主要描写对象,要描写人就要写出人的模样,也就是肖像描写.   人的肖像,是指的人的外部形象.如:面貌、体态、衣着等,但不仅仅是指人物的外部形象,而包括人物内部精神的反映,如神韵、情态等等。所以说,人物的肖像描写应是人物的外表和内心的结合和统一的反映。
   肖像描写的手法多种多样的: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直接描写;也有通过其他人物的眼光或叙述作间接描写;有工笔画式的细致刻画,也有初线条的勾勒等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目的都是要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不是为描写肖像而描写肖像。也就是说,肖像描写必须要为塑造人物而服务,凡是不利于突出人物性格或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描写,不仅使人看到他独特的外貌,而且可以从中看到他独特的性格,因而留下难忘的印象。
1、各式各样的肖像
    世界上的人是复杂多样的。每个人的外貌和内心世界,都有其不同于旁人的基本特点。中外名家笔下的不同肖像,不但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年龄、职业的不同,而且也透露出人物的出身、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等的不同。他们所描绘的肖像虽然千差万别,但都突出的刻画了人物的独特的特征,并在其中隐藏着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感情。
例文:(1)
    女囚徒玛丝洛娃        选自(托尔斯泰:《复活》)
    一个小小的、胸脯丰满的年青女人,贴身穿一套白色的布衣布裙,外面套一件灰色的囚大衣,活泼地走出来,站在看守的身旁。她脚下穿着布袜和囚鞋。她头上扎着头巾,明明故意地让一两綹头发从头巾里面溜出来,披在额头。这女人的面色显出长久受着监禁的人那样苍白,叫人联想到地窖储藏的番薯所发的芽。她那短而宽的手,和大衣的宽松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的脖子,也是那种颜色。两只眼影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旧放光(其中有一只眼睛稍稍有点斜睨),跟她那苍白的脸儿恰好成了有力的对照。
评:
    卡邱霞。玛丝洛娃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是个善良、质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上面节录的就是她从狱中出庭受审,在小说中第一次露面时的肖像描写。
    这段描写,作者曾反复修改过二十次。原来初稿写道:
    “她是一个瘦削而丑陋的黑发女人,她所以丑陋,是因为她那个扁塌的鼻子”。
    这就突出了“丑陋”的“扁塌的鼻子”。显得面目可憎,完全不符合她原来的本质。后来又改为:
    “她的一头黑发梳成一条光滑的大辫子。有一对不大的,但黑得异乎寻常的发亮的眼睛,颊上一片红晕,主要的是,她浑身烙上了一个纯洁无辜的印记。”
     这次改写,虽然显示了她原来的纯洁的本质,但却不符合她当时的囚犯的身份。于是,又改为:
     “一个矮矮个子的黑发女人,与其说她是胖的,还不如说她是瘦的,她的脸本来并不漂亮,而且脸上又带有墮落过的痕迹。”
     这样的描写,好像是符合她的身份了,但所谓“脸上又带着墮落过的痕迹”,却是“抽象”的,看不见的。托尔斯泰还是不满意,又反复修改,直到第二十次,才最后定稿。
     从现在这幅玛丝洛娃的肖像看,那“仍旧放光”的眼睛,依然保存着昔日卡邱霞的纯真;而那苍白的面色,以及故意让它溜出来的“一两绺头发”,便显出她长期受侮辱收迫害和墮落过的痕迹;还有那只非常有生气而带有斜睨的眼睛,则隐含着她对社会的不满和蔑视。这样写,既符合她过去的经历,又表现了她现实的身份;不但使读者如见其人,而且还可以通过她的外表,窥见她的灵魂。

例文(2)
    凶猛的斗士    选自(拉。乔万尼奥里:《斯巴达克思》)
    金黄色的长发和浓密的胡子衬托着他那英俊、威武、五官端正的脸。一对炯炯有光的淡蓝色的眼睛,充满了人生经验、感情的火焰。当他很安静的时候,那对眼睛使他的脸流露出一种悲哀的善良表情。但是一到战斗的时候,斯巴达克思就完全变了样,在斗技场上,这位角斗士就会带着一幅由于愤怒而扭歪了的脸进行搏斗;他的眼光好像闪电,他的那幅样子就显得非常可怕了。
评:
    斯巴达是古罗马一位奴隶起义的领袖。他是角斗士出身,因此在肖像上,作者着重刻画了他的威武和勇猛,但他又是一个被压迫的奴隶,因而,当他安静的时候,又常常“流露出悲哀的善良表情”。这样描写是符合人物身份的。如果只一味写他的勇猛,而不写他善良的一面,那么他就可以变成一头猛兽,而不是一位与奴隶们同呼吸共命运的起义英雄了。

例文(3)
    细脚伶仃的圆规          选自(鲁迅。《故乡》)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评:
    小市民杨二嫂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薄嘴唇”,表现这是一个善于说话,惯于应酬的女人,“两手搭载髀间”、“张开两脚”的姿态,显示出她的粗俗和放肆。

例文(4)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外貌描写  选自(周而复》《白求恩大夫》
    黑乌乌的枣树林立,走出一小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匹高大的棕红色的骏马,英武地踏着雪地,发出沙沙的音响。那上面坐着一个外国人,穿衣身灰色的布衣军装,胳臂上挂着“八路”的臂章,腰间扎着一条宽皮带,脚上穿着一双草鞋----一个道地的中国士兵的装束。他的身材魁梧而硕壮,面孔却有点清瘦,颧骨微高,浓眉下面藏着一对迥灼的眼睛,那里面饱含着无边的慈爱;宽大的嘴角上,浮着意味深长的微笑;他的头发和嘴上翘起的短鬓,都已灰白了。他已是快五十的人,但精神却很雙铄,像一个活泼健壮的青年。看见村外有人排队欢迎他,他连忙跳下马来,高高举起右手:行了一个西班牙礼。
评:
    白求恩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医生。他不辞万里,来到中国,帮助我国抗日战争,可说是家喻户晓的国际主义战士。作家在刻画他的肖像时,首先描绘他的穿着,使人看到他虽然是“一个外国人”,却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士兵的装束”,从而亲切地感到他是自己人,是和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接着,再具体描绘他的身材和面貌,迥灼的眼睛,嘴角的微笑,以及谦和有礼的态度,透露出一种既严肃认真又朴实慈祥的性格特征,以及充满自信,精神雙铄的风貌。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2、人物肖像的特写
例文(1)安娜的眼神      (选自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当他回过头来看她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的闪耀着灰色眼神亲切而注意地盯在他的脸上,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像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沦斯奇已经注意到了已经被压抑的生气在他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的眼神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辩的微笑里闪烁着。
评:
    俄国名作家托尔斯泰在描绘安娜的肖像时,着意刻画了她那充满热情和生气的眼神。安娜是俄国上流社会中长得很漂亮的女子,她蕴藏着强烈的追求自由、幸福的热情,可是贪婪的姑妈却把她嫁给一个比她大二十岁的、只知道升官发财、完全不懂爱情的冷酷自私的官僚。她内心十分痛苦,爱情之火时时燃烧在她的心中。因此,当她在火车站上第一次遇见风流、漂亮的贵族青年渥沦斯奇时,便不由自主的从眼神里、微笑中透露出她那压抑不住的青春的热情和活力。
例文(2)钱梅芬额上的皱纹     (选自巴金。《家》)
     (当钱梅芬死了丈夫,回到省城,来到公馆,与众表兄妹相见时,作者写道:)
     ……倒是那个女子先笑了。但这是凄凉的微笑,是无可奈何的微笑,她的额上那一条使她的整个脸显得更美丽、更凄哀的皱纹,因为这一笑显得更深了。
    过去的事很快过去了。她如今立在他们面前:依旧是那张美丽而凄凉的面庞,依旧是苗条的身材,依旧是一头漆黑的浓发,依旧是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只是额上的皱纹深了些,脑后的辫子又改成了发髻,而且脸上只淡淡地敷上了一点白粉。……
      (当梅在久别之后,与表哥觉新重逢时:)
     梅埋下头,她咬了咬嘴唇皮,额上的皱纹显得更深了。……
     “大表哥”,她关切的唤了一声,抬起水汪汪的眼睛望了他一眼。……
     她抬起了头,两只眼睛闪闪地发亮。她终于忍不住低声哭了起来。
评:
    梅是一个聪敏、漂亮的姑娘,早年与表哥觉新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可恨那万恶的封建制度将这对情人活活拆散,梅被迫嫁与他人,表哥也违心地结了婚。一年后,梅死了丈夫,成了寡妇。残酷的现实给梅留下了难以平复的累累伤痕。对于这样一个极度忧伤的女性,作者着意刻画了她那包含泪水的眼睛和额上深深的皱纹,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三、人物肖像的变化发展
    人物也和世界上的一切客观事物一样,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他们的年龄、性格、思想、职业和社会地位等等都在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因此,高明的作者不断善于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进行肖像描写,而且善于根据人物的变化,写出肖像的发展变化。
例文:从新寡到乞丐       (选自鲁迅的《祝福》)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
     有一年冬初,四叔家里更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頰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个寡妇。但看他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间,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頰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评:
    祥林嫂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受着反动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重重压迫的劳动妇女形象。她的境况越来越坏,她的外貌和精神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她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帮工时,虽“脸颊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时,“两頰上消失了血色。”“而当她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后,脸色是"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眼睛也呆滞无光,已经接近死亡了。

二、从行动上描写人物
    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要使艺术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作用,就必须使主人公们尽可能的多做事,少说话。”(《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319页)
    既然对人物行动的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为了把任务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突出,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作家就要把运用典型化的方法,从生活中选取,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行动。这里选录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对人物行动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例文:(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略)
     这段主要讲了:郑屠横行作恶,强骗民女金翠莲,鲁达一怒之下,三拳打死郑关西。这一行动,极其鲜明地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专好打不平、除强扶弱的典型性格。作者在这一行动的具体描写中,又多侧面地刻画了鲁达的个性:以经略相公的名义来找郑屠夫寻衅,这是他的谋略;命郑屠夫三次切肉,以达到要弄和激起斗殴的目的,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高妙手段;只是三拳,便意外地打死了郑屠夫,这既显示他的勇气,也反映他性格上的粗豪;他怕吃官司,没人送饭,便指着郑尸骂他诈死,皆机脱身,这也表现了他粗中又细、机警灵活的一面。
例文 (2) 景阳岗武松打虎(片段文字略)用图片代替
 评、    这一选段是讲的:武松景阳岗打虎,也是首次揭示武松英勇威武的性格特征的行动描写。武松被来不信有虎,漫不经心,在毫无精神和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孤身斗虎,最后赤手空拳,战胜了猛虎,更显示出他的英雄本色和武艺高强。他采用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又显示出他的谋略与机智。作者正是通过武松打虎全过程的生动细致描写,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性格特征。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转载]中外名家写人片段选

三、从对话上描写人物
    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的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对于剧本创作来说,对话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小说创作中,作者可以通过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的心理刻画以及借助景物的衬托等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而在剧本创作中,如同高尔基所提出的:“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既纯粹是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但这并非说写对话对于小说,散文就不重要。
    对话,不应该是乏味和空洞无物,也永远不应该成为作者的传声筒。对话,应该精练、生动和性格化的。“言为心声”。从对话中可以看到看到人物心灵的隐秘;对话,应该突出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性别、年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各不相同,因而,他们的语言也各有特色。古今中外的杰出作家,都是善于根据人物的不同个性,在创作创作的中,赋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让读者读了人物的对话,就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要获得这种通过对话去表现人物性格的本领,除了首先要非常熟悉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语言之外,还得靠平时千锤百炼,并认真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
例文(1)曹操煮酒论英雄
     曹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深解酒中三味,既以酒抒怀,还以酒释仇,以酒招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以酒赋诗;大宴长江,缅怀以往,是以酒抒怀,青梅煮酒之日,关羽、张飞直闯小亭,曹操反而赠酒压惊,是以酒释仇;赐饮降将,是以酒赐恩;设宴安抚关羽,是以酒招安,其中尤以“青梅煮酒”演出一幕“煮酒论英雄”的好戏。刘备失势后投奔曹操,为防谋害,韬光养晦,曹操则想窥探刘备的内心。于是,一天曹操在许昌九曲河畔青梅煮酒与刘备对饮,共论当时天下英雄,刘备佯装糊涂,列举袁绍、刘表、袁术、孙伯符、孙策、刘璋等当时风云人物,曹操一一否定,最后把酒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曹操想借酒的热情撬开对方心中的秘密,并以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刘备则慑于酒的“热情”,极力掩饰自己的宏伟抱负和政治情怀,假装闻雷失惊,掉了筷子,表示胸无大志,终于骗过曹操。《三国演义》中对这些有精彩的描写。
    这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正为了了解刘备的虚实,两人谈笑之间,一个心怀隐情,故作无知;一个步步紧逼,当面揭穿;一个处处设防,惟恐有失。通过精彩性的对话,曹操胸怀大志,狂妄自大、乱世称雄的勃勃野心,刘备的善于弄虚作假和随机应变的性格侧面,都得到了鲜明、生动的表现。

例文(2)薛宝钗笑谈金钏之死    (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  
     王夫人点头叹道:“你可知道一件事?----金钏儿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儿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日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两下子,撵了下去。我只说气她几天,还叫她上来,谁知她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启不是我的罪过?”宝钗笑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边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么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虽然如此,到底我心里不安!”
    宝钗笑道:“姨娘也不劳关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王夫人道:“才刚我赏了五十两银子给她妈,原要还把你姐妹的新衣裳给她两件装裹,谁知可巧都没有什么新做的衣裳,只是你林妹妹做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她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她作生日,这会儿又说去给人装裹,岂不忌讳?因这么着,我才叫裁缝给她赶做了一套给她。要是别的丫头,赏她几两银子,也就完了。金钏虽说是个丫头,素日在我眼前,比我的女孩儿差不多儿!”口里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何用裁缝赶去,我前日倒做了两套,拿来给她,岂不省事?况且她活的时候儿也穿过我的旧衣裳,身量也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
评:
   宝玉戏弄金钏儿,王夫人反诬金钏儿把“好好儿的爷们儿”教坏了,逼得金钏儿
含羞忍辱投井身亡。这里,王夫人明知其事,却装不知:身为害人着,却装出一幅菩萨面孔。而薛宝钗察言观色,为借王夫人的“风力”直上“青云”,不惜对金钏儿投井下石,向王夫人极尽逢迎讨好的能事。这段对话生动表现了王夫人的虚伪,宝钗的善于奉承的性格特征。同是善于奉承,由于地位、身份和性格等的不同,宝钗和风姐比较,其言语显得更“自然”和“稳妥”。可见作者的笔墨很有分寸。

例文(3)“喝了它,不要任性”周逼蘩喝药片段(选自曹禺的《雷雨》)(略)
    周蘩猗本无病,但周扑园为了维护自己在家庭中的尊严和专制统治,让蘩猗“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竟当着儿子的面,强迫她喝药。
    在这场冲突中,充满动作性和戏剧性的精练对话,不仅揭示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且把周扑园的专横、冷酷,蘩猗的苦闷和反抗,以及她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周冲的单纯、率直,周萍的脆弱、怯懦等不同的个性鲜明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人物情绪和心理的刻画
   
文学是心灵的镜子。文章要揭示人物心灵的奥秘,就必须探讨和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文学是以情动人的。文学要写情,就不能不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人物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性格的不同。只是从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个性出发,才能正确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正确反映他的心理活动。而描写人物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名家,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1、人物情绪的描绘
    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绪,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由于人们的出身、教养、身份、地位、经历和个性的不同,他们的骂笑怒哭也就显得千差万别。中外名家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哭笑怒骂,表现了人物各种各样的情绪,有共同的规律,就是必须切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个性。                                       

 

例文:刘姥姥逗笑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泼在了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瞪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评:
    由于凤姐作弄,刘姥姥在吃饭时大出洋相,逗得大家一场大笑。作者从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出发,写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笑的神态。湘云性格豪爽,笑至喷茶;黛玉傲弱,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叫“哎哟”;宝玉骄贵,最得宠爱,笑到滚入贾母怀里;王夫人上有婆婆,下有晚辈,比较矜持,且知是凤姐弄鬼,笑得指着她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一向持重,最讲礼节,但也笑至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这是失态;探春精明强干,处处拿出主子的款儿,笑到茶碗泼到了别人身上,不足为奇;惜春年纪最小又很娇嫩,笑到叫奶妈“揉揉肠子”。从这些精到的描写上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描写人物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哪怕是极微小之处,也必须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2、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人物心理活动常常是同人物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也常常同对人物行动的描写结合在一起。但人也有静思默想的时候;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下,又有不同的静思默想。而且,人的心理活动还有很多曲折的反映。所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个种不同的手法。比如:人物的心里独白,梦境,幻觉,人对各种景物的主观感受等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例文:(1)黛玉的心境   红楼梦选段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刻,不禁泪又下来。
评:
    通过对同一件事的喜、惊、悲、叹等心理描写,即表现了黛玉对宝玉的深沉的爱,有反映了她对未来的深刻的焦虑,刻画了黛玉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例文(2)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会对她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暖和暖和手吗?她抽出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蜡烛,她就把手笼上去。----是的,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闪亮的铜脚铜捏的手的大火炉面前。火炉里的火烧得亮光光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刚伸出脚去,想把脚也暖一下,火焰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的火柴,坐在那儿。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就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可怜的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就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主要讲了:在除夕之夜,人们正在家里团聚的时候,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流落街头,冻饿而死。这里摘录的片段,是这个小女孩在又冷有饿的境况下,眼前出现的种种幻觉。这幻觉,既反映出这女孩的天真,单纯以及对温饱的渴求,又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和黑暗。

五、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物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基本的单位。社会环境和人物的完整描写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组成的。写借描写的特点是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具体的细微事物作细腻逼真、具体生动的描写。文学作品有了细节描写,才能做到按照生活本来的生动的面貌反映生活,使文学具有形象的特征,并富于生动性和真实感。有人说,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学。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由此可见细节描写的重要意义。在我们学习古今中外作家对人物性格描写的经验时,必须深入研究他们怎样选择、提炼和运用细节的经验。
例文(1)林冲棒打洪教头   选段(略)
    林教头打洪教头,完全是听命于柴进,毫无个人动机。比武的全过程,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谦逊,通情达理、豁达大度,又表现了他高超的武艺。洪教头恰恰相反,他武艺平常,却又自视甚高,连喊三声“来、来、来”,又是脱衣,又是扎裙,摆出一幅行家架势,都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见了赏银,更是垂涎欲滴,这些细节描写,深刻表现了他的盲目自大,孤陋寡闻、浮躁轻敌,以及贪婪卑鄙的性格特征。
例文(2)背影          朱自清的《背影》选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评:
    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是通过儿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揭示出来的。文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上了年纪、又是胖子的父亲,如何艰难地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去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又写出了儿子看到背影时内心感受的感情细节,使父子之情,跃然纸上。

 

六、烘托    

    俗话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与花枝,是对将军与美人的烘托。将军骑上骏马,显得格外英武;鲜花映照着美人,美人就变得更加美丽。文学创作也是这样。文学要写人,总得写出一定的背景和环境,也还要有景物的陪衬。这就是文学创作上通常说的烘托或衬托的表现手法。文学史上一切杰出的作家,都非常注意通过对环境气氛和各种景物的描写,去表现人物性格。学习和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是有帮助的。

 

例文(1)荷花与王冕     选自《儒林外史》
    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花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到:“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到:“天下哪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评:  
    画荷,是王冕一生事业的起点;荷花,是王冕一生操守的象征,作者在这里描画了美丽的荷塘景色,是以引出并烘托王冕高洁的形象。

例文(2)风雪落难人     选自《水浒传
    林冲就床上的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去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评:
    这一段先写崩强破屋,在朔风中摇撼,极写风威;再写林冲孤身向火,火也不能御寒,极写苦寒;接着写他单独用花枪挑着酒葫芦,离门上锁,极写寂寞;然后正面写到“碎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从全景的角度写风雪落难人,写古庙和林冲的祝告,写出他对命运未卜的忧虑,层层加深地写一个已被恶势力逼到绝路的林冲,反衬出他最后从斗争中获得绝路逢生之不易。

 

例文(3)纸片上的画图和文字      (选自陆地:《故人》)
    一次,他夜游回来,冰如却已经睡着了。他发现桌上一张纸画了些圈圈、道道、歪嘴巴、三角眼、狗头、鹰鼻,还有好些“?”和“!”,图案不像图案,垃圾不像垃圾;另外,写着这样的文字:“肮脏,龌龊,丑恶,无耻,卑鄙,无聊”……
评:
    这一段是女主人公李冰如陷身在特务机关中所发生的事。作者没有直接写李冰如的独白,却极省俭地通过一张纸片上的画图和文字透露出女主人公的荒唐生活和彷徨、苦闷的心情。

例文(4)桑榆暮景      选自左拉:《戈尔顿的四月》
    太阳在橡树那边下去。斜的光线射在树间,叶丛都成为古铜色,树下一抹一抹的阳光,像金色的台布一样摊在那里。远处黄绿色的田野,渐渐地淹没在一种模糊的寂寞中。我叔父在这若软的寂静之前,渐渐地衰弱下去。他慢慢地阴下去,正像橡树梢头的淡光一样。
评:
    “桑榆暮景” ,这是一句成语。古今中外,人们都用暮景来比喻和烘托老年人的境遇。左拉在这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的景色。然后才现出他真正要写的老人,达到情景交融,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生动丰满了。

 

   从以上所选取的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作家是怎样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怎样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写作范例。对于我们学习艺术技巧,提高写作水平是很有好处的。从欣赏角度来看,也是一种艺术珍品,我们可以从不多的篇幅中,接触到较多的名家作品,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所以,它既是我们写作的借鉴,也是优秀的文学读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训练之三:肖像描写
人物描写作文训练教案
人物描写(转载)
【新视点】这一写作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学会它能打败90%对手!
教案_第一单元_写作_写出人物的精神
白描(绘画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