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专家:正确认识逆反,与孩子共同成长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几乎所有的青春片都离不开一个词:叛逆。在这些影视作品里,孩子或者与父母激烈对抗,或者阳奉阴违另辟蹊径。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孩子逆反引发的故事甚至事故同样屡见不鲜。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马志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叛逆”是少年期孩子心理断乳的表现。少年期最突出的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孩子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独立的地位,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对少年期追求独立、确立自我的自我意识特点,有心理学家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孩子要从依赖于成人的心理关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就必须进行心理断乳。换句话说,以心理断乳为基础,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说:“完全没有反抗,不经任何危机就循着父辈的足迹前进,大多是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这样看来,逆反是孩子成长的必然。您刚才提到独立,那是不是可以说逆反就是独立的第一步?

马志国:这个时候的逆反与独立不完全一样,还是有所区别的。事实上,逆反不是独立,而是孩子的一种追求。就好比选举的时候人们要求的是投票权,但是把票投给谁、投得是否有道理,这是第二个问题,不是他们现在所考虑的。他们现在考虑的就是“我需要投票权,我要表达我自己”。我反抗你,不想什么都听你的了,这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道理”。不过,此时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和要求。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没有出现逆反,一直是父母的乖孩子,就意味着孩子的逆反期滞后了;到了孩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诸多问题与父母产生激烈的冲突。您赞同吗?

马志国:我比较认可这种说法。就像前边说的那样,如果孩子没有经历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成长中的一种缺陷。

孩子长大后因为工作、婚姻等问题与父母发生激烈的冲突,很少有人会把它与青春期的逆反联系起来,但其实这就是一种补课。完形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未完成事件”,指的是尚未获得圆满解决或彻底弥合的既往情境,尤其是创伤或艰难情境;同时,也包含由此引发且未表达出来的情感,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等。这个未完成事件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欠缺,早晚要补上这一课。这种补课在他们未来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也许有的父母没有感受过孩子的逆反,孩子自己也觉得整个青春期过得比较平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逆反,也不意味着亲子间没有冲突,而是因为这些父母往往对于青春期逆反有正确的认识。他们明白有些行为是正常的,所以能够泰然处之。此外,这些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可能比较适合孩子,彼此之间的交流比较顺畅,所以减少了亲子间的冲突。就像没有发生洪涝灾害不等于没有汛期,只能说防洪工作做得比较好一样,孩子肯定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只是父母比较会处理,没有让其演化成冲突事件。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如何应对才能尽量减少因逆反而来的亲子冲突呢?

马志国:首先,对于孩子的青春期逆反要有意识、有准备。父母是否有心理准备、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认识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对孩子这一时期的特点缺乏了解,不能正确对待他们的心理变化,就会与孩子硬碰硬,加剧亲子冲突。

要想家庭教育少些失败多些成功,要想孩子的成长少些弯路多些坦途,父母不仅要爱孩子,更要理解孩子、懂孩子。一旦父母读懂了孩子的心,认识到青春期出现逆反是正常的,不是孩子故意要与自己作对,处理起来就会理智得多。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伤心的往往不是孩子对某件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是孩子与父母对着干的态度,是孩子的“不听话”。

我建议父母在闲暇时充充电,备备课。要认识到逆反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却又是必然的,是应当祝贺的事情;要以欣喜的态度欢迎它,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看待它。有了这样的认识,父母的回应自然就会比较好,就可以避免心理上的错位——认为孩子逆反是挑战自己的权威,是孩子不爱自己了,等等。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有了正确的认知,才会有足够的接纳,才能在比较良好的心态下处理问题。这样,结果才会比较令人满意。

马志国:其次,父母应当对孩子放手。孩子的事情要多听他们的意见,有时候不妨让他们当家做主。对于“一心为孩子”的父母来说,这样做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一定要努力克制自己总想管一管的冲动。

这一点上当妈妈的尤其要注意。比如有时候对于孩子的穿着问题,妈妈容易管得太多。“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所以妈妈总提醒孩子多穿衣服,而孩子会觉得妈妈很烦。其实孩子是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要把他们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全都剥夺了。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对孩子要多一些尊重与信任,允许他们“走自己的路”。但同时,十几岁的孩子处在身心“剧烈动荡”的时期,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也要及时施以援手。

马志国:对,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点。父母对孩子放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更不是放任。这个时期父母应当改变自己的角色,把家长的身份放一放。我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许多让父母头疼的孩子与我交流得都很好。这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因为我的位置摆得好——做孩子的朋友,像对待成年人一样与他们交流。

孩子渴望得到帮助,而不是拒绝帮助——他们抗拒的是那种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式的帮助。朋友关系最基本的要素不是感情深厚,而是关系平等。“朋”,在甲骨文中是两串并列的钱币;“友”,是两只手的并列。这两个字讲的都是平等。

中国少年特战兵素质教育中心:既有身为前辈的引领,又有“同道”朋友的陪伴,我想这是每一个少年对父母的期盼。在采访的最后,您还有什么话想对父母们说吗?

马志国:发展中的问题适时解决是最好的,少年期应当完成的事就要在少年期完成;否则把问题遗留下来,不但会给后面的成长造成障碍,而且会加重后期成长中的负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时期,也可以说是父母成长的重要机会。如果父母很好地配合了孩子的成长,能够把属于孩子的权利交还给他们,在孩子逐渐学会独立的同时,不仅亲子关系会往前一步,父母也会更加独立。父母应当抽离出来自我成长,不要错失了这个机会。这样的话,父母与孩子今后的生活会更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玻璃瓶式”保护孩子怎么能经受挫折打击培训坚毅性格是关键(组图)
98后特种兵喊话父母:请放心把我交给祖国!
庆祝建国60周年的大阅兵14个徒步方队接受检阅 特战兵方队首次亮相
抗日之特战兵王
22条婚恋规——致女生
孩子,你为什么要学习,因为你的天敌很强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