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政用产学研

政用产学研

百科名片

“政用产学研”是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的又一次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政产学研用”到“政用产学研”,虽然只有一两字之差,但后者进一步强调了政府推动的开放创新平台搭建以及用户体验与创新,强调了面向应用的价值实现。

概念演变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而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形态凸显了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政”和“用”的地位更得到重视,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政用产学研”是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的又一次深化。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为特征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越来越引起重视,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政产学研用”,到“政用产学研”,虽然只有一两字之差,但后者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和用户,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突出了知识社会环境下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的创新2.0新趋势。“用”,主要指“应用”和“用户”。“用”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户直接参与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减少技术创新的盲目性,缩短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进入市场的周期,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中国产学研结合走过的道路表明,要使产学研结合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或者更进一步强化用户创新、用户参与为“用产学研”。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2.0形态正推动科技创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转变。产学研结合的本质,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1]

名称释义

“政用产学研”是一种创新合作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的又一次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政产学研用”以及进一步强化用户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而提出的“政用产学研”,虽然只有一两字之差,但却凸显了创新2.0时代开放创新、用户创新的新特征,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政(国家政府管理)
  由政府牵头推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并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一体化发展,在强有力的政策保证下使产学研合作围绕应用转化和创新价值实现得到快速发展。
用(用户)
  知识社会以及创新民主化的进程使得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大众成为创新的主体,传统意义的实验室的边界以及创新活动的边界也随之“融化”。知识社会的创新2.0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转变,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正逐步显现,用户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战场。
产(企业的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寻找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式,以科研机构、高校的人才、研究成果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为高校、研究机构提供研究和人才开发的利用资源。
学(高校人才的培养计划)
  高校的人才培养能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完成对行业内的转型需求。同时在人才产出的同时引进社会专业人才对高校的人才库进行充实。
研(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研究)
  借助社会企业的良好平台及资源,科研机构在技术上的开发的同时完成对研究方向的规划,以单纯的技术型研究机构转型成技术、方向性兼顾的研究结构,同时研究成果将推动企业以及行业的整体发展。

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双螺旋演进催生了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需要政府开放创新政策支持和用户创新的充分参与,政用产学研的提出对于完善科技创新非常重要。科技创新体系不仅需要高新技术园区、企业联盟等技术进步方面的制度设计,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孵化高新技术、高新企业;也同样需要应用创新园区、Living Lab等面向应用创新的制度设计,通过用户、需求的集聚与互动孵化新的应用,以用户需求带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
传统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为特征的创新2.0越来越引起重视,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北京在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探索中积极探索政用产学研的协同,以AIP、Living Lab等面向知识社会的应用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依托技术创新与推广工作,以科技试点示范带动,推动面向应用的宜居城市建设与管理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以“三验”机制、技术公告等技术创新政策为引导,发动政、用、产、学、研各方力量,建立应用创新导向的城市管理技术创新体系。应对知识社会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市通过“三验”机制的建设,探索需求为驱动的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AIP)模式。所谓“三验”,也就是体验、试验、检验。其中“用户体验”是关键,是以人为本、以用户参与的创新2.0的核心体现[4]。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的探索,通过用户的集聚、需求的集聚以及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互动,推动面向用户的价值实现;通过“三验”机制的建设谋求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教育培训、科学传播的融合,谋求需求与技术的对接,谋求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耦合;通过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技术双螺旋驱动,构建一个高效的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
审视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技创新体系,其应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科技引领的制度与管理创新三大体系建构。其中,知识创新系统依托跨领域专家与大众的参与,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强化知识管理、强化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及科学传播的融合;技术创新由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驱动,以标准化为轴心,强化政用产学研一体的需求与价值实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与制度创新则以信息化为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为其典型特征,强化管理与制度的重塑。在现代科技发展催生知识社会,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融合的背景下,这三个体系也不可能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的,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形态,也就是创新2.0
参考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日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及启示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首藏作品](8090)瞄定更高目标 山东双创共同体要缝合“三条链”
专家洞见 | 新型研发机构核心能力评价势在必行
关于修订印发《青岛市“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5个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新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