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高端人才开始涌入的背后,让人很激动!
【导读】“中国吸引不了人才”、“中国人才流失问题严重”,这种说法是不是耳熟能详?但最近的几件事让我意识到,全球的人才暗流,也许正在发生逆转。



【一】有一种现象

前几天,一个在某大学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近半年他们学校来了好几个日本青年学者,有的还带着老婆孩子一块过来。我的第一反应,是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第二反应则是质疑这种现象具不具有普遍性。随后查证各方面资料,又向一些业内人士求证,通过这些调查数据才发现是我自己格局小了。同时这些数据也揭露了另一种现象:中国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才纷纷涌入中国。近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开学第一课上表示,过去10年中,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出国校友已经回来,这个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之中。而不仅是中国的顶尖人才回流,许多外国的科学家,也正在受到中国强大科技实力的感召。


【二】日本高端人才来中国常驻发展

近日,日本“国宝级”科学家、国际上被誉为“光催化之父”的藤岛昭前不久率研究团队加盟上海理工大学。像藤岛昭这样的重量级科学家来中国,近几年已屡见不鲜。前些年是青年学者居多,这几年顶级大牛也多了起来。


藤岛昭今年79岁,是研究“光触媒”(也称光催化剂)的领军人物,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化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他长期致力于半导体电化学研究,包括光与无机材料及有机材料的相互关系、光诱导的亲水性的相关现象、光功能性质的纳米结构材料等,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2006年至2008年,担任日本化学会会长,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与中国持续交流的40年间,藤岛昭培育了38名中国留学生,他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交流方面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更因此荣获2019年度的中国政府友谊奖。此前,《每日新闻》报道此事时曾提到,上海理工大学预计将围绕藤岛昭新建研究所。新研究所的资金规模预计将为数十亿日元(折合数亿人民币)左右。

▲福田敏男

除了藤岛昭,还有多位日本科学界重量级人物选择加盟中国大学或科研机构。

另一位核物理学家谷畑勇夫,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物理与工程科学学部外籍院士,早在2010年就加盟了北航,一直到今天仍然在职。
Masahito Hayashi,搞数学和量子计算的,2018年来到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020年成为该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
2012年,日本国宝级科学家福田敏男选择到北京理工大学教书和做研究,并成为了首位全职在中国工作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日本国立天文台的梶野敏贵教授加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大爆炸宇宙学与元素起源国际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他研究的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目前已将一半研究活动转移到中国。
2019年,日本脑神经研究专家御子柴克彦择成为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的教授。御子柴克彦现年76岁,被视为日本冲刺诺尔贝生理学奖的有力人选。
2019年,日本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土木工程专家上田多門也选择了前往深圳大学工作。上田多门现年67岁,专攻混凝土研究,是日本土木界的泰斗人物,也是日本土木工程学会下一届会长。
如果说这些顶级科学家已经功成名就,那么年轻科学家才是未来的希望。近年来,大批日本年轻的博士,也愿意到中国工作。
2005年,野和田基晴在日本东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到中国台湾地区和北京做博士后。现如今,他在山东大学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做一名研究员。
在浙江大学任教的高畑亨在采访中也说过类似的情况。他主要是做灵长类大脑基因研究的,2013年,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他原本计划回日本发展,但却因为没有职位空缺,最后被浙江大学聘用,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
中村修二,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2014年来中国,在深圳创立了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随后还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日本人工智能专家石渕久生,原来是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教授,在人工智能方面在日本排名第二(按论文引用数排名),被南方科技大学以10倍于原来日本的研究经费挖走,2019年因工作出色还获得了“校长杰出科研奖”。
青年学者岛袋隼士2016年在日本获得天体物理博士学位,2020年初正式加入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还有就职于山东大学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的日籍学者野和田基晴等等。
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截至2017年10月,旅居中国的日本研究人员约8000人。日本文部科学省则指出,在截至2019年3月底的那个财政年度内,18460名日本大学研究人员至少在中国待过一个月,这一数字4年内增加了25%。法国的《世界报》也报道,中国已经超越韩国成为日本科学家的优先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三】欧洲高端人才来中国常驻发展

不只日本,欧洲高端人才来中国常驻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多。

2013年,科学家戴维·布雷迪带领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10亿像素的相机 。他们原本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不过由于美国军方觉得进展太慢没有价值,直接撤掉了投资,这让他和他的团队瞬间陷入绝境。不过他随后痛定思痛,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并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

最后在中国的科研大环境里,一款全新的黑科技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图导航和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价值更是高达数千亿之巨。大洋彼岸的美国此时肠子都要悔青了,此后他们还偷偷邀请布雷迪回到美国,但是被已经加入中国国籍的布雷迪婉拒了,美国方面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当初先“人走茶凉”的人是他们。

毕业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佩德罗·拉沃尔达,2015年来到中国,先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现在在南通大学做教授。去年抗疫的时候,他还拍摄视频向西班牙的家人朋友介绍中国抗疫经验,在西班牙电视台播放。2020年底,拉沃尔达主持了一个西班牙在华研究者协会,这个协会更是汇集了在中国工作的100多位西班牙科学家和学者

另一个代表性案例,是计算机专家、语音领域大牛和AI语音Kaldi之父丹尼尔·波维。这可是AI语音领域毫无争议的大佬:2003年取得剑桥博士学位,在IBM和微软累计工作10年之久,一直致力于研究计算机语音识别技术。2019年11月正式离开美国,加入了小米集团。他曾经因为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一度被迫中断了科学研究,后来它也是转而投向中国的科技公司,在这里他终于能够全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丹尼尔·波维

据统计,最近3年来,陆续有一千多名顶尖外国科学家选择来到中国工作。这些专家大部分都是美籍,有一些其他国籍的人才,之前也一直在美国工作。目前,他们在中国的一些企业和名校中,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工作。这些年入职中国公司的大佬还有:
2017年6月原亚马逊资深主任科学家任小枫已加入阿里巴巴,担任人工智能核心团队iDST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
2017年9月世界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获得者施尧耘加入阿里巴巴,担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
2018年初两次理论计算机最高奖哥德尔奖得主、匈牙利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马里奥·塞格德(Mario Szegedy)加入阿里巴巴达摩院。【阿里巴巴达摩院位于西雅图的阿里云量子实验室
2019年9月著名计算机和大数据理论领域专家、前密西西比大学校长、计算机教育界知名人士Jeffrey Vitter加入百度研究院顾问委员会。
2020年德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神经科学家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负责人之一Nikos Logothetis,连同他的家人和团队一起迁移至中国。
2021年9月,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加入华为研究代数几何中的GrothendieckTopos理论。

【四】科学家们来中国的原因

这些高端人才来中国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实质不外乎以下两点。
其一:这些高端人才本国的内因“赶”他们走。

为什么日本、美国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优秀的科研人员却更愿意到中国?近期日媒发表的一篇报道,揭示了日本科研人才纷纷“投奔中国”的原因。一些来到中国工作的年轻日本科研人员这样说道:虽然曾打算在日本工作,但是找不到职位。相对于在日本而言,中国的研究环境与报酬要比日本好太多。

日本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供年轻人选择的职位也越来越少。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日本的科学技术预算已经不及中国的1/7。这让众多日本科研人才选择来到中国发展。

还有一些来华多年的日本研究人员,他们曾经在日本拥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但由于众多美国科技公司的收购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掳走,很多受不了这份气的人纷纷离开日本,选择了待遇更好、发展更稳定的中国。

除了日本国内科技发展的自身条件外,中国人不断发展创新、努力拼搏的劲儿,也是吸引日本科研人员来华的原因。一名在中国知名大学搞研究的日籍老教授觉得,中国的学生很有干劲,让自己热血十足。

美国相关媒体也对此展开了调查发现,虽然美国曾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国度。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对待科技人才给出了优厚的待遇,一系列的优势,让美国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走向中国寻求机遇,希望能在中国实现梦想。

一位曾经在耶鲁大学顶尖实验室工作的华人科学家,在美国遭遇科研经费减少,领域进展困难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中国发展,之后他在果蝇细胞生物学上有了重大突破。

还有一位在美国工作的西班牙科学家何塞·帕斯托尔-帕雷贾,来到中国后他发现,这里是一个充满全新科学机遇的地方,有保证的研究基金、强大的科学领导能力,一切都是很难得的机会。

除了这些,美国政客越来越讲究政治正确,科学家们在美国时常会受到干扰,根本无法安心的工作,这也是科学家们逃离美国的重要原因。

其二:我们国家良好的大环境“吸”他们来。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近些年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早已经摆脱了弱国无外交的狼狈模样,而是坚挺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截至去年11月,已有260多万人才从西方国家返回中国。连《华尔街日报》都刊文称,越来越多高技术人才放弃,苹果、微软等高科技云集的硅谷,选择回中国发展。《华盛顿邮报》称,近年来,中国的科研实力逐渐加强,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到中国这个充满全新科学机遇的国家。

密苏里科技大学的科学专家阿兰娜·克罗利科夫斯基说:“人们谈论中国科学时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看不起中国科技的外国观察人士现在对“中国政策所取得的成就相当敬畏”。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数据,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在科研经费上超过美国。其中,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已超过美国和欧洲,而中国的年度科学出版物数量于2016年首次超过了美国。除吸引海外精英外,中国还在提高本土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的科学和工程学博士数量达到了3.4万人,几乎赶上了美国的4万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如今中国发展得蒸蒸日上,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人才的涌入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


大家都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已经成为高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美国突破原子级薄晶体管!这位华人科学家朱佳迪或将改变芯片历史
“未来科学家夏令营”选拔启动
许多人没发现,中国的鸡正回中国“下蛋”,但外媒却已经发现了!这段
日本“国宝级”科学家投奔中国?日本人大骂叛徒,真相让人意外
日本“国宝级科学家”被中国抢走?网友吵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