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议舍利干盆景


河南 张中义 舍利干一词近几年在盆景界时常被论及,关于其功过则褒贬不一,褒者誉为神奇绝妙,贬者则言之白骨森森,可谓各有言辞众说纷
  

河南 张中义
“舍利干”一词近几年在盆景界时常被论及,关于其功过则褒贬不一,褒者誉为“神奇绝妙”,贬者则言之“白骨森森”,可谓各有言辞众说纷纭。

无论“舍利”一词来历如何,也无论盆景界对舍利干如何褒贬,单从舍利干、神枝在盆景造型中所起到的作用,从纯艺术角度而论,不难看出它于盆景造型作用明显。舍利千对盆景造型至少有三个贡献,即过渡更自然、线条更曲美、色彩更丰富。

一、过渡更自然。盆景之树与自然之树相比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急剧”过渡,同是一株直径20公分的树木,在自然环境可长至数米甚至十几米高。而在盆中,则高不过米,其急剧过渡,高度浓缩,才能在高不盈米的方寸之问,显现大树雄古风范。凡制作盆景人士都清楚,盆景是否成型?是否美?关键是过渡是否自然、到位?从根盘到树干、树枝、分枝,过渡自然协调则成型,则美!过去我们以制作杂木盆景为主,除少数杂木桩在自然界偶有形成数十年不腐的枯干枯枝即舍利干外,大部分杂桩枝枯会朽腐,经风剥雨蚀,很快就了无踪影,再久则形成了洞穴。因此,杂木舍利干(枝)在自然界很难见到。我们选择杂木盆景,更多是注重瘦、透、漏、皱等特点,这是资料上反复注释的。在制作上,对臃肿、截面的处理,多以作打空处理,让时间使其变为洞穴,很少留舍利和神枝,即便留了,也会因年久而腐蚀烂掉,最终归于空洞。当然杂木盆景也有作舍利和神枝的,如黄荆等杂木,也可千年不腐而形成木化石。我国第一届盆景展,就有一盆黄荆作品,对干枯部分作了舍利处理,最终赢得了一等奖。因此说,舍利干并不是日本盆景的专利,只是近年来国内更注重了松柏盆景,才真正重视舍利干罢了。

松柏与杂木的植物属性不同,最大的区别点就是截锯面难以愈合,并会沿水线向下逐渐死掉,最大的优点则是耐腐朽。我们制作盆景,就要扬长避短,将截锯面、臃肿部破平为异,将死去的皮剥掉,并进行雕琢,留下树心油质部分为舍利,这样整个树桩则过渡更自然,确也神气活现起来。许多臃肿无用的桩头,经过精雕细刻便也成了一盆上乘盆景。实践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你亲自制作过松柏盆景,你就会对硕大的干枯截头动一番脑筋的,实际许多较大的截面以一F部分都是死皮,必须剥脱。并为了让其过渡自然,会煞费苦心地对活皮进行大而积的设计和撕脱雕刻的。这就是盆景过渡的需要,也是舍利干对盆景造型的一条重要贡献。

二、线条更曲美。盆景是一种艺术,一种鲜活的艺术,艺术家们会根据树桩的不同特点,制作出各种的不同造型,其中,线条美是盆景艺术追求和崇尚的理想效果。松柏干枯部分恰恰又耐腐朽、耐雕刻,其纹理扭曲、旋结,自然界已经昭示这种独特的天然无饰之艺术效果。因此,对松柏进行雕琢则是顺应自然、合乎情理的艺术之举,在完善了自然过渡的同时,进而进行丝雕艺术加工,加上留存年久而隆起的水线,变僵硬为曲美,化凡庸为神奇,线条更加流畅,这岂不是神奇吗?

三、色彩更丰富。普通杂木盆景(花果盆景除外),若不采用舍利干技术,一般只有两色,即枝干一色,树叶一色。而利用舍利干技术防腐处理后,增加一种白色效果,由两色变为三色。特别是柏树盆景,去除粗皮裸露红肤,配以嫩绿叶色,再加舍利不朽之白,使红、白、绿三色相间对比鲜明,色调和谐,枯荣相济,鲜活耀眼。更有舍利干钢筋铁骨之坚韧,显现铮铮如铁、万古不朽之气概,足以使世人为之震憾。

不难看出,舍利干对盆景造型是有其优处的。当然,国内对舍利干接触颇晚,难免出现片面理解、设计不足或失手使白骨泛滥的现象,使本来很健壮的盆景,变为干枯之状,充满匠气,不由得使人瞠目结舌。不过,这不是舍利干本身的缺憾,这毕竟有一段不可逾越的熟练过程,因为技术不成熟而对舍利干横加指责,是不客观的。同时敬示同行,在舍利干设计制作上应持慎重态度,尽可能科学合理,使舍利干之创作更臻完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盆栽艺术:细微之美
    杂木枝托枝形一目了然
    一身枯干白骨,枯荣互见、丛死相依
    中国盆景制作技艺 3 盆景的分类方法
    微型盆景:手巧工细,微小精致
    (转载)盆景制作设计之我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