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越王墓中,除了出土众多宝贝,还发现一十四种海鲜遗骨

自古以来,众多帝王的陵墓中可以发掘出数不尽的财宝、文物。南越王墓却与众不同,后人在其中竟挖掘出一十四种海鲜,其中有一样一般人可吃不起。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3年,一伙建筑工人正在广州象岗上施工,可是当挖掘机的钢铲下去的时候,只听“咔嚓”一声巨响,他们居然铲到了土层中的一块巨大的“条石”之上。土里哪来的条石?这种石块一般被用在大型陵墓上,果然,当这块条石被掀开后,下面竟然是完整无缺的一座帝王陵墓——南越文王赵胡之墓。这个消息很快就震惊了考古界,毕竟很多帝王下葬时,总是会被盗墓贼盯上,墓内的财宝大多被窃一空,可赵胡却不同,他的墓是秘葬,所以整座陵墓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考古团队最终清理出一万多件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有“文帝行玺”金印、错金铭文虎节、玉角杯和印花铜板模等难得一件的文物,还有几件很稀奇的宝物,比如“珍珠枕头”,它就是赵胡脑袋底下的枕头,枕头里面是珍珠做的枕头芯。在南越时代,“珍珠”可是难得一见的宝贝,赵胡一次性用几千颗珍珠当枕头,实在是太奢靡了。第二件就是“带金片的蒙脸巾”,它是覆盖在赵胡的脸上的。只见这块由蚕丝制成的蒙脸巾上,缀有八块杏形金薄片,图案上还有保佑墓主人万世安眠的山羊角花纹。第三件就是赵胡下葬的时候,上身穿的衣服——珠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它是一种用小珠缀串装饰的短上衣,短上衣的衣摆部位有三条纹带,纹带上面的金花泡装饰非常精细,需要在20倍扩大镜的帮助之下,才能看得清上面细小的焊点。

正当考古人员为这里的宝物啧啧称叹时,有人却在旁边的石室内发现了食物。比如美味的乔花雀,还有个越式鼎,里面盛着猪、鸡、鱼等骨骸,可以想象得到,在下葬的时候,这里必定是盛满了各种丰盛的食物,香气扑鼻。可惜年代久远,大部分食物都已经消逝,只留下这些动物的骨骸了。

不过古代帝王用猪牛羊肉陪葬不是什么稀奇事,令人惊讶的是,考古人员还在这里发现了14种水产品的痕迹。它们分别是耳状耳螺、沟纹笋光螺、青蚶、楔形斧蛤、河蚬、龟足、笠藤壶、真虾、大黄鱼、广东鲂、真骨鱼类、中华花龟等等,这些海鲜有的只留有外壳,有些海鲜却只剩骨头了,靠着考古人员仔细地分辨,才辨别出它们的身份。

这14种水产品中,“藤壶”的出现让人尤其惊讶。藤壶俗称“马牙”,它是一种附着于海边岩石上的节肢动物,一般会形成密集的群落。别看藤壶是雌雄同体,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其实它们只在热带海区生长,种类和数量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下降。所以海岸边的人想捕捉到它还是很不容易的。

在古代,《玉环坎门镇志》中就记载:“或有余暇,到海滩岩凹钓取海螺,敲取藤壶,聊充菜肴。”《平阳渔业志》还说:“重盐腌之,能久藏”。《温州民俗》还说:“外壳近于圆筒形,内壳由三角形壳片合成,壳色带红紫,常成簇密集附着于海岛岩礁间低潮线附近岩石上,每年农历三月和六七月采挖,入汤烫过,敲去外壳,再加香料蒸熟,为佐餐佳肴。”

可以看出,藤壶一旦附着在船下就会危害船舱的水产品,早就被我国沿岸的渔民当成食物了,它可以蒸着吃、腌着吃,花样繁多,甚是美味。不过古代交通落后,内陆的人想吃海鲜非常不容易,更何况这种数量少又难捕捉的稀奇生物,哪怕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它仍然是大多数人吃不起的海鲜,南越王不愧是帝王,在世时尝尽天下美食,下葬了还要带着“海鲜”,真是顶级“吃货”。

虽说南越王陵墓中挖掘出“海鲜”的消息令人惊讶,但是藤壶这种海鲜,很多现代人都吃不起,但是海洋生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既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又可以帮助人体清淤,总而言之,多吃鱼总是没错的。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出土一帝王墓珍宝无数,意外发现填补一长达2000年的历史空白
南昌西汉大墓初步明确墓主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1983年,赵胡墓被意外挖到,里面珍宝无数,有一件文物大家都熟悉
最长寿南越王赵佗活了103岁,在他孙子的古墓中惊现长生不老药
完颜阿骨打陵墓被挖开,考古人员看到墓中情景,很多人都无法相信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