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陵地宫的秘密 】(图文+视频)
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2200年前驾崩之前统一了中国,下令修建长城,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他当时唯一惧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为此下令修建一座庞大的陵墓,让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绘武士守卫。秦始皇陵的顶部是玉石制成的,墓室内有流淌的水银组成的河流。经过了70多万劳工和工匠30多年的劳作,陵墓才得以竣工。其中许多人还被活活封闭在陵墓内,以免他们泄露有关财宝和人口的秘密。尽管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但盗墓者在秦始皇死后一直在寻找陵墓的踪迹,但个个无果而终,直到1974年农民挖井时才发现了墓址。不过,陵墓本身一直末被打开。根据最近的磁测结果,皇陵中有一座小山似的金银财宝。
关于秦地宫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神秘诱人的秦始皇陵地宫,一直令世人关注。不久前,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人民币。”这是好大的增长点。于是,又引发了一场“尽快发掘秦陵地宫”的大讨论,经检索,力主发掘秦陵地宫的理由有如下种种:
1“资源浪费”论,  2“激励自豪”论,  3“证实文献”论,   4“有效保护论”    5“阶段发掘”论,   6“学习外国”论,  7“满足民意”论,
根据专家的推算,如果使用传统的考古钻探技术,要想全面了解秦始皇陵区地下埋藏情况,至少还需要200年!值得庆幸的是,现代高科技手段在考古学上的应用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程。然而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何时发掘秦陵地宫?文物主管部门和保护专家却给出了一个异常简洁明确且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答复:短时间内不可能挖!至于何时发掘秦始皇帝陵,从目前来看,是遥远的将来了,有的说50年内是不可能发掘,有的说100年内不可能发掘。
“在探测中 们不但看到了秦陵下面土质的基址,同时看到了陵墓里放置的非常多的‘硬币’,太让人感到震惊了!那简直就是一个‘国库’”。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曰张善的官 吏,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他们还掌握着惊人的高效能源,若用于夜间照明,只需“状如粟”的一粒,便能“辉映一堂”。倘丢于小河溪之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这些“宛渠之民”究竟是何许人?秦始皇认为:“此神人也”。那么,天地间真有神人吗?古往今来,众多的学者对这一记载百思不得其解。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外星来客的观点对这一记载进行了解释:一群具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很早就来到地球并安下基地,称为宛渠国,对地球进行科学考察。这群外星人活动于占地表面积2/3的海洋中,用“形似螺”的“论波舟”作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水陆两用,日行万里。这就是今天所说的飞碟(UFO)。这些人“两目如电,耳出于项间,颜如童稚”。他们注意观察人类世界,一有新的动向,哪怕“去10万里”也要“奔而往视之”。他们对洪荒时代的地球“了如亲睹”,对“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之类事情甚为关心,曾赶到现场考察,结果看见“三鼎已成”。他们对中国当时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生产的重大成果,也都“走而往视”。万里长城上也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身影。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当考古队员轻轻拭去剑上泥土的时候,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人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熔点大约在4000℃,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在2000多年以前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将这种金属镀到剑上去的呢? 事实上,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古代早已十分普遍。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在二号涌坑内人们发现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校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且所有的剑上都被镀上了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陶涌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我们怎么能完全相信现代所谓的科学结论呢?那么反过来说,秦始皇的铸剑技术是谁人传授的呢?秦始皇时可以使用铬盐氧化处理法、发明形态记忆合金,为什么鲁班就不能发明机器人马车呢?关键在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渊源是什么呢?
下面这个视频将向你介绍12金人,外星人和秦朝的关系(第16分钟)。一帮傻B主持人很烦,你可以无视他的存在
不发掘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毒空气和机关弓弩,大量的汞在地宫内,有的已经挥发,大量技术人员入内必将引起伤亡。而且里面很可能有一部永动机,里面的水银要循环,就必须要有一部永动机,而永动机....(你懂得)。还有一个不发掘的原因和外星文明有关,中国近几十年来挖了不计其数的陵墓,在技术上也和国外一直有着合作关系,资金更不用说,那是不差钱,所以以资金和技术问题为理由完全站不住脚。是怕泄露了地宫中的秘密,否则,历史将被改写,现今社会体制和观念必受冲击,所以不发掘似乎成了很好的选择,《寻秦记》和《神话》大家都看过吧,既然是电视剧就不多赘述了。另外,公开的史料其实是有删减的,大家现在所见的史料其实就是删减版的,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则被和谐。无论中外,考古发现都会或多或少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东西,可以说是超时代的东西,然而这些东西却无法公开,龙游石窟就是一个例子.....考古界这次似乎都很低调的对待这个问题,换了以前,再大再豪华的陵墓也要给挖出来,然而对于秦皇陵,从中央到部门都一直反对发掘秦皇陵,各种探测已经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各种数据都已收集齐全,然而缺的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一个命令。考古部门说挖了皇陵是对祖宗不敬,但是以往挖的皇陵还少了?国外机构要求和中国合作一起发掘皇陵地宫核心部分,外方出资出设备和技术但是遭到中方的极力反对,声称牵扯到名族感情问题。但事实上以往的考古发掘工作大多数都有外国的参与,这次怎么就不行了?
秦始皇的地宫是否真的存于封土之下,两千年来众说纷纭。历史上不可胜数的记载和传说让秦陵地宫成为千古之谜,并且头绪越来越复杂。有人推测封土下并非真正的地宫所在,更有人臆断他的墓室在南部的骊山里。当然,多数人还是认为墓室就在封土之下。但是,没有科学的根据,所有的说法都只是推测而已。
结束推测的时间始于2002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开始联合对秦始皇陵区进行物理探测,这一课题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本次探测动用了重力法、磁法、电法、放射性法、弹性波法、核磁共振法、地温法、测汞法等8大类22项物探手段。结果显示了由于地宫开挖后回填夯土引起的明显重力异常等现象,重力异常这四个字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到了电影版和电视剧版的《神话》里面不就是零重力吗?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厚达四五十米的封土堆上艰难地用洛阳铲持续勘探,以传统方法验证高科技手段在秦陵的应用。所有勘测结果都表明,秦陵地宫就存在于现封土堆之下。
司马迁展示了始皇陵的情景,穿三泉而建的地宫充满穷奢豪华的陪葬品,有以水银来表现的百川大海,有防止盗墓的机关弩矢,宫顶装饰天文星宿之象,地上模拟统一后的中国疆域,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地宫,经久不熄……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推测:地宫形状为拱形,直径约50米,地宫中有四条直径25米的青铜环状物,总重超过万吨。研究人员日前对秦始皇陵园进行汞含量测试,发现在封土中心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个强汞异常区。封土中的汞异常是地宫大量存在的水银挥发造成的,其分布呈有规律的几何形,证实了《史记》中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在我国古代,炼丹家已掌握了将硫化汞分解得到水银的方法。如果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大海,估计至少使用了一百吨水银。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旧汉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 深极不可人”之语。 此外,在史料《汉旧仪》一书中也有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一段介绍,公元210年,即秦始皇50岁生日时,丞相李斯向他报告说:我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连火也点不着了,凿时只听见空空的声音,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而《吕氏春秋》则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如果“旁行三百丈”可信的话?那么秦陵地宫下部的面积就会大得令人震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他们推断地宫的深度在500-1500米之间。 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这个数字难以置信,因为倘若地宫挖至1 000米,那它就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测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
勘测的报告说,在地宫上方有高温度异常,这就引发我们产生一些联想,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现象。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明文记载秦陵地宫的珍宝有水银、铜椁、金蚕、金雁、银雁、珠玉、翡翠等。其他稀世珍宝,已经丰富到难以胜数和无以为计的地步。然而,没有记载的珍宝根据科学推断也应该能想象出。始皇帝喜剑,地宫里应该必藏当年自己佩带的宝剑。此剑削铁如泥,吹毛立断,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据记载,干将莫邪宝剑等宝物,也很有可能埋藏在秦陵地宫。始皇帝收没销毁六国兵器而铸造的“十二金人”也应藏在地宫中。从秦陵陪葬坑中出土的众多器物现在依然能用,而且有的器物上的防腐蚀措施世界领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器物保存的完好性和器物制造的先进性。所以,地宫中暗弩未必就失效了。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考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第一张布局图,陵园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引起世界轰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陵中藏有大量宝藏?到底有没有人真正打开过
关于秦始皇陵的秘密,秦陵是否真的被盗?
秦始皇陵被盗了?专家们在周围打探了4万多探孔,终于发现了真相
地宫之谜告破:揭秘秦始皇陵的布局
深埋地下的秘密 秦始皇陵之谜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因为有前车之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