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名家名人坛】高行健谈《灵山》创作的心路历程 |李远荣(中国香港)

名人与我有约(李远荣)专辑之一百四十四

提示:高行健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同年3月他來香港,在城市大學開壇講他獲獎作品《靈山》的創作經過,我也去聽了,獲益良多,請看下文分解。

 高行健谈《灵山》创作的心路历程
 文/李远荣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访问香港,他是1月29日抵达香港,30日到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首场演讲,31日上午到香港城市大学谈创作得奖作品《灵山》的心路历程,晚上出席《明报月刊》创办35周年酒会。
我和内子应邀参加1月31日的活动。我们于早上8时半从家里出发,9时半抵达香港城市大学,离开会时间尚有半个小时,本来以为来早了,没想到会场门口己大排长龙,近10时观众才鱼贯入场。我们是在惠𡖖剧场听演讲,可一睹高行健的风釆,但此剧场仅可容纳360人,其余约800多位听众分别在8个演讲听看银幕现场直播。
    《灵山》这一部使世界文坛惊叹的巨著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他说,一切从流浪开始构思。文革后,他写了不少文章,但是被出版社退稿,指其作品「别人看不懂,是没有意思的小说。」但是花城出版社一位编辑却对他的小说情有独钟,答应预支200元人民币稿费请他写一部长篇小说。此时,医生诊断他得了肺癌,后来又说阴影消失。这种种挫折使他抱着「无所谓的心态,玩世不恭」,身边带着预支200元的稿费,在长江流域走了15000公里路,取得了写《灵山》的材料。
    高行健说他的小说是自言自语的小说,因为他写作方式非常特别,他喜欢在晚上写作,关掉电灯,听轻松的音乐,然后开录音机,自己便把故事情节滔滔不绝地说出来,才把录音整理成书。
紧接着是给听众提问。有人请他谈香港是不是文化沙漠?高行健不认为香港是文化沙漠,反指香港戏剧创作的条件在全球华人地区中是最好的。他说香港的戏剧创作不但活跃,又有创造性,仅剧团己超过100个,更重要的是香港具有自由空间,又有适当的物质条件,非其他华人地区所能媲美。 
    专程由台湾来香港捧场的前《百姓》杂志创办人陆铿向全场听众介绍高行健的女朋友杨芳芳小姐,他说:「杨芳芳小姐非常了不起,妇女常讲名分这个问题,但她本人根本不计较名分。」说罢就走到邻座将杨芳芳小姐拉起来,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次陪同高行健访港的女友杨芳芳,是他流亡法国后才结缘的,成为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而他在国内两度的婚姻,都是离异作结。
    他的发妻在下放农村时认识,1981年离婚。1985年高行健与比他年轻15岁的慧慧结婚,因为1987年高行健移居巴黎,第二段婚姻于1989年画上句号。杨芳芳小姐比高行健年轻20多岁,也是小说家,笔名西宁。

左起:张硕卿(《明报》社长)、高行健、嘉宾、作者(右一)。
 

作者太太黄爱玲(左)和高行健太太杨芳芳


作者简介:李远荣,祖籍福建省南安市。1973年到香港定居至今。在港期间默默耕耘,热心写作,发表作品800万言,专著20本。散文诗《承诺》荣获1998年中国散文诗征文比赛优秀奖;人物传记《李光前传》名列1998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十大畅销书。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联常务副主席、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监事长、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名誉副主席。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路历程
心路历程!
出家心路历程
心路历程(8975)
《心路历程》
心路历程(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