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器文化系列 | 神秘消失的青铜版金属书

青铜器文化

神秘消失的

铜版金属书

作者 鄭恩鑫禧

青铜器的起源

目前,考古学界公认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

在中国,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夏朝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偃师二里头遗址青铜铸造作坊面积超过1万平米。二期至四期都有冶炼青铜器的出土,一期青铜铸造遗迹里也有冶炼痕迹。

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

我国出土的青铜器

在考古发掘方面,我国的青铜是公元前1400多年的殷墟之后才大规模出现的。这些青铜器中有著名的后母戊鼎等一批最大、最精美的青铜器。与殷墟几乎同时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

西周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

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内容大致为: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毛公鼎的铭文被称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是我国出土的青铜器中罕见的有文字作品 。

青铜版金属书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从我国出土的青铜器物来看,大多是被用于权贵的祭祀用品。就像玉器一样,寻常百姓家是不会拥有玉器的,也就是说这种从石头中开采出来的玉石以及从石头中冶炼出来的青铜物品,都是权贵的象征。这是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

放眼青铜器时代,纵横一千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人类已经产生文字。既然青铜的冶炼技术已是相当的发达。那么,铸造出青铜版金属书来记录一个国家的历史,应该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文字方面都具备了这些条件。为什么全球出土的青铜器中都没有青铜版金属书呢? 

《出谷纪》中记录:“为此,你们决不可制造金银神像,同我放在一起,你们万不可这样做。”(出 20:23)

这说明,在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时,已经是进入了金属时代。

但是天主与梅瑟立约的约书是石版:“以后上主向梅瑟说,你上山到我台前,停留在那里。我要将石版,即我为教训百姓所写的法律和诫命交给你。(出 24:12)

显然,这也是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并行的一个标志。

《约伯传》中记录约伯说:“但愿我说过的话都刻在铜版上,用凿子刻在铅版上,永远刻在磐石上。我确知为我伸冤者还活着,我的辩护人要站在地上。我的皮肉虽然脱落,我仍要在我本身内看见天主,看见祂站在我这一边,我要亲眼看见祂,祂对我并不陌生。”(约19:23~27)

由此可见,在约伯所处的时代,肯定是已经有铜版金属书存在的。

《伏契尼手稿》中出现的金属版书就是青铜版金属书吗?在厄瓜多真有一个古老的经历了“洪水灭世”的金属藏书库吗?

抛开所有的争议,从考究出土文物的视角出发,对厄瓜多的金属书进行碳元素检测,就知道真假了。

毕竟在人类长达一千多年的青铜器时代,没有青铜版金属书,显然是不合理的。

无论是西方文献还是东方史料,都指向了曾经的一场超级大洪水,所不同的是西方记录了一个”巴贝尔塔“事件,原本都聚集在东方一处的人类被分开了,并且语言也都不通了。

若是将超级大洪水和巴贝尔塔联系起来看,那么,突然的变故所造成的混乱,应是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并行的时期。因为诺厄方舟的建造,如果没有金属工具,恐怕难以完成。

青铜钱币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

《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另一种最早的货币是铜质的钱、镈、刀。钱、镈是农具,刀是多种用途的工具,它们也是人们可以让渡的财产,在殷周或更早的遗址中都有出土。大概在殷商晚期和西周,这些铜工具在不同地区形成一般等价物。

钱、镈至春秋发展为专职货币,即后人所称的空首布;虽保存青铜铲的基本结构,有细长的銎,但已不适宜装木柄,不能作工具使用,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秦铸币。

至战国进一步发展为略具铲形小铜片的布币,主要流通于北方周、晋、郑、卫地区。青铜刀至东周发展为刀币,主要流通于齐国及燕、赵地区。

在中国的商代,已经开始以贝壳作为货币使用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人工贝币,如石贝币、骨贝币、蚌贝币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现了用铜质的金属贝币。即世界上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那么,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可曾有青铜金属书的出现呢?

如果有,为什么至今未曾出土过一片青铜版金属书?难道是都被拿出来铸造铜钱了?例如我国出土的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

如果没有,在那个伟大的青铜器时代,文字记录与交流方式,仅仅只是刻在龟壳上而已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然,这也给出了一个有实际情况支持的结论,即:史前时代的历史记录之缺失的真相!

故事长满天涯海角

包括你的故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话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铜贝”是如何诞生的
假装自己有过青铜器时代的西方
我国的古鱼币
【人民的币】货币发展简史布币与环钱
从远古走向文明——钱币的起源
我国古代货币的种类及其演变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