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1年瓦萨号战船被打捞出水,专家经研究,破解它首航便沉没之谜

在世界上,曾经发生过多起著名的沉船事件,包括泰坦尼克号沉没、玛丽罗斯号军舰沉没、以及路西塔尼亚号沉没等等,可是这些巨轮沉没的原因都是意外造成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沉船事件,却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以至于其刚下水10分钟就迅速沉入海底。它究竟是哪一艘巨轮?沉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61年时,瑞典考古部门对境内斯德哥尔摩港附近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搜索行动。此次搜索行动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声呐设备,通过海底探测技术,考古专家们在水下发现了一艘巨大的古代沉船。

同年4月24日,考古专家们利用深潜打捞技术将该巨大沉船打捞出水,并送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建立的博物馆进行展览。通过对资料的查找,考古专家们发现,该沉船正是1628年8月10日于斯德哥尔摩港内沉没的瓦萨号战舰。

瓦萨号战舰,是由瑞典国王阿道夫·戈斯塔夫主持修建的,其长度为69米、宽11.7米、吃水线达到4.8米、总排水量1210吨。瓦萨号建造于1625年,是一艘以前瑞典国王名字命名的战舰,它集华丽与武装于一身,其帆展面积可达到1275平方米,并装备有64门大炮,属于当时最先进的战舰之一。

不过可惜的是,瓦萨号战舰修建完毕后,只在试行阶段10分钟就彻底沉入海底,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遗憾。

瓦萨号的沉没可谓是闻名世界,它被打捞出水之后,各领域专家就立即对其进行研究。虽然瓦萨号已经在海中沉没了近300年,可是其华丽的外表依然让人们感到震撼,并感叹当年瑞典王朝的繁盛。在研究中发现,瓦萨号船体保存良好,船舱甲板甚至船舷都没有太大的腐蚀迹象,唯独遗憾的是,其上所装载的64门巨炮全部脱落,直至三年后才被捞出63门,剩余的1门大炮已经遗失。

对于瓦萨号的沉没原因,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可是考古专家们秉承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未对各种推测而得出的结论进行采纳,他们还是相信实践出真知。为了探究瓦萨号沉没的秘密,考古专家们根据瓦萨号战舰残骸的出水状态,对其进行了相同材料的等比例缩小复制。在将模型放入水中后,开始于水池中模拟海上风浪的冲击力度,以此来观察瓦萨号的行驶能力。

不出专家们的预料,小型瓦萨号果然未能经受住风浪的考验,下水之后随着风浪的逐渐增大,旋即沉没于水底之中。在观察小型瓦萨号沉没的过程中,专家发现它的沉没原因:就是因为船体重心太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头重脚轻”。这个实验结论究竟正确与否?专家们还是需要更多一手考察数据的支持。

专家们在查找了相关资料后,一段记载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资料中称,当时的瑞典与丹麦及芬兰是对立国,三方都想在波罗的海称霸。当时瑞典国王阿道夫斯二世准备建造一批新的战舰,以此来显示瓦萨王朝的权威。阿道夫斯二世是一位穷兵黩武且好大喜功的君王,他要求战舰的规格必须华丽且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亲自监督瓦萨号的建造,而且在过程中提出各种意见。

正是在瓦萨号即将修建完毕之时,阿道夫斯二世得到丹麦已经修到了双层炮舰的消息,故此他非常着急,于是命令造船工匠们立即将单层炮舰瓦萨号改成双层。

众所周知,想要建造一艘巨大的战船,是要经过严密设计的,而在阿道夫斯的“英明”指挥下,瓦萨号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早已经成为了一艘中看不中用的废舰。可是作为国王的阿道夫斯却不管这些,他要挽回自己的面子,一定要在战舰 吨位和华丽上压制丹麦。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瓦萨号由单层变成双层之后,又加上了一排重炮,导致船身平衡严重缺失,在万众瞩目之下的首次航行中,无可奈何的倾覆于海底。

如今瓦萨号依然被放置在博物馆中接受展览,似乎在控诉着阿道夫斯当年的一意孤行与妄自尊大,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纷纷对其拍照留念,相信他们一定获得了更多的关于战争与生活的思考。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典瓦萨沉船博物馆
瑞典 瓦萨博物馆.古老的沉船
漫步在北欧:斯德哥尔摩瓦萨沉船博物馆和老帆船查普曼号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外》【132】20140601瑞典斯德哥尔摩(3) (市政厅、瓦萨沉船博物馆、瑞典到芬兰游轮)
北欧印象四 瓦萨号,一个沉没的王朝
北欧三国 芬兰瑞典挪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