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生命我做主
作者:国医行 提交日期:2010-5-10 8:52:00 
 | 分类: | 访问量:26514
我的生命我做主
□邢江
拜读潘德孚新著《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的生命我做主!生了病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医生,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那些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人,更要提高警惕,不要本来没多大事,却被医生吓死了。
作者认为,现在一些医学专家,自己缺乏临床经验,却信口胡说病人得了必死之症,使病人陷于恐慌之中。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医生碰上自己治不好的病,应老实告诉病人自己能力有限,让他另请高明,而不应该说病人得了不治之症。原因很简单,作者引用陈树祯的话:“现今的科学和测量仪器,并没有任何一种可以确定人类死期的方法。所以任意告诉病人的死期是一种毫无科学根据、危言耸听的谎言。”
作者批评那些不负责任的医生:“一个医生,难道他能掌握所有的治疗方法吗?而现在的一些医生,只掌握一种疗法,甚至一种疗法都还没有掌握好……在自己治不好的时候,拿恐吓作为掩盖自己无能的手段。”癌症、红斑狼疮、艾滋病、类风湿、过敏症、疱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可是现在却发现有很多痊愈的病例。所以作者强调:“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积数十载行医经验,作者对祖国医学有着深切体悟,认为中医治病的奥秘只有四个字:相信生命。人的生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体,有着极强的自组、自调、自稳定的能力。人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想情绪等,都会对生命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负面影响导致人自身气血运行出现障碍,产生疾病。但生命早就储存着克服的能力。医生治病,不过是因势利导地协助机体恢复健康。看似妙手回春的治疗,其实只是医生设法激发了患者身体的抗病潜能。
因此,营养学虽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其不周全之处。营养学只讲缺的要补充,还没讲吃过了怎么测,这就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懂得一半,就大做宣传,容易误导。我们应该相信生命的自组织能力能自己安排。例如妇女怀孕,孩子在母体里吸收营养,把这些营养变成眼睛、鼻子。母亲天天吃蕃茄、青菜,孩子吸收这些营养所变成的眼睛、鼻子,并没有比那些天天吃鱼肉的孕妇差多少,营养学还说不出其中的原因。市场利用科学宣传是为赚钱,不是为了你的健康。
《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是一部体现中医智慧的著作,其中许多观点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
从中医整体论思维出发,作者指出,身体上的病灶,往往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疾病的表现,不仅是病理现象,更是生理反应。比如,某些发热是因为微生物侵入人体,或者体内微生态不平衡了,人体才会产生自我防卫性发热;吃了不洁的东西,人体才会产生呕吐或泄泻的现象以排出污物……很多时候,症状表现的是病人生命对疾病作出调整的反应。医生如用药不当,压制了病人的症状,即压制病人的生理表现,很容易产生“副作用”。当然,中医并不排斥针对病灶的治疗(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但认为这样的治疗,有一定的伤害性,除非万不得已,不能作为普遍使用之法。
在作者看来,目前医学将生命与身体混为一谈,是一个极大误区。疾病与生命息息相关,没有生命的身体是不能生病的。医学院里的尸体,既不发热,也不咳嗽。只有活着的人才会生病。更重要的,生命是一个整体,疾病也是整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医院里分科越来越细,医生的视野越来越窄。疾病在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多方面的、整体的。比如感冒发热,可能兼有鼻塞、头痛、咳嗽、腹痛、腹泻,或兼一二种。不知道一处生病,全身关联,只从某一个病灶来考虑治疗,想问题的面窄了,就容易误诊。因此,中医不分妇、幼、内、外而统治之,反而更具优势。
针对有人质疑中医治病缺乏规律,作者写道,孙思邈说:“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这并不是说读方没用,而是在证实前贤所说的“法无定法,方无定方”之说。方是古人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遗产,但硬搬死套,却是中医临床家的大忌。因为生命是动态的,疾病也是动态的。昨天发热,今天就可能退烧,或维持原状,或继续升高;昨天以为是感冒,今天可能变为肺炎,或肠炎,或脑炎。“着不着,三帖药”,就是讲临床要看病情的变化再改换处方,不能死板的意思。许多人认为这样处方变来变去没有一定的规律,就叫不科学。其实,科学不科学,关键不在固定的方药,而在疗效。中医的优势不是在用什么仪器检查病灶在什么地方,而是在临床疗效。
作者是一位有心人,他用诸多具体治疗过程来说明观点。全书共分四个部分:“解悟生命:生命是个整体,中医治的是生命生病”;“悟出道理:医生临床,是帮助病人策划打胜一场维护健康的战争”;“中医疗法: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行医感悟:四诊八纲,治病的根本道理是调节平衡”。都是通过具体例证来阐明道理。不仅读起来非常轻松,而且还能了解到不少治病方法。
收到年逾古稀的潘德孚从温州快递到京的新著,非常感慨。一位没有一天医学院校学历的民间中医,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与不惧权威的胆识,怀着对中医事业的满腔热忱,独闯京城,结交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拓出一片天地,足见其过人之处。我们成为朋友,也就是去年夏天的事。中医药国情调研课题组陈其广转来他的文章,读后深受启发。多次互通邮件与电话。后来他到北京讲学,又当面请教,尊为老师。我为他对中医的执著所感动,也为他的学问与睿智所折服。而这部《解悟中医——相信你的自愈力》所崇尚的“我的生命我做主”,不仅仅是中医的大智慧,更是潘德孚的人生哲学。
《科学时报》(2010-4-8 B3社科视点)
#日志日期:2010-5-10 星期一(Monday) 晴复制链接
情欲之花:玫瑰花的另类隐喻
评论人:河套男人 评论日期:2010-5-10 9:35
我顶起。
评论人:zhongfen_ysmc 评论日期:2010-5-10 9:54
言之有理!!!
评论人:西蒙泥 评论日期:2010-5-10 10:14
中医为什么日渐衰落?一是各个中医对传统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解读不同,导致患者无所适从;二是中医药太便宜,水分小,医院没兴趣搞。
评论人:x93671196 评论日期:2010-5-10 10:18
路过~~~~~~~~~~
评论人:00小虎00 评论日期:2010-5-10 10:26
做棺材的盼着人死,当大夫的盼着人病。
评论人:往事悠悠过眼云 评论日期:2010-5-10 10:27
中医为什么日渐衰落?一是各个中医对传统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解读不同,导致患者无所适从;二是中医药太便宜,水分小,医院没兴趣搞。
嗯有道理
评论人:踏雪寻梅香飘去 评论日期:2010-5-10 10:28
我真希望父亲的癌症也能好。医生说,即使手术了,也就两三年。我当时就绝望了……
评论人:hao8899520 评论日期:2010-5-10 10:36
想知道他/她的QQ全部聊天记录吗?想知道他/她的QQ隐私信息,商业机密吗?QQ远程聊天记录查看器一切帮你解决,不用密码,不用打开电脑,只需一个邮箱就可知道一切.详询QQ:64977636, http://10617.6q6q.info/
评论人:lisa9909 评论日期:2010-5-10 11:35
学习,现在的中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不是真正的中医了。
评论人:明朝时代1860 评论日期:2010-5-10 12:27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85288.shtml
牡丹江溺水门,揭示了什么
评论人:晏铭女人 评论日期:2010-5-10 12:53
现在一些医学专家,自己缺乏临床经验,却信口胡说病人得了必死之症,使病人陷于恐慌之中。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在这个金钱社会的熏陶下,人们在把握这个医德的底线上就有了各自不同的标准。
我记得有个朋友,因为肺部不好,去了几家医院检查,拍片出来的肺部有黑点,因为不敢确定所以都是建议到比较专业的医院去看看,后来去那几家医院都推荐的那个所以的专业医院,一拍片,看了,说是肺结核,而且有可能是什么肺癌等等之类的话,吓得朋友脸都青了,最后检查啊,吃药啊,等等之类的,花了差不多5千多块。那个所谓的医生还说要住院,一问,住院的费用十几天要花费4,5万!
再后来因为太过担心了,又跑去另一个城市一个熟悉的朋友那医院去检查,而且拿那个报告,药费等等给那个朋友看,说是这些药跟检查在他们那里做只要300多元!而且检查结果出来,居然是炎性的几率最大,肺癌是不会有的!
如此医院,如此医生,如此收费,从哪谈起的医德?!说得不好听就是医皮的魔鬼,就是因为肺部的这么点点小问题,试想下,究竟会有多少人经起这种惊吓,这种费用?
评论人:散_讲 评论日期:2010-5-10 13:19
西洋化了,医德改了
评论人:_255_ 评论日期:2010-5-10 13:44
"三人行"超级群26193366欢迎大家加入(未满22岁者谢绝加入).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宗旨,打造一个工作,学习,生活的交流平台,聊天中增长知识。群员互通有无,交流知识,增长经验,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的目的.
600人MSN群(加好友即可):group201162@xiaoi.com
评论人:wsms2009 评论日期:2010-5-10 14:10
主要是现在的医生没有一点良心了。都钻到钱眼内去了。
评论人:杏游69 评论日期:2010-5-10 14:11
现代医学的缺陷就是分科太细,各专科医生就强调本专业的治疗问题,而对其他很多问题都不向病人解释,让病人认为他的病没法治。象楼主所说人是一个有机体,生理病理变化都是全身性反应,而非局部的反应。因此中医的三分治七分奍是很有道理的,一个的生病除与生活环境、习惯等有关外,还与情志有关,人不仅要适应环境,也要有好的情绪心态对待周围所有的事情,所以七情六欲一样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好的医生应该是怎样教病人去适应环境,改变不好生活习惯,并要有一个向上的积极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事情;同时生命在于运动,多运动对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效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很大以前得过大病的人在疾病好了以后都会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多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就能有一个好的身体。如果一味依赖各种药物或补品去要一个好的身体那是愚昧无知的。
评论人:ipcinfig0 评论日期:2010-5-10 14:32
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建议你们读一下健康教母的不生病的智慧
评论人:杏游69 评论日期:2010-5-10 14:33
我认为中医不应衰落而应大力发扬,因为中医教你怎样去适应环境,根据四季变化去调理生活,同时又教你根据环境去调整生活饮食习惯,及如何自我保健。说中医应该淘汰那完全是无知的,完全不懂中医。其实中医就是根据环境气候的变化来调理一外人的生理病理状态的,所以有很多禁忌,如果你不按照禁忌来做那么疾病就很难好。举一例子人伤风感冒,经常流涕咳嗽,吃药打针都没用,说一感冒花上几千元的很常见,为什么,很多人讲究美,不愿多穿点衣服,总觉得自己不冷,但咳嗽流涕总也好不了。各种检查做了总也没问题,就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情绪一低落精神一紧张,整个生理机能就下降,免疫系统也下降,就会演变成肺炎或心肌炎,或者病毒性脑炎那就真得是得了大病。最后又来怪医生说医生水平太差,我本是肺炎、心肌炎偏说我是伤风感冒,结果耽误了我的病情。也就怀疑医生太坏,是为了赚他的钱而故意大病小治。再有就是感冒发热,在广东这边人们都喜欢煲汤喝,总是用猪肉或猪骨头煲汤,认为感冒发热是身体抵抗力差了需要补一补才能好,如是大量喝这些汤,就发热总也退不下去,检查来检查去也没查出问题,中医教我们清淡饮食就是要少用或尽量不用动物性食品。很多都说我天天吃这些东西一天不吃就觉得没味,而且也很少生病,这同吃东西有关吗?这就是习惯问题,人一旦发生疾病这些习惯就得改一改,否则会加重病情。因此我劝不懂医的朋友好好看些医疗方面的常识问题,三千年的中医理论能说是假的嘛。身体健康长寿的人你可以去看看那个不是遵从中医的理论方法去调理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的,同时都会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物的。
评论人:zlrwds 评论日期:2010-5-10 14:55
中医为什么日渐衰落?一是各个中医对传统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解读不同,导致患者无所适从;二是中医药太便宜,水分小,医院没兴趣搞。
嗯有道理 =
==================================================
道理?还有道理?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代的作品?伤寒论又是哪个年代的东东?无论这些著作有多经典,可继续沿用几千年前的理论,裹足不前,不求新解,这才是日渐衰落的原因。
评论人:mhrj11 评论日期:2010-5-10 15:27
现在根本没董德好言的。。。
评论人:mhrj11 评论日期:2010-5-10 15:28
现在大部分医生根本没医德好言的。。。深有体会。。
评论人:调皮的范范 评论日期:2010-5-10 17:43
宝宝四个月,去儿童医院看皮肤上的红疙瘩,医生说是湿疹,给开了一堆药,去人民医院看,医生说是过敏又给开了一堆药,真不知道该相信谁!!那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医生真可恨!!1
评论人:秦藤 评论日期:2010-5-10 18:20
做棺材的盼着人死,当大夫的盼着人病。
评论人:寂寞在唱歌1 评论日期:2010-5-10 18:36
唉!!!说实在话,我曾经是受医生恐吓的受害者。那时我怀孕八个月,产检时被告之羊水偏多,可能胎儿是畸形,被建议打掉即将出生的胎儿,而我之前产检一直都很正常的。这对于所有的准妈妈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的。我已是高龄产妇,LG也即将40岁,这个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况且我现在每天感受到他在我肚子里面翻滚,虽未出世但我们早已把他当成孩子,每天跟他对话。我是哽咽着向LG转达医生的意思,LG听完久久不出声,好久才说,我们到其它更发达地方再检查看看!
再检查的结果当然是没事。现在每每看着健康调皮的儿子,我打心里面都要骂一声那该死的医生!!!
评论人:xiutie1010 评论日期:2010-5-10 19:11
中医为什么日渐衰落?一是各个中医对传统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解读不同,导致患者无所适从;二是中医药太便宜,水分小,医院没兴趣搞。
一、原来到了21世纪的今天 中医们都是靠着各自对千年前医书的解读来诊断救治 中华文明就一直停步不前 靠着几千年前活着?
二、药品价格是由效果决定的,你能治好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病症,难道物价局压迫你不能定高价?
评论人:雨下林上 评论日期:2010-5-10 20:09
好久没有见更新了!
期待好文
评论人:紫色天空117 评论日期:2010-5-10 20:50
好文
评论人:我为伊人醉一生 评论日期:2010-5-10 23:40
中医虽然有点用,但是不要夸大
评论人:飞翔的小羊 评论日期:2010-5-11 2:42
那您老都治好了哪些绝症患者啊
评论人:hung67 评论日期:2010-5-11 7:28
做棺材的盼着人死,当大夫的盼着人病。
评论人:我是楷 评论日期:2010-5-11 9:22
癌症==50%吓死 40%化疗死
评论人:davidylzpbyc 评论日期:2010-5-11 9:29
100%
评论人:牛奶喂猪 评论日期:2010-5-11 12:47
“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这句最经典,你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
评论人:plokijuh 评论日期:2010-5-11 13:49
“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没本领的医生。”
国家领导人HJ同志泪流满面,早听说这句话多好
评论人:wyc_hepingge 评论日期:2010-5-11 16:35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评论人:今天完了 评论日期:2010-5-11 17:52
书没看过,不过这篇文章里的观点倒底有多少是中医自己的呢?
自愈?中医承认他们治好的病人都是自愈的?
"癌症、红斑狼疮、艾滋病、类风湿、过敏症、疱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可是现在却发现有很多痊愈的病例。"别的不太清楚,众所周知,现在还没有一例痊愈的或者自愈的获得公认的艾滋病病例.另外,这其中有不少是公认可以自愈的吧?凑数也不是这个凑法.
"很多时候,症状表现的是病人生命对疾病作出调整的反应。医生如用药不当,压制了病人的症状,即压制病人的生理表现,很容易产生“副作用”。"说得好,不过,您能给我找点资料证明中医认为症状轻微时不处理比处理效果更好么?
"当然,中医并不排斥针对病灶的治疗(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但认为这样的治疗,有一定的伤害性,除非万不得已,不能作为普遍使用之法"原来中药不是药物治疗?原来中医又早就知道这点了?我可没听说过中医对什么疾病的治疗方案是用类似安慰剂药物先治疗的,干脆不做处理的当然也没听说过,所以这又是抄的现代医学吧?
评论人:onecomm 评论日期:2010-5-18 0:12
关于“自愈”的说法,可参见陆广莘、林中鹏等对“生生之道”的解释。一般认为,中医就是“生生之道”的学问,第一个“生”是动词,提升之意,第二个“生”可解释成“生命力”,所以“生生之道”就是“提升生命力”或“提高生命的自康复能力的学问”的能力。后一种解释是和西方科学进行交流的结果,源于“复杂系统”理论中的词汇“自组织能力”用在生命体中可称为“自康复能力”和“自愈能力”。真理只有一个,在语言表达没有必要过分强调是否源自于中医,最后一定是殊途同归。
复杂系统理论自诞生以来,基本上被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所接受,现代医学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外,国内的西医几乎无人研讨,国外的医学界也非常谨慎。这是因为如果接受这个理论,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就要做重大修正。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亚健康”的概念,与通常认为的不同,这个词汇非来源于西方,而是来源于中国,来源于中国的西医界,连这个词汇的英文形态(sub-health)也是国人创造。这个概念的提出,应该说是中国西医界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这个概念国外的同行则不接受,理由无他,和上一段是一样的。
碰撞出真理,交流提认识。“自愈能力”、“亚健康”等概念在中西医学、中西文明的碰撞、交流中逐渐向真理靠拢,因此大家应该把一些成见抛在脑后,“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迈向人类共同的新医学。
评论人:canbutou8166158 评论日期:2012-7-31 9:29
社会生活中有些基本理性之所以长久不变是因为被生活逻辑反复修正过的,试图冲破的力量总是以新、奇、特的面目出现,甚至是以科学的面目出现,但会一再被湮没、被修正。这就是说,一次性的证实不能证实什么,历史要求反复证实。中医的逻辑产生于生活逻辑并与之保持着高度一致。
当前,对中医讨论得最热烈的是说它究竟是不是科学。我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中医不是科学没什么不好。20年来,科学发展飞快,二十多年前的那本西方《育儿百科》如今看来,已经相当不科学了,可一个瘦弱、有病的孩子已按当年的科学方法养育到了二十多岁,科学对此负得了责吗?三十多年前我学习的关于生命、宇宙、物质、粒子的许多定论,如今已改得面目全非,有些与从前正好相反了。谁知30年后,科学又将改变多少?科学的最终发展将会证实中医的真理性。相比之下,中医的落后如果是指它两千多年来没有多大变化,我倒希望它能继续两千年没有大变化,方显其天地自然本性。我们希望地球的变化很大吗?正如育儿,越是“先进”的、“新”的、“科学”的东西,反倒是最危险、有害的,不如传统、自然的方法来得稳妥。——《问中医几度秋凉》
新人注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是站在宇宙上看人体(这是我今年读到最通透的好文!)
中医就是站在宇宙上看人体!
韩启德:对医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它的衰落,而是因为它的昌盛
金日光
著名中医师
《黄帝内经》第二部医理篇 第十二集 五脏的奥秘(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