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痉挛与胆绞痛的简易中医鉴别与治疗

苏州市中医医院

夏豪天

一、概念

l 胃脘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证 。

l 胃脘痛古代常与心痛混淆,直到明代虞抟的《医学正传》才明确提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 

二、常见胃脘痛的分类与鉴别

l (一)急性胃痛

(二)慢性胃痛

急性胃痛

l 1、急性胃痉挛

l           胃痉挛是一症状学诊断,多表现为阵发性或短暂持续性的胃脘部绞痛、痉挛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西医理化检查一般无异常,通常认为与胃部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l           胃痉挛发生多与寒冷刺激、食物刺激及精神因素影响有关,中医认为是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的基础上复感外邪导致。

l          

急性胃痉挛的特征性穴位诊断

l 大多数急性胃痉挛患者,在督脉至阳穴到灵台穴(灵台在至阳穴上一胸椎)处有强烈压痛,而其他胃痛则压痛不明显。

l 2、急性胃炎

l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合并肠炎的患者可见腹痛、腹泻。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

l           急性胃炎多与饮食不慎、服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应激有关。中医认为与饮食损伤、外邪犯胃有关。

急性胃炎的穴位诊断

l 急性胃炎患者常常在足三里穴附近有压痛。伴有呕吐的患者,可以在内关穴触及明显压痛。但这些穴位的反应,均不是完全特异的。

急性胃脘痛的鉴别

l 1、与急性胰腺炎鉴别

(1)临床上西医一般化验血、尿淀粉酶及腹部B超来鉴别急性胰腺炎与急性胃脘痛。

(2)在应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穴位诊断来甄别。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在足太阴脾经的地机穴处有强压痛,轻微按压即痛不可忍。地机是急性胰腺炎的特征穴。

地机穴在胫骨内侧缘,阴陵泉下3寸处

l 2、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鉴别

(1)临床上主要依靠疼痛部位、放射痛方向、血常规、血生化及腹部B超来鉴别。

(2)在应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穴位诊断来甄别。胆囊炎或胆绞痛的体表反应穴位有右侧天宗穴和胆囊穴两个。在右上腹疼痛前提下,这两个穴位强压痛提示胆囊炎或胆绞痛可能性大。

天宗穴在背部肩胛岗下窝中央凹陷处

胆囊穴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慢性胃痛

l 1、慢性胃炎

l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 。多表现为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l           慢性胃炎中医多认为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夹杂寒邪、湿热、痰饮、瘀血等,导致局部胃络絀急,不痛则痛、不荣则痛。

l            

l 2、胃溃疡

l           胃溃疡是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所致的疾病。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胃溃疡的中医病机与慢性胃炎相似,是在多种病机综合导致的局部胃络絀急,不痛则痛、不荣则痛。

胃溃疡的特征性穴位诊断

l 小野寺点

l 小野寺点为日本小野寺氏所创用,位于髂骨前上嵴与髂骶关节上端连直线与髂骨最顶缘中心向该线垂直的交点(简便取法即取臀部两侧的窝 )。这个穴位是胃溃疡的特征性穴位,强压痛提示胃溃疡,一般右侧较左侧敏感。小野寺点的位置位于中医解剖上的髀骨之端,古代髀通脾,可见此处压痛与脾胃病有关。

l 3、胃神经宫能症 

l          胃神经官能症又称胃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胃脘部疼痛只是其中一种,且往往较轻。

         胃神经官能症的产生与心理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多为肝气郁结,克犯脾胃有关,除药物治疗外,还需移情易性。

l 4、胃粘膜脱垂

l          胃粘膜脱垂是胃粘膜向胃外移出,居于胃外。最常见胃粘膜脱垂入十二指肠。胃粘膜脱垂的疼痛主要表现为中上腹部隐痛、烧灼痛甚至绞痛,有时进食可使疼痛加剧,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左右出现,服碱性药物有时可以使疼痛缓解。此外,还常伴有消化不良症状。

         胃粘膜脱垂中医认为多与痰饮内停及肝气克犯有关。

三、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

l (一)寒邪客胃

l 主症:有受寒饮冷史,胃痛暴作,恶寒

l            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l 舌脉:舌苔薄白,脉弦紧。

l 病机:寒客胃脘,收引络脉,不痛则痛。

l 治法:温胃散寒,止痛。

l (二)食滞肠胃

l 主症:暴饮暴食史;胃脘胀满疼痛,

l        拒按,嗳腐吞酸。   

l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l 病机:暴饮暴食,阻遏气机,不通则痛。

l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l (三)肝气犯胃

l 主症:胃脘胀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喜长叹

l       息,大便不畅。

l 舌脉:舌苔多薄白,脉弦。

l 病机:肝失和顺,横克胃土,冲逆作痛。

l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l (四)肝胃郁热

l   主症: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怒,  泛酸嘈杂,口苦口干。

l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

l   病机:肝经湿热,流溢脾胃,阻遏气机。

l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l  (五)瘀血阻络

l   主症: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      吐血黑便。

l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l   病机:久病入络或外伤瘀血,停滞胃脘,不通则痛。

l   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l (六)胃阴亏损

l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

l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l   病机:久病伤阴,脉失濡养,不荣则痛。

l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l   (七)脾胃虚寒

主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l   病机:脾胃阳衰,虚寒内生,阳气不煦,经脉失温,不荣则痛。

l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四、胃脘痛的中医治疗

l (一)食疗

l 1、伤食胃痛 

l 药粥方:取鸡内金10克,莱菔子10克,粳米100克。先将鸡内金、莱菔子炒黄研末备用,再将粳米淘洗后放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煮至粥将熟时加入鸡内金、莱菔子末,再煮沸5分钟即可,分2次温服,每天一剂,有消食化积止痛的功效。 

l 2、寒凝胃痛 

l 药粥方:生姜20克,葱白15克,大枣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将大枣去核、粳米淘洗后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煮至粥将熟时加入红糖、葱、姜末,再煮沸5分钟即可,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有温胃散寒止痛的功效。 

l 3、气滞胃痛 

l 药粥方:取玫瑰花15克、佛手15克、粳米100克。将玫瑰花、佛手切细丝,粳米淘洗后共放锅中,加盐调味即可,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有疏肝理气止痛的功效。

l 4、瘀血胃痛 

l 药粥方:取山楂20克、桃仁1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山楂去核、桃仁去皮、粳米淘洗后共放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加红糖煮化即可,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有活血化淤止痛的功效。

l 5、脾虚胃痛 

l 药粥方:取党参2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粳米100克,饴糖适量。先将药材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淘洗后放药汁中以文火煮粥,将熟时加入饴糖,稍煮沸片刻即可,分2次温服,每日一剂,有健脾暖胃止痛功效。   

l (二)穴位按揉

l 1、按揉至阳穴(急性胃痉挛或寒凝胃痛)

l       令患者俯卧位,双手置于体侧,术者以自己大拇指的指指关节点揉患者至阳穴或上下明显压痛点,同时让患者行腹式呼吸。约2~3分钟即能止痛。

l 2、掐按内关穴(急性胃炎伴恶心者)

l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上臂,术者以自己大拇指指尖掐按患者一侧内关穴,以患者感到酸胀为佳。掐按2~3分钟可明显缓解症状。

l 3、按揉中脘穴(慢性胃痛,虚寒或气虚证者)

l       令患者平卧,术者以大拇指指腹或大鱼际按揉患者中脘穴,用力均匀柔和,力透腹壁。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天2~3次,可帮助缓解胃部疼痛。

l 4、按揉小野寺点(消化性溃疡)

l       令患者侧卧位或俯卧位,术者以大拇指指指关节按揉一侧小野寺点。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再换对侧,每天1~2次,可缓解胃部疼痛。

l (三)针灸

l 1、针刺至阳及灵台(急性胃痉挛、寒凝胃痛)

l 2、针刺内关配足三里(急性胃痛伴呕吐、胃胀、嘈杂者佳)

l 3、针刺三脘、气海、双天枢、双内关、双公孙(此为“新胃十针”,主治一切慢性胃痛,为北京名医高立山经验)

l          气海在脐下一寸半,能补诸气。天枢在脐旁2寸,能调胃肠之气。公孙在当第

l     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为脾经

    络穴,能通肠胃。 

l (四)穴位贴敷

l 上述穴位按揉及针刺的穴位都可以用来选作贴敷用穴,但效果以至阳、中脘为最好,三伏贴时,也可以配合选用背部腧穴。

l 辨证一般主要辨别寒热。  

l 寒证贴敷常选用:桂枝、细辛、吴茱萸、当归等。

l 热证贴敷常选用:黄连、黄芩、栀子、青黛等。

本文是夏豪天医生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突然胃绞痛!中医:急性胃痛别害怕,这个穴位来帮您
急性胃痛的一些治疗方法
急性胃痛
《中医脏腑理论实例讲解》急性胃炎
一张治胃痛的好方!胃痛是指以上腹部胃脘部...
【文文爱针灸】(046)急性胃脘痛的应急穴——梁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