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0年袁隆平在滇南育种,他和学生下一盘棋,让尹华奇顿悟人生

善于教育自己的学生,总是能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入手,然后揭示出深刻的哲理。比如,袁隆平曾和学生下了一盘象棋,他几句话就让学生顿悟人生。究竟袁隆平说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60年12月,袁隆平为了缩短杂交水稻的培育周期,就在我国海南和滇南地区,开发了几片试验田,当我国北方已经天寒地冻的时候,滇南地区却还依然温暖如春,也十分适合进行水稻的育种,以及相关实验。因此,袁隆平就带着两个徒弟,一同到滇南的试验田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水稻。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也就是在这一次滇南之行中,却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大事,对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袁隆平和学生到滇南之后,他们就住在试验田的农技站里,其实也就是两间废弃多年的平房,不过好在滇南气候温暖,住在里面也算舒适。在经过一番收拾后,农技站焕然一新,而师徒三人也抓紧时间开始育种工作。从选种浸泡,到发芽筛选,再到下田灌溉等等,一套流程走下来也就到了1970年元旦。本来,袁隆平师徒打算自己过元旦的,但当地的老乡实在是太热情了,晚上将师徒三人都请到家里一起庆祝元旦,而且还做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过桥米线。

吃罢晚饭后,袁隆平从老乡家借了一副象棋,然后带着学生回到农技站。他们检查完稻种的情况后,师徒三人就准备下几局象棋。可惜,有一位学生不会下象棋,于是另一位学生尹华奇就和老师袁隆平对弈。一开始,尹华奇的棋占了上风,开局就吃掉了袁隆平的一个炮,接着又吃了一个马和一个车,然后就拿出了开始要“将军”的气势。可没想到的是,袁隆平竟然始终不慌不忙,看着棋盘运筹帷幄,居然一点点的后来居上了,连连三招就吃了尹华奇的两匹马,一个象和一个炮。

紧接着,袁隆平开始拱卒,且步步为营,直逼尹华奇顿的“将军”……此时,尹华奇一着急,竟然接连走了两步错棋,而这些袁隆平也都看在眼里。最后,袁隆平的小卒前仆后继,包围了尹华奇的“老帅”……一局棋下来,尹华奇对老师袁隆平佩服不已,而袁隆平也告诉他:下象棋不能着急,就像育种一样,一着急最后肯定达不到效果。另外,还要善于使用小卒,虽然小卒的力量小,但他始终奋不顾身的向前,不仅毫无畏惧,还从不退却,我们搞水稻培育也要有“小卒精神”才行。

袁隆平的一番话,让尹华奇醍醐灌顶,突然间就明白很多事情……晚上,当12点的钟声敲过,也就迎来了1970年的第一天,师徒三人也沉沉地睡下了。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巨响,以及一片惊慌的尖叫声,师徒三人就急忙冲了出来了,原来是地震……这次地震的波及范围很大,试验田一带的民房也都震塌了,而袁隆平的农技站也成了一片废墟。

后来,袁隆平经过一番清理,师徒三人抢救出来了一些种子,虽然当地政府让他们紧急撤离,但袁隆平却申请不愿离开试验田,因为后续还有很多的育种工作没有完成。因此,袁隆平就带学生们,在搭建的简易棚里继续做育种工作,而这也恰恰佐证了袁隆平身上的“小卒精神”。

就这样,在如此危险和艰苦的条件下,袁隆平顺利完成了雄性不育系水稻的培育,最后再经过反复的研究和筛选,便得到了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人工杂交水稻,并在全国的大范围的推广种植过程中,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为解决我国的粮食危机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级稻推广的喜与忧 中国魔稻“软肋”有待突破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现曲折艰辛
2021.5.24
七律赞袁隆平(原创)
袁隆平驾照
致敬袁隆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