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沈周《魏园雅集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 轴 纸本设色 145.5x47.5cm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品鉴赏

作品取材于五人山亭雅集之事,故这一场景被安置于图中极为醒目之处。茅亭位于溪旁,周遭杂树数株,隔水山峦耸立,山壑间若有溪泉涌来。此图营造了一种山水亭榭,林泉雅集的氛围。
远处峰峦陡起,轻披薄雾,近处山顶与中部山腰,露出多处缓缓向上的台地,泉水从山涧飞流直下,汇成淙淙小溪。溪水旁有一小桥,茅亭内四人席地而坐,书童侧立一旁正听候主人吩咐,一老者拽杖而来。
山上山下,草木葱茏,叶红似火的枫叶点缀其间,更添几分胜地雅集美景。画家皴染兼施,构筑的画面气魄雄浑沉静,画心共六人题咏,实为诗书画熔为一炉的山水佳作。
此是沈氏四十三岁时的画作,是一幅典型的写实性作品,从魏昌的题跋可以了解当时雅集的情景和经过。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诗书画俱佳的《魏园雅集图》

以诗酒文会、琴棋书画为主的雅集,是明朝盛行于苏州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高尚娱乐,也是文人画的一个传统题材。画面的内容和雅集参与者留在画上的题跋,如果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部无声的纪录片,具有相当的写实性,也因此具备了相当的研究价值。《魏园雅集图》 记录了成化五年(1469)十一月,沈周与刘珏同赴苏州访友人魏昌,祝颢、陈述、周鼎、李应桢也相继而至,雅集于魏昌园墅。主人魏昌在画上的题跋中说:“成化己丑冬季月十日,完庵刘佥宪、石田沈启南过予,适侗轩祝公、静轩陈公二参政、嘉禾周疑舫继至,相与会酌,酒酣兴发,静轩首赋一首,诸公和之,石田又作图,写诗其上。蓬荜之间,烂然有辉矣。”六位好友都在画上留下了墨迹,其中沈周的题诗如下:“扰扰城中地,何妨自结庐。安居三世远,开圃百弓余。僧授煎茶法,儿钞种树书。寻幽知小出,过市即巾车。”《魏园雅集图》诗、书、画三位一体,传递出吴中文人士大夫钟情于结庐尘世,以表达隐逸之情怀。这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氤氲、传承,以致主人魏昌颇有预见性地要以此图“传之子孙,俾不忘诸公之雅意云”。
辽宁省博物馆藏《魏园雅集图》轴作于四十三岁,画法已融多家笔墨,在董、巨的圆浑山石中夹以黄公望的多层平台,坡石的披麻皴也增加了粗重力度,线条于细密中见劲利,浓墨苔点则取王蒙之法。整体风格已在精细中显出粗劲趋向,是一件很典型的转变期作品。
(来源:姑苏晚报《沈周真迹背后的故事》)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画家简介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 轴 纸本设色 145.5x47.5cm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品鉴赏

作品取材于五人山亭雅集之事,故这一场景被安置于图中极为醒目之处。茅亭位于溪旁,周遭杂树数株,隔水山峦耸立,山壑间若有溪泉涌来。此图营造了一种山水亭榭,林泉雅集的氛围。
远处峰峦陡起,轻披薄雾,近处山顶与中部山腰,露出多处缓缓向上的台地,泉水从山涧飞流直下,汇成淙淙小溪。溪水旁有一小桥,茅亭内四人席地而坐,书童侧立一旁正听候主人吩咐,一老者拽杖而来。
山上山下,草木葱茏,叶红似火的枫叶点缀其间,更添几分胜地雅集美景。画家皴染兼施,构筑的画面气魄雄浑沉静,画心共六人题咏,实为诗书画熔为一炉的山水佳作。
此是沈氏四十三岁时的画作,是一幅典型的写实性作品,从魏昌的题跋可以了解当时雅集的情景和经过。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诗书画俱佳的《魏园雅集图》

以诗酒文会、琴棋书画为主的雅集,是明朝盛行于苏州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高尚娱乐,也是文人画的一个传统题材。画面的内容和雅集参与者留在画上的题跋,如果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部无声的纪录片,具有相当的写实性,也因此具备了相当的研究价值。《魏园雅集图》 记录了成化五年(1469)十一月,沈周与刘珏同赴苏州访友人魏昌,祝颢、陈述、周鼎、李应桢也相继而至,雅集于魏昌园墅。主人魏昌在画上的题跋中说:“成化己丑冬季月十日,完庵刘佥宪、石田沈启南过予,适侗轩祝公、静轩陈公二参政、嘉禾周疑舫继至,相与会酌,酒酣兴发,静轩首赋一首,诸公和之,石田又作图,写诗其上。蓬荜之间,烂然有辉矣。”六位好友都在画上留下了墨迹,其中沈周的题诗如下:“扰扰城中地,何妨自结庐。安居三世远,开圃百弓余。僧授煎茶法,儿钞种树书。寻幽知小出,过市即巾车。”《魏园雅集图》诗、书、画三位一体,传递出吴中文人士大夫钟情于结庐尘世,以表达隐逸之情怀。这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氤氲、传承,以致主人魏昌颇有预见性地要以此图“传之子孙,俾不忘诸公之雅意云”。
辽宁省博物馆藏《魏园雅集图》轴作于四十三岁,画法已融多家笔墨,在董、巨的圆浑山石中夹以黄公望的多层平台,坡石的披麻皴也增加了粗重力度,线条于细密中见劲利,浓墨苔点则取王蒙之法。整体风格已在精细中显出粗劲趋向,是一件很典型的转变期作品。
(来源:姑苏晚报《沈周真迹背后的故事》)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明 沈周 魏园雅集图局部


画家简介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精赏】诗书画俱佳的《魏园雅集图》
明《杏园雅集图》近20年首次外借展出!
(明)沈周 魏园雅集图 辽宁省博物馆
明代沈周绘画欣赏盆菊幽赏图卷附书跋
明代黄云书法题跋墨迹四幅
高清 | 沈周《魏园雅集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