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景在伤寒论是怎么运用半夏的
userphoto

2024.01.15 广东

关注
在中医草药的世界里,半夏是一味独特的药材。它具有辛平的口味,且含有一定的毒性。但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性,使得半夏在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以及止汗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然而,关于半夏的生长习性,古人有“生当夏半”的说法,这与半夏对高温的厌恶相矛盾。事实上,半夏在春天就开始了它的生长过程,而不是在夏天一半的时候突然出现。
古人对半夏的描述可能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今天我们有先进的科技和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准确地诠释这种草药的特性。从温度的敏感性来看,我们可以推断出,半夏确实有引阳入阴的能力,这与古人的观察相一致。张隐庵先师对半夏的描述非常精妙,“半夏生当夏之半,白色味辛,秉阳明燥金之气化”。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半夏的生长习性,也揭示了它的药效原理。在夏天一半的时候,它开始生长,呈现出白色且味辛的特点,这些特点赋予了它能秉持阳明燥金之气化的能力。因此,我们应珍视现代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对中草药的深入理解,使我们可以更科学、更有效地运用这些传统的药物。
1
主伤寒,寒热(头眩,胸胀)
首先,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伤寒,寒热”以及与之相关的症状,如“头眩,胸胀”。这些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在这里,我们将对原文进行拆解,并对其进行分类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柴胡类方在治疗这些外感之证时的应用。
小柴胡汤是治疗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的主药。这种病症表现为反复的寒热交替,反映了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小柴胡汤通过调和阴阳,疏解少阳经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对于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的情况,柴胡桂枝汤则是更为适合的方剂。此方通过桂枝发散表邪,与柴胡共同发挥和解少阳的作用,对于发热微恶寒的病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大柴胡汤适用于伤寒发热,汗出不解的情况。这种病症表明邪热已深入少阳与阳明之间,需要大柴胡汤来清解两经之热。方中的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等药物共同作用,达到和解少阳、通腑泄热的效果。
对于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甫所发潮热的情况,柴胡加芒硝汤是更为对症的方剂。此方在柴胡汤的基础上加用芒硝,旨在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对于胸胁满而呕、潮热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至于头眩和胸胀的症状,它们与少阳经的部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少阳经起于头部,胸胁则为少阳经的循行之处。因此,头眩和胸胀可视为少阳经气机不畅的表现。而柴胡、黄芩、半夏等药物则能斡旋少阳之枢机,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缓解头眩和胸胀的症状。
2
心下坚,下气(肠鸣)
《伤寒论》中柴胡类方的“心下坚,下气”理论堪称经典,其中加减法的运用更是精妙绝伦。以太阳与阳明合病的两条条文为例,一条为“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另一条为“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这两条条文虽然病情不同,但都涉及到“下气”。在小陷胸汤中,“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的描述,与《本经》中“心下坚”的描述如出一辙,可见两者在阐述同一位置。而三泻心汤中,半夏泻心汤针对“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生姜泻心汤针对“胃中不和,心下痞硬”,甘草泻心汤则针对“心下痞硬而满……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此外,旋覆代赭汤中用半夏来治疗“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症状,同样体现了这一作用。此外,《金匮》中的小半夏汤、大半夏汤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伤寒论》中的柴胡类方对“心下坚,下气”的论述深邃而精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
3
喉咽肿痛
在中医经典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喉咽肿痛”的描述,这往往是由于火热之邪侵犯到人体咽喉部位所致。对于这种病症,中医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方剂——苦酒汤。该方剂以半夏为主要成分,具有“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的治疗作用。除了苦酒汤,还有半夏散及汤也是治疗“咽中痛”的良方。在这些方剂中,半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药材。
对于苦酒汤中的半夏,其用量为十四枚,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今天使用的半夏也要恰好是十四枚呢?我认为并非如此。原因在于,我曾经尝试按照古方的要求来制备半夏,却发现十四枚半夏无法装进一个容器中。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汉代的鸡蛋与今天的鸡蛋大小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这个数量应该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值,而不是确切的数字。当然,这也需要各位专家和学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验证。
苦酒汤的功效非常显著,它的化合作用能够充分发挥蛋清的滋补作用以及醋的泻阴火、收敛的作用。蛋清还有一个非常妙的作用,那就是它能够为溃疡创口提供保护,从而达到以形补形的效果。
在后世的各种方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半夏的身影,尤其是在治疗咽喉肿痛的时候。这是因为半夏具有肿和痛两种治疗作用,无论是形态上的变化还是火气燔灼都可以用半夏来治疗。当然,这其中必然有一个共同的病机,那就是痰。痰是人体内无法正常排出的废物和毒素,而半夏正是能够化解痰邪的重要药材。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半夏治疗咽喉肿痛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咳逆”是中医中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于肺部受寒、痰湿阻肺等原因引起的。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有一段描述非常经典:“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这段话讲述了一种因伤寒引起咳逆的治疗方法,即用小青龙汤来治疗。

小青龙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其中的药对组合半夏和细辛,以及干姜和五味子是治疗咳逆的重要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各有不同。其中,半夏和细辛可以化痰、燥湿、止咳;干姜和五味子则有止咳的作用。在治疗咳逆时,五味子、干姜的加入能够增强半夏、细辛的疗效。如果病人出现气机上逆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可以加用半夏来调理气机。

在《伤寒论》中,仲景先师在使用杏仁来治疗喘息的症状时,会根据情况加减药物。如果病人出现咳的症状,他就会去掉麻黄,加入四两杏仁来治疗喘息。而对于咳逆的治疗,他则更倾向于使用五味子、干姜来调理气机、止咳化痰。

综上所述,对于咳逆的治疗,小青龙汤中的药对组合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药物的搭配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咳逆的症状,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根据情况加减药物进行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仲景的一方,在现代医学中,是治疗“脾胃疾病”的首选方剂
经方传真(六)
小柴胡汤的应用探讨
医圣的著名方剂 大柴胡汤 不仅治伤寒论这3个情况 还治这9种疾病
往来寒热【小柴胡颗粒】|OTC108
《方剂学》学习笔记8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