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禧逃亡返京路上富了12代400年的康氏家族捐百万银两被封为康百万,从而扬名海内外

巩义市,不仅仅是杜甫的故乡,对于小谭来讲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地方,很庆幸,在巩义这么一个小地方,也有令人称谓的“传奇”。

相信大家常常听见一句话,“富不过三代。”而小谭今天说的“传奇”。与其恰恰相反,而且还多了三倍,这个“传奇”,就是中国第一庄园,康百万家园。

康百万家《族谱》系统完整,历史脉络清楚。康家始祖是母亲携儿,在明初由山西移民来河南,定居巩县桥西村(康店),就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创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康百万庄园。

康家人,最初的一到五代以农耕为生,只能维持生计。到了明中期,第六代出了个康绍敬初涉仕途,任“东昌府大使”。这个人有经济意识,带领家人在洛河周边经商,渐渐的创基立业,到了明末已经拥有4000多亩土地和一些店铺,成为周边有名的财主,桥西村也改称为康家店。

明朝末期康家第十一世孙康惠迎娶了明代福王孙女为妻,为康家带来了运气。清康乾盛期间,为康家继续发展提供了机遇。十二世康大勇放弃功名,打破“士不经商”的儒家思想观念,利用清初康熙皇帝重漕运河之际,杨帆黄河,顺流而下,开拓山东商业。一度使康家基业从中原一代扩展到鲁南和江淮一带。

康大勇儿子康云,继续扩张,使康家在河南和山东拥有大片土地的豪门大户。到了第十四代康应魁又开辟了陕西市场。取得了百万清军的衣服、棉被等的供应权,长达十多年,这一举既向朝廷“尽忠”,又发了大财。全盛时期的康百万成为“富甲三省、船型六河,土地近20万亩,财富无记其数”的活财神。

但是随着大清帝国的逐渐没落,康家在同治、光绪时期渐渐衰落。但是俗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带光绪逃亡西安,第二年在返京的途中,第十七代康鸿猷接待了慈禧,为慈禧修建行宫、浮桥和御道,并向清朝捐献大量银两。“受到慈禧的封赐,从而使康百万名扬天下”。

民国时期,康家走向没落,十八代康庭兰奋发图,利用铁路、水路,将经营面扩大到上海、天津乃至日本,但是随着日寇入侵,无力还天。

民国后期,康氏家族增至百余口人,一部分勉强维持祖业、坐吃山空外,很多纨绔子弟花天酒地,嫖娼、赌博、吸食鸦片,将家业败尽。

当然也有部分有为青年选择叛离家族,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国家军政干部和科技人才,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时,康百万庄园除了将龙窝、金谷寨等宅院分给群众以外,其余交给国家。

康百万上到第六代康绍敬,下到十八代康庭兰共富裕了12代人,400余年,时间之久,极其罕见。

康家有楹联写到“志欲光前惟有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意为“要为祖宗争光必须教子读书,要造福后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勤俭持家。”另有“书带生庭”、“勤勉学问”的门头横批。更有用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马上、枕上、厕上”思考文章的经历,提炼出“三上成文”的妙语警示后人刻苦学习。

康家世代的用心良苦换取了丰厚的回报,先后有许多人走向仕途。有两人获“文魁”和“博学仁风”之荣誉,备受人尊重。并赠匾高悬于墙上,今天仍在。俗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辈”,唯独康氏家族能延续400年的富裕,应该和其重教育,提高家人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

以上就是小谭要说的传奇,康氏家族,康百万庄园,今天仍在巩义市,它所承载的是一份家族的荣耀,更是见证了一代传奇的辉煌与没落,希望大家有空去看看,应该会收获不少感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第一庄园,家族富裕400多年,最后财富被慈禧花的干干净净
河南有一个家族,400年来兴盛不衰,连续12代是富豪,至今还存在
中国第一庄园,面积是乔家大院的38倍,门票75元,值不值?
河南有一个家族,400年来兴盛不衰,12代子孙都是富豪!
中国有个显赫家族,持续400年长盛不衰,从明到清代代是富豪
河南一家族,兴盛了400年至今仍存在,祖孙12代人都是富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