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VTE 十日谈系列:临床医生如何对妊娠、老年和肥胖人群进行科学的 VTE 管理?
十秒速览
VTE 是导致妊娠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 VTE 导致的妊娠期死亡率占 10-20%。
VTE 风险与高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长。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及多器官变化,且常服用多种药物,给抗栓治疗的临床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BMI 与 VTE 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肥胖患者发生 VTE 的风险比非肥胖者增加 2 倍以上,我国成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长趋势明显。
 选择合理的药物有助于提高 VTE 的管理水平,各权威指南推荐优选 LMWH 用于妊娠、老年和肥胖人群 VTE 防治。

静脉血栓栓塞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和肺栓塞 (PE),仍然是全球医疗系统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 VTE 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 VTE 风险评估工具均有改善,但 VTE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孕妇、老年和肥胖人群中仍然较高。VTE 是产妇产褥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 VTE 与老年人的长期死亡率相关;病态肥胖合并 VTE 的患者更可能延长住院和重症监护时间等 1。尽管已有关于这些人群 VTE 预防和治疗的指南,但建议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医生对此类指南的依从性较低。因此,中日友好医院翟振国教授、以色列海法 Rambam 医疗中心 Brenner B 教授及其团队通过专家访谈、回顾临床实践指南及原始研究等方式,提出了孕妇、老年和肥胖人群 VTE 防治的新见解 2,以期为临床医生科学地管理这类人群 VTE 提供新思路。

孕产妇 VTE 管理
0
1

孕产妇 VTE 发生率不容忽视

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因其特殊的生理变化,包括高凝状态、静脉淤滞和血管内皮损伤,而面临比非妊娠期妇女更高的 VTE 风险 3。相较于非妊娠的同龄妇女,妊娠妇女的 VTE 风险升高 4-5 倍。在西方国家,VTE 是导致孕妇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 VTE 导致的妊娠期死亡率占 10-20%4。据发达国家研究数据显示,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 VTE 的相对风险比非妊娠期高出近 20 倍 5。国内大规模研究显示,妇女围产期 VTE 发生率最高(0.079%),其次是产褥期(0.064%),妊娠期最低(0.014%)。中国香港回顾性分析发现类似结果,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产褥期 VTE 一般发生于产后 1~9 d,中位数 3 d。顾蔚蓉等对某院 13 年产科资料分析发现,产妇 VTE 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6。孕产妇 VTE 事件中 DVT 发生率占 75-80%,PE 发生率占 20-25%。15% 的 PE 事件是致命性的,其中 20-30% 的 PE 导致猝死,66% 的 PE 在 VTE 发生的 30 分钟内死亡 3,4

0
2

 孕产妇 VTE 的风险评估

权威指南 RCOG 建议所有妇女都应在怀孕早期或孕前评估 VTE 的危险因素,如果因任何原因住院或有其他并发症,以及在生产时或产后都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7

RCOG 指南对孕产妇 VTE 不同风险因素的评分赋值 7

根据评分结果,不同的分数有不同的预防策略 7:如果产前总分 ≥ 4,应考虑从孕早期开始预防血栓形成;如果产前总分为 3,应考虑从 28 周起开始预防血栓形成;如果产后总分 ≥ 2,应考虑产后至少 10 天内预防血栓;如果在产前入院,应考虑预防血栓形成;如果延长住院(≥ 3 天)或在产褥期再次入院,应考虑进行血栓预防;如果有明确存在的出血风险,应由具有血栓形成和妊娠出血专业知识的血液学家协商,讨论血栓形成和出血的风险平衡并给出相应建议。

0
3

孕产妇预防和治疗 VTE 的药物选择

目前用于妊娠人群 VTE 预防的措施包括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物理预防仅在存在药物预防禁忌的情况下应用,或联合药物作为预防应用,不建议单独用于孕产妇 VTE 的预防 8

诸多产科指南推荐 LMWH 是产前和产后血栓预防的优先选择药物,LMWH 不透过胎盘,无致畸或致胎儿出血的风险,且用于母乳喂养人群安全 7,9-11。LMWH 是孕产妇发生 VTE 后治疗的优先选择药物 12。在妊娠的不同阶段,抗凝的药物选择及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包括初始治疗、维持治疗、分娩期间管理和产后抗凝,在维持治疗和产后抗凝中,RCOG 指南都建议至少抗凝 3 个月 12。

系统评价显示(N = 2777),LMWH 用于妊娠期血栓预防及治疗安全性良好:94.7% 孕妇成功分娩,0.94% 产后严重出血,0.61% 伤口血肿,1.98% 发生出血事件,仅 2 例(1.15%)报告复发 VTE,仅 3 例 (1.72%) 发生明显出血,未发生 HIT 或骨质疏松症 13。LMWH 主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达肝素。研究显示,依诺肝素抗 Xa/IIa 比值高于那屈肝素、达肝素,同时兼顾疗效及安全性 13,14。根据指南、专家共识及循证证据数据显示,依诺肝素用于孕产妇预防和治疗 VTE 可有效降低 VTE 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老年患者 VTE 管理

0
1

老年患者 VTE 管理的挑战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正快速步入老年化社会,我国现有 65 岁以上人口 1.6 亿,是世界上惟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高龄患者多种凝血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血浆黏稠度增加,形成易栓基础 2。研究表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与高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长 2。此外,老年人常伴有多种疾病及多器官变化,发生出血性和缺血性事件的风险增加;此外,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给抗栓治疗的临床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15

0
2

老年患者 VTE 风险评估

专家们一致认为,对老年患者进行 VTE 风险评估应包括共病、使用药物和体质等情况,以确定哪些患者有 VTE 的高风险 2。目前可根据 Caprini 评分量表和 Padua 评分量表分别对外科和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评估。

0
3

老年患者预防和治疗 VTE 的药物选择





老年患者血栓预防应该在经过仔细的获益-风险评估后启动抗凝预防,但必须考虑药物依从性、出血风险,以及包括肾功能、高血压、感染和冠状动脉疾病在内的共病。专家共识一致认为对于 VTE 高危(如术后或癌症)患者需扩大预防。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 LMWH 作为老年患者 VTE 预防的抗凝药物 16-19

老年患者合并用药多,需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作用,依诺肝素不经 CYP3A4 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少,安全性佳 20。对住院患者(各组平均年龄为 59–66 岁)电子病历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与普通肝素相比,依诺肝素显著降低血小板减少症风险 (p<0.001)21;在骨科大手术后预防 VTE,依诺肝素相较于磺达肝癸钠可显著降低大出血风险(P = 0.006)22。根据指南、专家共识及循证证据数据显示,依诺肝素用于老年患者预防和治疗 VTE 可有效降低 VTE 风险,且药物相互作用少,安全性良好。


肥胖患者 VTE 管理

0
1

肥胖患者 VTE 管理仍需重视

肥胖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并成为严重的健康负担。若 BMI 超过 30 kg/m2,则体重是 VTE 的危险因素, BMI 与 VTE 的发生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2。研究显示,肥胖患者发生 VTE 的风险比非肥胖者增加 2 倍以上,而且肥胖者 VTE 的复发率也显著高于体重正常者 23。2010 年我国 18~69 岁成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中国标准)分别为 30.6% 和 12.0%, 并且增长趋势明显 24

0
2
 肥胖患者 VTE 风险评估

基于遗传学评估显示,BMI 升高与 VTE 风险升高 57% 相关 (p = 0.003)。VTE 的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包括住院、怀孕和使用雌激素-黄体酮联合激素避孕药)增加肥胖患者的 VTE 风险或加重 VTE 严重程度 2。目前可根据 Caprini 评分量表和 Padua 评分量表对外科和内科肥胖患者进行 VTE 风险评估。

0
3

肥胖患者预防和治疗 VTE 的药物选择

基于临床实践的专家共识,对肥胖患者的预防和治疗应该分成不同的亚组。在某些特定的患者亚群中,如 BMI ≥ 40 的孕妇,指南建议应考虑与患者体重相适应的预防性 LMWH 剂量。而减肥手术患者应给予更高剂量的 LMWH 并与分级弹性压缩长袜或间歇式气动压缩装置相结合 2

在肥胖患者中的血栓预防,临床医生更倾向于 LMWHs。汇总 11 项研究的数据分析强调了基于体重或固定剂量的依诺肝素的优势,它增加了达到预期抗 xa 水平的可能性 25。大多数专家都同意在治疗 VTE 时根据患者的体重调整 LMWH 的剂量。系统评价比较肥胖患者接受固定剂量(40 mg/d)的依诺肝素和在许可剂量建议范围内接受体重依赖剂量(0.5 mg/kg)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肥胖患者基于体重给药达到所需血清抗 Xa 活性水平的可能性更高。根据指南、专家共识及循证证据数据显示,依诺肝素用于肥胖患者预防和治疗 VTE 具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25


妊娠、老年和肥胖人群 VTE 管理药物的用法用量

0
1

在孕产妇中,LMWH 预防和治疗 VTE 的用法用量(以依诺肝素为例)

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可以分两次给药

使用时长根据 VTE 风险层级确定。

0
2

老年和肥胖患者 VTE 管理药物的用法用量(以依诺肝素为例)

◆ VTE 预防 20,26-27

外科患者:当患者有中度血栓形成危险时(如腹部手术),依诺肝素推荐剂量为 2000 AXaIU(0.2 ml)或 4000 AXaIU(0.4 ml),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在普外手术中,应于术前 2 小时给予第一次皮下注射,当患者有高度血栓形成倾向时,推荐剂量为术前 12 小时开始给药,每日一次皮下注射 4000 AXaIU(0.4 ml),依诺肝素治疗一般应持续 7 至 10 天。对腹部或盆腔癌手术的高风险患者建议维持预防性治疗至术后 4 周。

内科患者依诺肝素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皮下给药 4000 AX aIU(0.4 ml)。依诺肝素治疗最短应为 6 天,直至患者不需卧床为止,最长为 14 天。

◆ VTE 治疗 20

依诺肝素推荐皮下每日一次注射 150 AXalU/kg 或每日两次 100 AXaIU/kg。当患者为复杂性栓塞性疾病时,推荐每日两次给药 100 AXaIU/kg。

综上所述


尽管近年来 VTE 的管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对妊娠、老年和肥胖人群的血栓预防仍然不足,VTE 发生率依然较高,而选择合理的药物有助于提高 VTE 的管理水平。

【VTE 十日谈】系列

中国 VTE 防治十年回顾及现状总结

2018-2019年王辰院士、翟振国教授的团队陆续发布了数篇文献,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国VTE防治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我国VTE防治现状进行总结,该系列推文包括:

 中国VTE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 中国住院患者的VTE风险特征和预防现状

 中国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认知和诊治调查

✪ 中国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

✪ 特殊人群合并VTE的临床处理:恶性肿瘤与危重症患者

✪ 特殊人群合并VTE的临床处理:妊娠、老年和肥胖人群

感谢关注「VTE 十日谈系列文献解读」,让我们一起展望中国 VTE 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Heit JA, Spencer FA, White RH.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16;41(1):3–14.

2. Brenner B, Arya R, Beyer-Westendorf J, et al. Thromb J. 2019 Dec 27;17:24.

3. Chen Y, et al.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19 Aug 13;19(1)294.

4. Sucker C.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 2020 Jan;80(1)48-59.

5. Practice bulletin no. 123: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 Obstet Gynecol.2011;118(3):718–29.

6. 车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7:709-714.

7. Thrombosis and Em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Reducing the Risk(Green-top Guideline No. 37a).

8. RCOG Reducing the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 . 2015.(No. 37a).

9. Queensland Clinical Guideline: VTE prophylaxis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

10. Bates SM, et al. Blood Adv. 2018 Nov 27;2(22):3317-3359.

11. Obstet Gynecol. 2018 Jul;132(1):e18-e34.

12. RCOG Thromboembolic Disease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 Acute Management. 2015. (No. 37b)

13. Greer IA, et al. Blood. 2005 Jul 15;106(2):401-7.

14. 李京, 王悦, 宋玉娟, 范慧红,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3; 33: 177.  

15. 欧洲心脏病学会老年人抗栓治疗专家共识 (2015 版)

16.NICE guideline: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s: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thrombophilia testing(NG.158)

17.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018 版)

18.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16 版)

19. 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筛查与治疗的专家共识(2013 版)

20. 依诺肝素说明书.

21. Kim HS et al.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 2017 Oct;121(4):360-367.

22. Li H, et al. 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 2013 Mar;33(3):370-5.

23. Eichinger S,Hron G, Bialonczyk C, et al. ArchIntern Med,2008, 168(15): 1678 - 1683.

24. 李晓燕, 姜勇, 胡楠, 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8): 683-686.

25. He Z, Morrissey H, Ball P. Crit Rev Oncol Hematol.2017;113:191–4.

26. 马军, 秦叔逵, 吴一龙,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19(13).

27. Streiff MB, Holmstrom B, Angelini D, et al.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8 Nov;16(11):1289-1303.

图片来源:文中文献

责任编辑:刘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大指南助你预防孕产妇静脉血栓
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
《2021 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发布了~
胸部恶性肿瘤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静脉血栓栓塞:再不预防,等到发生就晚了!
最新指南 | 2021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精粹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