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都被白娘子传奇爱情忽悠了,法海并没有把白娘子压在雷峰塔下

爱情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它可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就连稚气未退的孩童和已过花甲的老人,也都会遇到爱情。有人喜欢那种平平淡淡的爱情,但有的人却想要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不管是哪一种,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么们沉迷其中,回味无穷;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男女主角对彼此深深的爱恋。我们今天聊的爱情就是这样。

白素贞与许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们的故事都不知道已经被翻拍过几个版本了,我所看的,我认为其中最经典的要数赵雅芝主演的《新白娘子传奇》了。当然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

                            白蛇传

白娘子传奇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杭州,西湖,断桥,烟雨天。百年修得同船渡,然后,一柄伞延续了邂逅;再然后,做了人间夫妻。接下来的故事估计大家都知道。

                        西湖断桥

要说,其实白素贞的梦想很简单,在遇到许仙之前,她一心只想报恩;但是在遇到许仙并且知道他就是自己的恩人之后,就只想做一个寻常的人,呆在许仙身边。按照故事的说法,她本是妖,是一条白蛇,一个精灵,如果这条蛇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是有可能修炼成仙的。要知道,修炼成仙是多少妖精梦寐以求的事,但白素贞对许仙一见钟情,宁愿摒弃光明大道修炼成仙也要陪在心爱之人身边。这个爱情可谓坚贞不渝。

                       白娘子传奇剧照

而许仙也没有辜负白素贞的一片深情,对自家娘子也是一见钟情,处处庇护,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更是恩爱有加。尽管中间有法海处处阻挠,一心要收了白素贞,但这也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最后白素贞为了救许仙,不惜用法力水漫金山寺,导致金山寺周围的群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关于水漫金山的传说故事,其实很多的版本了。小说《雷峰塔》传奇及《义妖传》弹词中有。弋腔有《兴波》,昆腔、高腔均有《水斗》,湘剧、汉剧、川剧、徽剧、滇剧、豫剧、越剧、粤剧、评剧、河北梆子、秦腔、清平剧均有此剧目。

         水漫金山图画

法海一怒之下就将她关进了雷峰塔之中,但是在法海把白素贞关进雷峰塔之后,许仙便去了金山寺带发修行。不仅是为了缓解对娘子的思念,等待娘子出来的那一天,而且他知道娘子之所以会被关在雷峰塔,就是因为水漫金山寺导致民不聊生,所以他在金山寺里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帮娘子减轻一下罪责,最主要的是希望能够让娘子早日从雷峰塔中放出来。两个人为了彼此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也都心甘情愿,这就是爱情啊!

                        烟雨断桥边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对法海干涉这对美好的爱情有情绪了,这是因为,在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白蛇传》里,法海是个很可恶的和尚,心胸狭隘,公报私仇,就像我们民间所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拆散了许仙和白素贞的幸福家庭。

                     法海剧照

其实,这也不全是神话传说,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法海这样一个人。根据明吴郡陈谦的《讷庵随笔》说法:“余考法海,金陵人,见颜鲁公《湖州乌程县抒山妙喜寺碑》。”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清末民初编纂的《丹徒县志摭余》也说:“法海洞在京口金山,原臆其为裴头陀栖隐之地。然法海之名见于稗说,妇孺皆知。丹徒县志及金山诸寺‘方外’一门独佚其人。……又杨秉把《杂录》云‘缪雪庄(谟)有《题法海禅师 像传。”

               法海修炼洞窟

再往前溯,唐朝李华的《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中也说,法海是径山大师(俗姓马,名元素,延陵人)的同门师弟,他们都是南京牛头山(今南京市郊牛首山)威法师的传法弟子,这一辈的僧名都带个“法”字。

及至近代,抗战前出版的《人名大词典》中“法海”条目,是这样写的:“法海,丹阳张氏子,字文允。少出家于鹤林寺,该通外学,圆入一性,擅独悟之名,剖不决之义……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肄,与昙一、灵一等同推为颜冉。复与抒山画公为忘年交。”

从上述                           金山寺

各位对法海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真正的法海其人,俗名张文允,丹阳人,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僧,精通佛理,年少时出家于润州鹤林寺,擅长修建佛寺。

那么我们再回到这个传奇的白娘子爱情故事里,《白蛇传》是综合清代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加工而成。这个故事里的法海的原型不是历史真实记载中的法海,而是金山寺祖师的裴头陀。不过大家注意,冯梦龙小说中的法海,还是正面形象。因为《警世恒言》是要让大家明白,不要被白蛇的美色所迷惑--人和蛇在一块生活,阴气太重,是要受伤的,其中很多故事讲的都是如此。直到近代,很多人的印象中法海这位法师都是救人的形象。

                     法海剧照

另外,根据《金山志》上曾记载:“蟒洞,右峰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

                     金山志

宋朝诗人张商英有诗道:“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这首诗被制成楹联,如今还挂在法海洞中。说的是裴头陀初来金山寺时,寺宇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裴头陀曾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人江里。他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修寺盖屋,重继香火。后来裴头陀和法海经民间艺人一捏合,合二为一了。

就这样,裴头陀降服白蟒的传说转到了法海名下,白蛇传故事中选用法海代替了裴头陀。在现今江苏镇江金山慈寿塔西面悬崖处的法海洞,相传金山的开山祖师裴头陀师初到金山时就住过此洞。

          法海洞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历史上,法海禅师是苦行得道、受到整个江苏地方民众敬仰的开山祖师,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历史说法。至于当代影视剧中肆意被塑造的各种被符号化甚至扭曲和丑化的法海形象,更是不值得相信。

不论有没有法海这个和尚,小编在这里都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参考资料:《讷庵随笔》、《警世恒言》、《金山志》、《丹徒县志摭余》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镇江三日:梦回金山(上)
不是法海不懂爱!
[魅力中国]金山寺除了神话传说,还有什么?
雷峰塔下的神话,让法海成为历史上最受冤屈的和尚!
金山寺
中华民间故事:白蛇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