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Gallery Marking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三)

时隔一周,GM又继续更新啦!本期将为大家带来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最后一部分藏品的介绍了,这里有很多精美的古代中国藏品等着大家哟!快跟随大王的脚步,继续欣赏本期的展品吧!

亚洲是世界上最广袤、人口聚集最多的大陆,中国更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独特的历史文明,同时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明沉淀了几千年生生不息、世代流传的美玉佳配、文房器玩、典籍文化以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彩绘乐舞陶女俑(公元618年-907年、唐代)

1991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唐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彩绘乐舞陶女俑局部(唐代)

▲舞蹈砖雕(元代)

1971年河南省焦作西冯峰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戏剧俑砖雕(金代)

山西博物院藏


▲龙凤纹玉环(西汉)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东洞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院藏


▲龙形玉佩(西汉)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东洞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院藏

▲玉熊镇(西汉)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东洞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院藏

▲围棋棋盘、棋子、棋罐(明代)

1971年山东省邹县鲁荒王墓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紫檀木马大抓笔(上)端砚(中)程君房仿古玉妙品墨(下)(明代)

1971年山东省邹县鲁荒王墓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欣赏了这么多各个朝代的藏品,大王本以为会看到清代的文物,但没想到再看到的展品居然闪回到魏晋时期。以壁画或砖画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古代中国所具有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与周边国家、地区的贸易融合,再结合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凝聚力,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彩绘耕织壁画砖(左)彩绘畜牧壁画砖(右)(魏晋时期)

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1号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铁农具(汉代)

1974年河南三门峡市渑池火车站古代铁器窖藏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木牛车(晋-南北朝)

197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哈拉和卓墓地19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彩绘木雕博戏俑(汉代)

1972年甘肃省武威市磨咀子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长乐未央”瓦当(左)“千秋万岁”瓦当(汉代)

1997年陕西咸阳市汉阳陵南阙门遗址出土

汉景帝阳陵博物馆藏

▲三彩打马球俑(唐代)

2012年河南省洛阳华山北路出土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五层彩绘陶仓楼(汉代)

209年河南省焦作白庄汉墓出土

焦作市博物馆藏

给大家科普下,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古人有云“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汉代陵墓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都仿照世间生活所设计。河南焦作发现的汉代陶仓楼明器是根据陶仓楼的形制和结构建造的,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水平和技艺。以其古朴的造型、雄伟的气势、高超的技艺、精美的装饰,深厚的内涵在数以万计的汉代陶制明器中脱颖而出。

▲五层彩绘陶仓楼局部(汉代)


▲姑苏繁华图卷

公元1759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


▲姑苏繁华图卷(局部)

亚洲文明在蹉跎岁月中繁衍生长,在延绵不绝的旅途中印刻着独特的痕迹,驼铃悠扬,八方回响。中国与亚洲各国克服高山大海的阻隔,开辟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以及从中国经中南半岛至东非、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于西汉。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纪元。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地织锦护臂复制品(汉晋)

199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锦饰绢手套(汉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蓝地对鸟对羊树纹锦(唐代)

197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娜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玻璃碗 公元557年-581年(北周)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西郊深沟村李贤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狩猎纹鎏金银盘(公元501年,正始元年)

1981年山西大同市封和突墓出土

山西博物馆藏

▲蘑菇状立耳圈足铜鍑(汉晋)

197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山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陶塑毗湿奴坐骑金翅鸟(公元5世纪-6世纪)

印度北部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白石金刚坐像(唐代)

1959年陕西省唐安国寺旧址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石雕大势至菩萨像(唐代)

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唐代奉先寺遗址出土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田延和”铭石造像(北魏)

河南省淇县城关出土

河南博物馆藏

▲贴金石雕左胁侍菩萨(东魏)

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藏

中国古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和生姜、大黄等调料为基础贸易品销往各地,又从各国商贾、使节带回金银器皿、宝石等材料,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

▲三彩载丝骆驼(唐代)

1063年河南省洛阳关林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唐代)

1987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花瓣形凸花银盘(唐代)

1972年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池村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仰莲瓣座银罐(唐代)

1970年陕西省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鎏金鸳鸯纹银羽殇(唐代)

1970年陕西省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鎏金鸳鸯纹银羽殇局部(唐代)

▲八瓣团花纹蓝色琉璃盘(唐代)

1987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

法门寺博物馆藏

▲长信宫灯(西汉

196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长信宫灯于1968年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是一件无人不晓的国宝级藏品。灯体为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右手提着灯罩,神态恬静优雅。当宫灯点燃后,宫女手袖可作为排烟管道,让燃烧产生的炭灰,直接吸入铜人灌满水的体内,使得污染物得到过滤,不会影响周围空气,十分注重“环保”。光从这件西汉的文物不难看出,我国古代有着极高的环保意识。

▲长信宫灯局部(西汉

▲舞马衔杯纹仿皮囊式银壶(唐代)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件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银器,扁圆形的壶身于顶端一角开有竖筒状的小壶口,上置覆莲瓣式的壶盖,壶腹部两侧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骏马,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上扬的马尾和飘动的绶带动感十足。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造型综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和马镫的形状。

千万不要小看这只银壶,它不仅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工艺,也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凭证。

▲舞马衔杯纹仿皮囊式银壶局部(唐代)

▲郑和铜钟

1981年福建省南平市采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湖”字卷   卷2272-2274)

明嘉靖内府录副写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金镶宝白玉镂空云龙帽顶(明代)

 2001年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镶宝石金镯(明代)

2001年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钦定文津阁四库全书》(《农政全书》)

 清乾隆内府写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次国博的亚洲文明展就全部介绍完啦!欣赏完亚洲各国的展品,真的既过足了眼瘾,也涨了很多知识。近距离欣赏到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也对古代中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不知看完这篇文章的你们会做何感想呢?

下期大王又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精彩呢?拭目以待哟!

END

Gallery Marking 每周都会与大家准时见面

在文章下方留言

并叫上好友为你的留言点赞吧!

每月,我们都会选取留言点赞数最多的前两位跟我们一起看艺展

免费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下)
“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二)
古道遗珍——《丝绸之路》大型文物大展
丝路遗珍(下)(高清珍贵资料)
辽博史上最大特展,开幕!
大美秦汉文明——全景式深入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