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人不和容易导致儿童心理障碍

家人不和容易导致儿童心理障碍

  很多人都认为,小孩子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至于说到心理烦恼就更觉得可笑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建立起内部工作模型(IWM),这是孩子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

  很多人都认为,小孩子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至于说到“心理烦恼”就更觉得可笑了。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建立起“内部工作模型”(IWM),这是孩子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及自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的认知模式;如果孩子身边的几个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是相互矛盾的,孩子就无法建立稳定良好的IWM,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也就常常显得难以预料,如果再遇上心急不耐烦的家长,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行为与情绪就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儿童也会产生心理疲惫,然后连带家长的心也很累,而且彼此之间还累得不明不白。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是潜在的、隐晦的,同时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婆媳之间这种“心理拉锯”,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信号,很多孩子会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骂中建立不了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并会产生社会适应困难的心理代价。

  所以,阿东就是从小心理模式没有建立好,导致他成年之后还会有怕见到妈妈的心理障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心理障碍常见的10种表现
世界卫生日 | 宝贝,别怕,你的身边有家人的陪伴——儿童会得抑郁症吗?
“心智谜题”孤独症(下)
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让妈妈流泪,让老师抓狂的孩子,你遇上了吗
儿童多动症越来越普遍
闯过4关 才算心理健康的好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