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夜月明人尽望

     月亮在中国有着太高的地位。有中国文化意义上不可替代的位置,你看中国诗词歌赋里充满了冷月、新月、残月、满月等意象;也有民俗意义上的崇拜,嫦娥奔月的传说,圣洁无私的象征,光阴的代序轮回。一切等等,无不昭示着国人对月亮的敬畏和亲近。

    对于一个生存哲学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务实民族而言,月亮会被赋予太多的人格形象。人们从月亮的自然变化里去观照人生,找到契合点,用以安抚渺小卑微的自己。譬如东坡的名作《水调歌头 中秋》中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公元1076年,东坡远放密州,仕途蹭蹬,不但理想难以实现,且与胞弟苏辙分离七年,人生种种不如意集于一身。然中秋之夜,对月怀人,望月而思,终悟得人生如月,缺后有圆,圆而又缺,势所难免。月亮如此,人何尝不是如此?故心中不免落寞,又不是没有希望。人生实苦,亦当满怀信心,也能对月欢饮达旦,从坎坷的今天突围出去。

    唐人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得“孤篇盖全唐”之美誉。当诗人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浩叹时,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是啊,人生短暂不过百年,月亮相对人而言,几乎是永恒的存在。然而从个体生命跳出去,人类这个群体也是永恒的,所以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解脱,瞬间从逼仄的人生中找到开阔的通道,突破了对死亡的恐惧,人生便变得没有什么不可接受。

自然,在中国人眼里,月亮并不冰冷,它是一切美好感情的载体。它是故乡的代名词:李白吟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杜甫诵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企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皓月当空,不知勾起多少征人对故乡的魂牵梦绕......它还是爱情的见证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宛然看到如月般娇羞的少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分明让我们看到落寞的杜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寸断肝肠,早已被这残月凉透......它又是亲情的代名词:“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见月而思亲人,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个情人,不是专指爱情,而是我们念兹在兹的亲人了。“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身隔千里,一轮明月却高挂天空,牵起了每一个有情人。

今又中秋,月色甚好。每个有情人,都有他思念的对象,正因为有了这彼此牵挂的人,我们才有勇气活在这无法圆满的日常,牵挂不是负担,而是力量。

所有中秋咏月诗中,独爱诗人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不言已之刻骨秋思,却问秋思落于谁家,此种写法,颇不合理,却又最为合理。谁不秋思,只不过都无我深重罢了。就像父母之于孩子的爱,虽然自己不能给予最好的爱,但一定是最深的爱。

这样的良夜,若有未央依偎在侧,教她读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听她自在娇莺恰恰啼鸣,恰如今夜之冰华玉魄,高悬碧空,该是多么圆满美好?只是未央不足一岁而去,香消玉殒,便无端生出了“女埋泉下泥销骨,父寄人间雪满头”的悲伤。

唉,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所有的不如意都是来告诉我们要珍惜如意的时光。未央我儿,从存在的意义上来说,你并没有离开,因为爸爸从来就不曾忘记你。你仍旧是一束光,不能揽你入怀,却能感觉你的存在。

今夜月明人尽望,秋思纷落有情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的诉说: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央视荐诗】9月23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日秋分,念最美的节气诗词
诗话中秋:月明人尽望,秋思落谁家?
【西散原创】心柔作品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