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山陵墓有一个辘轳灯,不仅造型少见,还有“特殊”的功能
灯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用器具,从盘古到如今的几千年来,灯具的发展也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小编就带您看一件特殊的古灯——辘轳灯,它不仅造型奇特,而且还有不一般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功能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还需要给您交代一下这辘轳灯的“身份”信息。1974年秋天,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的村民,正在进行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几位村民在挖深坑取土的时候,竟意外地掘出来几块大型的陶制瓦片。
村民们将瓦片取了出来,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瓦片上都有精美的纹饰,很显然,出土的瓦片和当地农村盖房子用的瓦片样式截然不同。村民都纳闷了,这瓦片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事有凑巧,三汲公社的村民发现瓦片的消息,被一名做田野考古的专家获悉,专家立刻赶到现场,并确定这些瓦片为墓顶之瓦。经过几天的勘测和钻探,瓦片下埋藏的战国古墓被发现了。
经过数月的发掘,专家确定该墓葬系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陵墓,并且还出土了1000多件珍贵的青铜、金银以及玉器,如“刻铭铁足铜鼎”,“玉龙玉虎玉人”,另外还有一件国宝级文物——“金银错兆域图”,也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平面设计图(就是该陵墓的设计图)。但是最让小编感兴趣的,却是一件特殊的青铜灯。
当时,专家们在清理墓穴泥土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埋在地下的“青铜圆壶”,这个壶口有碗口大小,从古色斑斓的锈迹上看,应该是一件很有价值的文物,专家就拿着探铲,轻手轻脚地除去周边的泥土,然后小心翼翼将它拿出来。经过进一步的清理,发现壶口上,还有一个用铰链连接的盖子,而且现在壶身和盖子,依旧能通过铰链正常的开合。
真正让专家们感到不解的是,青铜盖翻过来之后,里面有一个三寸长的青铜矛状物,这东西是干什么的呢?经过深入的研究,专家们终于发现了它的“真实身份”。
原来它竟然是一件油灯,而那个尖利的青铜的矛状物,就是用来插放蜡烛的——蜡扦。在当时,还没有我们现在用的蜡烛,所以他们用的“蜡烛”是用竹木制成的,并在外面裹上棉花等物,使用时用灯油浸润后点燃。这个壶也就是用来装灯油的,如果需要点燃“蜡烛”,就需要将蜡烛浸润在灯油中,用的时候再打开盖子,然后将它平稳地插在蜡扦上,蜡烛点燃即可照明,既方便又高效。
那么小编说的特殊功能是啥,您接着往下看
如果不用蜡烛点亮的时候,将其盖上盖子,放在案头,它还是个十分雅致的生活摆件,最后,专家们给这件做工精美,造型的奇特的灯具,起了个十分动听的名字——辘轳灯。
如今,这件精美的辘轳灯珍藏在河北省博物馆,就仿佛是穿越了千年时光,来到现代一般。可以想象一下,两千多年前的深夜,这件辘轳灯不仅给墓主人带来了光明,也许还奉上了温暖,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它还依旧默默地,为我们讲述那段“尘封”的历史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村民无意捡到一把生锈的小刀,不起眼的它,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老农挖出个盘子,还曾在电视上见过,考古专家赶来:马上无偿上交
武则天墓葬惊险500吨珍宝,揭长明灯不灭之谜
三星堆出土文物,跟《山海经》记载一致,神话还是历史?
陕西农民挖到一宝贝,考古专家和法律专家开始争抢,最后判给谁?
汉武帝陵墓惊现神秘陪葬陵,专家挖出1000国宝,其中一件逆天国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