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人”郭德纲:就算做狗,也要做条好狗

【作者:叶公子】

在多数人眼中,郭德纲就是一个“俗人”,俗不可耐。

他没有侯宝林先生当年的胸怀和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也没有赖声川先生那样的学识渊博和思想深度。

多数人眼中,他只是会一门“手艺”,会一门用嘴巴说话的技艺。

谈不上是大师,也谈不上是艺术家,仅仅算是个相声艺人。

但就是这个相声艺人,却带给全国观众很多欢乐时光。

就如他自己所说:“你花钱买票,我把你哄开心,这就值了。

——叶公子说

01曲艺兴趣的起源

郭德纲和林志颖同岁,都是1973年出生,挺哏儿的。

上初中之前,郭德纲一直叫郭大刚,初中之后,他才改名为郭德纲。

郭德纲也算是知识分子之家,母亲是天津红桥区北竹林村的小学老师,父亲是警察。

郭德纲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去单位上班,如果有外勤任务,就会经常把他放在自己管辖片区的一个工人文化俱乐部里面。

这里非常有老天津的特色,天津著名的梆子、双簧和相声等等,这里都有很多爱好者在演出。

因为没地儿去,父亲拜托照看他的朋友也不让他到处跑,他就坐着听这些。

从儿时,他就对老曲艺有着浓厚的兴趣。

渐渐大一些,他就能自己学很多段子,没人教,学的还有模有样,有些老师傅就说他很有天赋。

当时,郭德纲的父亲也很喜欢听这些老曲艺,觉得这是个吃饭的“行当”。

1979年,他先是跟着高庆海先生学了一段时间的评书,这时的郭德纲才七岁,就是个小孩子。

不过跟着高庆海先生这段时间,他给自己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刚到高庆海先生那里时,先生先让他练“捋毛巾”,把毛巾想象成一杆枪,每天左手抓一头,右手就不停的捋,让他去找舞台上那种表演的感觉。

在相声界有“三年练功两年效力”之说,除了每天练功之外,徒弟还需要每天给师傅收拾打扫卫生,师傅起床之前要干活,干完之后就要在院子里背段子、唱曲子、练嗓子,一直练了两年多。

1981年,父亲又带着郭德纲去“三蘑菇”常宝霆先生那里去学相声,当时常宝霆先生非常忙,无暇顾及郭德纲,又把郭德纲介绍了了自己的弟弟常宝丰。

在此期间,他还跟着盲艺人王田雨学过一段时间的西河大鼓。

到了80年代,天津的曲艺文化更加盛行,老百姓的日子逐渐好过,开始想充实精神生活。

这时的郭德纲已经完全可以上台表演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边跟着师傅学习,一边上台表演,不但学了很多技艺,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02和师傅的恩怨

相声这行老技艺蛮有意思,一直非常讲究师承和基本功。

若是你没有好的师承,这行就不承认你,各个剧场也不会找你演出。

就像老著名相声演员王谦祥说:“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若是想在这行闯出名堂非常艰难,这行的师徒都是一辈传承一辈,下一代捧谁,师傅们心中都做好了打算了,你一个外来的,想有自己的位置,可能吗?”

在1981年到1988年之间,郭德纲都是一边学艺一边表演。

直到1989年,郭德纲心里有了自己的目标,总想着要进体制,要做一个“正式员工”。

当时他的想法就是“能有个正式单位多好啊,不但有住处,还有固定的工资,还有演出安排,还能认识老前辈,要是能得人青睐,带着多演出,多上节目,那多美啊。”

其实,这对郭德纲来说非常艰难,他不是从小拜师,没有良好的前辈基础,想闯出自己的天地尤其难。

但他不服气,总想抗争一下。

1988年年初,郭德纲只身去了北京,那时的他才15岁。

当时北京成立了一个说唱文工团,各地的相声曲艺人都可以报名去试试,郭德纲就动了心思。

这个文工团后来除了很多红人,例如高英培、孟凡贵、崔金泉等,后来都成为全国知名的相声演员。

郭德纲当时年龄小,团里不太敢用他,就想先看看试试,就让他先做了临时工。

当时他和后来非常有名的“洛桑”同病相怜,两人都做了“检场”,检场就是检查场地、打杂、打扫卫生、随叫随到,谁都可以指使他俩。

可惜的是,当时郭德纲在文工团呆了一年多,团里始终没有重视,没有给过他上台的机会。

1989年,心灰意冷的郭德纲又一次回到了天津。

这次回到天津之后,他托关系求人想要拜师天津红桥区文化馆馆长杨志刚为师。

可当时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这个“小黑胖子”,一直抻着他,虽然让他去文化馆工作,但一直没有收他。

直到郭德纲在文化馆呆了两年之后,杨志刚看郭德纲很勤快很聪明,还会自己创作段子,才在文化馆另一个演员的劝说下收下了郭德纲(后来杨志刚否认了师徒关系)。

不过,这段师徒情并不愉快。

《圆桌派》上有一期曾说过关于师徒情的问题,同时讲到“契约精神”。

在以前,师徒之间没有什么合同协议之类的东西,我认了你当师傅,那真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和你学艺,也会为你效力,没有什么怨言。

但现在的师徒情已经被淡化成“上下级关系”和“合作关系”,还得用合同和协议来约束,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契约精神”。

有人说杨志刚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收过郭德纲为徒,杨志刚本人也不承认;也有人说杨志刚压根儿瞧不起郭德纲,甚至直接和郭德纲的父亲说他没出息,离开他郭德纲得饿死。

郭德纲“拜师”杨志刚之后,与其说是师徒关系,不如说是上下级关系更加准确。

两人最后的反目也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最初的起因是郭德纲总模仿笔记报销各种发票,引起了文化馆内部的注意,最后被辞退了。

成名后郭德纲对此事也作出过说明,说之所以当时去报销各种发票,是因为当时他在帮杨志刚老师装修房子,有些钱是他自己垫付的,所以才会去报销。

但在当下,杨老师并没有为郭德纲做出任何的辩解,也没有拯救郭德纲,成为了师徒最后反目的导火索。

成名后,郭德纲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欺负过我的人,我一定会还给他。我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当年得罪我的那些人,想我原谅,那很难。”

当年的是是非非或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我们仅仅只能用外人的眼光来吃个瓜。

梁宏达也曾经评价郭德纲:“绝顶聪明,但心胸窄,睚眦必报!”

不过,叶公子却想用郭德纲那句名言来说,没有经历过别人经历的事,就永远不要劝别人大度。

03再进北京

1990年,郭德纲再次去了北京,这时的他也不过才17岁,却已经早早尝遍了生活的很多滋味。

触手已是人间百味,用来形容17岁时的郭德纲已经很合适了。

这次到北京,他准备拜访相声名家,去名剧团干活,从底层干起。

当时他身上只有一百多块钱,没地儿住,去挤15块一天的多人间,里面臭脚丫子味儿、磨牙声、放屁声,样样你都听得清清楚楚。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本以为找到剧团之后,就有住的地方了,谁知他找“关系”,“关系”却压根看不上他。

跑了几个地方,他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只能再次回到了天津。

回去之后的郭德纲憋着一口气,总觉得别人能弄个剧团,能自己开场子有观众,凭什么我不行?

回去之后和父亲要了点钱,郭德纲自己租了场地,找了几个相声伙伴,打算自己开剧场。

本以为开门之后会红红火火,谁知却门可罗雀。

仅仅干了三四个月,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交不起房租,发不起工资,还赔了几万块钱,只好关门。

回到天津之后,他只能继续找一些老关系和老熟人演出赚钱,同时开始自己创作相声段子。

郭德纲的相声更加注意生活化,很多早期的段子都是从生活中演化而来。

04三进北京

尽管在天津的相声圈子混了多年,郭德纲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地位。

多年后,他形容当时的生活:“那时候,除了偶尔演出,就是给人当奴才,活的就像一条狗,当时我就想就算是做狗,也要做条好狗,也要去北京叫叫。”

1995年,23岁的郭德纲已经有了十年的舞台经验,自己也创作了无数的相声段子。

他决定要继续去北京闯一闯,哪怕做条狗,也要做条好狗,也要去北京叫一叫。

初到北京,找不到正经的大剧团,他就去了沙子口一个很小的小剧团,租住的地方离剧团很远,郭德纲每天需要做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往返。

有一次演出完很晚,最后一趟公交车也已经没了,他在大冬天的晚上冒雪步行回家,一路流泪,到家时脚底已全是水泡。

这段经历他终生难忘,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一定要出人头地。

谁知干完一个月之后,人家却翻脸无情,不给结工资,还把他赶出了剧团。

这时的郭德纲,基本已经身无分文了,只好卖了身上唯一的一块怀表。

在他最困难的这段时期,有三位朋友曾借钱给他,但当时的通信不发达,不在一个地方工作,不久就可能联系不上。

后来,郭德纲成名之后,曾在微博发布:“我若落魄此事便罢,若此则不可。寻李明、吴志国、朱凤全三兄。”

这三位就是曾借钱给郭德纲的三位朋友,一直是郭德纲心中的心病,想要寻到他们,报当年之恩,可惜一直未果。

后来,郭德纲曾给北京曲艺团演出,当时的团长说只要他好好干就给他和妻子的户口弄到北京来,这让当时渴望“体制内”工作的郭德纲非常动心。

每逢曲艺团的演出,郭德纲都非常卖力,后来他又被告知,要想转户口必须有拜师李金斗才可以,团里会安排,让他等着。

谁知突然有一天,他得知团里另一位演员夫妻两个的关系已经转到了北京,他被人顶了。

自此之后,团里再也没说过转关系拜师的事儿,也没有再找过他演出。

让郭德纲一度很消沉,不但解决不了北京户口的问题,还不能进入“主流相声界”,所以很难受。

网上盛传的那些被李金斗拒绝的传闻,压根不靠谱,多年后,郭德纲和李金斗提起此事,李金斗压根就不知道,团里根本没提。

在曲艺团的演出对郭德纲来说,也是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认识了于谦。

当时两人还很年轻,辗转于北京各大郊区,互相搭档说相声。

2000年,于谦的老搭档刘颖恰好出国了,郭德纲和于谦就顺理成章成了“试用”搭档。

郭德纲江湖气重,打打杀杀,说话直,经常得罪人;但于谦恰恰相反,从小在北京长大,家庭背景好,沉稳,会来事儿。

郭德纲前面得罪了人,于谦后面就会给人说好话,北京圈子的大部分知道于谦家的背景,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多年混迹舞台,郭德纲曾跟无数人合作过,但唯有于谦是和他合作最默契的,尺寸、包袱、火候,于谦都能接的稳稳当当,没出过差错。

郭德纲很尊重于谦,家里大事小事,德云社大事小事,他都找于谦拿主意,后来还把儿子郭麒麟交给于谦,希望他能学到于谦的脾气为人和行为处事。

2010年,郭德纲一大批徒弟出走,于谦依然坚守,一句话:“只要郭德纲不说话,我就不离开德云社。”

两个老搭档,一合作就是近20年,相互携手,荣辱与共。

05德云社初期

德云社在1998年就已经初见雏形,他的前身其实是几个人的演出团队,起初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后来又发展到戏楼演出。

1998年,他们给自己的剧团取名叫“北京相声大会”。

直到2003年他们开始在天桥乐茶园演出,才更名为“德云社”。

德云社发展初期,非常艰难,恰逢相声的没落期,听相声的观众非常少,最惨的一次,台下竟然之后一个观众。

为了能让德云社维持下去,郭德纲开始接触影视圈,为了赚钱,他什么样的活儿都能接,只要能把相声传承下去就行。

当时德云社的演出非常凄惨,有时候一场下来,不但不够场地费,还得自己打钱吃饭发工资,日子非常艰难。

现在的郭德纲虽然在主持、脱口秀、喜剧、相声圈都已经是“老师级”人物,但当年,他也受到过很多“屈辱”。

2003年,为了能得到安徽卫视的一个主持人的位置,他在橱窗中展示自己,一直呆了48小时,他在橱窗内织毛衣,打拳、供路人嬉戏,最后得到两千块的报酬。

提起那段时间,他用八个字来总结:声声感叹,步步血泪。

2002年开始,郭德纲正式和于谦确定了相声搭档的关系。

于谦的师傅是石富宽先生,而石富宽先生是侯耀文的搭档。

听说郭德纲为拜师的事儿发愁之后,于谦就建议郭德纲拜师侯耀文,这才是“相声界的贵族出身”。

私下,于谦就通过师傅的关系,不断的牵线搭桥,找到了侯耀文。

侯耀文听说了郭德纲自小的经历之后大为感动,还亲自打电话去杨志刚那里询问,杨志刚矢口否认了和郭德纲是师徒。

2004年,一直漂泊的郭德纲,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师门,这一年,郭德纲已经31岁了。

后来,郭德纲在自传中写道:“侯先生打电话让我和他一起录电视台的相声。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电视台对我来说没什么感觉,但是跟侯先生合作可是件不得了的事。录像的当天,我们爷俩在电视台的一个水池子边对了三遍词。后来好多人都说,这是个奇迹,侯三爷跟谁也没这待遇。进棚后,当天参与录像的相声演员都簇拥在各个角落观看,那一刻百感交集。多年的辛苦与努力,终于觉得很值。这之后,我们爷俩的关系越来越近。有一次,我伺候着先生去辽宁海城演出,环境恶劣还下着雨,爷俩又说又笑,唱了一路。”

相声界太注重师徒的名分了,那种没有师承天天受到排挤的日子终于结束了,郭德纲曾忍不住无数次落泪,感恩侯耀文。

“一切都顺理成章,我终于拜侯耀文先生为师了。在仪式举行前,有大批的人阻挠先生收我。恩师力排众议,毅然将我纳入门墙。书写至此,泪如雨下……”

侯耀文非常欣赏郭德纲的才华,欣赏他的标新立异,认为他是能改变传统相声的那个人。

侯耀文曾经评价郭德纲:一路走来,步步血泪,无人扶持,势必嫉恶如仇。

自从拜师侯耀文之后,郭德纲得到了北京文化圈儿的认可,他的路开始越走越顺。

05德云社雄起

提到郭德纲就免不了要提到他的儿子郭麒麟和妻子王惠。

在郭麒麟成名前,他会偶尔晒一下和王惠的照片,两人鬼马搞笑,俨然一对亲生母子。

其实,郭麒麟是郭德纲和前妻胡中惠的孩子。

前妻是郭德纲在21岁时,参加天津红桥文化馆的一场相声学习训练班上认识的,恋人认识仅仅5个多月,就匆匆踏入了婚姻的殿堂。

当时的两人都很年轻,年轻人总是不知未来生活的艰辛。

那时郭德纲在文化馆做相声演员,工资很低,刚刚够养活自己,远远不够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

往日的激情似火,一旦开始面对柴米油盐,一旦开始回归生活的琐事,一切矛盾就会顺其自然的爆发了,特别是两个认识不久的人走到一起。

婚后两年,儿子郭麒麟出生,家庭的重担一下更加大,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两人的争吵日渐起来。

没几年,两人就再也无法继续下去,选择了离婚,年幼的郭麒麟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1997年,天津某剧场的王惠,恰好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纪,不但在剧场内是评剧大鼓的名角儿,长的也很漂亮。

这一年,郭德纲恰好去天津演出,就认识了王惠。

两人相识相恋之后,王惠的父母却坚决不同意,当时的郭德纲只是个“又矮又胖又丑的小相声演员”,根本配不上聪明有名的王惠。

但王惠却就是认定了郭德纲,依然在郭德纲最困难的时候和他喜结连理。

随后,王惠也跟着郭德纲去了北京,两人一直共同打理“德云社”。

在德云社难以为继的时候,王惠卖了自己的夏利车,卖了自己的几样首饰,一直无悔的为郭德纲付出。

王惠和郭麒麟相处的也很好,一家人一直很和谐。

2005年12月,《三联生活周刊》刊发了《相声界的草根英雄》,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他的德云社,他的徒弟,他的艰辛成长路,都开始得到大众的关注。

自此之后,郭德纲披荆斩棘,在相声界杀出了自己的一条血路。

相声界的一些主流前辈们,对郭德纲也褒贬不一,有的夸奖,有的痛骂,各执一词。

观众也说郭德纲“太俗”,他本人对此毫不介意,直接说自己就是一“俗人”。

还呛声观众:“我们这里开始吃大蒜了,喝咖啡的请赶紧去咖啡馆。”

他愤世厌俗,他的嫉恶如仇,他的瑕疵必报,都成为“郭德纲的特色”,慢慢为观众所接受。

郭德纲收过很多徒弟,离开的犹如曹云金、何云伟等,当红的犹如岳云鹏、张云雷等,都是观众熟知的相声演员。

他和徒弟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也成为观众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

这恰恰证明,“德云社”是真的火了。

现如今的德云社,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创业容易守业难。

未来,郭德纲或许还有更艰难的道路要走。

原创作者:叶公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云社2013最新相声 郭德纲于谦最新相声
郭德纲曹云金师徒翻脸 相声界纷纷发声为何于谦避而不谈
郭德纲于谦经典相声《师徒父子》
相声:岳云鹏损孙越,比郭德纲损于谦还狠,不愧是师徒俩
郭德纲相声《西门吹灯师徒传》讲到被判死刑时说了4个字于谦惊呆
德云社与央视关系缓和,为什么常上春晚的是岳云鹏而不是郭德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