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不起眼的烧土块,专家却说,它是上古的国宝

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看起来令人感到十分诧异的东西——土块。因此,很多参观国博的市民都纳闷了,这样一件平淡无奇的土块,即便是扔路上都没人捡,为什么却成了展厅里的一件宝贝呢?如果您也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让小编来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事情还得从这件土块的“出生”说起。据北京市的考古档案记载,早在1918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和我国的考古专家一道,就开始在北京房山区郊外的龙骨山考察,并且还发现了多处史前遗迹。紧接着,专家们又经过了数年发掘,先后出土了3颗人类的牙齿化石,通过科学鉴定其年代距今约70万年,并将其命名为“北京人”。

到1929年,一位专家在清理遗址时,还发现一块手掌大小的片状物,质地坚硬,呈灰白色。一开始,专家们还以为是石块,结果回到实验室经过科学化验,发现它竟然是“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消息一出,立马就引起了国内外人类学家们的关注和讨论,并且还根据这片头盖骨,算出来“北京人”的脑容量,从而推断出了“北京人”的智力水平,以及确定“北京人”为直立人。

虽然这次考古的成绩丰富,可是对考古专家们来说,他们心中始终有个疑问,那就是“北京人”当时用火了吗?在整个人类的进化史上,如果说有什么发明是最为伟大,那毫无疑问一定是用火。因为自从开始用火,人类便不再畏惧野兽和黑暗,并用火烹饪食物,摄取足够多的营养,进而促进了身体的发育和进化,同时也产生了文明,而文明的产生也就标志着人类从野蛮状态,过渡到了原始状态。故此,专家们才会提出有关用火的疑问。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专家们一直都在遗址范围内,寻找“北京人”用火的遗迹,可是始终也没有发现有力的证据,而就在专家们快开始自我怀疑的时候,遗址那边传来消息,说在堆积的文化层(6米深)中发现了红土。

简单地说,红土就是被火灼烧过的土,即在地上生火后留下的痕迹。专家们赶到遗址现场,对文化层进行了细致的清理,并且还发现了被烧过的骨块化石,大量的木炭灰和松子等物质。如此一来,便有力地证明了“北京人”已经学会了用火,而且还用火烧烤食物。另外,专家们经过几天的清理之后,发现遗址内的灰烬,都是成堆出现,有一些还分了很多层,这又能说明说明呢?
如果您生过火的话就一定知道,只有连续不断的燃烧木材,才能形成成堆的灰烬,不然只有浅浅的一点点柴灰而已。因此,遗址内成堆出现的灰烬,就说明了当时的“北京人”,一定在持续不断地往火中加木材,以保持火堆的持续燃烧,而这也就是一种对火的管理能力,相对于单纯的用火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说到这里,专家们也就能100%的确定,“北京人”不仅会用火,而且还会管理火;不仅是直立人,而且还从粗鲁的野蛮人,过渡到了具有文明特征的原始人。与此同时,“北京人”的用火遗迹,还将人类的用火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而这一切结论的依据和来源,就是国博中那块让很多人都“看不起”的土块,因为它就是专家们从遗址中取回来的灰烬样本。

由此可见,文物的共同特征,不一定是都有精美的外观,高超的工艺,或者极大的价值(经济价值),而在于文物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历史信息,然后这种信息又让我们对过去的历史,是否能有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引导我们对历史的发掘,对当下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探索。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文物被用来喂鸡,考古专家被气吐血,交涉之后带回国家博物馆
44年前,他一铁锹在宜春挖出一个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国!44年后···
专家发现四千年前遗址,从中出土一堆土块,修复后成我国一级国宝
丁村又现30万年前人类用火遗迹
西安“何家村遗宝”,随便一件文物都是国宝,遗址主人至今是谜题
国家博物馆里为什么会珍藏着一块土?专家: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