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锡纯是中西医药并用第一人

第676期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享年74岁。籍山东诸城,河北省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1916年在沈阳创办我国第一间中医医院——立达中医院。1930年创办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医著分为五篇:处方篇(即《屡试屡效方》)、药物篇(即《中药亲试记》)、医论篇(即《中医论说集》)、医案篇(即《医案讲习录》)、伤寒篇(即《伤寒论讲义》)。他声名远播,与当时江苏陆晋笙、杨如候、广东刘蔚楚齐名,被誉为“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并称为海内“名医三张”。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为继《伤寒论》以来最受医者欢迎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被称为“医学中第一可法之书”,张锡钝被誉为中西医药并用第一人。

一、中衷参西

其专著名之曰《医学衷中参西录。“从其著作命名足以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衷中者,根本也,不背叛祖宗,同道无异议,是立业之基;参西者,辅助也,借鉴有益的,师门无厚非,为发展之翼。”他认为,中医包括西医之说,就成为他衷中参西工作的理论根据。所谓衷中参西,就是试图以中医为主体,沟通中西医,以发展祖国医学。他从理论到临床,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用药,全面进行了尝试。针对当时中西两医互不合作的现象,张氏主张:“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由斯知中药与西药相助为理,诚能相得益彰。”张锡纯勇于探索,开辟在药理上汇通中西的途径,研制出不少新方剂,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解热镇痛药物,在近代传入中国,按照中医思维,张锡纯将阿司匹林当作中医解表药来使用。麻黄汤是中医的传统的解表方,有很好的发汗作用。有一次,他给患者开麻黄汤发汗,但患者喝了以后还是没有出汗,于是他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用西药阿司匹林,开出了“麻黄阿司匹林汤”患者很快就汗出热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他常用的“石膏阿司匹林汤”。张氏自叙:“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也。”再有治阴虚发热,肺痨,用醴泉饮送服阿司匹林;治肺病发热,以阿司匹林代石膏发汗;治癫痫,用西药镇静剂与中药清火、涤痰、理气之品配伍;治梦遗,加溴化钾或水合氯醛以增加镇脑安神之功。他在《药物学讲义》教材“中药解”记载70味常用中药,在“西药解”中记载45种西药,他结合自已的临床体会,在书中讲述中西药的药理知识和使用经验,开辟中西药并用新途径。

二、实验精神

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逾百万言,学者多感百读不厌,关键在于其内容多为生动详细的实践记录和总结,而绝少凿空臆说。其中张锡纯自拟方约200首,古人成方或民间验方亦约200首,重要医论百余处,涉及中西医基础和临床大部分内容,几乎无一方、一药、一法、一论不结合临床治验进行说明。重要方法所附医案多达数十例,重要论点在几十年临证和著述中反复探讨,反复印证,不断深化。因此,张锡纯被尊称为“医学实验派大师”。张锡纯的实验精神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药物的切实研究,二是临床的细致观察,以及详细可靠的病历记录。他认为,学医的“第一层功夫在识药性……仆学医时,凡药皆自尝试”。自我尝试仍不得真知,则求助于他人之体会。为了研究小茴香是否有毒,他不耻下问厨师。其他药物毒如巴豆硫磺,峻如甘遂、细辛、麻黄、花椒等,均验之于己,而后施之于人。对市药的真伪,博咨周访,亲自监制,务得其真而后己。因此张锡纯用药之专,用量之重,为常人所不及。特别是他反复尝试总结出萸肉救脱,参芪利尿,白矾化痰热,赭石通肠结,三七消疮肿,水蛭散症瘕,硫黄治虚寒下利,蜈蚣、蝎子定风消毒,羚羊角善清督脉与神经之热等,充分发扬了古人学说,扩大了中药效用。他对生石膏、山萸肉、生山药的研究,可谓前无古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锡纯:衷中参西的医林楷模
中医鬼谷子医经(序)
张锡纯:轩岐奥理存灵素, 化作甘露洒大千
《医学衷中参西录》简介
张锡纯:轩岐之功臣、医林之楷模
中西医碰撞下的清代名医张锡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