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士林讲座 | 第十七期 商鞅变法(上)

引子


 

  悲惨时代

 战国策



第十七期 商鞅变法(上)


公元前338年的一天,秦国首都咸阳,大名鼎鼎的改革家商鞅被刚刚登基的秦惠王处以车裂之刑。车裂是古代处死犯人的一种十分残酷的行刑方式,俗称五马分尸。方法是用五条绳索分别绑住犯人的头部和四肢,另一端分别缚在五辆马车或直接系在五匹马身上,行刑之际,刽子手挥鞭驱动马匹向五个方向奔走,犯人肢体遭受极度痛苦的撕扯,最后被撕裂成六块儿血肉模糊的尸身。处死商鞅用的不是马,而是牛。准确地说,商鞅遭受的是五牛分尸。牛缓缓而行,行刑过程犯人更加痛苦。那么,商鞅究竟犯了什么罪?秦惠王为什么如此残酷地处死商鞅?


一、 秦孝公的悲愤


公元前362年,秦国诸侯秦孝公继位,当时的天下形势对秦国非常不利。关东六大诸侯国,齐、楚、魏、韩、赵、燕,个个摩拳擦掌,秣马厉兵,力图一决雌雄。而秦国呢,地处荒僻的西北雍州,东面受魏国欺负,南面看楚国脸色。战国初期,秦国在群雄眼中,是未开化的小兄弟,是野蛮人,连权力早已被架空的周朝王室周天子都蔑视秦国,他主持中原诸侯的会盟,从来都不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是个胸怀大志的国君,他对秦国的可怜处境十分忧虑,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记·商君列传》)


列国诸侯都这样瞧不起秦国,这真是秦国的奇耻大辱。


于是,秦孝公刚登基,就颁布“求贤令”,广揽天下人才。商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来到秦国。


较之苏秦,商鞅更是一个无比复杂的政治人物,是一个直到今天仍然引起巨大争议的人物。


商鞅的籍贯是春秋小国卫国,本来叫卫鞅。说起来很有意思,小小卫国,却为战国那个时代贡献了两位大法家,一位是吴起,一位是商鞅。但商鞅不是一般的卫国人,而是卫国的公族,因此又叫公孙鞅,不过血缘远了点,因此只能被边缘化。商鞅从小就喜欢学法律,他那个时代叫刑名之学。商鞅如果生当今日,考大学一定报法律系。他后来做了魏国丞相公叔痤的家臣。讲魏国的时候谈到,公孙痤病危时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魏惠王有眼无珠,根本没把商鞅当盘菜。公叔痤去世后,商鞅看看在魏国没戏,知道西边的秦孝公为了秦国的强大,满天下招揽人才,立刻跳槽去了秦国。到了秦国,商鞅走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后门,见到秦孝公。为了能够摸清孝公的治国理念,商鞅头两次见孝公,先是一步步地试探。第一次谈王道,也就是尧舜禹三代大圣人的治国之道,主张以德治国,这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孝公听得直打瞌睡。商鞅退出后,孝公责怪景监:“怎么推荐了这么一个书呆子?”


搞得景监很紧张,就问商鞅怎么回事。商鞅说您放心,您就等着拿伯乐奖吧!


第二次谈霸道,也就是春秋霸主用武力威行天下,以力服人那一套,孝公听着有点意思了。但还没有下决心起用商鞅。第三次商鞅就大谈强国之术,这已经是不择手段地推行强权政治,搞军国主义,吞并天下。孝公这回听得如醉如痴,觉得和商鞅真是相见恨晚,也顾不得君臣大礼,二人相对而坐,促膝而谈,越谈兴致越高。那时候中国的房子里还没有椅子,人们都是坐在地面的席子上,叫做席地而坐。今天日本的和式房屋还保留着中国的这个古风。孝公谈到忘情处,身体已经从席子上挪到地上了,还没有察觉。这样一连谈了好多天。景监觉得很纳闷,就问商鞅,孝公为什么对他前倨后恭:“你用了什么办法,搞得国君这样喜欢你!”


商鞅回答说:“开始见到孝公,我宣传尧舜禹的圣王之道,孝公对我说,你这是和我唱高调,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和你一起追求理想。真正聪明的国君,总应该在世时建功立业,名扬天下,怎么能够追求死后的圣王虚名?我由此知道了孝公真正关注的是什么,于是向他推销强国之术。他果然十分高兴。”


孝公决定起用商鞅。商鞅劝孝公赶紧变法。孝公开始有些疑虑,怕变法太急切,太激烈,遭到天下人非议。商鞅立刻慷慨激昂地指出:“行动时犹犹豫豫就不会天下扬名,干事时反反复复就不会取得成功。您要懂得这个道理,高人做事,肯定要被当代人非议,见解独到,肯定要被老百姓指责。对于那些蠢货,事情做成了,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聪明人却非常富于前瞻性,总能在事情还没有萌芽时就预先察觉,早作打算。”


商鞅由此提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学非常著名的一个原理:“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商君书·更法》)


 对于民众来说,不可以和他讨论事情应该怎样做,那样就没完没了,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只让他享受事业成功的实惠就行了,享受到实惠,他就什么意见都没有了。今天看来,这个思想暴露了法家绝对地反民主,完全剥夺了老百姓的政治权利,但在当时,民主自然无从谈起,从政治策略、行政效率的角度看,“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好像也不是全无道理,儒家的孔夫子不是也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


商鞅进一步开导秦孝公说:“高远的追求不能顾虑俗见,宏伟的事业需要当断则断,作为政治家,为了使国家强大,真正有利于民众,绝对要打破老一套。”


秦孝公打消疑虑,完全接受商鞅的变法主张。


但是,围绕着变法还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宫廷大辩论。反对变法的大臣提出了很多理由,最根本的理由不外乎是:


“师法古代总不会出错,遵循老礼才不至于走上邪路。”


商鞅反驳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书·更法》)


这句话已经成了改革家的格言。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不能僵化地遵循老理儿,有利于国家就不能一味地复古。他举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商汤王和周武王绝不僵化地遵循古礼,因此才成了圣王;夏桀和殷纣不愿变通旧的制度,因此才导致灭亡。由此看来,反对老一套未可非议,教条主义者还是越少越好。”


围绕着变法的辩论体现的不仅是针锋相对的治国理念,更是不同利益集团的较量。激烈的辩论预示了商鞅变法对旧制度的颠覆性,也暗含着商鞅变法的悲剧结局。


秦孝公完全站在商鞅一边,连声称赞商鞅讲得好,立刻封他为左庶长,相当于今天的发改委主任,主持变法。


二、霹雳变法


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商鞅变法,马上就要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然而,就在变法的法令公布的前一天,商鞅却玩儿了个行为艺术。他吩咐属下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宣称谁能将这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谁十斤金子。百姓都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可能赏十斤金子、商鞅肯定是在作秀,不知道要玩什么花样,于是没有人响应。商鞅看大家都不信,就命令把赏金提高到五十斤。有一位不怕事的心想我就给你搬过去,看你到底耍什么花样?这位把木杆搬到北门,商鞅立刻就赏了他五十斤金子。通过这种超常规做法,商鞅一下子就建立了法令的尊严。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为此写诗称赞商鞅: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咏商鞅诗》)


商鞅之所以在变法法令公布之前玩儿这么一出,是因为他心里清楚,变法有些内容非常激进,真是要壮士断腕,甚至要脱胎换骨,肯定要损害很多权贵的巨大利益,从而遭遇强大的阻力。那么,怎样才能落实即将公布的法令?商鞅冥思苦索,终于想出了这个很另类的办法。希望通过这个办法树立改革方案的权威性,公信力。


 那么,商鞅变法究竟有哪些重大改革,搞得他自己都那么紧张,唯恐阻力巨大,难以推行?


商鞅变法前后搞了两轮,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七条。


第一,撤镇设县,中央集权;第二,发展农业,打击商业;第三,奖励军功,剥夺贵族;第四,建立保甲,推行连坐;第五、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第六、迁移首都,革除陋习;第七、统一度量衡。


 这七条内容表明,变法的领域十分广泛,已经覆盖政治经济社会行政法律军事文化习俗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里要说明,商鞅变法的很多内容都并不是商鞅的首创。例如连坐在殷代就有,也有学者指出秦代县制等其实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代就已经开始推行。商鞅变法的很多举措都受到了魏国李悝变法和楚国吴起变法的启发。据说,商鞅从魏国跳槽到秦国,带上了李悝著的《法经》,以《法经》为蓝本在秦国推行变法,奖励军功,剥夺贵族显然是直接地向吴起学习。


 但是,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运动中,却影响最大,争议最多,商鞅的个人命运也格外悲惨。这是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商鞅变法最全面、最彻底、最坚决、社会震动最大,特别是触及到的权贵利益最深最烈,甚至太子都成了变法的反对派。商鞅是一个个性十分倔强、事业心极强的政治家,改革越艰难,越增强了他的改革意志,在孝公的鼎力支持下,他以霹雳手段,甚至不惜以恐怖血腥的镇压来推行变法。


变法之初,受到的抵制非常强烈,商鞅毫不客气地予以严惩。秦国首都咸阳的渭水河畔,成了商鞅处决死囚的刑场。每天都有很多死囚被押到这里行刑,这些死囚都是因违反变法法令而犯了死罪。最血腥时,每天在渭河边处死700多名囚犯,商鞅甚至亲自行刑,鲜血将河水都染红了,受刑的号哭之声惊天动地。


 改革法令推行了几年,上千个被剥夺特权的贵族联合起来抨击这个法令,太子也触犯了法令。商鞅说:“法令之所以难以推行,都是由于上面的人带头破坏。”于是要处罚太子,但太子毕竟是国君的亲骨肉,还是政治接班人,将来也要做国君的,不好施刑。于是就处罚背后嗾使太子的老师。太子的两位老师,一位脸上被刺了字,一位连鼻子都割掉了。


太子和他的老师犯法都要受到严厉处罚,一般贵族噤若寒蝉,敢怒不敢言。


商鞅就是这样,用铁腕的霹雳手段为变法杀开了一条血路,迎来了变法的凯歌行进。举国上下令行无阻,改革措施顺利推行。

下期预告

第十七期 商鞅变法(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下五千年]商鞅南门立木
大秦帝国史五----千古商君
《大周王朝》之三十六:商鞅变法
揭秘:秦孝公的父母都是谁?秦孝公因何而死
商鞅:奠定秦国大一统的基础,但自己的下场却相当悲惨
最成功的只能是商鞅变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