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死瞬间推诿,南航道歉就完了?|时事话题

22日,网友@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讲述了他乘坐南航CZ6101突发急症的生死历程。该网友称,飞机落地舱门50分钟后才打开,急救医生和空乘为谁抬病人下飞机吵架,“幸好我还活着,才能告诉你们我遭遇了什么”。

这位以媒体人身份出现的网友,以亲身经历披露了航空系统以及地勤、医院一系列的急救漏洞,他的想法很简单,“希望有此遭遇的最后一个人,是我”。只是关于这位媒体人所述的“幸好”背后,究竟有多少不幸的概率发生。试想一下,倘若当事人不是一位媒体人,这种申诉究竟有多大可能被关注,面对强势的对方,话语权究竟有多大呢?所以,他的“幸好”,让为之刷屏的很多人想到了自己不幸的可能。

昨日,南航就此事进行了回应,向当事人表达歉意的同时,解释了事件的一些疑点:一是为何落地后要50分钟才开舱门?原来是“飞机在滑行道上刹车系统出现故障,无法继续滑行,只能等机场拖车来处置”;二是当事人控诉的急救医生和空乘为谁抬病人下飞机吵架的问题。昨晚,中国民用航空网发布消息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急救中心就南航乘客急救服务事宜致歉,并登门看望。

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生死瞬间还推诿,不应止于道歉吧。倘若除了涉事各方,都对此没有反思,不进行负责,那么下次发生类似的问题,病人所面对的应急系统将一如这般漏洞百出。

从事后处理可以看出,有此遭遇的最后一人,极有可能不会是当事人。其实急救医生和空乘为谁抬病人下飞机吵架这一核心问题,聚焦了当前应急系统的整体原因。之所以双方都不愿意抬病人下飞机,是因为双方都不想为此事负责,他们眼中的病人是一个麻烦体。他们相互推卸责任,害怕潜在的风险归责到自己身上(这里其实害怕的因素更多是怕归责到自己所在的公司主体),也因此,利益的考量绑架了他们面对生命所应当持有的关怀,与推责一起发生的便是人性冷漠。

在这种多头管理相互对接的端口位置,涉事的管理主体只想着截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所谓的服务,充其量不过是服务于绝对属于自己的那个阶段,哪怕只要有一点理由就能够推卸出去的责任,绝对不会揽到自己这里。而这背后,服务对象不过是他们的获利渠道,除此之外便只剩下潜在麻烦制造者这一身份,尤其是当这个他们眼中麻烦制造者的潜在麻烦有可能发生时,曾经宣之于口的高效应对系统便发生了紊乱。

好在,南航称会“认真总结反思”;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也在致歉通报中提及:首都国际机场急救中心正认真调查地面医疗急救服务中的问题,剖析原因,总结教训。并且,作出了“将主动加强与航空承运方的沟通衔接,完善应急救援绿色通道,进一步强化生命至上的理念”的承诺。

道歉之外,欣喜见到这样的反思语句。要如当事人所愿,生死瞬间被推诿的遭遇就此终结,这一切确实不应当止于道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死乘客再发文急救中心是我最绝望时刻
急救和空乘掐架院前急救需硬性规范和职业操守
越怕担责越要严格追责
评论丨谁该抬患病乘客下飞机?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是非间---一个记者想再对南航说的话(事件续)
烧伤超人阿宝谈南航急救事件: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义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