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SD保护神器--GGNMOS

       前面讲过静电放电的损害,也讲过几种常用ESD的模型,其中HBM,MM模型用的最为广泛,其中对于HBM,低端产品一般要求达到2000V的既可满足应用的需求,高端产品则往往要求4000V以上,甚至8000V,而MM模型对低端产品要去达到100~200V,高端产品则要求达到400V以上。

       对IC产品实现ESD防护的手段有很多种,TVS是一种经常用到的配合用器件,一般将TVS并联在需要防护的器件两端,帮助其抵抗大电流过冲,IC在电路设计上有时候也用非常简单的二极管作为ESD防护器件,但二极管很难做到高要求的产品,于是就有了我们的ESD保护神器--GGNMOS

     GGNMOS,就是Gate-Grounded NMOS的简写。要理解GGNMOS对ESD的保护作用,我们需要先了解GGNMOS的结构和其在TLP下的I-V特性曲线。

     GGNMOS的结构介绍:GGNMOS的结构件图2,图2(a)是其平面结构,图2(b)是其截面结构,我们可以看到GGNMOS的结构与普通NMOS结构的区别有:Drain到Gate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成为DCG(就是Drain Contact to Gate的距离),Source到Gate之间一般也要有一定的尺寸控制,称为SCG(即:Source Contact到Gate的距离);另一个要控制的尺寸是SAB(Salicide Block)的尺寸;以及Source到Bulk的距离BS.

      在优化了以上DCG,SCG,SAB,BS的尺寸之后,设定Gate,Source,Bulk均接地,只在Drain端扫描电压,在传输线脉冲(TLP)机台测试下得到GGNMOS晶体管的I-V曲线,这条典型的I-V曲线可以分为4个区域,1区和2区普通NMOS管类似,是线性区和饱和区,其特性可以用标准NMOS的特性区描述,3区为雪崩击穿区,4区为骤回区,这2个区不能用标准NMOS输出特性曲线来描述。正常工作条件下,栅接地的晶体管是不开启的,但是在ESD大电流作用下,GGNMOS会开启,并且泄放ESD大电流,此时的GGNMOS就是工作在3区和4区,下面我们详细描述一下在大电流下的GGNMOS泄放电流机理。

      一般GGNMOS要并联要保护的器件两端,当I/O有大电压时,Drian/bulk电压超过其击穿电压,发生雪崩击穿,雪崩击穿的结果类似于HCI时的情况,空穴会向衬底流去,导致N /Psub/N 这个横向晶体管的Base区电位逐渐高于N Source,当雪崩击穿达到摸一个触发点时,此时的电压下(Vt1),寄生横向NPN开启,增加了Drain电流值,Dain端不需要继续增加电压就可以维持大的电流,Drian端电压出现第一个拐点,直到Vh,继续增大电流时,器件发生二次击穿,Drain端电压也随之增大,知道Vt2,这个区域决定了器件的ESD能力,因此Vt2要设计的比Vt1高,因为大电流不可能用单一个NMOS来实现,一定需要一定的面积,因此一般都是多指状分布结构,而不同区域的触发电压会因为工艺波动而有一定的差别,如果Vt1过高,那么比如设计了30指,却只开启了10指,那么ESD能力只能是这10指的效果,剩下的20指没有开启,电流不走这20指,也就是没有做到设计能力(图3-2),因此,如果保证Vt2足够大,那么在一部分器件达到Vt1开始时,虽然还有一些没有开启,但是继续增大电压,剩余的器件也会开启,知道Vt2时,所有打开的器件起到电流释放作用;当电流超过It2的时候,电流超过了GGNMOS阵列电流的最大承受能力,器件发生永久性击穿。

图3-2 非均匀导通下的GGNMOS

从前面分析也基本指出了GGNMOS器件作为ESD防护时的问题,就是多指结构寄生BJT开启的非均匀性问题,如何改善其均匀导通的性能就是我们要去研究的重点,目标就是降低trigger电压(Vt1),常用的做法有2种,一种是利用SAG在I/O的Drain上形成一个高阻的Non-silicide区域,使得Drain极方块电阻增大,从而提高ESD泄放的均匀性,否则如果没有这个Non-silicide区域,Drain端电压会全部降在LDD和Drian端,使器件更容易发生击穿,从而导致多指状结构器件击穿均匀性降低,增加这个SAB区域,可以很容易将ESD的HBM从1KV提高盗4KV。

   另一种方法是在Drian端N 下面注一个P-ESD(inner pickup implant),类似下图的接触孔下的P 注入效果,从而提高了Drain下面Psub的浓度,使得Drain到Psub击穿电压降低,即使雪崩击穿提前,也就是降低了trigger电压Vt1;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并不是GGNMOS的应用,这里先不介绍,今天的主要目的就达到了,通过改善GGNMOS多指型结构不同指之间寄生BJT的trigger电压的均匀性,从而保证在第一个器件发生最终击穿前全部开启,实现所画的所有指对应的BJT开启,实现电流泄放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面了解cmos电路中esd保护结构原理及应用
CMOS电路ESD保护结构设计
浅谈ESD防护—PMOS的应用
浅谈ESD防护
ESD Note
二极管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