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碳中和专题 | 双碳目标下证券公司参与绿色金融路径

导  读

2020年,国家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中国将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在各个领域发挥影响力。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本文基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和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论述证券业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展开讨论证券业金融机构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实施路径

正文共19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背景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过量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实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消除量相等的碳中和将是人类改善自然环境,消除气候变化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单一碳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体,我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是对世界和全人类发展负责任的关键举措,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贡献。

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年度排放量约为6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2017年能源活动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3%,其中发电和供热排放占30.4%,交通运输排放占16.2%,制造业和建筑业排放占12.4%;其他成分中,农业活动排放占11.8%,土地利用排放占6.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占5.7%,废弃物处理排放占3.2%。我国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家。

 

 绿色金融现状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主要用于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低碳发展领域。2021年以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于2月和3月推出碳中和公司债券,已有23只碳中和债完成发行。

 

证券业金融机构

  参与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和意义  

证券行业虽然体量相对比较小,但是对各个行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起到了连接器的作用,随着资产管理规模不断壮大,在国家经济,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证券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充分发挥所长,积极开拓创新,理应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坚力量。



 

证券业金融机构

  参与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在3060大背景下,低碳环保产业受到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证券类金融机构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如下所列:

一是将绿色金融提升为公司核心战略。绿色金融相关部门重要程度提升,该类部门成为总公司层级部门并独立承担绿色金融相关责任,专门从事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服务。从董事会层级到运营层级全方位参与从绿色金融政策制定,绿色金融论坛,绿色金融研讨会,到绿色金融培训,绿色金融课程。从董事会到员工的绿色金融意识和认识保持在一线水准。

二是积极开展绿色金融研究,依托研究机构,智库,在各低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批有研究深度,行业洞察,商业价值的行业研究文章,重点可覆盖新能源,能源转型,交通,建筑,新材料以及双碳背景下产生的新商业模式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深入开展绿色融资。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是最主要的金融工具。深入研究绿色信贷和绿色证券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完善相关产品。积极探索气候债券、蓝色债券以及转型债券等创新产品,大力研究环境权益产品,围绕森林等碳汇部门,开展对应权益产品的设计研发,同时探索碳相关衍生产品。

三是通过债券融资、企业挂牌、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引导资金流向绿色行业,减少向棕色资产的投入。以国家《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文件为指引,将资金持续投入能效提升,可持续建筑,污染防治等领域。同时大力开展绿色资产的证券化工作。通过发行ABS、REITs等产品,推动绿色资产如新能源发电站、电动车充电站、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优质基础设施从实物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

四是积极为国家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在深度洞察行业,了解低碳产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制定,规划国家政策,在政策层面提供行业建议。参与国内国际论坛会议,在行业层面产生影响力。积极推动行业建立新的机制、新的标准,制定或协助制定相关标准。

五是根据行业领先标准如JR/T 0227—2021《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TCFD)进行信息披露。使优秀企业进一步获得各方认可,获得更好的投融资条件,促进提高上市公司公信力和发展质量。建立ESG投资体系并纳入碳指标考量。建立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投资体系相关的投资标的池并筛选出优质投资标的。形成成熟、先进的ESG与低碳投资体系。

六是积极开展自身碳中和工作,通过自身或第三方的专业力量,经过碳核查,碳减排,购买碳汇等方式最终实现碳中和。积极参与碳交易,关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研究碳排放权相关产品的设计和交易机制并提供政策建议,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和相关金融产品的交易。


作者 | 杨浩(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编辑 | 陈舒雁(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骏:碳中和与转型金融
制定转型金融管理框架建议
从“碳账户”到碳市场 我国绿色之路寻找最优解
壹快评|抓住“上海碳”这个牛鼻子,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房地产业“碳中和”路线图
政策支持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步入快车道 目前八大试点中深圳最为活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