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件铜带钩看着不起眼,却大有来头,竟证明了传说中古国的存在

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其实这句话对文物来说是最合适的,有些文物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实际上却大有来头。因此考古专家们,在判定一件文物价值的时候,除了看这件文物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解读其背后承载的意义。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一件这样的文物,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很重要,因为他证明了一个传说中的古国的存在,下面就让小编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这件文物叫做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馆,也是该馆的馆镇之宝。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意义深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土于吉林省榆树县刘家乡,当时村民们正在挖水渠灌溉农田,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但是由于资料和信息不全,暂时无法确认墓葬时间,随后在考古专家们的挖掘之下,就出土了这件铜带钩,一开始都还以为是一件普通的铜器,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却发现这件文物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件铜带钩保存较为完好,经过简单的清洗,上面的文字吸引了专家的注意,在带钩上部腹面,共有八个错金铭文:“丙午神钩,君必高迁”,这八个字作何理解呢?专家们一时也捉摸不透。整体看这件铜带钩,首部似鹰,尾部似凤,羽毛用金丝错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带钩前额那一大颗绿松石,还有硕大的蓝宝石,在钩背有错银钮,作卷云状。因此看来这件铜带钩造型精美,做工上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专家们,这带钩到底是谁的呢?

虽然专家们始终无法确定它的主人,但是在研究中,却无意间发现了另外一个秘密!

这件铜带钩工艺精湛,价值不菲,因此这位墓主人一定是当时的权贵之族。专家经过对这件铜带钩的深入研究,发现从带钩的错金银的制造手段来说,与西汉时期的工艺水平相似;另外这种带钩的“鹰首凤尾”造型,在西汉的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其次就是对八个错金铭文的解读,这八个字为小篆字体,与汉朝时期的小篆书写一模一样,因此专家推测这是西汉时期的文物。

但是在西汉时期,东北吉林省地区属于“外国”,因此专家觉得,这是一件西汉时期汉中央王朝,赠与“外国”某个权贵的礼物(丙午神钩,君必高迁:就是说对方要高升的意思),当时这边的“外国”政权是哪股势力呢?

经过考证,吉林地区与西汉对峙的政权正是扶余国,是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但史书对扶余的记载却并不多,零零散散的几句话,比如:“方二千里,户八万”等,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很小,只有2千里的土地和8万户的人口。

当时,扶余国的都城位于现在的吉林省长春市一带,但一直都还没有找到,曾有专家还一度怀疑扶余小国的存在,而这件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的发现,无疑就是对扶余国存在的最好证明。另外也说明了当时汉中央王朝和扶余国之间多有往来,而这件丙午神钩,也就是扶余国存在的最佳物证。

富饶的东北平原,扶余国曾经的辉煌也许都已经深埋地下,通过这件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只能算是找了一把打开“扶余国”大门的钥匙,而这扇大门后的道路通向哪里,扶余国都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这都需要考古专家和学者专们共同努力,去研究、探索和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
吉林省博物馆藏汉代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
【精品文物】战国 · 巴蜀金银錯犀牛铜带钩(重庆博物馆)
​千年雷峰塔重建,却意外揭开塔底的秘密,出土的文物扬名世界
文物传奇:造型独特的荆楚青铜带钩
如果没有考古,这个霸气的古国没人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