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感发热效验良方
  高热是指体温在39°C以上,为临床常见症状,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近年来,中医治疗高热的临床阵地有逐渐萎缩趋势,因此一般会认为中医是治疗慢性疾病、调理性疾病的'慢郎中”。但如果我们翻阅历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不难发现,有关“伤寒”、“温病”诊治的记载非常详细,中医学治疗外感发热类疾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方一 荆防银翘汤

  【主治】:外感发热,不论风寒、风热初起,寒重热轻或寒轻热重,口渴或不渴,皆可用之。

  【方药】:荆芥、防风、苏叶、连翘、淡竹叶各9克,银花、茯苓各15克,陈皮6克。

  【制用法】: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0分钟,煮沸后微火再煮15分钟,每剂煎2次。根据病人发热的轻重,每日1剂或2剂。每日1剂者,上下午各服1次;每日2剂者,每隔6小时服药1次,日夜共服4次。一般外感初起可日服2剂;外感二日后开始治疗,日服1剂即可。

  【加减】:如眼眶疼痛可加白芷6克;身痛加秦艽9克;咳嗽胸闷加杏仁9克,瓜蒌皮15克;咽痛加桔梗6克,生甘草6克。

  【编按】:外感风寒宜辛温解表,外感风热宜辛凉解表,此乃一般之常法,但临床上常有不典型者,因属外感初起,不论寒轻热重或寒重热轻,尚无明显伤津,故口渴并不显著,即使口渴者,用之亦无妨碍,因汗后即可热退而愈。本方辛温辛凉合法,凡风寒风热或不典型者皆可用之。以荆芥、防风、苏叶辛温发汗;银花、连翘、淡竹叶辛凉清热;茯苓、陈皮健脾和胃,使表解后脾胃功能迅速恢复。由于本方发散力较强,服后遍身漐漐汗出,即可停服。[中国中医研究院 时振声主任经验用方,《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方二 小儿退热方

  【主治】:小儿外感发热

  【方药】:柴胡、黄芩,知母、苏叶各5g,党参、法夏、青皮、香附、甘草各3g,生姜一片,大枣三枚。

  【加减】:挟痰加苏子、莱菔子各6g;挟滞加焦三仙各6g,鸡内金3g;挟惊加僵蚕3g,钩藤6g;腹泻加泽泻6g;口渴,舌红苔薄白加桑叶6g,薄荷3g;咽红、便结、舌红苔黄腻加生地、赤芍各6g,桃仁5g;热势炽盛加生石膏15g。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编按】:本方是刘华仪老中医经验方,该方治疗小儿感冒的效果甚佳。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00例中,年龄最小者28天,最大者14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6天,其中3天以内者74例,3天以上者26例,其中治愈7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疗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6天,平均3天。[小儿退热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100例,刘宁,湖北中医杂志1995-02-28]


  方三 贴涌泉穴治感冒发热方

  【主治】:小儿外感发热

  【方药】:吴茱萸10g、栀子10g、生石膏20g

  【用法】:研末,用醋调成糊状,外敷于两侧涌泉穴,1次/天。

  【编按】:本外敷方中的栀子功能清热泻火,善清三焦之火;醋可使小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也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作用;石膏气辛味甘,可解肌发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亢进而产生强有力的解热作用;吴茱萸属辛热之品,功能散寒止痛、疏肝理气、温中止泻,在外治法中应用较广,不仅用于寒证,也可用于某些热证,《本草备要》记载吴茱萸虽热但能引热下行。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乃是肾经的首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黄帝内经》云“病在上者下取之”,诸药合用外敷涌泉,可清火退热,引火归元,故用治小儿外感发热效果甚著。[丛方方,朱姬莲,石秀丽.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0例[J].国医论坛,2013,28(02):32]

  方四 清天河水手法

  【主治】: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

  【操作方法】:以清水为介质,具体操作如下:取天河水穴,即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用食指、中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单向的直线推动,自腕部向上推至肘弯处。手法频率150次/min,连续操作30min,每天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治疗方案,嘱患儿家属多饮水,注意休息。

  【编按】:清热要穴“天河水”是小儿推拿中用于退热的主要穴位,取穴容易,操作简单,退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临床上以天河水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推拿手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清天河水手法操作。[方淡思,许丽.清天河水手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初期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9,54(10):736-737]

  方五 中药足浴

  【主治】:风热袭表,症见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咽痛,舌苔薄白或微黄,舌质红,脉象浮数。

  【方药】:板蓝根25g,竹叶9g,连翘10g,薄荷15g,紫苏叶10g,荆芥20g,防风9g,柴胡10g,葛根10g。

  【用法】:煎煮药液1000mL,加入温水适量,水温约40°C,泡洗双足及双小腿部(约至膝部),泡洗时间约20 min~30min。在相应抗感染治疗前提下,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

  【编按】:所选方中板蓝根、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紫苏叶、荆芥、防风祛风、解表, 增强君药解表的作用;柴胡有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葛根有解肌退热、透疹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之功,于清散之中,使郁解腠开,营卫通畅,自然汗出热退。中药足浴使药物通过皮肤起到调和营卫、辛凉解表的作用,达到退热的目的,无须经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不对患儿的肝脏、肾脏造成影响。临床应用有效率90.32%,与药物和静脉注射相比,中药足浴具有患儿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经济等优点,受到广大患儿及家长的青睐。[刘莹,金桂娴,高雯雯.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6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04):10-11]

  方六 蝉蜕散

  【主治】:小儿发热

  【方药】:蝉蜕9g,山栀子9g,钩藤3g,地骨皮5g。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然后倒入少量的鸡蛋黄搅拌成泥状,做成4个如5分硬币大小的蝉蜕散药饼,贴压于患儿的涌泉穴(双)与内关穴(双),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翌晨取下。

  【编按】: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困,故常感受外邪,而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故外邪极易从阳化热,若邪热炽盛,心火肝风肺热交相煽动变证蓬生。故一旦出现发热之症,应急退其热。蝉蜕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以之为主药外敷涌泉,即取上病下治之意,以清泻三焦之热,内关穴为手少阴心经之穴,蝉蜕散外敷内关穴可清心经之热,此法治疗小儿发热常获奇效。用上方外敷治疗小儿发热90例,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小于1岁者29例,1~2岁者31例,3~4岁者17例,5~8岁者13例。属于上呼吸道感染35例,急性气管炎20例,支气管肺炎8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27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热48小时内使用本法。经1~3次治疗,90例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其中外敷1次退热50例,外敷2次退热21例,外敷3次退热19例。[蝉蜕散外敷治疗小儿发热90例,张进安,张宏琴,张晓珍,新中医1995-04-15]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
治惊风单方验方
有清热透疹作用的方剂
小儿夜啼症效验良方
蝉蜕的药效
感冒外治贴敷法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