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里有一个马文化博物馆,可是镇馆之宝金马鞍,竟是一件“赝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博物馆一直是收藏奇珍异宝的地方,尤其是镇馆之宝,更是众多文物中的佼佼者,它们作为博物馆的代表性文物,诉说着馆内独特的文化。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在国内还有一家博物馆,其镇馆之宝却是一件赝品!这不可能吧?别急,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马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家畜之一,从原始社会开始,野马就已经被人类驯化,成为了耕种与运输的主要劳动力。在中原农耕文明的历史中,马匹用来作战的历史出现的较晚,大致在商周时期,起初还只是用来拉战车,直到赵武灵王时代,赵国开始学习胡服骑射,中原的骑兵才渐渐兴起,从此之后,骑兵也成为了后世战争的主力兵种。

若是提起国内的马文化,在锡林郭勒赛马场,就有一座以“马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不仅集中地展示了世界名马的风采,而且还突出的表现了“蒙元文化”。
马文化博物馆是一家小型博物馆,整座建筑共分为两层,第1层主要是关于马匹的文字介绍,第2层则是用实物的方式,对马匹以及其历史进行充分的诠释。

走进马文化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三匹大小不一的马匹,它们全是由马皮制作的模型,是马匹实体的典型代表。
当地人对马的研究相当透彻,甚至还用一张黄皮纸,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蒙古马全身进行剖析,其中马背如牛背,马鬃如狮鬃,马蹄如剪刀等等理论,充分表现了当地马匹的品种优良。

除此之外,博物馆内还陈列了大量关于人与马相关的器物,包括御马器具、马羁绊、驯马器、以及马奶产品器具等,充分诠释了马文化博物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文化内涵。
尽管马文化博物馆中珍宝众多,可游客们依然能很容易地发现一座被单独展出的文物。该文物正是1988年于镶黄旗乌兰沟出土的元代纯金马鞍,马鞍质地厚重,全身泛着金光,上有浮雕鹿纹、海棠、以及缠枝牡丹花雕饰,彰显着其主人生前显赫的地位。

据记载,该纯金马鞍的主人是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满都海斯琴。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在15世纪末嫁给了年仅7岁的达延汗,并辅助其统一了蒙古草原。
此时不少读者应该有所震撼,并开始对金马鞍产生由衷的崇敬,可小编接下来要说的,您肯定不相信,为何呢?因为马文化博物馆的这具元代纯金马鞍只是一件赝品!它是根据真品1:1特别仿制而成的,听到这里您是不是已经惊呆了呢?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元代金马鞍的真品究竟在哪里呢?其实它被珍藏在了内蒙古博物馆内。

与众多读者一样,不少游客在听到导游如此介绍后,都不禁大失所望,认为仿品即使再逼真,也无法与真品相媲美。
可是也有不少人认为,金马鞍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而非是其本身的价值,人工仿制并非没有任何价值,相反此举对于传播马文化有着很积极重要的意义。
对于双方之间的看法,小编也难以给出定论,正如名言说的一般,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而马文化博物馆用赝品作为镇馆之宝的争论,还需要各位读者自行判断。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低调的国宝:鉴定3次皆为赝品,专家花50元买下,如今价值上亿
历史上最“可爱”的五个文物,哪个逗笑你了呢?
男子清理垃圾堆时,捡到了一张肚子疼的请假条,如今成为镇馆之宝
国宝被误认为“赝品”,专家大胆买下,现成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为什么要看懂文物?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考古文物乌龙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