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汇报整版评《人世间》

《文汇报》今日刊出《展现平凡百姓生活史,描绘国家发展壮阔画卷》《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两篇文章,整版点赞央一热播大剧《人世间》。

以下为这两篇文章的节选。

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故事,一个讲述成功的中国故事。

电视剧《人世间》成为虎年开年的收视焦点,因为它以满满的中国式人情世故,触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灵。

其实,它描写的不只是从前的中国,是从前延续至今的中国。
《人世间》叙说的是双重生活:
一是中国的社会生活。

《人世间》的故事从1969年展开,许多青年人的命运悄然扭转。接着,它依次表现了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国企改革、经商热潮、棚区改建等重要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是中国社会走过的路标,构成当代社会史,也构成中国百姓命运史。

二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背景是辽阔的,但编导紧紧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命运,没有戏剧化的强情节推动,更多是生活琐细的细节。

社会生活是风,个人生活是草。风吹草动,即通过细致描写个人命运的“草动”,来折射时代生活的“风吹”,这是编导对中国百姓生活的理解,也是整部《人世间》的艺术逻辑。


电视剧《人世间》采用家庭叙事结构。家庭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微型标本,蕴藏着中国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你写好一家人,打动的是千家万户。

周家的故事是全剧的叙说轴心,创作者放弃家庭人设的奇思异想,而是忠实于普通家庭的基本人设。

《人世间》把这种家庭人际冲突表现得真实而温暖,其价值核心就是中国家庭的人伦理想。

经典艺术形象是衡量一个时代艺术成就的鲜明标志。同理,衡量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有无成功的艺术形象。


《人世间》成功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父亲与母亲塑造得平常,就像每个观众的“俺爹俺娘”,平常的背后是功力。

《人世间》中的女性群像各有其貌。善良是这些女性形象的品质,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他人为自己牺牲。这种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你可以不完全赞美,但你不能不感动。

相比之下,周蓉有些别样。她有诗意冲动,也有生活主见。

《人世间》这些人物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无论你是否喜欢,他们都矗立在那里,以艺术应有的姿态。

电视剧《人世间》的创作者是尊重生活的。他们不被奇思异想所驱动,而是虔诚地面对生活的原貌,真诚地塑造人物形象。

他们相信艺术不一定高于生活,因为中国社会与个人生活蕴含着远比创作者更高更多的人生精彩。

《人世间》剧本筹备历时三年之久,拍摄耗时六个多月,场景设计与道具选择几近苛求,以期还原东北的历史场景与生活面貌。尊重生活不是自然主义记录生活,它需要创作者的洞察力。

《人世间》创作者是成功的。他们愿意搜寻日常生活中的内在本质,愿意移情到每一个人物的内心,即使最隐秘的动机也不例外,然后以人物本来的逻辑,生动地描述生活与捕捉人性的声音,传递出对真善美礼拜的潜在价值观。

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这是生活的胜利——你尊重生活,生活就给你无穷魅力;它也是艺术创造的胜利——你用心创作,观众就用心倾听。

(作者:任仲伦)

展现平凡百姓生活史

描绘国家发展壮阔画卷

(以下是《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自述。)

开播前,导演请我看过初剪片68集,我和导演也是朋友,他想听听我的意见“开剪”,主要是台词方面的意见。

我也像审片员,每次记下来想法,向他汇报。由68集到58集,某些情节重新编辑了,所以现在我每晚也看,否则没有发言权。

我曾明确表态绝不干涉改编,故我没有看过一行剧本。

须知,对于改编,我认为原著内容只不过是一堆建材而已,砖瓦石沙、水泥木料。

导演是总建筑设计师,编剧是绘图师,演员及全剧组是体现团队。

原著是拼图结构,电视剧则要有主线,故改编难度甚大。

小说创作的初心源于我个人的情感。

我父亲曾是大三线的工人,我小弟曾是酱油厂工人,我和我大弟下乡时,我们的哥哥患了精神病,这使我小弟的留城岁月比秉昆还难,他和他工友们的友谊正如“六小君子”。

而我母亲当年将不少留城小青年认做了干儿子、干女儿,他们如今仍叫我二哥。

父母、小弟都已去世,为这种民间至可宝贵的情愫留下文字记录,也是我创作的动力之一。

我家的关系不像原著中呈现的那么复杂,但某一时期比周家的生活还艰难,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三对夫妻中有五个下岗,没收入了,家中还有一个常年患精神病的哥哥,住房还都成问题,简直不敢回忆。

幸而那时我还有些稿费,那是我靠一支笔扶贫的十年,个中辛酸唯有自知。

所以我写下岗工人生活,无需了解情况。

秉昆身上有我是知青时的影子,便是义气。周蓉身上有我成为作家后的影子,便是清高。秉义身上有我写《人世间》时的影子,便是宠辱不惊,几无棱角了,只想与人生和平共处。

蔡晓光是我更喜欢的人物,所以我让他成为后来的周蓉之护花使者。

许多人认为现实主义便是反映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这固然不错,却不全面。

另一点是我后来悟到的,现实主义也必然要反映人在现实中应该怎样,可以怎样,仅反映是怎样的,那是镜子的功能,而且因人而异,也许是凹凸镜。

应该怎样,可以怎样,才使文学更成为文学。

悟到此点,再重温名著,发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哈代、狄更斯们的作品都有那一主基调,《简爱》《红字》也有,而且不是人性之理想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睽注”之眼的全面性。

悟到此点对我后来的创作有启发;要是不兼顾此点,现实主义会是片面的主义。这些体会我在《人世间》的写作中有融汇。


李路导演是有民间情怀的,
民间是我和他、海玲同志相互交流时的一种说法,泛指最普通的大众。

我们认为,在国家危难时期,他们中所产生的儿女一向能与国家共克时艰,若将年代前移至抗日时期,“光字片”中的大多数儿女,军工厂的大多数工人,都会是中国抗日的坚强后盾。

周家儿女和他们的发小肯定会秉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同仇敌忾。若以后国家又有什么坎,他们仍会坚韧地与国家共同克服。

进言之,大多数英烈并非希腊神话中那些神的子孙,而是民间的一些好儿女,成为党的高级干部的冬梅父母,马守常夫妇便产生于民间,秉义也是。

和平时期,民间儿女很平凡,战争年代,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成为保家卫国的英勇战士。

基于这样一种对于民间的认识,导演将向民间之坚韧精神致敬作为全剧的思想主旨,这一点在演员们身上都有体现,坚韧被他们诠释得很充分。

我作为观众认为春燕夫妻、国庆和赶超夫妻,还有郑母,光明虽非主角,也都表演得极出色,我给他们打满分。

他们各自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缺点,但仅凭那种顽强旺盛的,并且尽量做好人的生存意志,也够得上了不起三个字了。

他们都活出了几分绝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劲头,而这真是中国人宝贵的总体性格。

全剧组将为普通的并不完美的他们立传视为己任。


“文化天下”是中国文化的特征,这当然会使文化的责任甚大。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戏剧、小说也会肩起“化人”的义务,他们是各式各样的,但“化人”之一派,从未缺席。

我只要求自己尽量从作家的视角,做好一名时代的书记员罢了。

我通过文学反复所传达的,无非这样一种叩问:在心性方面,人应该是怎样的,又可以是怎样的?

尤其是生而普遍、命定平凡的人,其人生如何与“可敬”两字结伴而行。

“史”指年代感,“诗”指人之心性质地,两者结合,确乎是导演及其创作团队所追求的。

最后要说的是,我只不过是原著,电视剧《人世间》是央视、腾讯影业和新丽影业公司等倾情打造的项目,是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努力完成的作品,我只不过是他们的付出的受益者,是他们的成功的欣赏者,分享者,如许多观众一样。

(记者:王雪瑛)

关注“CCTV电视剧”

央视频、微博、抖音官方账号

解锁更多台前幕后精彩故事!

监 制丨张雪梅 杨春果

主 编丨王彩臻

责 编丨习 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好生活就是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整版评电视剧《人世间》
一口气看完《人世间》全58集,热门生活电视剧【4K画质】
豆瓣8.1的《人世间》,过誉了?
烟火人间,温情相伴
为电视剧《人世间》叫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