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9位院士参会!今年种业的第一场盛会,我们铆足干劲

粮安天下,筑基石

今年,中国种业发展迎来关键之年

中央多次强调“打好种业翻身仗”

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时期

一场新时代的种业盛会即将拉开帷幕

29位院士参会

100多名国内外专家精彩报告

头部企业共谋发展

强大合力拧成一股绳

打好种业翻身仗,凝心聚力,势在必行!

(文末附参会院士及详细报告名单)

1


全员进军打好种业“翻身仗”


这是一场立足新时代,吹响全员“打好种业翻身仗”进军号的大会。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特殊年份,多项任务,多项挑战。

今年,对于中国种业也是尤为不平凡的一年。种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强调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门在谋划,种业“破卡”的决心与信心不断增强。

种业自强自立的要求更加迫切。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情况下面临的新挑战,育种核心技术创新的要求更为紧迫。

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怎样扛起时代使命?在这一历史关键时期,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谋划召开,广泛动员。大会设置1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和1个种业园区发布会;邀请29位院士参会,其中19位院士进行24个报告和对话;百余名国内外权威专家带来100多个精彩报告;各领域领军企业共聚一堂。他们将共同回答时代之问,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智慧。

1


各个击破解决“卡脖子”问题


这是一场汇聚高端资源,助力解决种源“卡脖子”的大会。

中央提出解决种源“卡脖子”,是振聋发聩的醒世警言强烈危机感催人奋进。当前,我国农业用种安全有保障,风险可控,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还不高;耐储的番茄、甜椒等少数专用品种进口比例还比较大;生猪繁殖的效率、饲料转化率和奶牛年产奶量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白羽肉鸡祖代种鸡主要靠进口。

新时代的种业,不仅要满足于把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要促进人们营养水平提高和生活品质改善。这其中,对关键核心技术、优良新品种的要求更高。

如何破解“卡脖子”问题?大会聚焦种业各领域重点“卡”点,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作《生物育种发展报告》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作《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打好种业翻身仗》等报告;还有朱健康、张启发、戴景瑞、谢华安、陈温福、包振民、赵春江、邹学校等众多来自种业领域的院士专家,他们将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生物育种产业化、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玉米、水稻、蔬菜、水产、畜禽等各领域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先正达、隆平高科、拜耳中国、大北农、荃银高科等领军种业企业也将汇聚共谋发展,深化交流合作。

1


厉兵秣马写好时代答卷


这是一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展示中国特色、体现高端品质的种业盛会。

今年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起步年。种子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要害”之一,种业攻坚到了关键性历史时刻,种业发展也注入了更强使命感与责任感。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日前强调,我国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但粮食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未来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加上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打好种业“翻身仗”,是党中央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在 2021 省级种子协会(商会)会长联席会上指出,中国种业面临着艰巨的、激烈的和残酷的竞争,也已经有了敢于竞争、敢于胜利,打好“翻身仗”的基础、勇气和信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感,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立足发展新阶段,中国种子大会率先作为,将种业优势资源拧成一股强大合力,力争举办成层次最高、阵容最强、规模最大的种业盛会,举办成决心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立志打赢种业翻身仗,兑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军令状承诺的誓师大会。

3月20—24日,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我们同担使命,共谋未来!

拟参加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院士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少军中国工程院院士
匡廷云中国科学院院士
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作言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健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  涌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家洋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晓亚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温福中国工程院院士
种康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培松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国屏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振东中国工程院院士
骆清铭中国科学院院士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  前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晓风中国科学院院士
盖钧镒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华安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斌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景瑞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院士报告统计

姓名报告题目论坛名称
李家洋生物育种发展报告主论坛
万建民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打好种业翻身仗
张亚平家养动物的驯化与基因组多样性第二届生命科学前沿及种子创新高峰论坛
匡廷云全球气候变化对光合作用的挑战和机遇
朱健康基因编辑助力作物育种
种  康水稻耐寒分子网络解析与设计潜力
李家洋高产优质水稻设计育种与未来种子创新
万建民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
钱  前国家作物种质库现状和未来思考
印遇龙地方猪生物育种关键技术与种质提升
胡培松我国水稻育种联合攻关进展情况报告水稻产业链发展论坛
陈温福粳稻发展趋势及“十四五”育种策略
戴景瑞对话:生物育种玉米产业链发展论坛
邹学校我国特色蔬菜种业十四五展望蔬菜种业发展论坛
万建民自贸港背景下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海南自由贸易港种业发展论坛
张启发建设自贸港与南繁产业新机遇南繁产业发展论坛
朱健康基因编辑助力生物育种
谢华安水稻南繁科研育种
钱  前对话:南繁种质资源共享、南繁成果高效转化的机制创新
赵春江信息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数字种业论坛
张  涌牛羊基因工程育种全国畜禽种业创新发展论坛
包振民鱼类种质评价与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展望全国水产南繁种业发展论坛
刘少军鱼类远缘杂交技术的研究展望
桂建芳沙龙:如何提高我国水产育种核心竞争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种业“翻身仗”|“海水稻”一飞冲天 万亿级产业蓝图浮现
中国种子大会在海南开幕!院士专家共商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
中国的种业问题是一个结构性失衡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到底哪个省最多?
全国第十九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震惊世界的十大蒙古族科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