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不懂五运六气,就不懂《伤寒论》在说什么?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学习感悟古人的智慧


毛小妹老师说:“五运六气它融合了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藏象、病候、经络、方药等广泛领域的科学知识,这八种知识随便展开一种都不得了。“

所以不学五运六气,如何能学好中医?


 学会“谁在何时病”的五步推演 
四周玩转运气学说


1#
阴阳五行
中医的精华

阴阳五行是典型的中医精华!打从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随着留洋运动,废科举,普及西学和白话文运动等事件,兴西学而废中学之风刮过百年之后,中国人的信仰呢?

古国的文明呢?东方哲学思维呢?古代华夏科学呢?这些个都已岌岌可危。

应该说,我们现代人只拿了古代中医精华的10%,甚或更少的东西,都能够解救人们平常的疾痛,养生健体,这是何等惊人的壮举。

中医是被千年的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因为有一批,身份显赫的西学科学家,以他们对东方文化的无知,和对西方科学的盲目信仰崇拜,一味按照西医模式改造中医,才使中医变成今天这样体无完肤。

什么是“六气”与“六经”?我问过许多中医学生,他们只会背条文:“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经是人体的手足各六条经络。”

再问六气是怎样孕育发生的?六气如何致病?六气与六经的关系?经络的命名是怎么来的?疾病如何随经传变?针灸中药又如安在疾病未传之时,先行截断传播途径?则一问三不知了。

从大部分学生身上,不难看出中国“师之惰”的身影,看到百年来中医受到摧残和不重视基础教育的恶果。

此刻中医走出了国门,就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家务事了,它代表着东方哲学“人与天地”和谐的宇宙观,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与智慧,代表着东方伟大的科学体系和要领论。

西方人发现了西医学的许多不足,又看到中医学之所长,才如饥似渴地想从中医学成果中寻找开锁的钥匙。

人类用抗菌素培植着耐药细菌筑成的牢笼,疫苗远不及病毒变异的速度,工业化污染打造出新的病种和越来越多的癌症,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在下一次类似的病疫到来之时,中医将是祖先留给我们那根救命的稻草。

中国人如果不要中医的知识发明权、解释权,日本和韩国会抢着要,全世界都在挖掘中医的宝藏和遗产。

看看西方强国、日本及欧洲有多少大学在研究中医中药?没头脑的人还拿外国人重视中医这件事来炫耀自己,殊不知,要不了多久我们中华民族医学宝库的大门就会套上外国人专利的大锁!

此刻,我们唯一的天然屏障是汉语,这是祖宗留给现今不孝子孙的最后知识防护伞,只可惜绝大部分数的中医人根本看不懂古人建造中医基础时留下的说明书《黄帝内经》!

此时,每个有中华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有责任感和良知的中医们,都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去读自己祖先的书。

中医还有90%的精华被埋没在贴着“封建盲目信仰崇拜”封条的垃圾堆里!

中医百年的耻辱毫不能等到外国人研究出中医成果时才被平反昭雪!


中医的博大精湛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国有财富,无论西方科学认同与否,它在宏观科学群体上的成熟与先进,都是现代科学要学习好一阵子也不见得全明白的。

我们这一代中医人肩负着跨越古今时空,沟通东西文化,连接中西医学机理的责任。

团结起来吧,找回中医的根,我们才可能谈担当中医,谈中医的现代发展问题,才能把真正的伟大中医学传播于西方,而不是被矮化后中医残渣!

2#
经络命名
和运气学说

人体经络的名称包括两个部分的含义:前半为六气的名称,后半是脏腑的名称,它强有力地传达着天人感应的信息:

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结肠经,足阳明胃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试想,我们此刻所应用的西医模式,是只从脏腑而论经络的研究要领,离开了对六气对经络的影响,不就等于丢开不管月亮的引潮力来观海潮一样吗?

这就是经络研究了50年不明白结果的原因。因此,要想发现经络作用的真谛,必须先弄懂五运六气的周期影响,才是可行之途

运气历把一年平分为六季,每季60.875天(365.25÷6),称为一个“之气”,六气即“风火暑湿燥寒”,比四季春夏秋冬更详细反映了地球上实际存在的气候现象。

从立春(2月4日)起算,初之气由风气主之,二之气热气主之,三之气暑气主之,四之气湿气主之,五之气燥气主之,终之气寒气主之。

如此每年相同,依次轮替的六气,称之为“主气”。正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讲的“四时正气为病”与节令相合,不引起传染病,而是平凡外感病的病因。

运气学说中着重会讲另一种六气周期。它们不按照天然季候的顺序呈现,而是如同定期到访的客人,故称为六“客气”。

客气与主气的时段重叠,称为“加临”。受主客加临的影响,气候有时会变患上异常,不仅陪同着天然灾害,往往还激发严重的瘟疫流行以及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仲景在《伤寒论》中称为“时行之气”:“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年)之中,老小病多相似者(传染病老幼患者症状相同),此则时行之气也”。

这类与季候不相符的非时之气,是导致气候严重反常,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因此,不懂五运六气理论,就不懂《伤寒论》到底在说什么。

3#
五运六气
和三阴三阳

六客气呈六年为一周期,每年由一组客气表现最强,分别在上下半年。主管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主管下半年的客气称为“在泉”。

顾名思义,天在“上”,最盛的时段在三之气(6、7两个月);泉在“下”,最盛之时位于终之气(12、1两个月)。

古人按照六客气所占的阴阳比例,把风寒暑湿燥火分为三阴三阳,并严格地固定了阴阳的对应关系:

一阴为厥阴风木,必对一阳为少阳相火;

二阴为少阴君火,必对二阳为阳明燥金,

三阴为太阴湿土,必对三阳为太阳寒水。

对应的双方彼此互为上下,我们一旦懂得在“上”的司天,必知其“下”的在泉,也就懂得了司天和在泉的左右间气。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子午之岁(鼠马之年),上(指司天)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

这段话里的每个字人们都认识,但是真正明白它意思又能用于临床诊治的中医师却凤毛麟角,所以在临床上造成很多误治、滥治引起的坏病。

感冒,最多见的病因是气候多寒凉引起的内有郁热而外感风寒,本来用一个洋葱加姜煮水服下,起到升阳、解郁、散寒的作用,感冒就治好了。

但是不少中医没有运气知识,一见到口干、咽痛、咳黄痰,就按春季温热感冒来上一付银翘散。也不管患者还伴有恶寒、流清涕,结果帮助了外感的寒邪,使患上郁热愈甚,或寒邪内侵,导致病情加剧迁延日久。

六气呈周期性呈现,对人体的影响天然呈周期性发病。六气是一种不偏见的能量,来自天体的运动周期,通过感应经络之气而作用于脏腑,所以古人为了抒发脏腑与六气的所属关系,故以脏腑和六气两个部分命名经络。

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

此一至理名言说出了人与天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起源,就是说人体的模样、器官、社团、血脉等都是法地球的,地球又是法天体的,一切天体都要笃守特定的轨道运行。

这就是天然界的规律。这也是中国人对宇宙认识的最高层级,对此一真理的认同已根深蒂固地融入中国文化几千年了,而且渗透在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这一真理不灭,中医就不会灭!《黄帝内经》中“天垂像,地成形”,就体现着人法天地的观点,也是六气与六经的来由。

越来越多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的论点找到有利的科学数据。比如:地球表面大约占70%的是水,人体也含70%的水份;人体所有的化学元素,都是地球上存在的。更有趣的是,人的头颅是球形的,在大脑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之间有一道儿沟裂,称为中央沟。中央沟与人体先后正中线的夹角为67.5度,刚好近似地球的地轴倾斜角66.5度。


西方强国的人类科学家沃森在《生命潮流》一书中指出:“每个人体内的液体是古代海洋的完美再现,血液中的钠、钾、镁和原始海洋里的是相同的。

每个细胞都象一个微小太阳系,并受天地电磁力场影响”。

外国人经过长期的验证,已被举不胜举的可见实事所赞叹服气,他们承认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还不足以证明中医理论所讲的不偏见的经络是什么,但是人们从常情相信中国古人的“天人相应”是客观规律,是更高条理的科学。

一位加拿大学者在认真研究了中医学基础理论后也说:“古代的中国,把宇宙(巨大的世界)和人体(较小的世界),视作两个相似的系统,并按同一法则运行。”

中医的阴阳五行体系,把宇宙视为一个大太极,人体视为一个小太极,孕育发生于天然,与天然界有共同的本源和相似的属性。

因而以天地的大太极规律去揭示人体小太极的奥秘,用可见的规律去推断、不偏见、却肯定存在的规律,是中医学类比喻法的客观基础,也是“以天验人”的思维体式格局的体现,是万分智慧的,是常识和常情所支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运六气之三阴三阳六气与人体六经的瓜葛
五运六气之三阴三阳六气与人体六经的关系
转:《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经是六个生理系统 - 中医基础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 爱爱医医学网
转:五运六气与人体经络的关系(毛小妹)
是什么,使《伤寒论》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重新学习伤寒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