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一根金条有多少两?“黄金万两”到底多重?原来我们都想多了

在古代,黄金和白银一样,大多是元宝型的居多,金条一般出现在清代中后期为多,在民国时比较盛行。金条因为形似砖块,所以又叫金砖。金条重量、成色不一,一般金条上会标上炼制的金铺名称、熔铸年份、分量等字样。

其中用于国际结算支付的金条标准较统一,所以又叫标金,主要有上海标金、天津标金和北平标金三种,各地在重量、成色上有一定区别。比如上海标金每条重量为10两,成色为97.8%,所以又叫九七八标金。

宋朝时期的金币和金叶子,黄金在宋朝是以法定货币形式出现的。金币一枚重12g,也就是24钱,成色96%。金叶子则为纯金打造的金箔,一个重约1两左右。

明朝时期的金锭,主要用来贮藏或赏赐,不能流通使用。明朝金锭重约400g,也就是现在的8两。清朝时期的金元宝,不是法定货币,重约古制七钱二分。

民国时期金条的历史

黄金以金条样式出现,是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金条在民间被称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也叫“厂条”。金条上面都用钢戳敲上了编号、成色、重量,一般都是中央造币厂生产的。共工生产了111万条,总重约153万两。

“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是当时通行的规格,富有家庭通常都会存几根“大黄鱼”作为压箱底钱。但后来金贵银贱,普通百姓也想买黄金,“大黄鱼”实在太贵买不起.所以金店就铸造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称为“小黄鱼”。

民国时的一斤等于16两,一两不等于现在的50克,而是31.25克。也就是说,一条“大黄鱼”的重量为现在的312.5克,即6.25两;“小黄鱼”的重量为31.25克,即0.625两。

民国时期的一两“小黄鱼”大概可以换40个银元,而三根“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一个四合院,金条在民国时期的购买力还是相当高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日战争时期金条、银元的价值
民国时期一根金条多少钱
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
民国影视剧里的大小黄鱼 到底是什么?实际上的价值又是怎样的呢?
说说金条中的“大黄鱼”和“小黄鱼”
民国时期1根金条,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