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闲暇草书汇015
sosola 书点汇(感觉精辟,特汇此处,容细品)之十五
  集中回复深灰色兄的帖子:
    1、 你的圣教临的的确不错了,笔法和结字都有几分功夫。但圣教临多了,容易有个后遗症,我前面也说过。它的结字太完美,容易使临习者不知不觉去求形似。建议参考一下半截碑,半截碑的结字不如圣教,但用笔痕迹更清楚。
    2、 发力的部位不在小臂或者大臂,如果胳膊累,一般是动作错误所致。当然初学未免从大字入手,但如果要深入精微,恐怕小字是难免一关。元以前书家很少写大字,无妨其艺术成就。当然目前审美倾向于巨制,这个风尚是一时难免的。但我认为三公分左右的小字,是真正练功夫的地方,是基础。
    3、 看视频当然是个很好的学习途径,最好把视频跟最终作品对照一下,那就更直观了。所以亲眼看明白人挥毫,是个难得的学习经历。另外如有机会,看看古人真迹,感受也会很深,跟看印刷品完全不同。
    4、 至于学习隶书能否增加笔力?这个我说不好。因为碑刻隶书的写法跟汉简写法差别很大,再说各人对笔力的理解也不一样。我个人认为笔力主要来源于固定发力动作的重复,也就是单字、单个偏旁、单个连接甚至单个笔画的重复练习。我在无法进步的时候,就去重新练习横竖的写法,往往会有收获。古人学习书法,很少有通篇临的情况,一般是单字写多遍,这个在汉简和敦煌残卷中都可以看到
  玉龙兄写得蛮好,已经注意到起笔的动作了。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古人的草书,会发现他们是一个笔画一个笔画的来写的,跟当前人一溜跟斗地写草书不同。
    蓝千色临的兰亭也不错,意识到了无往不复的用笔原则,不过好像所用毛笔有点太硬影响了点画之间的连贯性。
    呆呆兄弟柳体结字点画都有点样子了,下一步可以再写果断点试试看。
    李璞兄的结字工稳,点画也算娴熟,但用羊毫长锋写字,总是不利索。
    我前面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咱们不能不用宣纸写字吗?
    
    =========================================================
    就书法的基础元素而言,现代人看到的大多是各种形态的线条,而古人看到的是各种点画。两者的不同在于,线条是以视觉为中心的形状,而点画是以感觉为中心的动作。在两种视野之下,现代人追求造型的夸张对比,而古人追求动作的精致劲健。由此而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当代作品第一印象很有冲击力但多是不耐看,古代作品貌不惊人但越看越有味道。
    当代作品不必多说了,关键是古代作品的这种味道是怎么来的?如果点画质量取决于动作的话,那么何种动作有利于点画质量的形成?
    董其昌透露了一点:“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
    放纵不谈,只谈攒捉。攒,其实应该是躜,马跃起的样子,非常有冲击力;捉,就是急刹车。其实董其昌所说的放纵,就是躜;他所说的攒捉,就是捉。有位武学泰斗吃饭的时候跟我们提到,很多车祸之所以死人不是因为车的惯性,而是刹车时产生的瞬间张力。至于车祸人怎么死的我不敢确定,但他所说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当发出去的力瞬间凝住的那一刹那,内部会蕴含非同寻常的力量。
    躜就是发力,而捉就是把发出去的力瞬间凝住。在刹那提速并凝住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高质量线条。如果把各各躜捉动作连贯起来,那就是奇异而优美的结字。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现在的基础是,能否把单个笔画的躜捉表达清楚。
    人天生并没有这种功能,因此需要训练。不是训练我们对于书法线条的记忆或者近似,而是训练我们手部肌肉对于猝然发力和打住的力度及准确度。欧阳询的行书挺适合做这个训练所用,譬如《张翰》、《千字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法琐谈(中)
古典书法理论(2)
艺海钩沉丨(6)书法的基本特点之书法之魂——书写的笔法
读书论琐语(三十二)
中书培2013第二期临帖班纪实
毕云扬老师《圣教序》授课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