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馆1:邹红|《茶馆》的主题意蕴和独特的戏剧结构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邹红。


老舍先生(1899-1966)是各位朋友熟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杰出的文学家、语言大师,是世界知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他一生创作了1000多部(篇)文艺作品,其中包括多部长、中、短篇小说,20多部话剧以及散文、童话、小品、曲艺等多种文学形式,总计约有800余万字。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我们现在就着重谈谈老舍写于1956-1957年间的《茶馆》,这是他一生最优秀的话剧作品,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话剧之一。这部剧从1958年春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60多年来《茶馆》盛演不衰。《茶馆》是第一部走出国门的中国话剧,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1980年秋,北京人艺《茶馆》剧组出访西欧,在德国、法国和瑞士的15家剧院演出,引起强烈的反响,享誉欧洲。随后十几年中《茶馆》剧组赴日本、香港(地区)、加拿大、新加坡、台湾(地区)、美国等共演出97场,所到之处皆受到热烈欢迎,载誉海外。中外戏剧家、评论家称《茶馆》为戏剧经典之作,称赞老舍剧本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和艺术的精雕细刻,北京人艺演员们的表演艺术是世界第一流的,赞美该剧焦菊隐、夏淳两位导演对舞台气氛、调度和情节紧凑的把握上可谓完美、精湛、无出其右。截至2019年3月5日,老舍《茶馆》共演出722场,深受中外观众喜爱、称赞。


为什么《茶馆》这部话剧能够60多年盛演不衰,每轮演出都一票难求,许多观众在开票前一天夜里就在首都剧场售票处排队,这部剧作有什么魅力,能够获得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几十万观众、专家、评论家的赞誉呢?现在请您和我一起走近老舍先生的《茶馆》,去探究其中的奥妙。


我们从三方面来欣赏:第一,《茶馆》深邃的主题意蕴和独特的戏剧结构;第二,老舍塑造了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三,《茶馆》导表演匠心独运的舞台二度创作。


我们先来看看《茶馆》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蕴含的深邃主题是什么。


老舍将中国一段五十年来的历史通过裕泰茶馆再现于舞台,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社会,三教九流,各个阶层,形形色色,70多个出场人物,展现出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通过小人物的生活变迁表现社会的演变。作者并没有直言《茶馆》的主旨,而是引而不发,让读者在对反面否定的感受中自然趋向正面的主题:埋葬旧时代旧社会。扮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在谈到《茶馆》的主题意蕴时,曾引述恩格斯论“倾向性”的一段话“我认为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当年《茶馆》首轮演出后,有不少观众来信,打听这个戏是怎么写的,因为忙老舍不能一一回信,就写了一篇《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对一些问题作简要回答。在回答为什写《茶馆》时,老舍说: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 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剧本.1958.5.)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写《茶馆》是想反映中国“五十年来的变迁”;声明自己明白写变迁不能躲开政治,但自己又不懂政治,“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因此用小人物“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变迁”。


——所以作家很自然地选择“茶馆”,这正是众多各层人物聚集的地方,各色人等云集在一起,再通过众相勾勒出旧中国三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三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


——这三个时代是旧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作家选取这三个时代,目的揭露旧社会黑暗、统治者腐朽,又不是直白说出,而是引而不发,让读者在对反面否定的感受中自然趋向正面的主题:埋葬旧时代旧社会,是一首葬送旧时代的挽歌。著名评论家李健吾先生称之为“三组风俗画。” 


我们再来看《茶馆》独特的戏剧结构。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要反映一个国家半个世际的变迁,可以说是长篇小说的长项,而不是戏剧。长篇小说的特点,是长篇巨制、纵向发展、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阔、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情节曲折、盘根错节、矛盾复杂、跌宕起伏等等。


而戏剧与小说有着不同特点,因为戏剧受演出时间、地点(场景)限制、一般多选取事件的横断面,表现正在发生的故事过程。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是最好证明:要求戏剧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老舍先生《茶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戏剧结构,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更多的是旧中国社会的一幅缩影。《茶馆》共三幕,每幕都选取同一个地方:旧北京城老“裕泰”茶馆。从时间上看,三幕跨越半个多世纪。


第一幕:发生在1898年晚清戊戌变法失败后,满清皇帝当政年代的末期。


第二幕:时间距离第一幕以后大约二十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 。

第三幕:是在第二幕以后三十年左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道德堕落、物质匮乏,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所以老舍先生要用戏剧表现社会五十年变迁是极不容易的,他要在短短两三个小时之内表现这一想法,是具有高难度的,这是对作家一个挑战。


老舍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以茶馆作为窗口,透视社会发展变化。在三幕戏中,他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来展现整个社会面貌。用老舍先生的话来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等”。——因此必然出场人物众多、头绪复杂,很难有核心人物、中心故事以及贯穿全剧的中心情节。


因此,老舍不拘泥于传统三一律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说,不以一人一事为主线,不追求故事完整,而是用一幅幅人物速写组成若干社会的剪影,构成一个个戏剧片断,用一个打竹板的“大傻杨”,在每场开幕前简单介绍时代背景、交待剧情变化。《茶馆》三幕各自包含不同的人物、事件。


我们先看第一幕戏老舍用了五个相对独立的片断来构成整个第一幕戏。


第一个片断是“鸽子之争”:京城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去,李宅不肯交还,双方为争这只鸽子,差点打群架。常四爷发感慨,招来二德子挑衅,被“吃洋饭”的马五爷一句话给压下去。——表现清末豪门骄奢、流氓横行、有势力的人是与洋人勾结的“二毛子”。


第二个是乡下农民康六一家,家里穷的大小一天吃不上一顿粥,无奈只好卖女儿,人贩子刘麻子给拉纤,因为宫里的太监庞总管要买个媳妇:康六15岁的女儿10两银子卖给太监做媳妇(人贩子从中赚取暴利190两)——反映出饥荒年景农民破产,封建末世腐朽堕落(太监都仗势行如此不堪之事)


三是“烂肉面之争”。常四爷看农妇拉着头上插草标的小女儿饿得走不动路,慷慨施舍两碗烂肉面,与主张实业救国秦二爷发生口角。——写出了国难当头,常四爷、秦二爷都良心未泯,两人口角只是看法、道路不同而已。


第四是秦二爷与庞太监斗嘴:朝廷顽固派代言人大内总管庞太监与具有维新思想的实业家唇枪舌剑,各不示弱。——封建顽固势力嚣张、维新运动势弱。


最后,常四爷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混在茶馆里的两个暗探抓走常四爷、松二爷。——社会黑暗、特务密布、好人遭殃。


到了第二幕,北洋军阀混战民国初年,老舍先生也是用了四个相对独立的片断组成。


大幕一拉开,茶馆要改良开张,全京城只剩这一家茶馆,前院供茶客喝茶,后院变为20多人住宿的公寓。巡警摊派大饼为军队作口粮。兵痞流窜捣乱勒索,军阀打仗,散兵游勇强抢、不讲理。——真是民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紧接着,常四爷、松二爷为茶馆开张来道喜,遇到了当年前清密探,已经改头换面,变成特务,继续为非作歹,敲诈百姓。


第三个事件是20年前曾经卖给太监做老婆的康顺子,无路可走投奔裕泰茶馆,王掌柜好心留下她,帮工为生。——承前启后,为第三幕康大力参加八路作了铺垫。


第四个是刘麻子为逃兵保媒拉纤,两个逃兵因为没钱合伙娶一个女人做媳妇,最后刘麻子被当逃兵诬杀。——写出混乱社会人物之间畸形关系


这一幕,王掌柜、康顺子以及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特务等人在不同时代的境遇、变化。——反映时代、社会的变迁。社会混乱百姓遭殃更甚于前清。


第三幕,老舍先生也是用了四个片断连缀情节。 


大幕一拉开,老裕泰茶馆破败,老掌柜为招揽生意请女招待。这时康大力早已上山当八路。——表现了抗战胜利后,百姓生活更加不堪。


第二是小刘麻子、小唐铁嘴依仗国民党沈处长想霸占裕泰茶馆——世道混乱,流氓横行,有本事的人(像演员、名厨、小学教师)都无法生活,朝不保夕。


第三是庞太监的侄媳妇,庞四奶奶借登基为名,找康顺子想扫清八路。国民党特务打手抓、打罢课游行学生。结局是沈处长强占裕泰茶馆,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


——众多片断构成《茶馆》情节,勾勒出社会生活画卷,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表现社会的演变。


这一讲我们主要通过分析三幕《茶馆》的结构,每一幕由四五个生活小片断(或者说生活小事件)构成该剧的主要内容,勾勒出社会生活画卷,通过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反映社会的变迁,让读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品的主题意蕴。


老舍先生在每幕前安排了一个说快板的大傻杨,扼要的介绍发生事件的大背景和剧情,可以说。将快板作为串联话剧结构 是作家独创。既引导读者(观众)尽快进入剧情,又加强了三幕戏的整体感。


总之,老舍先生的这一手法,使《茶馆》结构形散而神不散。


下一讲,我们具体的谈一谈《茶馆》中栩栩如生、极具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我是邹红,我在喜玛拉雅等你,我们下一讲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演出700多场,农民卖女儿、太监买老婆,老舍:茶馆这是个小社会
老舍与《茶馆》
袁海锋《茶馆》(节选)教学内容的选择
老舍《茶馆》:从一壶茶的规矩,可看出人间气象
《茶馆》(节选)阅读与训练
《茶馆》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