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隐入烟尘》——记录并诉说苦难乃时代之大善


其实《隐入烟尘》这部电影,我上个月就看了。跟很多朋友的感受差不多,片子后劲太大,看完一周我才缓过劲儿来。这是一部导演自己创作,自己筹备的小众电影,表达的也是导演李睿珺在这个浮躁的工业化社会,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理解。

一直没敢下笔评论是因为这个主题太过厚重与写实,我实在不敢轻易下笔。但随着票房的一路突破,豆瓣高分的同时,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且很多批评里透着无知与浅薄,让人实在忍不住想怼几句。

这部电影能为人熟知,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二月份它曾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奖,刺痛了一些人的强国梦。他们开始批评这部电影为了得奖,迎合西方人的口味,有意让人看到中国农村愚昧落后的一面。


不可否认,不少获国际大奖的国产电影,比如《红高粱》、《活着》等电影画面,确实给世界展现了中国农村愚昧落后的一面,但这并非它们能获大奖的原因。这些电影能够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真正原因是,这些电影通过这些苦难,向世人展示了人之为人的顽强与不屈。在我看来,文艺交流,没有东西高下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在那样的环境里,不公不仅仅来自于强势的管理者,也来自于矇昧的生存环境。电影《隐入烟尘》中就非常清晰的展示了这一点。

主人公马有铁是一个善良又什么都会干的农民,以他的能力,自己单过完全不成问题。但因为父母去世早,他一直跟三哥生活在一起,三哥呢?想占着他这么个免费劳力,又不想把劳动所得分给他,就从来不提让他单过的事,多年来他就糊里糊涂的跟驴一起挤在牲口棚里。直到儿子要结婚,三哥才把他赶出家门,让他单过。在此之前,马有铁的劳动所得都被三哥无偿占有了。但村里村外,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桂英也是如此,父母去世后就寄住在哥哥家,因为从小“尿失禁”,哥哥嫂子嫌弃她,让她住在窝棚里,天寒地冻时连面替她挡风的墙都没有。

其实电影开头从桂英哥哥家的装修来看,应该是村子里比较富裕的人家了。这样的条件,给桂英治病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谁也不愿意花钱给她治病,就想赶紧把她这个累赘甩出去,可就是没人要。

直到三哥要把马有铁扫地出门,大家才想起来把他和桂英撮合到一起过日子。一个除了一头驴一无所有,一个不能生育,从小“尿失禁”,在村里人眼里也算是门当户对了。然后他们就从各自寄住的“家”里搬了出去,在村里废弃的房子里组成了家庭。

在那里他们相依为命相知相爱,成了彼此生命里唯一的温暖与依靠。在此之前,马有铁是个老光棍,村里人都看不起他,没人愿意跟他说话,他看到村里孩子可爱想表达一下友好,村民都嫌他脏,赶紧把孩子抱走了。


你说村民们嫌弃他吧,在他们需要他帮忙的时候却一点都不含糊。三哥儿子结婚买家具,不想花钱找拖拉机,就指使马有铁用驴车去县城拉。本来就是免费的劳力,马有铁可帮可不帮,结果马有铁帮了他,回来晚了还要被骂。

村里地主也是,平时住在县城的别墅里,理都不会理一下他,到父亲住院要用血的时候,千方百计哄着马有铁去献血,到了献血车上就狠狠的抽。抽血那么重要的事,旁边连个值守的护士都没有。在这些人眼里,根本没把他当人。是的,没有人把四肢健全的马有铁当人,更没人把从小“小便失禁”的桂英当人。

直到他们两人开始搭伙过日子。桂英尿在炕上,马有铁没有嫌弃她,还带着她一起去自家祖坟上认亲,桂英第一次觉得这个世界有人接纳了她。她跟着马有铁一起,春天耕地播种,夏天给庄稼浇水除草,秋天收获……日子岁苦,却有滋有味。


在别人眼里,他们是没人要的老光棍和疯婆子,但他们在彼此眼里,却是这世界不可多得的希望与牵绊。正因如此,他们每一次搬家,都会带着那张“喜喜”字,搬一次就重新贴一次。

有人说《隐入烟尘》跟二舅一样,都是教人赞美苦难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导演只是真诚的呈现了苦难,并未赞美苦难。面对亲人的嫌弃、村民的排斥以及周围人闲话,他们并未像二舅那样甘之如饴笑脸相迎。

从他们不多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生活中那些细碎的苦难,他们是无奈的忍受而非欣然的接受。这接受里透着无法言说的无力与忍耐。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电影全程没说一个苦字,却让人觉得苦出天际。

在这个网络躁动的时代,人们总是急于表达,急于呐喊,急于判断,急于给事情赋予意义,但《隐入烟尘》并没有。它通过对甘肃农民真实生活的展示,简单的堆砌,给观众呈现了一副生命的画卷。这就是真实的力量,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当然也有很多人盛赞《隐入烟尘》,说它是当代的《活着》。我认为《活着》讲的是激荡的大时代里,个体遭受的时代巨浪里无法抵挡的苦难;而《隐入烟尘》是平静盛世里,那些失语者的呜咽。比起福贵,我觉得马有铁的灵魂更鲜活也更有高度。

不像福贵,浑浑噩噩被命运推着走。在《隐入烟尘》中,马有铁是个有爱有尊严的灵魂觉醒者。

电影开头,三哥想把马有铁赶出家门就打了他的驴子,看到三哥打驴,马有铁赶紧跑过去护住驴子;在池塘里装水捞到蝌蚪时,又把它们放回水里;在自己借住的房子将被推到时,他希望主人等燕子长大再推,主人拒绝说没时间时,他赶忙把燕子赶出窝,才避免了燕窝一场灾祸。他有满心爱与善良,不管是对人还是动物。只是村民都嫌弃他,他的爱与善良除了桂英,只能付诸那些小动物。


在他给地主献血之后,地主的儿子要买件大衣送给他,他不要,即便地主儿子开车硬塞给他,他也说要在粮食款里扣。也就是说,在马有铁的认知里,哪怕自己穷的连栖身之地都没有,献血就是献血,不能做交易。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有铁的存在超越了他所处的国家和时代。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灵魂的人。

现实就是这样,就在一切看上去越来越好的时候,桂英大白天在村里人注视里淹死了,从此支撑马有铁活下去的力量也没了。他还清债务,处理劳庄稼后,也随她而去了。


在村民们看来,桂英本是累赘,死了累赘也就没了,但对马有铁而言,她是亲人是爱人,是这世上唯一温暖过他牵挂过他的人。她死了,他生命里的光彩也随之消失。就像狄金森诗里说的那样:“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我不曾见过阳光,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荒凉的西北种不出玫瑰,但爱的麦穗已渗入肌里。他们的故事应该被看见被听见。

网上有段话说的很好,他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隐入烟尘》里呈现的苦难,并不是导演觉得苦难值得,而是因为那是他们的生活,是无法躲开的,仅此而已。

在这个宏大叙事淹没个体苦难的时代,太需要《隐入烟尘》这样记录并诉说个体苦难的作品了。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在意自己曾遭受的苦难辛酸,还有谁会在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开高走的电影《隐入尘烟》,告诉我们苦难夫妻活成了人人羡慕的眷侣的秘诀?
电影《隐入尘烟》观后感
推荐一部无法评价的电影
《隐入烟尘》可能比《玫瑰之战》甜一点
他又穷又土,却出道就打脸整个娱乐圈
值得观看的一部低评分、低票房电影《隐入尘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