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产小麦新品种登海206选育过程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一麦众承”18组“麦步从头越”的翟冬峰,非常感谢“一麦众承”平台给我提供了这个互相学习、沟通交流的机会,今天我代表本小组值日,我们组的成员还有王凤涛、赵永涛、张新、宋广芝、胡卫国、郭军、吕亮杰、史丽霞、张桂芳、李东升、周桂莲老师。

大家认识登海种业都是从登海玉米开始,其实登海小麦从1993年就开始搜集种质资源进行小麦育种,这期间遇到不少波折,走过不少弯路,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直到2016年才有审定品种。现已审定5个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

登海202(省审、国家旱地审定)

登海206(国审)

登海208(皖审)

登海216(省审)

登海217(结束试验程序,待通过国家审定)

本次值日,我向老师们汇报一下关于登海206的选育过程和“大群体、小(叶)株型”的小麦高产育种模式。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格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生产上迫切需要秆强、质优、多抗、低耗,适合于机械化作业的高产品种。通过改变品种株型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在基本稳定穗粒数的前提下,主攻亩穗数和千粒重,最终提高小麦产量。

1.亲本选配的理念

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庄巧生院士指出,作物育种的成效,取决于材料是否恰当和方法是否正确。其中材料起着决定性作用,小麦自不例外,表明高产育种首先要组配出育种目标需求的基因新组合。为此,我们在总结经验、运用规律的基础上,于2008年选用了黄淮北片冬麦区产量最高、栽培面积最大、具有良好的株型结构和抗旱高产潜力的高产品种济麦22为母本,以黄淮南片冬麦区株高70cm、秆强、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大粒多、生长后期抗干热风能力强、落黄优良的高产品种周麦20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代号为08-09。两者杂交生态型差别较大,遗传基础丰富,优势互补性强,杂种分离类型多,容易选育出超亲品种来。

2.选育经过

F1:每个组合播种1行。按照育种目标要求,选留20个组合,升入F2代,其中08-09组合表现优良入选重点组合。

F2:分离最大的世代。重点组合播种800粒种子,一般组合播种400粒种子。行长2m,行距30cm,株距5cm,每行人工点播40粒种子。还是08-09组合表现突出,进行重点选择单穗。一般组合少选或不选,升入F3代。

F3:每穗播种1行,从优良的穗系中选择单穗升入F4代。

F4:同上,每穗播种1行,从优良的穗系中选择单穗,升入F5代。

F5:育种材料形状基本稳定,进行穗系测产比较。每穗播种1行,每10行加1行对照种(良星99)。其中,51306行(登海206原名)表现突出,其行产量为0.559kg,比邻近对照种增产7.29%。升入品系比较试验,产量为9852 kg/hm2,比对照种良星99增产8.99%,居首位。

2015-2016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冬麦区水地A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219kg/hm2,比对照种良星99增产5.77%,增产极显著。2016~2017年度进行续试,平均产量为9109.5kg/hm2,比对照种良星99增产4.71%,增产极显著。2017~2018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北片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471.5kg/hm2,比对照种济麦22增产5.48%,居8个参试品种首位,且12个试验点全部增产,适应性广。

2019年3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38。

3. 品种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较短宽,叶色深绿,耐寒,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抽穗后叶片较小而上举,有蜡质,抗旱力强,较抗白粉病,株高83cm,株型杯状,田间通风透光好。穗层整齐,耐密性好,高产潜力大。穗大粒多,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生育后期抗干热风能力强、落黄优良。成熟期与对照种良星99相当。

据国家区试鉴测秆强中等,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3.63%,湿面筋含量为30.5%,稳定时间为3.1min,容重825g/L,抗旱系数为0.994,为优质中筋小麦。

2022年6月,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成立专家组,对登海种业试验农场10.53亩登海206高产示范田,按照农业农村部小麦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进行实打验收,平均亩产896.62公斤,创山东省小麦高产新纪录。该高产示范田亩穗数为53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53g,具有“大群体、小(叶)株型”结构,如下图:

                        登海206高产田

                               登海206株型

                             登海206籽粒

4.工作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1)试验田要有可比性。选育过程中要重视试验田的管理,无论是上茬还是下茬施土杂肥或化肥都要均匀一致。这样才有可比性,选育出好的育种材料来。

(2)良种还要与良法相结合。品种高产潜力在生产上的最大发挥,还要运用土、肥、水、植保和栽培等相关科学技术的高度集成,才能获得。

一家之见,还望老师们多多指教!

作者简介:翟冬峰,女,农业推广技术研究员,山东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莱州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烟台市第十四届党代表。长期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工作,主持研发的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获得小麦品种权3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烟台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曾获“烟台市首席技师”“莱州市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麦高产我只认这个品种,亩产最高达727公斤,最低也有513公斤
民以食为天,这3人撑起国人的一片天,单这一位就身价1008亿
国内10个彩色小麦新品种简介
“西农”小麦育种搭建品种梯队
宝研8号小麦品种选育及探析
“外国能做到的,中国一定能做到!”这位农民科学家屡屡刷新世界纪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