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小麦生产与育种情况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一麦众承”一组“育麦传奇”的王小兵,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我们组的组长是河南科技学院欧行奇老师,成员有牛新印老师、孙旭亮老师、李伟老师、王延训老师、王永军老师、丁长生老师、李绍祥老师、张庆琛老师、李大伟老师、张相武老师和我。

按照组长欧行奇老师的安排,今天由我来值日,非常感谢陈红敏老师和群里的各位专家老师。入群以来,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学习当天的值日文章,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就把内蒙古小麦生产和育种情况给各位老师汇报一下,不妥和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包涵,并请提出宝贵的批评指正意见,也非常欢迎全国各地从事小麦研究的专家和老师来内蒙古指导工作。

一、内蒙古小麦生产情况

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内蒙古属一年一熟制春麦区,常年种植面积约66.7万hm,最高曾经达到133.3万hm,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40%以上,居全国春小麦产区各省之首。小麦是内蒙古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在社会经济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蒙古地区有较长的小麦种植历史,分布范围比较广,全区12个盟市均有种植。主要种植区域总体分为三大块,即西部河套和土默川灌区;中部阴山山脉南北辐射区及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东部大兴安岭沿麓旱作地区。

内蒙古小麦生产的优势主要有,资源优势:全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小麦种植范围广,西起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东至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南自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北到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全区12个盟市均有种植。生产优势:内蒙古具有小麦生产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是国家中强筋优质小麦产区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小麦品质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内蒙古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小麦属于高耗水作物,近年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面临水位下降,水价上涨的问题,限制了小麦的种植,如遇干旱,部分地区不能确保灌溉适时水,影响小麦产量。尤其是呼伦贝尔地区大部分属于旱地小麦,依靠自然降水,小麦的品质与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比较效益偏低: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优质强筋小麦无法做到“单种单收”,使得收获的小麦基本为“混麦”,无法实现优质优价,造成小麦种植效益偏低。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还有待提升:小麦栽培品种和种植技术因不同生态条件而不同,近年由于结构调整和大型喷灌圈内轮作倒茬需求迫切,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全区小麦栽培品种多而杂,购销按地域而不是品种进行,使得很多小麦的优质品质特性很难发挥,出现强弱混杂,整体品质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小麦产业链条短,绿色品牌发挥效益低。缺乏中高档产品研制推广的能力。绿色和有机小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呼伦贝尔地区缺少大型面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小麦商品率达85%以上,原料不能就地转化,附加值小,效益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内蒙古小麦生产的主要工作有,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积极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推进“东、中、西”三区布局,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小麦科技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种子企业等部门的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协作攻关,加快选育一批适宜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优质高产抗逆专用新品种;集中力量攻克制约小麦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提高单产的技术瓶颈;集成示范推广一批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强化小麦政策扶持:扩大订单生产等种植模式,支持面粉加工企业与小麦种植户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出台扶持小麦加工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优惠政策,促进产加融合,提升小麦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大力发展区域品牌:以我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发展优质、绿色、有机小麦,小麦主产区大力培育区域品牌。

目前,内蒙古小麦生产中常年平均单产约为3000kg·hm-1,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单产水平低,品种缺乏,严重制约着内蒙古小麦产业发展,生产中急需要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加快小麦新品种选育是促进内蒙古小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二、内蒙古小麦育种情况

目前,在内蒙古真正长期从事春小麦育种的单位主要有4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和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而全区从事小麦科研的人员只有不到40人。在小麦方面科研单位少、科研人员少、项目经费少、企业参与少、成果转化少,对内蒙古小麦生产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严重制约内蒙古小麦产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内蒙古共审定各类型小麦品种110多个,这些小麦品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类型区为内蒙古小麦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内蒙古小麦生产在近7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大约四次更新换代,从传统地方品种→地方品种系选品种→引进国内外品种→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

三、内蒙古小麦育种发展方向

从育种手段来看,目前各育种单位主要还是在育种2.0时代,以常规品种间杂交为主,辅之以早代检测,冬季进行南繁加代,一些单位也开始进行分子标记、基因检测等工作,但是在育种资源材料精准鉴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从育种目前来看,“高产”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只不过是从“高产”调整为“优质高产”。而从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大部地区位于400mm降水线以下,品种的抗旱性也尤为重要,干旱是制约内蒙古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

从产量三要素来看,内蒙古春小麦品种生育期在100天左右,小麦生长期短,分蘖成穗率低,主要以主茎成穗,所以生产中播量大,45斤-55斤,如果播种质量好的话,亩穗数已经够用。后期小麦灌浆在30-40天左右,而且经常还会有高温、干旱和干热风等危害,千粒重太高的大粒品种往往会饱满度差,千粒重在45克左右为宜。穗粒数应该是提高产量的主攻因素,能达到35粒就比较好了。

因此,在育种中选择的类型最好是前期苗期生长缓慢一些,主要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旱性;中间穗分化时期往往气温不是特别高,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后期灌浆速度要快,提高千粒重和饱满度。而在生产中通过技术措施提高播种质量,使每亩穗数在40-45万,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克,在内蒙古春小麦生产中达到高产比较合理的群体结构。根据多年小麦育种工作,首先要制定出适合当地的育种目标,并能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其次要有好的育种资源材料做基础,并能做到物尽其用;第三,还要有好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做保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就是要有稳定的团队去实施,任何时候人都是第一位的,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吃苦奉献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

四、近几年育成部分小麦品种简介

1、农麦2号

优质、高产、强筋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05007号)。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30)。产量高、稳产性好:在水浇地高产栽培亩产400-500公斤,旱肥地亩产250-380公斤,平均比对照“永良4号”增产6.85%。河套地区07年大面积高产示范亩产560公斤,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分析列国家区试同组第一位。品质优良:农业部品质检测中心(黑龙江、北京)化验结果,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优异:2*,17 18,5 10,。蛋白含量14.6%,湿面筋30.8%,稳定时间9.6分钟,容重828g/L,面包体积840ml、面包评分89分,基本达到一级标准。加工的面条、饺子不易粘粘,面条评分86分。恒丰公司生产试验,同等条件下比永良4号优质粉率提高3.0-5.0%。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该品种在自治区中、东部5市广泛种植,95%以上点增产;国家小麦西北区试组在新疆、宁夏、青海、甘肃设18个试点试验及示范种植,两年均有13个试点增产,目前被区内外多家种子生产企业引种,广适性强为该品种的又一大特点。综合抗性强:接种鉴定结果,抗白粉病、慢条锈病。生产上表现抗倒伏、抗青枯早衰。

2、农麦5号

优质、高产、专用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1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15001号)。生物学特性:属春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直立,叶色绿,叶姿态为披散形。株型紧凑,株高75cm左右,生育期91d。纺锤型穗,穗长9cm,长芒,白壳,籽粒卵圆形,白色,硬质,黑胚较轻,穗粒数39粒左右,千粒重38g。群体整齐,抗倒伏,无穗发芽,不易落粒,成熟落黄好。品质属于硬质中强筋: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812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62%,湿面筋含量28.9%,Zeleny沉淀值27.0mL,稳定时间8.6 min,硬度指数68.0,面包体积885 mL,面包总评分78.8,面条总评分81.5,品质达到硬质中强筋小麦标准。综合抗性好:经田间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高感白粉病。田间自然发病表现为无白粉病,叶锈病较轻,综合抗性较好。高产稳产: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小麦区试2012年平均产量6527.0kg·hm-2,较对照永良4号增产7.6%,5个试点全部增产,产量居第1位;2013年平均产量6300.3 kg·hm-2,较对照永良4号增产2.8%,6个试点5增1减,产量居第1位。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46.6 kg·hm-2,较永良4号增产8.5%,6个试点全部增产,产量居第1位。酿酒品质好:2018年云湃啤酒酿造有限公司对产自河套地区的10多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啤酒加工测试,德国专家认为农麦5号各项指标堪比德国进口原料,确定为定标品种,进行各项工艺开发。云湃啤酒酿造有限公司首次实现了德国设备、德国工艺、德国专家,用本地品种和地产原料,生产出高端精酿小麦鲜啤酒和瓶装啤酒,也使我们育成的品种迈上了产业化之路。

3、农麦482

优质、高产、弱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1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19001号)。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片绿色,叶鞘绿色,叶姿态上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75cm,生育期91.3天左右,总叶片数8片,旗叶披散,农艺性状稳定,成熟落黄好。穗纺锤形,穗长10.0cm,长芒、白壳。籽粒红色、粉质、饱满,穗粒数39.3粒,千粒重44.3克,无穗发芽,不易落粒。高产稳产:2016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2.47公斤,比对照增产4.4%,产量居第2位。2017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区域试验,6试验点平均亩产458.69平均公斤,比对照增产8.6%,产量居第1位。2018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57.83公斤,比对照增产6.63%,产量居第1位。优质弱筋: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蛋白质含量(干基)12.53%,湿面筋含量25.5%,沉降值20.8毫升,面团形成时间2.6分钟,稳定时间2.1分钟,弱化度150FU,最大拉伸阻力170EU,延伸性170mm,硬度51.6分,饼干评分88.7分,蛋糕评分87分,容重806g/l。抗病性好:2016年度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检测,农麦482高抗条锈病(5HR),高抗叶锈病(40HR),中抗白粉病(4MR),高感黄矮病(4.3HS)。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一麦众承”一组“育麦传奇”的王小兵,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我们组的组长是河南科技学院欧行奇老师,成员有牛新印老师、孙旭亮老师、李伟老师、王延训老师、王永军老师、丁长生老师、李绍祥老师、张庆琛老师、李大伟老师、张相武老师和我。

按照组长欧行奇老师的安排,今天由我来值日,非常感谢陈红敏老师和群里的各位专家老师。入群以来,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学习当天的值日文章,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就把内蒙古小麦生产和育种情况给各位老师汇报一下,不妥和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包涵,并请提出宝贵的批评指正意见,也非常欢迎全国各地从事小麦研究的专家和老师来内蒙古指导工作。

一、内蒙古小麦生产情况

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内蒙古属一年一熟制春麦区,常年种植面积约66.7万hm,最高曾经达到133.3万hm,是我国春小麦的主要产区,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的40%以上,居全国春小麦产区各省之首。小麦是内蒙古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在社会经济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蒙古地区有较长的小麦种植历史,分布范围比较广,全区12个盟市均有种植。主要种植区域总体分为三大块,即西部河套和土默川灌区;中部阴山山脉南北辐射区及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东部大兴安岭沿麓旱作地区。

内蒙古小麦生产的优势主要有,资源优势:全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小麦种植范围广,西起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东至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南自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北到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全区12个盟市均有种植。生产优势:内蒙古具有小麦生产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是国家中强筋优质小麦产区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小麦品质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内蒙古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小麦属于高耗水作物,近年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面临水位下降,水价上涨的问题,限制了小麦的种植,如遇干旱,部分地区不能确保灌溉适时水,影响小麦产量。尤其是呼伦贝尔地区大部分属于旱地小麦,依靠自然降水,小麦的品质与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比较效益偏低:呼伦贝尔市部分地区优质强筋小麦无法做到“单种单收”,使得收获的小麦基本为“混麦”,无法实现优质优价,造成小麦种植效益偏低。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还有待提升:小麦栽培品种和种植技术因不同生态条件而不同,近年由于结构调整和大型喷灌圈内轮作倒茬需求迫切,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目前全区小麦栽培品种多而杂,购销按地域而不是品种进行,使得很多小麦的优质品质特性很难发挥,出现强弱混杂,整体品质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小麦产业链条短,绿色品牌发挥效益低。缺乏中高档产品研制推广的能力。绿色和有机小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呼伦贝尔地区缺少大型面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小麦商品率达85%以上,原料不能就地转化,附加值小,效益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内蒙古小麦生产的主要工作有,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积极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向优势区域集中,推进“东、中、西”三区布局,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小麦科技创新的投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种子企业等部门的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协作攻关,加快选育一批适宜东、中、西三个区域的优质高产抗逆专用新品种;集中力量攻克制约小麦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提高单产的技术瓶颈;集成示范推广一批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强化小麦政策扶持:扩大订单生产等种植模式,支持面粉加工企业与小麦种植户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出台扶持小麦加工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优惠政策,促进产加融合,提升小麦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大力发展区域品牌:以我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发展优质、绿色、有机小麦,小麦主产区大力培育区域品牌。

目前,内蒙古小麦生产中常年平均单产约为3000kg·hm-1,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单产水平低,品种缺乏,严重制约着内蒙古小麦产业发展,生产中急需要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加快小麦新品种选育是促进内蒙古小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二、内蒙古小麦育种情况

目前,在内蒙古真正长期从事春小麦育种的单位主要有4家: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和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而全区从事小麦科研的人员只有不到40人。在小麦方面科研单位少、科研人员少、项目经费少、企业参与少、成果转化少,对内蒙古小麦生产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严重制约内蒙古小麦产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内蒙古共审定各类型小麦品种110多个,这些小麦品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生态类型区为内蒙古小麦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内蒙古小麦生产在近7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大约四次更新换代,从传统地方品种→地方品种系选品种→引进国内外品种→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新品种。

三、内蒙古小麦育种发展方向

从育种手段来看,目前各育种单位主要还是在育种2.0时代,以常规品种间杂交为主,辅之以早代检测,冬季进行南繁加代,一些单位也开始进行分子标记、基因检测等工作,但是在育种资源材料精准鉴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从育种目前来看,“高产”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只不过是从“高产”调整为“优质高产”。而从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大部地区位于400mm降水线以下,品种的抗旱性也尤为重要,干旱是制约内蒙古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

从产量三要素来看,内蒙古春小麦品种生育期在100天左右,小麦生长期短,分蘖成穗率低,主要以主茎成穗,所以生产中播量大,45斤-55斤,如果播种质量好的话,亩穗数已经够用。后期小麦灌浆在30-40天左右,而且经常还会有高温、干旱和干热风等危害,千粒重太高的大粒品种往往会饱满度差,千粒重在45克左右为宜。穗粒数应该是提高产量的主攻因素,能达到35粒就比较好了。

因此,在育种中选择的类型最好是前期苗期生长缓慢一些,主要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旱性;中间穗分化时期往往气温不是特别高,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后期灌浆速度要快,提高千粒重和饱满度。而在生产中通过技术措施提高播种质量,使每亩穗数在40-45万,穗粒数30-35粒,千粒重40-45克,在内蒙古春小麦生产中达到高产比较合理的群体结构。根据多年小麦育种工作,首先要制定出适合当地的育种目标,并能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其次要有好的育种资源材料做基础,并能做到物尽其用;第三,还要有好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做保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就是要有稳定的团队去实施,任何时候人都是第一位的,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吃苦奉献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限的。

四、近几年育成部分小麦品种简介

1、农麦2号

优质、高产、强筋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05007号)。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30)。产量高、稳产性好:在水浇地高产栽培亩产400-500公斤,旱肥地亩产250-380公斤,平均比对照“永良4号”增产6.85%。河套地区07年大面积高产示范亩产560公斤,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分析列国家区试同组第一位。品质优良:农业部品质检测中心(黑龙江、北京)化验结果,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优异:2*,17 18,5 10,。蛋白含量14.6%,湿面筋30.8%,稳定时间9.6分钟,容重828g/L,面包体积840ml、面包评分89分,基本达到一级标准。加工的面条、饺子不易粘粘,面条评分86分。恒丰公司生产试验,同等条件下比永良4号优质粉率提高3.0-5.0%。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该品种在自治区中、东部5市广泛种植,95%以上点增产;国家小麦西北区试组在新疆、宁夏、青海、甘肃设18个试点试验及示范种植,两年均有13个试点增产,目前被区内外多家种子生产企业引种,广适性强为该品种的又一大特点。综合抗性强:接种鉴定结果,抗白粉病、慢条锈病。生产上表现抗倒伏、抗青枯早衰。

2、农麦5号

优质、高产、专用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1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15001号)。生物学特性:属春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直立,叶色绿,叶姿态为披散形。株型紧凑,株高75cm左右,生育期91d。纺锤型穗,穗长9cm,长芒,白壳,籽粒卵圆形,白色,硬质,黑胚较轻,穗粒数39粒左右,千粒重38g。群体整齐,抗倒伏,无穗发芽,不易落粒,成熟落黄好。品质属于硬质中强筋: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812g/L,蛋白质含量(干基)13.62%,湿面筋含量28.9%,Zeleny沉淀值27.0mL,稳定时间8.6 min,硬度指数68.0,面包体积885 mL,面包总评分78.8,面条总评分81.5,品质达到硬质中强筋小麦标准。综合抗性好:经田间接种鉴定,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高感白粉病。田间自然发病表现为无白粉病,叶锈病较轻,综合抗性较好。高产稳产: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小麦区试2012年平均产量6527.0kg·hm-2,较对照永良4号增产7.6%,5个试点全部增产,产量居第1位;2013年平均产量6300.3 kg·hm-2,较对照永良4号增产2.8%,6个试点5增1减,产量居第1位。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46.6 kg·hm-2,较永良4号增产8.5%,6个试点全部增产,产量居第1位。酿酒品质好:2018年云湃啤酒酿造有限公司对产自河套地区的10多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啤酒加工测试,德国专家认为农麦5号各项指标堪比德国进口原料,确定为定标品种,进行各项工艺开发。云湃啤酒酿造有限公司首次实现了德国设备、德国工艺、德国专家,用本地品种和地产原料,生产出高端精酿小麦鲜啤酒和瓶装啤酒,也使我们育成的品种迈上了产业化之路。

3、农麦482

优质、高产、弱筋品种。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201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麦2019001号)。特征特性:幼苗直立,叶片绿色,叶鞘绿色,叶姿态上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75cm,生育期91.3天左右,总叶片数8片,旗叶披散,农艺性状稳定,成熟落黄好。穗纺锤形,穗长10.0cm,长芒、白壳。籽粒红色、粉质、饱满,穗粒数39.3粒,千粒重44.3克,无穗发芽,不易落粒。高产稳产:2016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2.47公斤,比对照增产4.4%,产量居第2位。2017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区域试验,6试验点平均亩产458.69平均公斤,比对照增产8.6%,产量居第1位。2018年参加内蒙古水地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57.83公斤,比对照增产6.63%,产量居第1位。优质弱筋:201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蛋白质含量(干基)12.53%,湿面筋含量25.5%,沉降值20.8毫升,面团形成时间2.6分钟,稳定时间2.1分钟,弱化度150FU,最大拉伸阻力170EU,延伸性170mm,硬度51.6分,饼干评分88.7分,蛋糕评分87分,容重806g/l。抗病性好:2016年度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检测,农麦482高抗条锈病(5HR),高抗叶锈病(40HR),中抗白粉病(4MR),高感黄矮病(4.3HS)。

作者简介:王小兵,研究员,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从事小麦育种工作20多年,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站长,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小麦产业全产业链专家组组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藏作品](7373)他长眠在第二故乡,遥望滚滚麦浪
作物育种过程中生态学问题探讨
青海柴达木盆地春小麦育种概况
全球气候变化,未来育种增产研究需重视“耐高温”
郭进考:小麦节水高产育种的先行者(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新疆目前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有哪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