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三)

重点提示:

 

做父母的总是很矛盾,

既希望孩子能够早点在生活上、思想上、行为上独立,又害怕孩子没有这个能力而心软,出手“相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以这么教孩子,但是说来容易,坚持起来很难,主要是父母不能坚持。既然父母都不能坚持了,孩子肯定乐于依赖父母。也有些父母是这样认为的 “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这样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良好习惯是在幼年形成的,等孩子大了就难以纠正了。这样的孩子是不能走向独立的。

教孩子独立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小孩子就是这样,不管是生活上的事情,还是行动上的事情,有挑战性的事情对他才有吸引力,当这件事情失去挑战性了,他就不感兴趣了。这个时候,父母要控制自己出手相助的冲动,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的父母决不插手。这其实是父母与自己的抗争,父母必须要克服潜意识里想帮孩子的冲动。

孩子吃饭咋这么难

1.?为什么吃饭在孩子这里就变得这么难呢?

2.?孩子不吃饭是生病了吗?

3.?孩子是吃饭,但为什么那么拖拉?

4.?把吃什么、吃多少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孩子不好好吃饭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

我们小区的笑笑一天光吃饭就要花四五个钟头,每餐都要追着喂,含着饭在嘴里不吞。周周的好朋友乐乐吃饭是这样的:先打开电视机,爸爸(或奶奶)用一个不锈钢碗盛了饭和菜在电视机前喂,乐乐一边看电视一边张嘴接饭。老严的儿子凯凯吃饭则是这样的:每餐前半碗自己吃,吃着吃着溜下去玩,奶奶追在屁股后头喂。玩一下玩具,吃一口饭,再玩一下玩具,再吃一口饭边吃边玩,直至完成“任务”。凯凯奶奶说,如果不喂就只吃半碗,如果追着喂可以吃两碗。

吃饭,是人的本能,饿了自然会吃,为什么在孩子这里就变得这么难呢?记得我们小时候,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饭一上桌就狼吞虎咽下肚,从来没因为吃饭让大人操过心。为什么现在对着满桌子香喷喷的鸡鸭鱼肉,孩子反而吃不下饭了呢?

究其原因,是家长没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吃饭环境”。试想,如果有人给我们下达了每顿饭必须吃多少的“任务”,就算对着满桌的山珍海味,我们的食欲也会减退几分吧?如果吃饭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任务”,有了压力,孩子不爱吃饭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多吃点,如果孩子某一顿饭吃少一点,家长尤其是一些老人就有些担心:会不会是孩子要生病了?会不会引起营养不良?看咱家孩子这么瘦,不多喂点岂不会更瘦?我曾经就是这样。记得周周小的时候,身体很差,经常生病。在月子里和2个多月时患过两次肺炎,不吃不喝不睡,精神狂躁,医生说病情危重。虽然后来住院治疗好了,但是那两次生病的阴影盘踞在我心里久久不散,我被吓成了惊弓之鸟。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处于应激状态,只要周周不吃饭或食量减少,我都会怀疑她是不是生病了,一定要喂她多吃几口才能放心。这种状况到周周近2岁时才得到改观。由于我的过于紧张,给了周周一定的压力,她小时候食欲一直不太好,一般只能吃1/4碗饭,有时甚至一口都不吃。我的心态放松后,吃与不吃由她掌握,她的食欲才逐渐好转。

除了疾病因素之外,孩子不好好吃饭纯粹是家长过于担心,给了孩子压力引起的。家长一担心,就要劝说孩子多吃一点,孩子不愿意吃,家长就强行喂一点。只要家长劝说孩子进食或强迫孩子进食,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失去食欲。我们小区的一个孩子,三岁多了,每餐被奶奶强迫喂饭,孩子吃饭那真叫一个痛苦,实在是吃不下了,还要吃完那一碗。我在旁边看着都难受,不要说孩子,换成是我,我也吃不下。

如果把“吃什么、吃多少”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孩子的食欲会好很多。由于有前车之鉴,在我们家,每顿想吃哪些菜,会征询周周的意见,而

如果某一餐饭周周吃不下,哪怕没吃一口,我们也不会劝她吃。有一次,我们在凯凯家吃饭,周周只吃了一点菜,没有吃饭。周周说不想吃了,下去玩了。凯凯奶奶看到我们无动于衷的样子,惊讶地问我们:“周周一口饭都没吃,难道你们不喂吗?”我说:“不必喂,她不愿意吃就不吃,她想吃了自然会吃,孩子饿不坏的。”凯凯奶奶见我们真没喂周周,很吃惊。

 

现在的孩子饿不坏,倒是怕撑坏。孩子没有好食欲,正是因为孩子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只要孩子饿了,吃什么都是香喷喷的。记得有一次周周得了肠炎,食欲非常差,一连几天都没吃什么东西。后来肠炎痊愈了,周周实在饿得不行了,一连吃了两碗白米粥,以前她最多能吃半碗。有时,周周偶尔一顿饭没吃,下一餐就会吃得比较好,因为中途我们不会拿任何食物给她吃,必须等到下一顿饭才能吃。所以经过大半天的饥饿,到了下一顿开餐,什么在她眼中都比得上山珍海味了。

孩子的食量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食量大,有的孩子食量小,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达标就是正常的。很多家长规定孩子每顿最少吃一碗,一碗饭的任务必须得完成。这样的话,吃饭对于孩子来说就真的是一个“任务”,而不是一种享受。周周的食量就属于很小的那种,每餐多则是大半碗,少则是小半碗,食欲差的时候甚至不吃一口。孩子偶尔食欲差,一顿饭不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家长大可不必紧张。

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营养不良,身高体重都没达标,难道我不要多喂一点吗?”营养不良,就更加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不是每餐追在孩子身后喂。试想,如果孩子想吃,你不喂他也会吃,你要喂,除了形成他的依赖性之外毫无益处;如果孩子不想吃,你要喂,他会有抵触情绪,导致孩子更加厌恶吃饭。追着孩子“喂饭”是非常不可取的,弊端多多。首先,边玩边吃会让孩子形成三心二意的习惯,做事或学习不会专注;其次,不利于养成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依赖家长喂,不自己动手;再次,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本应自己做的事情却让家长来承担。

有的家长最怕孩子拖拉,吃饭磨洋工,一碗饭要吃1个多小时,索性赶快喂完省事。周周也有拖拉的毛病,我的做法是,给她定一个时间,比如开餐的时候是12点,我就会和她说,到12点半的时候收碗,到点不能再吃,时间一到没吃完也得收。如果到点妈妈没吃完,你也可以收妈妈的碗;如果你没有吃完,妈妈就来收你的碗。周周不认识钟,我就说是分针指到数字几(她认识数字,也认识分针),我们就收碗。这半小时内,随她怎么拖拉,我们不再催她,时间一到我们就收碗。被收过两次碗,挨过两次饿后,周周知道遵守这一规则了,后来如果偶有拖拉,我会小声提醒,记住到时间我们要收碗的,周周便心领神会,说要在某点之前吃完。对于年龄小不认识数字的孩子,可以采用定闹钟的形式,闹钟一响就收碗,中间不要催促。孩子是最烦大人催他的,越催越慢。

这个方法的操作关键在于:家长要控制住自己,中途坚决不给孩子吃东西,一定要等到下一顿开餐才吃,真正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饥饿负责。孩子体验到不吃饱的后果是挨饿后,便会好好吃饭了。

此外,家长烹制饭菜时要注意营养均衡,经常变换菜的种类。把饭菜做得味道可口,色香味俱全,激发孩子的食欲。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让他参与做饭的过程,孩子对自己做的东西格外感兴趣,会吃得更香。

孩子1岁以后,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边进餐,孩子最喜欢模仿,跟大人进餐会让他们开心,不要随意改变进餐时间和位置,让孩子心目中形成一种意识:坐在餐桌边才可以吃饭,千万不能追着喂。告诉孩子要一心一意吃饭,不能玩玩具或看电视。吃饭前把所有玩具收起来,电视关掉,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所有照料人对待孩子都要一致要求,不能

爸爸说不可以喂,到妈妈那儿又可以;或者昨天不能喂,今天又可以了。这样会把孩子的心搞乱了,孩子不知道听谁的,良好的进餐习惯将无法养成。

 

 

重点提示:

 

吃饭,是人的本能,但是在大人看来,让孩子吃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多吃点,如果孩子某一顿饭吃得少,家长就担心孩子是不是病了、会不会引起营养不良。然后命令孩子“把这个吃了,把那个吃了”。这样,家长严格限制了孩子的“吃饭环境”,没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吃饭环境”。

如果有人给成人下达每顿饭必须吃多少的“任务”,就算对着满桌的山珍海味,我们的食欲也会减退几分。大人这样的行为,无形中在孩子心目中成了“任务”,有了压力,孩子不爱吃饭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以现在的物质条件,孩子饿不坏,也许会撑坏。所以,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不吃饭的问题。

孩子没有好食欲,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尝过饥饿的滋味;另一个原因是孩子的食量有差异,有的孩子食量大,有的孩子食量小,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达标就是正常的。

有的家长最怕孩子吃饭拖拉,一碗饭要吃很久,索性自己拿了碗给孩子喂饭,喂完省事。这样最不可取。如果怕孩子吃饭时间长,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时间,让孩子吃完饭,如果吃不完,立马把碗收了,饿了一顿,孩子就会记住饿肚子的感受了。

家长要以身作则,想要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吃饭习惯,家长要就要怎么做。孩子最喜欢模仿,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坐在餐桌边进餐,不要随意改变进餐时间和位置,让孩子心目中形成一种意识:坐在餐桌边才可以吃饭,吃饭要一心一意,不能玩玩具或看电视。

孩子睡觉,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孩子睡眠不稳容易惊醒,怎么办?

2.?孩子要抱着才能睡着,怎么办?

3.?怎样让孩子睡觉不怕吵?

 

 

关于睡觉,我有一大箩筐话要说。在怀孕前,我的睡眠很浅,一点点声音便可惊醒,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从怀孕6个月起,我严重失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周周1岁半。在那2年里,我的失眠断断续续,最严重时是在孕晚期,连续7天7夜也没怎么睡着,连走路都走不稳了。

严重的失眠导致我陷入重度焦虑,可能是由于我孕期焦虑失眠,周周出生后睡眠很不好。从刚出生起,周周一睡着就会发出嗯嗯嗯的声音,好像很费劲一样,半夜总要哭醒几次。尤其是得过两次肺炎后,半夜哭醒必须要抱着走,抱着坐下来都不行,还得竖抱着趴在我们身上。我婆婆戏称周周是条“趴石鱼”,意思是说周周趴在我们身上像一条趴在石头上的鱼。在周周7个多月以前,几乎每晚都是晚上12点以后才睡着,有时半夜两三点才睡着。当时,她的睡眠很不稳,一点点声响就能把她惊醒,有时抱在手里睡着了,一放到床上又醒来了。只有叼住奶头才能让她安静,睡着后我再把奶头轻轻拿出来,就这样养成了叼住奶头入睡的习惯,导致她的牙齿形成了“地包天”,这是后话。

当初,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周周睡眠不安稳。我带周周去看医生,医生说是缺钙,建议我补钙。补钙一段时间后,我带周周做了一个检测,结果说不缺钙了。但周周仍然睡眠不稳,必须要我抱着才能入睡,晚上仍然会哭醒几次,哭醒后要抱着走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周周1岁半。我四处查资料,希望找到周周睡眠不稳的原因。排除了疾病的原因,她既没受过惊吓,又不缺钙,会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后来回过头来想,其实很简单,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孕期失眠,又因失眠导致焦虑,这就是胎教不好的胎教!妈妈孕期失眠、精神紧张焦虑,孩子生出来后自然睡眠不好;第二个原因,产后我一直失眠焦虑,尤其是周周出生2个月内得了2次肺炎,我的弦绷得紧紧的。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传给了周周,虽然当时她只是一个小婴儿,但是她能感受到妈妈

内心的焦虑,从而让她也陷入焦虑。而且,由于我严重失眠,周周出生后,前半夜由婆婆带着睡,后半夜喂奶后有时由我带着睡,有时我喂完奶又走开,接着由婆婆带着睡。小婴儿没有和妈妈睡在一起,是没有安全感的。原来,周周睡眠不稳的罪魁祸首就是我紧张焦虑的心态!

那段日子我真是心力交瘁,周周睡不好,我也睡不好;我一睡不好就焦虑,我一焦虑周周也焦虑;周周一焦虑又导致她睡不好,她睡不好又导致我更焦虑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之后,我开始调整自己。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解决周周的睡眠问题。我喜欢写日记,在日记里,我告诉自己周周很健康,我的焦虑只不过是庸人自扰。每次写完日记后,我心里会放松不少。我也把紧张焦虑的感受向周周爸倾诉,说完后心里轻松了很多。在漫长的失眠路上,我看了不少医生,都没能彻底解决,后来偶尔在一本书上看了一个方子,只服了一剂,居然就能酣然入睡,后来连服了几剂,就彻底和失眠再见了。解决了失眠问题后,我的心态渐渐放松,不再像以前那么紧张焦虑。我的心态放松之后,周周的睡眠也逐渐变沉,慢慢地半夜不再哭醒,一觉睡到天亮。

这个过程让我相信,妈妈的心态和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堪称巨大!

只是,周周还是要我抱着入睡。一个坏习惯一旦形成,要去改变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大约是1岁9个月的时候,我开始纠正周周的睡眠习惯。周周已经习惯趴在我的肩膀上入睡,躺在床上就睡不着,哪怕上下眼皮打架了,躺在床上就会惊醒,必须等睡熟了才能放到床上。那时周周的睡眠比同龄小朋友要少,别人能睡十二三个钟头,周周只能睡十个钟头左右,如果中午睡了午觉,晚上必定到11点以后才能入睡,并且午睡要在床上玩1个小时左右才能入睡。刚开始,我从午睡开始纠正,让周周自己睡在床上,我给她讲故事或者唱歌,要求她好好盖着被子,不能掀掉。不过周周根本不能老老实实躺在被子里,总是一会儿坐起来,一会儿站起来。往往我讲得口干舌燥,周周还是没能睡着,最后还是抱在身上睡着的。

后来,我发现不睡午觉,周周晚上容易入睡一些。于是我不再试图让周周睡午觉,如果上床后15分钟没睡着,我便让她起来玩。同时,加大她的活动量,消耗她的精力。晚上准点洗脸刷牙上床,全家熄灯关电视。一躺到床上,周周的名堂可真多呀,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尿尿,一会儿这里痒,一会儿那里痛。我知道她这是找种种借口不想睡觉。折腾了一阵后,周周缠着我讲故事,讲得我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她还没有睡意。最后我索性不讲了,自己睡自己的,随便她去折腾。过了一阵,周周实在是无趣,竟然自己睡着了。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是晚上9点半上床,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走亲戚,这个时间都雷打不动。上床后我既不讲故事,也不唱歌,由周周自己睡,她基本上在15分钟之内能睡着。

 

睡觉和吃饭一样,是人的本能,困了就要睡的。很多孩子入睡困难,排除疾病和身体因素后,一般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和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而引起的。像周周小时候这样,主要就是受我情绪的影响,没有建立稳固的安全感而导致睡眠不稳。良好的睡眠习惯也非常重要,要做到不要哄、按时睡、不怕吵这几点。

不要哄。反思我自己的经历,哄孩子睡觉就是最不可取的。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应该让孩子自己躺在床上睡,不要哄,不要把孩子抱在手上睡,也不要在摇篮里摇着睡。如果抱着睡或摇着睡形成习惯,孩子就会习惯在抱着的状态或摇着的状态入睡,一旦不抱或不摇,孩子就睡不着。孩子上床后,既不要给孩子唱歌,也不要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孩子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入睡。自己睡的习惯越小越容易养成。另外,我发现要孩子睡觉,我们自己先不能急,如果你急于让孩子睡着,孩子又

不能很快睡着,你便容易烦躁,你一烦躁,孩子就更睡不着。倒不如放松一点,不急于要求孩子睡着,冷静地观察孩子有些什么“招数”,等招数使尽,孩子疲劳了就睡着了。

按时睡。孩子要定时睡觉,最好让孩子在晚上9点以前进入梦乡。这是因为宝宝的身高和生长激素有一定关系,而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由脑垂体分泌出来的,一般生长激素在深睡1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晚上10时到凌晨1时为分泌高峰,占总分泌量的20%~40%。孩子晚睡就可能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影响长高。对于孩子来说,固定在某一时刻做某件事,便会形成规律,所以要孩子按时睡觉,就必须建立有规律的作息,按时吃饭、按时洗漱、按时起床。每天晚上8点半便可刷牙洗脸洗脚,洗漱完毕准点上床。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便会习惯准点睡觉。

不怕吵。这一点非常重要,高质量的睡眠是不容易惊醒的,容易被吵醒就说明睡眠不深。周周刚出生,我婆婆就说,对孩子不要轻手轻脚,以免日后睡觉怕吵。她老人家的观点真是真知灼见,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可惜这一点我并没有做好。由于我睡觉怕吵,在我带着周周睡的时候,屋里必须保持安安静静,否则会吵醒我。由于习惯了在安静的环境中睡,所以周周小时候睡觉也怕吵。后来,我的失眠问题解决后,周周也逐渐睡得沉一些了,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蹑手蹑脚地出出进进,周周慢慢变得不怕吵了,睡着后我们在旁边说话笑闹丝毫没有影响。

孩子养成了好的睡眠习惯,对身体和心智都大有帮助,同时,家长也会轻松许多。

 

 

重点提示:

 

有些孩子晚上哭醒好几次,有些孩子午睡一二十分钟就会醒来一次,并且号啕大哭

孩子睡眠不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孩子睡眠不稳的原因,有可能是父母情绪的影响,比如母亲孕期失眠、精神紧张焦虑对胎儿进行了不好的胎教活动,或者产后失眠焦虑影响孩子情绪,孩子自然睡眠不好;第二个原因,也许是生理缺钙。

针对第一个原因,家长要先消除自身焦虑情绪,如果孩子受到影响,要做到不抱孩子睡觉、让孩子按时睡觉、孩子睡觉时不要轻手轻脚,以免日后睡觉怕吵。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吃零食

1.?为什么孩子只要到超市,就吵着要买各种各样的零食?

2.?为什么孩子嘴馋别人家的零食?

3.?孩子吃零食毫无节制,怎么办?

 

 

说到吃零食,家长们都感到头痛,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吃零食。很多孩子为了零食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有的孩子只要到了超市,就吵着要买各种各样的零食,不买不走;有的孩子为了吃零食撒泼耍赖,大哭大闹,不全部“扫光”不罢休;有的孩子更绝,进了超市后,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零食的包装撕开,然后慢条斯理地开吃他知道撕开包装后爸爸妈妈不买都不行。

滥吃零食的坏处多多。我看到过一个小朋友,3岁半不到,体重却有50多斤。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像一只小企鹅。我问孩子的妈妈孩子怎么这么胖。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特别爱吃零食,每天薯条、鸡腿、可乐、糖果、饼干不断,吃了零食还能吃主食。”我说:“难怪呀,孩子吃的那些东西不都是导致肥胖的吗?”孩子的妈妈说:“就是啊,孩子这么胖,已经很不正常了。我们正在给孩子减肥,可是增肥容易减肥难啊!”

吃零食的害处众所周知。除了肥胖,滥吃零食还会导致没胃口吃正餐,常吃零食会扰乱正常的消化规律,进而影响孩子的饮食。家长应该都有体会,如果孩子在饭前吃了零食,那餐饭往往吃得不多。另外,常吃零食,由于零食中酸、甜、咸各种味道的强烈刺激,导致孩子味觉迟钝,以致一般的饮食根本不足以引起孩子的食欲。长期食欲不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会造成营养不良。

 

零食的诱惑力对孩子怎么会如此之大?其实回顾一下我们小时候,我们曾经也是如此痴迷于零食

!说说我的几件关于零食的趣事吧。大约4岁的时候,我在家里一个瓷坛子里意外发现了一包片糖,面对这个意外的收获,我欣喜不已,可我又担心吃掉几块后会被妈妈发现数量变少,于是我想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天衣无缝的“好主意”:将每块片糖都吃掉一小截,这样片糖的数量就没有变少,妈妈发现不了。

我的自作聪明换来的结果是一顿臭骂。我妈妈回来发现每块片糖都短了一截,恼火不已,她说:“唉,你要吃就拿几块吃啊,为什么要每块都咬成这样?”

 

回顾幼年的经历,我感悟到一点:若想让孩子自觉地少吃零食,关键在于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不是大人时时刻刻监督。如果时时需要大人监督才能少吃零食,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抵挡不了零食的诱惑。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在“适度和自律”一文中有详尽的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另一方面,对于零食,家长不能限制过度,限制过度会让孩子更加想吃,自己家没有,就会想别的办法,甚至伸手拿别人的。

这是一位妈妈写给我的信:

“我的孩子3岁5个月,在幼儿园上小班,平时对他吃零食控制得比较严,因为吃多了零食不爱吃饭,所以一般是在饭后才给他糖果、蛋糕之类的。就是平时家里有好吃的,也都会先藏起来,等他表现好时才拿出来给他。但是最近发现他在幼儿园拿小朋友的糖果吃,有三次了。第一次是在小朋友放书包的柜子里,小朋友掉的没拿回家的他捡来吃;第二次是看到小朋友书包边的口袋里有糖,他也拿回来吃,我和他爸问他,他如实地告诉我们糖是怎么拿的;第三次是我妈发现他拿了糖,可能口气上不是很好,孩子跟外婆撒谎说是爸爸给的,不过我们问他的时候他还是说了实话。我突然意识到了可能是平时我们限制他太多,不准他吃这个,不准他吃那个,造成糖果对他的诱惑力太大,再见到小朋友的糖果时,实在是无法克制。于是,我就带他去买了很多糖果回家,每天在他的书包里放一点,让他知道自己书包里有好吃的,希望他不再去在乎别人的好吃的。请问您能否给点建议?”

这位妈妈起初对零食的限制有些过度,“不准他吃这个,不准他吃那个,造成糖果对他的诱惑力太大,当他见到小朋友的糖果时,实在是无法克制”,以致伸手拿了小朋友的糖果。过度地限制零食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压抑,人都有一种这样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孩子也不例外,对于孩子来说,越不给他吃零食,他就越想吃,吃零食的欲望在大人的压抑中被强化了。自己家没有零食吃,就去拿别人的,这个孩子就是这样的心理。

平时把零食藏起来,只有表现好的时候才拿出来给他吃。这是很多家长的常用做法,但这样做很不好:其一,零食买回来却藏起来,这实际上就是不信任孩子,在防备他,这给孩子的感觉很不好。想想,藏起了零食就能熄灭孩子想吃零食的欲望吗?还是在藏藏掖掖中勾起了孩子更加想吃的冲动?如果孩子控制不住这种想吃零食的欲望,是不是会翻箱倒柜四处去找?藏零食是处理孩子吃零食的最糟糕的方式,这实际上是“引诱”孩子偷零食吃。其二,表现好才拿出来给孩子吃,这是把零食当做了奖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零食是一种奖励,是一种好东西。这是在间接鼓励孩子吃零食。

有家长可能会疑惑了:既不能过度限制,又不能把零食藏起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买回零食摆在孩子眼皮子底下,让孩子自己吃?那岂不是对孩子的诱惑更大?那孩子还不一次吃个够?其实不会,和上面这位妈妈沟通后,不久后收到她的反馈,说他们不藏零食了,孩子对于家里摆在桌子上的零食反而不经常拿了,每天在他的书包里放少量他爱吃的零食(尽量是健康食品),让他自己有好吃的,他也不再拿别人的零食了。最为可喜的是,孩子能在大人的提醒之下保持适度了,比如约定只吃2块饼干,他就决不会吃第3块了。孩子都有“向

善”的心理,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孩子,孩子是不会辜负我们对他的信任的。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零食,我们不能“堵”,只能“疏”。正确的做法是把吃零食的控制权交给孩子,建立简单的规则,比如饭前不能吃、睡前不吃、不能多吃等,让孩子自己保管零食,并且决定什么时候吃。买零食的时候,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零食。买回家后,放在孩子便于拿取的地方。我对周周就是这样做的,我从来不藏零食,而是把零食放在周周方便取放的地方,或者由她自己找地方存放。

有一次,朋友送给周周一箱旺仔牛奶,我和她约定,一天只能喝一盒。周周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盒,一口气喝光了,觉得还不过瘾,哼哼着还要一盒。我说约定好只能喝一盒的啊,要适度,等明天再喝吧。周周知道要遵守约定,也知道吃任何东西要保持适度,于是不再坚持。她把牛奶收到小橱柜里,乐呵呵地干别的去了。第二天早上,周周一睁眼就说要喝旺仔牛奶,喝完一盒后便自觉地把柜子关好,不再要求喝第二盒了。最有意思的是,剩下最后3盒的时候,周周先自己喝了一盒,然后把剩下的两盒分给了我和她爸爸。我故意逗她,“只剩下两盒了,你都给了我们,你就没有喝的啦。你不留着自己下次喝吗?”周周说:“我喝够了,我昨天、前天,还有四天(意思是前面好几天)都喝了,够了。”看着她那张笑靥如花的小脸,一股感动的暖流涌上我心头。

周周也很喜欢吃零食,但是对零食她能自觉地保持适度。当然偶尔也有抵抗不住诱惑的时候,但在我的提醒之下都能适可而止。这是因为她意识到零食尤其是垃圾食品不是个“好东西”。她知道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暴饮暴食,应该适度。这个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有位妈妈说,她不想让孩子吃垃圾食品,也从来不给孩子买垃圾食品。但是,有时在户外玩耍的时候,别的孩子带了垃圾食品,家长出于好意会分给孩子们吃,这位妈妈就替孩子谢绝了,说“我的宝宝不吃垃圾食品”。她不知这样做对不对,于是问我。我说:“这样很不好。吃一次垃圾食品对孩子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你替孩子做决定,阻止孩子和别人自由交往,这个影响很大。碰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应该介入,应该由孩子决定吃还是不吃别人的零食。”

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做到少吃零食。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少吃零食,自己却很喜爱吃零食,这样是非常糟糕的。如果连家长都做不到少吃零食,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家长能吃零食,孩子就不能吃,还跟孩子说什么“小孩子不能吃,大人才可以”,这更是错上加错,只会引起孩子更深的抗拒。

 

吃零食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既不纵容,也不过度限制,合理引导,孩子会养成适度摄取零食的习惯。最后,提醒大家要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饮料。

 

 

重点提示:

 

小孩爱吃零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无节制地滥吃零食会导致肥胖,还会导致小孩没胃口吃正餐,扰乱正常的消化规律,进而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有错误的观念:第一,把零食当做“好东西”,藏起来,放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第二,把零食当做“奖品”,当孩子表现好时,才给孩子吃。这两种做法一方面是对孩子不信任,另一方面鼓励了孩子吃零食。家长限制过度会让孩子更加想吃,自己家没有,就会想别的办法,甚至伸手拿别人的。

其实,若想让孩子自觉少吃零食,关键在于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不是大人时时刻刻监督。如果时时需要大人监督才能少吃零食,那么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抵挡不了零食的诱惑。让孩子少吃零食,家长要做到:

第一,买零食的时候,引导孩子选择自己

喜欢的健康零食。

第二,零食买回家后,放在孩子便于拿取的地方。

第三,把零食的控制权交给孩子后,建立简单的吃零食规则。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如何回应

1.?当孩子在地上撒泼要买已经买过的赛车时怎么办?

2.?孩子提不合理要求时,父母控制不住发脾气,怎么办?

 

 

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家人没有满足他的要求的时候,使出孩子惯用的“武器”来要挟家长。武器不外乎这几种:哭哭啼啼、大发脾气、撒泼耍横、在地上打滚。家长或不堪其扰,向孩子妥协了;或恼羞成怒,对孩子非打即骂,以武力让孩子屈服了;或念念叨叨,说一番大道理,孩子却听不进去。

如果孩子经常使用要挟的“手段”,一定是他曾经成功地用这种手段得逞过。

周周也曾有过不守规则而哭闹的经历,那是在她两岁多第一次看巧虎的视频的时候。孩子过久地看电脑或电视,对智力和视力都不利,因此在看之前,我和她约定每天只能看一集,周周爽快地答应了。看完一集后,周周觉得很不过瘾,还想看一集。我温和地说:“巧虎很好看,你很想继续看是不是?可看电脑久了会坏眼睛,你答应妈妈只看一集的,要说话算数。”周周实在是太喜欢看巧虎了,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哼哼要再看一集。我坚决地拒绝了,在旁边陪着她。周周哼哼唧唧哭了一会儿,见我的态度非常坚决,便不再坚持,玩别的去了。自从那次之后,她每次看完一集巧虎都会主动关掉电脑。

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不要说教,也不要孩子一哭闹就依从,更不要打骂,正确的做法是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不能这样做的理由,然后温和而坚决地拒绝。不管孩子哭得多大声,哭得有多久,赖地撒泼得多厉害,家长在一旁平静观察或该干什么干什么,耐心等待孩子的情绪平息。这个过程中,家长最难做到的就是不能保持平静,一不小心就会火冒三丈,只要家长着急上火,铁定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了。

不少家长问我:“我也知道发脾气不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啊,怎么办?”

喜欢发脾气的家长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种是不了解孩子。解决办法是多学习育儿知识,读懂孩子的内心。譬如要挟,孩子也就那几招,如果你了解他的那些招数,知道他下一步要出什么招了,你基本上胜券在握,还要发什么火呢?第二种是家长自身的性格急躁,修养不够。这就需要家长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别无他法。家长脾气暴躁又没有自控能力的话,孩子怎能不任性呢?家长要以身作则,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处事的方式客观理性,不要任性而为,孩子才不会任性而为。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非常情绪化,同样一种行为,在家长心情好的时候会被允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被允许。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慢慢就学会察言观色,揣测大人的心思。有的家长则是不管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都喜欢阻止孩子,非要等到孩子哭闹才会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哭闹,家长就满足”,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必须要“哭闹”才会得到大人们的允许。这样的家长在阻止(或拒绝)孩子之前,应该好好想想,这件事是应该严厉禁止的吗?如果不是,就不要等孩子哭闹了再来答应。同样,如果是应该严厉禁止的,就要坚决制止,不管孩子怎么哭闹都不能妥协。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是“威逼”,就是“利诱”,比如和孩子说好了到点回家,可是到点了孩子不回,以哭闹要挟。家长先“威逼”:回不回家?不回下次再也不带你出来了,天天把你关在家。后“利诱”:跟妈妈回家,妈妈去给你买糖吃。这样做,给孩子的负面作用是:家长不可能真的天天把孩子关在家,“威逼”没有兑现,孩子意识到家长这么说只不过是只“纸老虎”,今后不会再相信家长的话,家长会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利诱”容易兑现,兑现后孩子会觉得哭闹要挟就是好,还可以“得利”,这不是在助长孩子下次继续要挟吗?

其实,孩子的要挟无外乎“哭闹”“赖地撒泼”“打人”等几种方式,孩子喜欢要挟成人是因为他曾经要挟成功过。倘若孩子要挟几次未成,便会意识到要挟无用,从而慢慢放弃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所有在场的大人要态度一致。孩子是最敏锐的,只要现场有一位成人有一丁点袒护,他就会将要挟进行到底。

但是,孩子的哭闹不一定全是要挟,有时是家长没有理解孩子,阻止了孩子的内心成长需求,是孩子略略的反抗。有的家长对于什么是合理行为、什么是不合理行为界定得非常模糊,有的甚至自己都拿捏不准哪些应该允许,哪些应该严厉禁止。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混乱,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合理的,哪些行为是不合理的,所以孩子会闹着要满足他的要求。前面说过,只要孩子的行为不破坏环境、不伤害自己、不妨碍他人,我们都应该视为合理行为,对此,家长应该抱以支持和理解的态度,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不需要经过成人允许的,他有自己决定的权利。家长要“懂”得孩子,把自己降到孩子的高度,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去思考,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给孩子决定权。切勿把孩子内心成长的需求当做无理要求。而对于不符合上面几条的,则视为不合理行为,应该坚决制止,不论孩子怎么要挟都不要迁就。

 

重点提示:

 

孩子喜欢提一些无理要求,特别是跟小孩一起上街的时候,看到商场里眼花缭乱的玩具,看到游乐场好玩的设备,经常买了一个要买两个,玩了一次要玩两次,家长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就“威逼”、“利诱”。通常,家长对这样的孩子没有什么办法。有些家长要么就在孩子的“威逼利诱”下顺从了孩子的无理要求,要么就发脾气。

家长如果顺从了孩子的无理要求,以后孩子还会有更多的无理要求,在家长不同意的情况下,孩子就会使出惯用的“武器”来要挟家长,因为他曾经成功地用这种手段得逞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没有不败给孩子的。

家长如果发脾气,第一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第二是家长自身性格急躁,这对亲子关系是个考验,到这个地步,事情铁定处理不了,结果会是两败俱伤家长脾气越来越暴躁、孩子心理受到伤害。

正确是做法是: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不要说教,也不要孩子一哭闹就依从,更不要打骂,要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不能这样做的理由,然后温和而坚决地拒绝。

孩子的学习就是不断体验

1.?周周拣挑鸡蛋的故事。

2.?怎么让孩子不断体验?

 

 

一个晴朗的春日,气温突然升高,我担心搁置在竹筐里米糠中的鸡蛋会变质,欲把鸡蛋拣到篮子里再放入冰箱。周周平时非常乐意和我一起干家务,这次也不例外,她兴致勃勃地和我一起在米糠中“刨鸡蛋”。周周对鸡蛋并不陌生,几乎每天早晨都吃一个,但是零距离接触生鸡蛋,这还是第一次。

在拣鸡蛋前,我交代周周“要轻拿轻放,否则会打破”。周周点头应允,把手伸进筐里,在米糠中淘呀淘呀,淘到了第一个鸡蛋,兴奋地大喊:“我找到一个了!”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篮子里。接着又淘出了第二个、第三个突然一不小心,一个鸡蛋从周周的手里掉下来,落在篮子里,破了。周周拿起那个破了的鸡蛋,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放下,好像觉得有点可惜。随后,她更加小心地拿竹筐里的鸡蛋,直到把筐里的鸡蛋全部拣完,没再打破一个鸡蛋。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刚开始我交代要轻拿轻放,周周也按我所交代的很小心,但是仍然没拿稳,打破了鸡蛋,而在打破一个鸡蛋之后,她却没有继续打破鸡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之前她没有“鸡蛋易碎”的体验,所以尽管我有交代,但她仍然是一知半解。打破了一个鸡蛋之后,她有了“鸡蛋易碎”的体验,明白自己应该更加小心地拿鸡蛋了,于是再也没有打破鸡蛋。

这样想来,我的交代是多余的,这是由于我潜意识里还是担心周周会把鸡蛋打破,没有真正信任孩子。交代再多,没有体验,孩子仍然不懂;不交代,孩子体验过了,自然就明白了。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体验。比如认识“鸡蛋”,大人一般会这样教孩子:鸡蛋是椭圆形的,表面光滑,易碎,蛋壳里面有蛋白和蛋黄,味道很鲜美,等等。讲一大堆的概念,孩子还是一知半解,倒不如让孩子拿鸡蛋,摸一摸、看一看、放一放,再打开看看,煮熟了尝尝,孩子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就感知了鸡蛋的形状、性质、味道。又如认识“水”,无色无味、透明、可以流动。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来讲这些,孩子一定会兴味索然,但是如果让孩子去玩水,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到水的上述特点,他们会用两个杯子把水倒来倒去(感知水的流动),把小手放入水中仍然可以看见自己的手(感知水的透明),用不同颜色的容器装水(感知水是无色的)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纸上谈兵”,给孩子讲一大堆的概念,很少给孩子体验的机会。有位爸爸给孩子买有贴纸的书,意在开发孩子的潜能。有个题目是这样的:上方画着一只小白兔,下方画着萝卜、青菜、肉、小鱼之类的食物,问题是“请把小白兔爱吃的食物贴出来”。爸爸指导着孩子把萝卜、青菜贴在小白兔的下方,孩子照做了。我问这位爸爸:“孩子喂过小白兔吗?”爸爸摇摇头,说:“没喂过。”我说:“那你告诉孩子贴贴纸有什么意义呢?”爸爸说:“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小白兔的食性啊。”我说:“想让孩子了解小白兔的食性,直接让孩子拿各种食物喂小白兔不更直观吗?小白兔吃什么不吃什么一目了然,根本不需要大人去教。”这位爸爸恍然大悟,拍拍脑袋说:“说得有道理啊。”

这是典型的灌输知识,孩子没有喂养小白兔的体验,他获得的只是爸爸告诉给他的东西。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用处,反而有害处:一是让孩子形成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等着成人来“灌输”,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二是缺乏亲身体验,面对枯燥的一堆概念,孩子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

不仅家长如此,学校也是如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是在教室里规规矩矩上课,很少把课堂搬到户外,也很少给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堂上讲一大堆的“概念”,却不曾给学生一点“体验”,这样的学习又怎么不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又怎么能让孩子理解和记住?难怪我们的孩

子会“高分低能”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给周周制造各种体验的机会。一次,周周对做饭发生了兴趣,自己舀了一勺米,粗粗地洗了洗,放进电饭煲。我帮她插上插头,她自己按下“煮饭键”,煮的过程中不断揭开盖看看熟了没有。在她的“开开合合”之中,过了比平时长几倍的时间,饭最终还是煮熟了。周周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连连说:“我自己煮的饭格外香!”光白饭(没菜)就吃了两碗。

在我们家,周周几乎什么都可以体验:拿着牛排刀切菜,切好后再炒熟;用迷你撮箕和扫把,自己扫地,看着自己打扫后的屋子,她充满成就感;拿着小锄头挖土种树、种菜;饲养小鸭子、金鱼、虾子、蝌蚪等小动物;吃饭前端菜拿碗,饭后收碗打扫;和我一起做家务,收拾整理物品、抹桌子、拖地板、晾衣服、包饺子、做南瓜饼、炒菜洗菜,等等。孩子非常喜欢参与到成人的活动当中来,在这些活动当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习各种知识,这就是“生活即学习”。只要周周愿意,几乎任何事情,我都会让她尝试和体验一下。有了各种体验,周周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非常谨慎,完全不必担心她会被烫伤、切伤、触电,她甚至提醒我要小心被切到、烫到。

除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琐事”的体验,我们还经常带周周到郊外、乡村、江边、公园等地体验,摘果、摘菜、爬山、戏水、捡田螺在很多同龄孩子忙着学习识字、算术、舞蹈、英语的时候,周周在疯玩着,丰富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在体验的同时,她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很多。很多人见到周周,看到她的画,听到她说话、提问,大家会惊叹于她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好问爱思考的习惯,纷纷询问我是怎么教育周周的。我笑笑说,就是让她不断体验,什么都尝试,这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重点提示:

 

孩子6岁以前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实践、不断体验。

很多孩子的父母习惯纸上谈兵用书本上的字、图等去教孩子识物,很少把“课堂”搬到户外,也很少给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是典型的灌输知识,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些教育方式不仅没有用处,反而有害处:一是让孩子形成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等着成人来“灌输”,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二是缺乏亲身体验,面对枯燥的一堆概念,孩子可能会失去学习兴趣。家长应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中去体验、学习,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公园、江边、乡村,与大人、小孩接触、交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力,“寓教于乐”。

1.?孩子不敢主动跟小朋友玩,怎么办?

2.?什么是小孩眼中的真实小社会?

3.?在孩子的“社会”里,父母应该怎么做?

 

周周和思思在乐乐家玩,她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舞。周周和乐乐手拉手模仿电视里面跳交谊舞,周周围着乐乐转圈,开心得不得了。突然,我发现思思不见了,我问思思妈:思思呢?思思妈起身一看,原来思思躲在卧室里,撅着嘴、皱着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她一定是觉得周周和乐乐在跳舞,她被排除在外,她因此而感到失落,一个人躲在卧室生闷气。

我蹲下来问思思:“你是不是想跟周周、乐乐一起跳舞呀?”思思点点头。我给她打气,“那你去找她们呀!”思思妈附和着说:“是的,你去找她们玩。”思思犹犹豫豫站起身走了出来,很想开口又担心被拒绝的样子。我再次给她打气,“你说呀,她们会和你一起玩的。”最终,思思还是没能鼓起勇气,默默地站在一旁不吭声。我对周周和乐乐说:“思思想和你们一起跳舞,可以吗?”周周停下来,拉住思思的手说:“来,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在周周拉起思思手的一瞬间,思思的脸立刻由阴转晴了,三个孩子玩到了一起。

思思在人际交往中缺少一种主动性,看到别人玩到了一起,她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心里很失落。她很想参与进去,但是鼓不起勇气,等着别人来找她。其实很多孩子都像思思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加入其中。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孩子,在家里话很多,和熟悉的小朋友也能玩到一块,但是在幼儿园参加集体活动时就游离于团体之外了。她对集体活动很有兴趣,但不敢加入进来。小朋友结伴玩耍的时候,她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满脸羡慕,小朋友来邀请,她会欣然加入;但是如果别人不邀请,她从不主动加入。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并不是特别胆小的那种,也不孤僻,他们就是比较被动,他们想加入到团体中来,但从来不会主动出击,只是等待别人来邀请他。

主动交往是一种能力,尤其是在一个团体中,迅速适应这个团体,和团体中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成为团体中一个被忽略的对象,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很多孩子都缺乏这种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缺乏一个真实的“社会”,缺乏锻炼的机会。孩子参加团体活动的机会不够。除了幼儿园,孩子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参与多人的活动,有时就算参与,家长也免不了会介入。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跟一个或两个同伴玩,甚至一个同伴都没有。而在很多传统的幼儿园,老师喜欢过早介入到孩子当中,比如玩一个游戏,老师会安排张三当什么、李四当什么、王五当什么,孩子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没有彼此协商和合作的机会;孩子有冲突,老师唯恐出乱子,立刻过来“调停” 所以,传统的幼儿园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而是一个有人监督、管理、调停的群体,孩子在这样的群体里,总是被安排、被管理、被协调,无从锻炼其主动性。

 

对于孩子来说,怎样的团体才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一个自由的、平等的、没有大人介入的团体才是真实的社会。比如在大人聚会的时候,各自带上自己的孩子。大人玩大人的,孩子玩孩子的,大人不介入到孩子当中,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打打闹闹、玩耍嬉戏,哭的哭、笑的笑。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

我就在我家周围努力地给周周营造一个这样的小社会,我和身边一些熟悉的、开明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把我的教育观“灌输”给他们,让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我保持一致。一有机会就“召集”三四个甚至更多孩子在一起玩,而家长们除非必要,否则不介入到孩子当中。

人是“社会人”,离不开社会交往。一个不够主动的人,就难以获得和别人交流的机会,难以架起发展人际关系的桥梁。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真实的“社会”,尽量少介入孩

子,鼓励孩子主动和他人交往。

 

 

重点提示:

 

主动交往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一个团体中,要想迅速适应这个团体,就必须和团体中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成为团体中一个被忽略的对象。很多孩子都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

很多小孩在人际交往中缺少一种主动性,看到别的小孩玩到了一起,他觉得自己被孤立了,心里会很失落。其实孩子很想参与进去,但是鼓不起勇气,他等着别人来找他。但是小孩们正玩得开心,根本无暇也没有能力顾及其他小朋友。

父母应该在培养孩子主动交往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机会就“召集”三四个甚至更多孩子在一起玩,给孩子一个自由、平等、没有大人介入的“孩子的社会”,鼓励孩子主动和他人交往。

是什么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1.?让孩子学习怎么就那么难?

2.?孩子有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是带着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到人间的,我们把孩子称作天才一点都不为过。我们来看看周周的想象和创意。

晚上,周周和我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突然,周周指着窗外大喊:“那里有眨眼睛的飞机!”我循着她的角度望去,天空中果然有一架飞机飞过,飞机上的灯一闪一闪的,不正像在眨眼睛吗?

秋千荡得很高的时候,眼看就要碰到最近的大樟树的树叶,周周说:“我好像要摘到树叶了。”接着来了一句更惊人的,“我好像要摘到星星了!”这句不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周周画了一幅画,画的中间有一个小孩,小孩头顶是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的鼻子、嘴巴、眼睛俱全,笑眯眯的,太阳的光芒(圆圈旁的一根根细线)紧紧贴着小孩的手。周周是这么描述她的画的:一个小朋友在公园玩,他迷路了,他去找太阳公公帮忙。太阳公公说:“牵着我的手,我带你去找警察叔叔。”太阳公公牵着小朋友的手,这是多么大胆的想象!

周周有时候会把小伞撑开,搬一把小板凳坐在撑开的伞下,口中发出呜呜的声音,说是开飞船。

中秋节,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幽蓝的夜空中,月亮在树梢上挂着,又圆又亮。此情此景引得周周“诗兴”大发,出口成章,那时周周刚满3岁。

月亮

月亮升起来了

小树和她做朋友

房子也和她做朋友

一不小心

月亮掉到池塘里了

月亮大声喊

救命啊,救命啊

小树救起了月亮

月亮弄得脏兮兮的了!

这样的创意还有很多,您家的孩子肯定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画家、发明家,他们有着数不尽的奇思妙想,很多想法让我们成人瞠目结舌却又堪称绝妙!

 

与孩子的创新能力相反的是,成人的创新能力低下。周周爸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员,有一次谈到创新时大发感慨,说身边的同事包括他自己要设计个什么方案的话,必须找样本来参考,不参考就想不出来。我们这一代受应试教育长大的人大概都有同样的感受吧。小时候的我们应该也是有天赋的,也有非凡的创造力,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天赋呢?

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不难找到答案,是不当的教育。我们从小到大都被这样灌输:要听话,不淘气,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学校、家长、社会评判我们的标准是:成绩好+听话=好孩子。他们全然不顾我们有什么兴趣爱好,也不允许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独立见解。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悟到的“因材施教”基本没有被现行的教育采纳,千篇一律地学语文、数学、物理、政治、化学等,丝毫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我发现我真正用到的知识很少是在学校学到的,而各方面能力也不是在学校培养的。相反,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学校,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了与各种人相处以及解决各种问题。

学校和幼儿园喜欢搞一刀切。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大多是集体形式,把全班几十个孩子组织起来,排排坐,老师在前面“上课”。我曾经在和不少幼儿园

老师交流时戏称,现在孩子上幼儿园是被“赶鸭子”:老师赶着一群孩子,在同一个时间做同一件事情,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对于教学活动,孩子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儿。所以,孩子学习就变成了“赶鸭子上架”。

童话大王郑渊洁对于教育有一个这样的观点,大意是他的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是动物园饲养野兽,喂什么吃什么;他的教育是放养野兽,野兽自己想吃什么自己捕食。他主张要“放养野兽”般教育孩子。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一观点。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而不是由老师或者家长来喂他吃。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他就有兴趣,有主动性,学习就是“美食”,他“吃”起来是一种享受;由成人喂,孩子很被动,没兴趣,学习就是“难吃的东西”,他可能吃得想吐。

 

下面这两位“差生”的转变,就是因为最后由他们自己选择“吃什么”。

《东方早报》2006年9月份报道过一位叫王楠子的少年,在国内他被教成水泥脑袋,到美国后他被育成年轻天才。报道称,8年前,王楠子是上海某中学一个“标准的差生”,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无奈之下赴美求学;8年后,他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王楠子后来是费城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该校动画专业最出色的学生。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也曾报道过一位叫牛培行的少年,年仅16岁已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从12岁第一项发明至今,已有多项发明获得省市、国家发明创新比赛大奖,并被国内企业及美国投资公司看中,签订购买和投产意向书。而牛培行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小学三年级以前,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校几百名学生中的最后一名。贪玩、不听讲、不记笔记,更不完成作业。“那时,我经常被老师罚站,叫家长也是常有的事。”牛培行说。因为学习差,牛培行在小学就转了3次学,父亲甚至把他送到远在呼和浩特的一所自治区重点小学。

王楠子在国内因为开玩笑、爱接茬、迷恋运动被认为是问题孩子,而这些在美国老师眼里都不成为被批评的理由。一次,他像过去在国内一样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太受鼓励了。”王楠子感叹。正是那些记忆犹新的鼓励促使他真正开始自觉地学习和奋斗,使他开始彻底摆脱了原来差生的自卑心理。

而牛培行呢,不爱上课,就喜欢在马路上或者自行车修理铺捡些废零件,捡回来就开始琢磨,制作一些小玩意儿。看到儿子玩性不改,父母开始送他到培训班学习。让他学电子琴,琴没弹几下,他却在一边不停地鼓捣电源插座;让他学国际象棋,他却闹着要上制作班,后来只好答应两门课一起学。结果国际象棋学了个一塌糊涂,连基本步法都不会走,而小制作却大有进展。从此,他的房间变成了加工厂,床上堆满了各种工具、模型、零件。进入初中,牛培行的学习成绩有所长进,发明创造也进入了高峰。

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每个孩子的兴趣点都不一样。不是孩子不好好学习,而是“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当你羡慕别人的孩子画画好或钢琴弹得好的时候,你要仔细地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有什么特质?不要盲目地去和别人攀比。

 

2009年,华裔科学家曹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8位华人,但都不是中国国籍。为何中国无人获诺贝尔奖?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思考。有些人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苗子在小学阶段就被扼杀了。但我觉得,诺贝尔奖的苗子在学龄前就被扼杀了!应试教育的触角早已伸向了学龄前,幼儿园小学化已成普遍现象,而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广告词不知是谁想出来的,

误导了多少家长,祸害了多少孩子),教孩子识字、算术、读经等,有的忙着给孩子报钢琴、舞蹈、美术等各种培训班,家长和老师们乐于让孩子掌握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似乎这样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鲜有家长想过,孩子喜欢吗?孩子所学的是否适合他?获诺贝尔奖是需要创造性思维的,而在儿童早期给孩子灌输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会大大地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育就应该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写作千篇一律地教孩子就会抹杀孩子的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去干涉他,教育就这么简单。

 

 

重点提示:

 

每个孩子都有着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创新能力就开始下降。为什么我们小时候也是有天赋的,大了天赋却被扼杀了呢?主要还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当导致。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因材施教,在儿童早期给孩子灌输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会大大地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应该注意,要仔细观察孩子,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千万不要强迫他去跳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去干涉他。

1.?为什么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创造力了呢?

2.?怎么做,孩子才能画有创造力的画?

 

孩子的创造力与生俱来,非常惊人,上一篇文章列举了周周的很多大胆的创意,我也从其他孩子身上看到过类似的甚至更好的创意。我坚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那为何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创造力了呢?

先来看看成人是怎么来教孩子的。有一次在朋友家玩,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画画,大人们在一旁围观。周周是天马行空,想到哪儿画到哪儿,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象大胆。另两个孩子则是小心翼翼的,唯恐画错。我问他们的家长,以前是让孩子怎么画画的。一位家长说是让孩子照着画,另一位则是让孩子描着画,也就是用一张半透明的纸覆盖在画上,把画的内容拓印出来。孩子习惯了照着画或描着画,一旦离开范画就不知该怎么画了。在不少学校和幼儿园,教孩子画画都是用“临摹”的方式,不知家长们记不记得自己小时候上美术课是怎么学画画的,我上学的时候就是照着范画画,这样“照着画”的后果是,如果不照着范画画,我就画不出来。

“示范”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师在教孩子时常用的方法,比如写字、唱歌、舞蹈甚至玩游戏,都是教育者先示范一遍,然后孩子跟着来一遍。一位妈妈就曾经非常热衷于事事示范,甚至在孩子玩沙的时候,她看见孩子笨手笨脚的,也忍不住要示范该怎样玩。她这样给孩子示范怎么做“生日蛋糕”:用铲子把沙拢成圆圆的一堆,再拍打得紧一点,再插上几根小树枝,嘴里同步解释这几个步骤,做好之后,她让儿子跟着学一遍。儿子很快就学会用沙子堆生日蛋糕了,她沾沾自喜,觉得孩子学得不错。可是就在不久后,她发现儿子不管做什么,都等着她示范,如果她不示范,儿子就不会动手了。包括玩沙,儿子也只会照着她示范的方法去玩,完全想不出其他的玩法。她这才感到事态严重了。

成人的“示范”实际上是人为地设置了一个框框,把孩子的创造力禁锢了起来。成人的示范在孩子的眼里会成为一个标准动作,成为孩子模仿的范本。这对创造力来说却是不利的。虽然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模仿的学习缺少独立思考,因此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了孩子的独立思考,丧失了创造力的发挥。而且,成人所做的示范大多是面对某问题时所运用的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想法和点子就被排除在外。

 

很多人是非常主张模仿的。他们认为:先有模仿,后有创新!我觉得创新和模仿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模仿甚至会局限人的创新能力。

我思考了很久,比如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时候,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袁隆平研究出杂交稻的时候他们没有模仿谁,最多不过是参考一些前人的经验。

当然,我并不完全反对模仿,毕竟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对于好的东西是需要模仿的,但是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而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吸取别人的经验,并努力超越。所以,孩子年龄越大,创造力越差的一个原因就是:成人教得太多,让孩子模仿太多。我还看到过不少孩子小时候很有灵气,上学后或上培训班后,技巧是学了不少,灵气却没了。过早注重知识性和技巧性的东西,势必会以牺牲孩子的创造力作为代价!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人喜欢控制孩子,孩子逐渐失去个性、丧失独立的人格。一个丧失个性、没有独立人格的人,怎么可能有创造力?前面说过,大多数成人认为听话才是好孩子,成人为了省心,认为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就好。这种教育观之下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很听话、乖巧,但其代价是丧失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着批判和质疑精神的人,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我们的教育最失败的一点就是,太不注意保护孩子的个性了,随着个性的被扼杀,创造力也被扼杀了。

创新能力是人类最

重要的一种能力,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全依赖于创新。创新能力缺失会造成很多恶果。对于企业来说,创新能力的缺乏便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中国制造”多,“中国创造”少。从汽车到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再到电脑、手机,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很少。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技术,所以即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人赚取的只不过是一点可怜的加工费,利润中的一点小钱。没有创新的“中国制造”模式的直接恶果是,为全世界贡献了物美价廉的产品,而留给自己的,却是工人们少得可怜的工资待遇和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什么是杰出人才?创新型人才才是杰出人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创新能力随着受教育的增多而不断递减。由于创新能力的缺乏,我国作为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至今没有产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孩子的创造力与生俱来,不需“培养”,只需“保护”。家长要做的是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保护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不以成人的定式思维去影响和评价孩子,欣赏并记录孩子的“奇思妙想”,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被破坏。

1924年,鲁迅先生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上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讲,题目叫“未有天才之前”,他说道:“在要求天才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但是我们得给天才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自由是天才诞生的土壤,专制和控制是扼杀天才的毒药。让我们每一个家长先给孩子成长为天才的土壤吧。

 

 

重点提示:

 

孩子越大反而失去创造力了。这跟成人怎么教孩子有密切关系 “临摹”(就是模仿)是父母教孩子的一种方式,“示范”也是很多父母和老师在教孩子时常用的方法。“临摹”和“示范”往往给孩子的创造力设定了一个框,把孩子创造力禁锢起来了。成人教得太多,让孩子模仿得太多,控制得太多,孩子就会丧失个性,丧失独立的人格。

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只需要“保护”,孩子喜欢什么,孩子要画什么、怎么画,孩子玩什么、怎么玩 这些都由孩子自己决定。

第一次离开妈妈远行

1.?独自去外婆家的孩子想妈妈了。

2.?孩子为什么害怕离开父母?

3.?为什么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很久都不想父母?

 

周周一直是我带,没有离开我出过远门。周周3岁10个月的时候,外婆要回老家几天,晓晓热情邀请周周去她家玩,周周欣然应允,要求到外婆家去。我很支持她,在去之前我交代:“妈妈不会跟你一起去,要是想妈妈了,可以打电话给妈妈。还有,晚上妈妈不在身边,外婆会陪你睡觉。”周周高兴地点点头。送她们上车的时候,周周坐在座位上,愉快地跟我挥手再见。看着车子远去,我有点小小的担心,不知周周第一次离开妈妈远行会不会心慌,会不会焦虑不安。

当天晚上,我打电话过去,周周在电话里兴奋地说着在外婆家看到的一切,匆匆说了几句便玩去了,没有丝毫心慌。倒是我,忙碌的时候不觉得,一旦空闲下来,心里就空落落的,突然少了个小人儿在身边唧唧喳喳,屋里安静得吓人。不过也好,我不是一直希望她走向独立,可以离开我吗?

第二天下午,我打电话给周周,她说外婆出门喝喜酒去了,还没有回来。她有些想外婆了,问我为什么还不去接她,说话间带了一点哭腔。

我说:“外婆可能已经在路上了,你耐心等等。妈妈要过几天才来接你,你如果想妈妈,可以随时

打电话给妈妈。现在妈妈陪你说说话。这是你第一次离开妈妈,表现得这么坚强,周周是真的长大了。妈妈要把这件事情好好记在日记本上。”

听我这么说,周周开心起来,跟我在电话里说了半个多钟头。在电话那头,她稚嫩地说:“妈妈,我今天去扯笋子了。笋子就是小时候的竹子,笋子长大了就是竹子,笋子是一节一节的,有的笋子有一个人那么高。我扯了很多笋子,我不会全部吃完的,会留给爸爸妈妈吃

“妈妈,小山坡上有野花,野花穿的是绿色的裤子,野花的脸是紫色的(听到这句时我怔了一下,随后醒悟过来,她是说野花的花冠是紫色的,茎是绿色的),还有黄色的,很美丽,但是不能摘

“妈妈,在一个小土包上有棵桂花树,恐怕有几百年了

“妈妈,外婆家有推土机,只有一个轮子(我不解,后来才知道她说的是独轮车) ”

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语调是轻松的,时不时发出一阵阵咯咯的笑声。我问她:“你在外婆家开心吗?”她愉快地说:“开心。”

打这个电话时,周周一会儿左手拿手机,一会儿右手拿手机。最后说再见的时候,周周非常愉快和轻松,完全没有心慌了。

放下电话,我一阵轻松:周周真的长大了,她可以离开我了,这种离开不是被迫的,不是痛苦的,不是压抑的,这种离开是自愿的、主动的、轻松的、愉快的。她想我、她依恋我,但是她可以轻松愉快地离开我。一直以来,我给她的宽松的爱、最大限度的自由,建立了稳固的安全感,这一切努力没有白费。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走向独立。孩子走向独立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稳固的安全感,如果从小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稳固的安全感,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继而推及他人是可以信任的,环境是可以信任的,从而慢慢走向独立。二是孩子真正自由,这个自由包括身体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如果孩子能做自己的主人,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不必听命于他人,不必看人脸色行事,他在别人面前是放松的,而不是紧张的,他不必讨好于他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总有一天,孩子自然会走向独立,这个过程不必刻意培养。

对于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过于保护,将孩子保护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对孩子离开自己非常忧虑。这样的家长内心深处对孩子的离开很恐惧。比如我们幼儿园的很多新生家长,在孩子刚来园时,不舍和焦虑之情溢于言表,好不容易把孩子交给老师,还恋恋不舍地站在院门外偷听,时不时跑到幼儿园来偷窥,看孩子是不是在哭。有的妈妈甚至和孩子齐声痛哭。连家长都如此焦虑、恐慌,孩子能不焦虑吗?这样又如何能让孩子走向独立?爱孩子,就是让孩子有一天可以离开你。

另一个极端是强行让孩子独立。不少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把孩子送回老家,或者放到幼儿园全托。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会痛苦、会焦虑,但是日子久了,孩子变得漠然,和妈妈分离的时候不再哭泣。这时家长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孩子独立性强。某些全托的孩子确实自理能力较强,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独立,他们的内心深处特别缺乏安全感,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慢慢对父母变得淡漠。很多家长都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是正确的,但是独立性的培养必须建立在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上。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好,强行把孩子推向独立,结果会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和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获得稳固的安全感,他自然会一步步走向独立。这个过程不必刻意培养,只要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最大限度的自由,相信他,然后放手就能做到。这样孩子就能离开父母的羽翼,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

 

 

重点提示:

 

父母总说“孩子离不开父母,到外公外婆家,才没待一天就想不在身边的爸爸妈妈了”,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孩子离开了,很多家长会

突然感觉不安,特别是小的孩子,父母总怕这怕那的,生怕孩子离开父母就会出问题。父母的焦虑和不信任,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的机会。

其实孩子总归还是要离开父母。如果孩子从小和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稳固的安全感,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信任的,继而推及他人是可以信任的,环境是可以信任的,从而慢慢走向独立。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离不开父母”或“父母离不开孩子”,而强行将孩子与自己隔离开,比如送幼儿园、放老家等,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冷漠、对父母不信任,进而不信任周围的环境。

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可能花了钱、花了时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破坏了孩子以后学习的信心,得不偿失。所以,父母要重在保护孩子的兴趣,给孩子选兴趣班最好不超过2个班。

 

 

做一对不说教的父母

我们在“糟蹋”孩子

1.?可不可以把孩子给老人带?

2.?父母“会生不会养”。

 

 

有一天,和编辑一起聊天,他问我:“周老师,您从教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我最大的感受是好多孩子在被糟蹋。”编辑笑着问:“此话怎讲?”

我说:“很多父母会生不会养,把孩子扔给老人,很少陪伴孩子,孩子成了有父母的孤儿;还有很多家长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只是根据孩子表面的行为来判定孩子,孩子非常痛苦,或屈从、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可家长觉察不到孩子的痛苦,指责孩子不听话、任性。在这种时候,我会为这些孩子感到惋惜。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谬论,在危言耸听。做父母的谁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有谁想糟蹋自己的孩子呢?但是,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很多家长确实在糟蹋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浑然不觉。”

不少年轻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带几个月后(有的甚至刚满月)就把孩子扔给了老人,自己乐得逍遥自在。我有一个朋友,产假一过就上班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他们夫妻俩都是硕士,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却没有达到“硕士”的水平。朋友觉得年轻人干好工作最重要,带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交给老人就行了。他们的教养方式非常落后:注重知识灌输,不到1岁就教孩子识字;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边玩边吃饭,肉类由大人嚼碎了喂给孩子吃;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但很少陪孩子。

我跟他们说过多次,童年的经历是多么重要,父母必须陪伴孩子。但他们听不进建议,既不反对,也不采纳。我想也许是他们内心觉得不以为然,只是碍于面子不说什么。这孩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想帮助他们,帮助孩子。可是看了他们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只好就此打住。

这孩子1岁以前,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孩子长得很漂亮,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到我们家来,好奇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天真可爱。大约半年后,我再次看到了孩子,当时已经是1岁8个月,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总是眉头紧锁,看见我们,一个劲地往爷爷身后退。我想拉拉他的手,他把手往后缩,眼神里满是胆怯。那天是周日,朋友休息。我们去的时候,朋友并未在家陪孩子,而是在外面打牌。孩子跟着爷爷,在偌大的客厅里看电视,爷爷话不多,和孩子没什么交流,屋里死气沉沉的。孩子蹒跚着走到门口,指着门口小声喊“妈妈”,我跟过去,蹲下来问他:“宝宝是要找妈妈?”孩子点点头,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这扇紧关着的大门。小小年纪的他知道妈妈是从这里出去的,他要从这里去找妈妈。

看着那小小的、孤单的身影,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在这个装饰豪华的房间里,孩子吃的、玩的、用的,随处可见,大都价格不菲。但是最珍贵的东西他没有那就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周一到周五,妈妈要上班,周末应该可以陪陪孩子吧?可

是妈妈宁愿奋战在麻将桌上,也不愿意花时间陪陪孩子!孩子一点都不快乐,他还只有一岁多,他便不会笑了。

 

“会生不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生下后,带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有一位妈妈,孩子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孤僻,几乎不和别人交往,医生怀疑是非典型孤独症,但也不敢确诊,这位妈妈急得不得了。她的孩子一直扔在老家带,老人很少和孩子交流,整天给孩子看电视,这就是原因。

有些父母虽然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陪陪孩子也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些孩子整日与老人相伴,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如果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失去安全感。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就好比一栋高楼的地基,没有地基,高楼怎么能建起来?父母自己不带孩子,孩子迟早要出问题的。

 

大多数家长还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他们不懂孩子。前面说过的哲哲是周周的小伙伴,聪明活泼,2岁半的时候就能弄清楚10以内的数字,而周周在他那个年龄的时候连1、2、3都数不清。哲哲很喜欢跳舞,我经常看见他跟着社区舞蹈队在广场上跳舞,动作颇有神韵,节奏感很强,他跳得非常投入,经常一跳就是半个多钟头。哲哲非常热情,每次看见我就像碰到亲人,大喊着“周妈妈”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飞过来,扑到我的身上。每次遇见我,都要缠着我做游戏。这么可爱的孩子在我眼里就是一块绝佳的璞玉,稍事雕琢便会大放异彩。但是在家人的控制之下,这块璞玉愈来愈暗淡了。

前面说过哲哲妈强迫哲哲回家的例子,在哲哲不肯回家的时候,妈妈威胁、利诱、假装抛弃用尽种种方法胁迫孩子,以期让他听话。哲哲妈曾经担忧地对我说过,哲哲没有主见,喜欢模仿别人,干什么都喜欢跟别人学,没有自己的想法。她没有想到,正是她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不能自主。父母总是试图强迫孩子屈服于自己,孩子怎么可能会有主见呢?后来,哲哲慢慢变得胆小和畏缩了,不敢在广场上跳舞,躲在暗处跳;越来越听话了,对大人言听计从,大人指东不敢向西。眼神也呆滞了许多,完全失去了小时候的灵气。一天,我碰到哲哲的妈妈,她担忧地说哲哲居然不会保护自己了,有时遇到别人抢他的东西,或者打了他,他只知道哭。

 

3岁的美美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友好而礼貌,周周很喜欢和她玩。美美是由外婆带,外婆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传统的,她容不得美美“不听话”。我时常看见她呵斥美美,把美美驯服得乖乖的。有一次,美美在外面和周周一起玩沙,美美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外婆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知道我有多难洗?瞧周周怎么没弄脏?就你这么笨手笨脚 ”美美怯怯地望着外婆,不知该如何是好,那种怯怯的眼神真是令人心痛。

美美和小伙伴玩的时候,外婆亦步亦趋地跟着,时不时干涉一下。美美喜欢跟周周玩,周周也喜欢美美,经常邀请美美来我们家玩。美美很想来,有一次甚至跟着周周跑上了楼,到了我家门口,但是美美的外婆不允许,尽管我们热情邀请,尽管美美哭着哀求,外婆还是把美美强行拉走了,还连连向我们道歉,我不知道她为何要这样做。

有一次,周周邀请了好几个小朋友到我们家吃晚饭,其中包括美美。我看见周周伏在美美耳朵边说:“美美,到我们家玩去,好吗?”美美满脸开心地说:“好啊。”然后美美一直和周周手拉手往回家的路上走。走到分岔路口,外婆对美美说:“美美,我们下次再到周周家去,好不好?”我笑着对美美说:“你想不想到我们家玩?你自己决定,想玩可以去的。”美美怯怯地看了一眼外婆,小声说:“我不去了。”最终,美美没能去我们家,跟着奶奶乖乖地回家了。美美已经不知道自己做决定了!在大人长

期的压制和操控下,孩子学会了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学会了揣测大人的心理。他们害怕大人不高兴,于是压抑住内心深处的声音他们心里的声音是“想去”,但实际说出来的却是“不去”。当孩子在家长面前不能放松,要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他们能感到快乐吗?

从教十多年来,我不知碰到过多少“亮亮爸妈”、“哲哲妈”和“美美外婆”这样的家长,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文化程度高低不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在“糟蹋”孩子。他们对待孩子或忽略、或压制、或强迫、或操控,他们误解着孩子,不知不觉中“糟蹋”着孩子,带给孩子无尽的痛苦。做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浑然不觉,还以为给了孩子幸福的生活。而这些孩子,原本可以成长得更优秀、更幸福,但在家长们错误的“爱”和控制之下,他们的个性及优秀品质正在渐渐消失,他们的心灵越来越不快乐。

 

重点提示:

 

父母“糟蹋”其实就是父母“会生不会养”。现在的父母,把孩子生下来以后就不管孩子的衣食住行了,把孩子丢给老人、保姆或者幼儿园,甚至让孩子远离父母,把孩子扔到老家。有些父母即使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或借口,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偶尔陪陪孩子也仅仅是和孩子待在一起,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而事实是童年的经历对孩子非常重要,父母必须陪伴孩子。这样就造成了父母不了解孩子。一些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交流,或尖叫、或哭泣、或逆反,结果得来的却是成人指责孩子“不听话”、“任性”。父母误解着孩子,不知不觉中“糟蹋”着孩子,带给孩子无尽的痛苦。

我被孩子打了

1.?大人被孩子打了,要如何反应?

2.?不要让孩子习惯父母替他们收拾残局。

 

有一天晚上,我们要到朋友家谈点事,因为和这位朋友很熟,她的孩子在我们家玩,所以我们想带着周周一起去,顺便送朋友的小孩回家。出门前,我问周周:“妈妈和爸爸要去思思家谈一件重要的事情,你是和我们一起去,还是留在家?如果你去的话,只能和思思玩,不可以打扰爸爸妈妈。”周周说要和我们一起去,并答应不会打扰我们。

到了思思家,周周想玩“白雪公主”的游戏,我说:“妈妈有事,你可以找叔叔(思思爸)玩。”过了一会儿,周周又跑过来,说想听故事。我说:“你答应过不打扰妈妈的,你可以要爸爸给你讲。”周周去找爸爸,她爸爸也在聊着天,没怎么理她。我和朋友谈得正酣,周周突然把手中的书砸到我脸上!书的硬角扎着了我的脸,一阵钻心的痛!我捂着脸,半晌说不出话。我的大脑紧急运转:为何周周会做出这样野蛮无礼的行为?是我们关注她太多让她以自我为中心了,还是今天没人给她讲故事而恼羞成怒的偶然行为?不管怎样,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必须好好处理,不然后果很严重。朋友说:“周周,你把妈妈打伤了。”我感觉周周坐到了我的身边,小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听到周周爸说:“快向妈妈道歉。”我慢慢抬起头,周周爸惊呼:“真的被打伤了,都破皮了!”周周看了,感觉到事态严重,小声地说了声“对不起”。

我把周周抱在腿上,不掩饰自己的伤心难受,“你打了妈妈,妈妈真的很难过,也很生气。打人是野蛮的行为,是不对的。来之前我和你说过,妈妈是来谈事的,你不可以打扰妈妈。现在,你要么跟爸爸回家,要么和爸爸到一边玩去,你自己选择。”周周想了一下,说要和爸爸回家,和我们道别后就回家了。

事后,我反思了很久,一定是我们某些地方做得不妥,才会导致周周做出这样的行为。第一个原因,我们可能过多关注她了,她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这一次没有人关注她,在她的再三要求下,还是没人陪她玩游戏,也没人给她讲故事,她恼羞成怒了;第二个原因,以前她也有对我们发过脾气,虽然当时我们表现得很难过很生气,但是只要她向我们道歉,马上就可以获得原谅,没有让她

承担自然结果。每次犯错后说句“对不起”就行了,一句“对不起”成了免死金牌,她无须承担任何责任。

其实,周周很在乎我的感受,看见我伤心难过了,她心里也不好过。在她“伤害”(比如攻击和发脾气)我们的时候,我们没有让她承担过相应的自然结果,这样传递给她的信息是:我们的伤心、难过、生气都是暂时的,我们总是会原谅她,我们会无条件地宽容她所有的错误,所以她屡次犯错。

 

想彻底改正她这种无礼行为,肯定要排除这两个因素。现在我要做的是让她承担自然结果。这个自然结果是什么呢?假如是一个成年人打了我,我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我一定会很生气,一时半会儿不会轻易原谅他,并且我会不理他,直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诚意地向我道歉,并且保证不会有下次。就是说这个自然结果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被打者很生气;第二种是被打者不会再和打人者友好交往;第三种是可以友好交往,但是需要打人者做出承诺,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理所当然不会和孩子“记仇”,我们就是这样,就算当时真的生气,也是事情一过就立即原谅了孩子。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无所顾忌地伤害父母,冲父母乱发脾气,甚至打父母。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必须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她,不要那么快就轻易原谅她。不过说实在的,我这一次是真的生气了,并且我准备把这个“仇”一直记着,不会一下子就原谅周周。我要时不时地鞭策一下她,让她懂得,妈妈再也不会无原则地轻易原谅她了,她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

晚上我回家的时候,周周已经睡着了。第二天早晨,我在电脑前码字,周周醒了,她喊妈妈,我没理她,继续打字。周周喊了很多遍,我仍然不理她。周周沉不住气了,光脚下床拉着我的袖子说:“妈妈,我喊了你很多遍了,你为什么不说话呀?”

我板着脸说:“我生气。”

周周异样地看着我,“为什么呀?”

我看着她的眼睛,“你说为什么呢?”

周周想了一下,“哦,我昨天打了你。”然后理直气壮地说,“我说了对不起了呀。”

我情绪低落,“可是我还是生气,还是伤心。”

周周冲我笑,“妈妈,对不起,下次我不打你了。”

若是往常,到这一步我就被她逗笑了,“尽释前嫌”,但是这一次我不吃她这一套,“光说对不起,光说下次不打,没有行动是不行的,我要看到实际行动。”

周周有些急了,她看着我的眼睛再次保证,“我下次真的不打你了!”

我说:“好,妈妈相信你一次,但是绝对不可以有第二次!”

周周说:“好。”

我说:“伤口还疼呢。”

周周想了一下,说:“我给你包扎。”说着拿来些布条给我“包扎”。完了后,她拉着我的袖子到卧室,“妈妈,我和你说句悄悄话。”她趴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对不起。”伸出手抚摸我的“伤口”,“这样好点吗?”

这是她在设法补救呢!这正是我想看到的:做错事后想方设法补救,这说明她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真诚地道歉,有实际行动,不是轻飘飘地说一句“对不起”就完事。趁着这次机会,我还提出“不仅不能打人,而且不能乱发脾气”,要求周周一并改正,周周欣然应允。

 

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是舍不得和孩子“记仇”的,孩子在自己面前发脾气也好,孩子打自己也好,家长是断然不会和孩子有“隔夜仇”的,不说隔夜,就连隔一个钟头都不会。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敢于担当的人,我们在孩子小时候起就应该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能承担责任的个体,他必须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必须给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譬如因他们的不当行为而造成的自然结果。很多家长试图纠正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和行为,尝试过多种方法都无效。打骂、惩罚让孩子逆反或屈从,说教让孩子嫌烦,频繁提醒让孩子产生依赖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

承担其行为带来的自然结果,这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家长们习惯于给孩子收拾残局,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犯错,家长忙出面摆平。这种给孩子“擦屁股”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习惯于家长替他负责,永远也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那什么是自然结果呢?就是孩子的行为直接产生的结果,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自然结果是挨饿;外出游玩前拖拖拉拉,自然结果是缩短游玩时间或者不能外出游玩了;孩子对别人不友好,喜欢攻击他人,自然结果是他将失去朋友,受到群体的冷落;损毁了别人的东西,自然结果是必须修复或赔偿;孩子睡懒觉,自然结果是上学迟到,挨老师批评;孩子少穿衣服,自然结果是感冒生病如果我们对孩子亮明自己的态度:你有选择和尝试错误行为的自由,但同时你也必须接受和承担行为的自然后果。那么这个让孩子承担自然结果的效能就会显现:孩子将学会替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践表明,孩子们都能够从错误中及时吸取教训,并且很快地纠正错误行为。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给我触动很大。说的是有个男孩非常调皮,某日心血来潮搞恶作剧,把停在小区的车刮破了十几台。妈妈获知了这件事,没有给孩子讲大道理,只是带着儿子到十几位车主家一一道歉,并承诺赔偿。而很多车主其实不知道自己的车是被谁刮破的。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妈妈傻如果别人不知道,溜之大吉都来不及呢,她却反其道行之,送上门给别人赔钱。其实这位妈妈是有大智慧的,她要让儿子懂得:做错事就要补救,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一个负责任的儿子和十几台车的修车费相比,哪个更值钱?

承担自然结果不是惩罚,但比惩罚的效果要好一万倍。

 

 

重点提示:

 

父母被孩子打了,因为所有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不会和孩子记仇。有些父母一笑了之,有些一开始很生气,但很快就淡忘了这件事情。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无所顾忌地伤害父母,冲父母乱发脾气,甚至打父母。家长们习惯于给孩子收拾残局,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犯错,家长忙出面摆平。这种给孩子“擦屁股”的事情做多了,孩子就习惯于家长替他负责,永远也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必须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不要那么快就轻易原谅孩子。这样孩子将来才会是一个有独立人格、敢于担当的人。

不要随意许诺

1.?顶着烈日带孩子去公园。

2.?有的孩子经常耍赖皮。

3.?孩子其实比大人更注重承诺。

 

 

朋友带着孩子上我们家玩,临走的时候,孩子突然说要到我们楼下的理发店去理发。朋友夫妻劝说孩子,你的头发这么短,不需要理。孩子不干了,哼哼唧唧地闹着要理发去。我十分纳闷,孩子的头发实在是很短,为什么他非得剪头发呢?朋友解释说:“我们来的时候,孩子在楼下看见那个理发店了,觉得很新奇,说要进去理发。我想让孩子快点上来,就随口答应说回去的时候再去理。我以为过一会儿孩子就会忘了这件事,谁知这时又想起来了。”

怪不得孩子这么坚持要去理发,尽管他的脑袋上实在没有什么可理的了。可对孩子来说,大人答应了的事情他都会信以为真,他会一直要求大人践约的。我对朋友说:“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孩子,就要说话算数、兑现诺言,不能出尔反尔。不然孩子下次不但不会相信你了,还会学会不守承诺,他会觉得大人可以说话不算数,那他也可以说话不算数。要不,当初你就不要轻易答应,随便许诺。”

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喜欢随口给孩子许诺,许诺后却不兑现诺言,反而劝说孩子向自己妥协。周周4岁的时候,我和好友约定次日带孩子一起去公园玩,头天晚上,我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各自的孩子。第二天,天气异常炎热,好友来电话说因为天气太热,不去了。还说儿子正因这件事在“结经”(当地土话,意思是胡搅蛮缠)。我说:“这不是你儿子

结经,而是你言而无信。你都答应了儿子要去公园,现在又不去了,是你出尔反尔,还倒打一耙怪儿子结经,哪有这样的理?”好友笑笑说:“可我看到这毒辣的太阳就不想出门,我拿玩具枪分散他的注意力了。”她的儿子10岁,不知这注意力能分散多久,能否彻底消除他心目中妈妈“言而无信”的形象。但那天,我们还是带着周周顶着烈日去了公园。

我们从来不在周周面前随口许诺,“言出必行”在我们家是不成文的规矩。每一次答应周周一件事情之前,我们都会先想想,这件事情我们能办到吗?如果不能,就不能随口答应,而一旦答应了,就要兑现。记得有一次早上刷牙时,周周的牙膏没了,我随口说了一句:“周周的牙膏没了,今天给你买牙膏去。”那天忙乎了一天,把买牙膏这件事给忘了。到了晚上,周周刷牙时,想起了这件事,她歪着头看着我说:“妈妈,今天你答应给我买牙膏的。”我这才想起来,连连道歉,“对不起,妈妈把这件事忘了,要不我现在去买?”那时已经晚上10点,外面下着大雨,我跑到外面去买牙膏,买了牙膏回来的时候,我全身淋得湿透。

只要答应了孩子,除非自己病得爬不起来,否则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要兑现承诺。这条原则是我们一直遵循的。由于我们信守承诺,周周也非常信守承诺。

有一次,我买了2件棉袄,在征得周周的同意后,要把其中一件送给晓晓,周周打电话告诉了晓晓这件事。不过由于晓晓回了老家,棉袄一直放在家里,没送出去。一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周周不肯穿原来的棉袄,说那些棉袄没有帽子都不好看,要穿米奇那件有帽子的。米奇棉袄还没有洗,家里也没有其他有帽子的棉袄。周周急得哭了。我忽然想到准备送给晓晓的那件棉袄是有帽子的,周周一定会喜欢。反正周周冬天还只买了一件棉袄,正好穿了这件就不要再买了。于是我把那件棉袄拿了过来问周周:“愿不愿意穿这件?如果愿意穿这件,妈妈再买一件送给晓晓姐姐便是。”没想到周周看了一眼,说:“不穿,这件是送给晓晓姐姐的。”我问:“你喜欢这件棉袄吗?”周周点点头说喜欢。我说:“你喜欢的话就穿吧,妈妈再买一件送给晓晓姐姐。”周周哭得更大声了,边哭边说:“我说过要送给晓晓姐姐的,我不穿。”那一刻我真的很震撼,看得出来,周周其实很喜欢这件棉袄,只不过她已经亲口答应要把它送给晓晓,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又拿回来自己穿呢?所以就算这件棉袄还没送出手,她也要信守承诺。

我们的言出必行不仅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周周信守承诺,也赢得了周周对我们的信任,为自己树立了很好的“威信”。周周对我有着高度的顺从,凡事只要我交代清楚,她必定做到。比如有一次我动手术,在医院住院5天。那5天里我不能陪她,我事先和周周交代清楚,妈妈生病了,要去医院做手术,需要离开周周5天,5天之后妈妈病好了就可以回来陪周周了。那天去医院的时候,外婆还在路上,周周被我们托付给邻居带。离开时,周周轻松地和我们说再见,我住院的5天里她很想我,便自己打电话给我,但是她没有闹情绪。我想,她之所以表现如此良好,是因为我信守承诺,从来不食言,从来不哄骗她,她非常信任我。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骗一骗没什么,过后就会忘记。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幼儿园的一个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特别不适应,每天都哭着不肯去。这家是爷爷奶奶接送孩子,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真是个苦差,因为孩子就是不肯出门。爷爷奶奶好话说尽后再没有办法了,于是骗孩子说是到院里玩,不上幼儿园。骗了几次后,孩子不肯再上当受骗了,哪儿也不去,这下老人没辙了。家长找到我,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在孩子看来,爷爷奶奶答应带他到院里玩的,怎么一出门又是上幼儿园来了?你说孩子还会相信大人的话吗?他当然不肯出门了。你们只要和孩子实话实说就

行了。这种欺骗不仅不会被孩子忘记,还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觉得大人不可信,让他更加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

欺骗孩子还会误导孩子:骗人是被允许的。欺骗孩子的恶果就是失去孩子的信任,由此孩子也会不信守承诺。《曾子杀猪》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父母信守承诺是何等重要。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夫人对其子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有家长认为,对孩子要“恩威并施”,方能树立威信,我不这么认为。让孩子顺从不是靠家长的威严来压服,应该是孩子内心深处认可我们的决定,愿意服从。所以,威信一定不是靠威严来树立的,而是靠“信任”来树立的。偶尔,周周也会提一点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吃饭之前想吃点零食之类的。我说:“这个肯定不行,其中的原因你是知道的,不用妈妈多讲了吧?”周周见我说“肯定不行”,就会知趣地妥协,因为她知道她再说也没有用处,妈妈是说一不二的。

成人对孩子说过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信以为真,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慎重许诺,一旦许诺,就应该兑现承诺。我们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孩子才能做到说话算数,不耍赖皮。如果孩子喜欢耍赖皮,一定是家长或者其他成人曾经食言,没有很好地践约。

 

 

重点提示:

 

家长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说过的话要算数,但是有时候家长自己对孩子的承诺却一拖再拖,最后甚至直接不兑现。这些家长认为孩子小,骗一骗没什么,过后就会忘记。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既然家长已经答应了孩子,就要说话算数、兑现诺言,不能出尔反尔。不然孩子下次不但不会相信家长了,还会学会不守承诺,他会觉得大人可以说话不算数,那他也可以说话不算数。要不,家长就不要轻易答应,随便许诺。家长的言出必行不仅潜移默化地教会了孩子信守承诺,也赢得了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为自己树立了很好的“威信”。让孩子顺从不是靠家长的威严来压服,应该是孩子内心深处认可家长的决定,愿意服从。

发现优点、忽略缺点

1.?周周帮外婆挤牙膏挤多了。

2.?床单被孩子尿湿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

3.?孩子真有缺点,要忽略吗?

 

 

睡前刷牙的时候,周周在外婆的牙刷上挤好了牙膏,然后接了一杯水,把牙刷放在杯子上。做好这一切,周周满心欢喜地告诉外婆,“外婆,我帮你挤好牙膏了!”外婆走过来一看,数落她说:“哎呀,挤了这么多牙膏,真是太浪费了。”其实牙刷上的牙膏只不过一厘米长,退一步说,就算是牙膏糊住了整个牙刷那又有什么呢,她乐于服务他人、帮助他人不是很可贵吗?周周有些黯然。我赶忙上前说:“周周可以帮外婆挤牙膏了,很不错。”周周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兴奋地说:“我还可以帮妈妈挤牙膏。”

还有一次,早上起床的时候,周周一边大喊着“要尿尿了”,一边开始拉,把床单尿湿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尿被她忍住了,一直憋到厕所才拉。外婆看见了,“恨铁不成钢”地来了一句,“周周,你都这么大了,居然还尿湿裤子!”周周有些沮丧。外婆还想继续数落,我用眼神制止了,转过脸对周周说:“妈妈觉得你进步了,原来你尿湿很大一片,现在能忍住一些,只尿湿很小一片了。”听我这么说,周周释然了。

同样一件事情,外婆看到了它的反面,而我看到了它的正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对孩子的影响也就差之千里了。

我们看看这

几句话带给孩子的不同感受:

“挤了这么多牙膏,真是太浪费了!” 我浪费了牙膏,我干得不好!

“周周可以帮助外婆挤牙膏了,真不错。” 我可以服务别人了,我很能干。

“你都这么大了,居然还尿湿裤子!” 我这么大了不应该尿湿裤子,我真差劲!

“原来你尿湿很大一片,现在能忍住一些,只尿湿很小一片了。” 我进步了!我真不错!

家长看到事件的积极一面,给孩子鼓励,带给孩子的感受是“我是能干的、进步的,我很好”;家长看到事件消极的一面,否定孩子,带给孩子的感受是“我是差劲的”。

善于发现优点和进步的家长,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多,进步会越来越大;总是盯着缺点和不足的家长,孩子的缺点会越来越多。

遗憾的是,家长往往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却视而不见。

我一位朋友就是这样,非常羡慕我能把周周教育得这么好,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周周这么能干。她的孩子叫星星,比周周小1个月。据我观察,这个孩子其实有很多优点。那是在一次聚会上,我第一次看见星星。我们一大群人在公园烧烤,公园里大约有几十张烧烤台,前来烧烤的人们几乎占满了这些台子。我们这一群人分了3个台子。星星从另一个台子上拿来2个橘子,一个给自己,另一个给了周周。别看这只是一件小事,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是很了不起的。首先,星星没有要爸爸妈妈帮他去拿橘子,而是自己去拿,到一个陌生的人群中能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一种能力;其次,星星不仅给自己拿了橘子,还不忘记给周周拿一个(这是星星和周周第一次见面,应该说是新朋友),这说明星星乐于助人,并且能主动和同伴交往。

像星星父母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不是他们不想去发现,而是他们不会观察孩子,发现不了。而有的家长则是性格所致,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苛刻,不允许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认识的一个家长,每次见到我就向我抱怨,说孩子没有主见、不懂得坚持、叛逆等,总之浑身都是缺点。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处处和他们作对。其实这个孩子活泼开朗、讲理、友善,有很多优点。我把孩子的优点一条条给她列出来,她却并不认同,不以为然。她对孩子要求很严厉,从来不允许孩子犯错,如果孩子稍有失误,她会很严厉地责备孩子,把孩子否定得一无是处,后来孩子真的越来越逆反、越来越不听话了。

没有人喜欢被否定,孩子也是如此。试想,当我们在单位上班,若主管总是看到我们不足的地方,经常挂在口头,指指点点,对我们的成绩却视若无睹,我们将会是怎样的感受?我们会积极工作还是消极怠工?我们会不会觉得郁闷?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服从这位主管,还是憋足劲找机会逃离这个地方,谋个更好的职位?答案不言而喻。

 

要让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肯定。但是注意,不是“夸奖”,而是“肯定”。“夸奖”是对孩子的评价,夸得太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这一点前面说过;“肯定”不是对孩子的评价,是表示你看到了孩子的优点或者做出的成绩,你客观地描述事实即可,不需加上你的评价。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喜欢肯定的,一个孩子面对肯定,会越来越有信心,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果面对否定和指责,就会沮丧和挫败,甚至破罐子破摔。

有的家长可能会有疑问,我的孩子可真的是有缺点呀,难道也要忽略吗?是的,要忽略。很多家长想改变孩子的缺点,做法是不断地提醒。谁知越提醒越糟糕,缺点不但没改掉,反而越来越明显,家长困惑不解。其实道理很简单,每一次对缺点的提醒都是一次强化,等于你在告诉他“你有这个缺点”,孩子又怎么不会牢牢记住自己的这个缺点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把这句话改成:孩子身上不缺少优点,而是我们缺少发现

优点的眼睛。愿天下的父母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忽略孩子的优点。

 

 

重点提示: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身上一定有缺点也有优点,一些家长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很多家长想改变孩子的缺点,做法是不断地提醒,结果越提醒缺点越明显;有些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多,进步会越来越大。

对孩子的缺点,应该忽视;对孩子的优点,应该给予肯定。

如果不说教孩子,那怎么教孩子呢

1.?孩子经常把脚踩椅子上,多次提醒也改不了。

2.?孩子不敢玩游乐场的任何一种游乐玩具。

3.?孩子在幼儿园不爱说话。

 

 

一个三岁多的女孩喜欢把脚踩在椅面上,妈妈在旁边提醒,“宝贝,把脚放下去。”女孩把脚放下。没过多久,女孩又把脚踩上去,妈妈又提醒,“宝贝,不能把脚放在椅子上,妈妈说过多少次了,鞋子太脏,待会儿椅子不能坐了。”女孩条件反射似的又把脚放下,可没过多久,女孩的脚又踩上椅面了

有个5岁男孩胆子较小,不敢冒险,不敢玩游乐场的任何一种游乐玩具。妈妈觉得这样不像个男孩,男孩就应该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某日,一家三口到公园玩,妈妈鼓励男孩去玩公园的游乐玩具,男孩不敢。妈妈再鼓励,说:“你是一个男子汉,要勇于冒险,你看人家小女孩都敢玩,要不,爸爸妈妈陪你一起玩?”男孩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妈妈失去耐心,强行让孩子玩了一次。男孩在痛苦中玩了一次,后来更加不敢玩大型玩具了

以上是两位妈妈“纠正”孩子缺点的两幕情景,妈妈们的道理都没错,可是教育效果却很糟糕:女孩照样踩椅面,甚至踩得更频繁;男孩照样胆小,甚至比以前更加不敢冒险。为何给孩子说理却说不通呢?面对孩子的缺点或不良习惯,我们该怎么办?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感到反感,要么孩子会公然作对,对大人的说教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说教无效的原因。对孩子的“缺点”或“不良习惯”,一次次的说教实际是在提醒孩子:你胆小,你踩椅面。这样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行为。

 

好的、有效的教育是不露痕迹、“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也是一个胆小被动孩子的转变。这位妈妈是大学老师,2009年12月给我发来一封名为“令人担忧的图图”的邮件:

“我女儿图图2岁10个月,胆子比较小,有点偏内向型。对不熟悉的人和环境,开始表现得比较羞怯,玩上半天才会熟识起来。比如说,这个周末带她去儿童乐园,里面的小朋友很多,其实她很喜欢里面的东西,但就是有点怕,不敢去玩。等过了半天,兴头才表现出来。这个时候要有大人陪着。如果有别的小朋友来玩,她就会主动跑到家长身边。平时,在小区坐滑梯也是这样,如果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她就不愿意上去滑,不会和别人争抢。

“图图在幼儿园并不开心,老师说她在幼儿园一直不太吭声,也不主动去和小朋友玩,也不喜欢幼儿园的玩具。和一两个小孩子玩的时候,挺好的,就是集体活动不太乐意(我估计她很想参加,但是不敢参加,或者不知道怎么参加)。图图语言表达能力不错的,但就是不太爱说话,只有老师问她的时候,她才说。”

在跟图图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孩子是不惹事的类型,他们对孩子保护得比较多,遇到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会立即介入。而幼儿园老师由于害怕孩子被抓伤对家长不好交代,也是一发生冲突就立即介入,所以孩子几乎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抢,因为拉不下面子去说别人,图图妈的做法是让孩子谦让,这种“不公正”的做法让孩子觉得委屈和受伤害,因而变得更加退缩。

我建议图图妈给孩子创造真实的社交圈子,大人少介入,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的能力。小朋友抢孩子的玩具时,

要鼓励孩子想办法拿回来,不要顾及面子,维护规则的公平最重要。同时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胆小”之类的字眼,也不要急于让孩子主动和别人交往,以免给孩子压力。细心观察孩子,发现孩子“胆大”的行为时及时肯定。

1个月后,我看到了图图妈的反馈:“今天带图图去玩,3个小朋友一起在玩滑梯,图图表现很好。当前面的小朋友准备躺在滑梯上睡觉时,图图有些着急,但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向妈妈求助或者自动退下来,而是在那里跺脚,以提醒她的小同学(同一个托班的孩子)。一会儿,在孩子奶奶的招呼下,那孩子自己滑下来了,图图也很顺利地滑了下来。这点变化,给我带来些惊喜,图图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式,变得大胆些了。但这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我会失去耐心,告诉她应该自己去做!应该和人家打招呼但效果并不好。也许,家长可以做的是相信孩子,并给予更多的交往机会,关注她好的一面,忽略她弱的一面。时时提醒孩子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等于在暗示孩子你这样不行,那样不好,这是在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孩子就会成为自己所说的那个样子,我还是要多培养自己的耐心,耐心!欲速则不达!”

图图妈真是一个有悟性的妈妈,她意识到了必须“关注其好的一面,忽略其弱的一面”,这样好的一面被强化,好的一面的“面积”便会越来越大,覆盖掉弱的一面。反之,如果时时提醒孩子“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弱(坏)的一面被强化,弱(坏)的一面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覆盖掉好的一面。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出现打人、吐口水等“不良”行为后,如果家长大惊小怪、或哈哈大笑、或气急败坏、或一番说教,总之只要家长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孩子就会越来越起劲,哪怕家长厉声喝止,孩子也会继续其恶作剧似的行为。如果家长忽略他的行为,就当没看见,孩子搞两下,索然无味便罢休了。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五岁多的女孩芳芳,只要闲下来就喜欢吮手指,经常把手指咬出血。她妈妈急得不得了,想了很多办法,讲道理、打骂、涂苦药水、戴手套等,都改不了这个习惯。有一天她碰到我,发愁地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吃手,手都啃出血了,这可怎么办呀?”我对这位妈妈说:“孩子吃手是表象,本质是缺乏安全感,要完全纠正这个行为,就要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你的这些措施都是对孩子行为的一次次强化,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加强她的行为。”芳芳妈说:“那我怎么才能改掉她这个坏毛病呢?”我说:“首要的肯定是建立安全感,这个命题很大,父母需要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让孩子和你们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碰到孩子吃手的时候,不要指责,不要提醒她不吃手,轻轻拿开她的手即可。然后以她感兴趣的活动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平时找事给她做,不让她有闲下来发呆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活动上面,就会减少吃手的行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她的这个习惯,以免强化她的行为。养成一个习惯容易,要改变一个习惯难。改变一个习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三两天可以改变的,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没多久,芳芳上小学了,也不知这个习惯到底改了没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她妈妈仍然是以前那样的方式,这个习惯是改变不了的。

我的小侄女晓晓喜欢一边捻头发,一边做吸吮状,这个习惯导致她形成了“地包天”,即下面的牙齿包在上面的牙齿外面(正常情况是上牙包在下牙外面)。经过牙齿矫正后,医生叮嘱,必须改掉吸吮的习惯,不然换牙时还会形成“地包天”。晓晓的这个习惯本来不是太严重,仅仅是在显得无聊的时候偶尔为之。我妈心情急切,唯恐晓晓的“地包天”再次复发,每当晓晓捻头发的时候,她就大声喝止“别捻头发”“怎

么又捻头发了”,有时还打晓晓的手。在奶奶的“监督”之下,晓晓越发紧张,捻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从以前的偶尔为之发展至时时刻刻都举着手捻头发!

 

 

重点提示:

 

说教是最没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人喋喋不休的说教让孩子感到反感,要么孩子会公然作对,对家长的说教不理不睬;要么是表面服从,内心却很抗拒。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孩子的某个弱点或不良习惯,一定要记住“教育无痕”四个字,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说教太多孩子听不懂,就算听懂也接受不了。不要提醒,因为每一次提醒都是一次强化。我们要忽略掉孩子不好的一面,善于发现孩子好的一面并给予大大的关注,这样好的一面就会慢慢放大,覆盖掉不好的一面,孩子的缺点和不良习惯将慢慢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
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什么才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端
养育孩子时,爱与溺爱的尺度到底在哪?
《早教》045春游还谈零食
孩子不听话你有对策吗?不妨学这位妈妈怎么做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