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年成绩单: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公司

Hello,大家好,在过去几年的五一,我基本都会整理出这样一份榜单,统计出那些在过去十年里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A股上市公司。今天,我想再次引用《股市真规则》中的这段话,因为它不仅是这份成绩单的核心理念,也是它的初心。书中指出:

“如果只看表面,有数以千计的公司可以投资,对任何一位投资者来说,最艰苦的挑战就是判断哪些公司值得深入分析而哪些公司不需要这么做……我敢打赌,通过这十分钟的测试,至少可以让你把偶然遇到需要考虑的公司减少一半,否则需要调研的公司就太多了。在分析过程中早一点剔除那些前途无望的股票,可以让你集中更多的时间调研那些可能值得投资的股票。”

通过这种基于关键财务指标的筛选方法,可以帮助大幅减少需要深入研究的公司数量,避免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在寻找投资标的旅程中,及时识别并排除那些缺乏发展潜力的公司,让我们能够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更加精准地投入到那些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研究上。

当然了,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这样的筛选是选择投资目标的重要起点,但却也仅是评估企业众多维度中的其中一个环节。我们不能期望通过单一的财务指标甚至是说单一的财务维度,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我们的投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管理团队、行业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我想,在投资的道路上,根本没有这样一条一劳永逸的捷径。

我们回到2023年的这份成绩单。说句实在话,2023年度虽然是疫情后恢复正常的一年,但同时也是疤痕效应逐渐显现,内外部矛盾交织的一年。我给大家提供一项数据,2023年度整个A股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有2276家,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有2620家,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下降的上市公司有1649家,占了全市场公司总数的约30%。

我也可以比较一下,2022年应该是疫情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一年,当年营业收入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是2200家,归母净利润负增长的上市公司有2750家,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下降的上市公司是1661家。可以这么说,对于相当一部分的行业和上市公司而言,其实他们在2023年还没有走出阴霾。

回到我这次的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这个指标,2023年我在A股全市场共找到了63家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上市公司。从数量上比较,2022年上榜的上市公司数量是64家,2020年是65家,2021年则是66家,其实各年之间上榜的上市公司数量都差不多。

但在2023年的榜单中,有6家上市公司属于近1-2年(2022年-2023年)内新上市的公司。而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这次的榜单,这部分公司会放到最后,不参与排名。

为什么需要把新上市的公司排除在外呢?

一是因为这些公司会受到上市初期的融资效应影响,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在短期内出现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往往不能反映公司长期稳定盈利的能力,而是基于一次性的资本注入或满足市场对新上市公司的高预期。因此,将这些公司排除在外,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那些经历了市场考验并持续展现出良好盈利能力的公司。

二是新上市公司由于上市时间较短,其财务数据涵盖了IPO或新三板挂牌期间的数据,其经营历史可能不足以全面评估其长期的盈利能力和风险。因此,排除相关新上市公司有助于提供一个更有意义的榜单。

在排除了上述6家新上市公司以后,我对剩余这57家上市公司的排序依据是,按照他们最近5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数由大到小进行排序。也就是说2019年至2023年五年间的净资产收益率数据,这其中包括两年的正常年份,也包括三年的疫情期间的数据。我认为这个数据应该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分析的价值。

其实跟往年的情况也差不多,在2023年的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这些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持续展现出了强劲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财务状况。这些公司大多集中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高端制造等行业,这些行业一般具有一定的壁垒和定价权,又或者是轻资产的特性。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的上市公司有12家,占比达到21.05%,生物医药上市公司8家,占比为14.04%;家用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6家,占比为10.53%。而其他的一些行业,比如说银行、建筑材料等行业则仅有一家公司上榜。

当然了,也有一批公司掉出了这份榜单,本期共有13家公司掉出这个榜单,这里面包括:健帆生物、视源股份、方盛股份、凯立新材、通策医疗、德赛电池、天润科技、万孚生物、我武生物、宏达电子、基蛋生物、一诺威、快克智能。这里面比较多的是医疗医药产业链相关的公司,甚至还包括了曾经的“牙茅”通策医疗。

我还特意去查了一下,通策医疗202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下跌至14.06%,很遗憾地跌出了这个榜单。此外,掉出榜单还包括一部分去年北交所新上市的公司,比如方盛股份、天润科技和一诺威。由于相关公司体量比较小,受行业和个别业务影响相对比较大,所以经营的稳定性要相对更差一些。

正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新进入这份榜单的上市公司有12家(不含新上市公司),包括了呈和科技、爱美客、安克创新、美亚光电、爱尔眼科、正海生物、豪迈科技、伯特利、骏创科技、迅安科技、武汉蓝电和思泰克。这里面我们看到“眼茅”爱尔眼科,爱尔直到今年才进入这份榜单,最主要原因其实是在早年也就是2013年之前,爱尔眼科的净资产收益率是达不到15%。

如果比较榜单的前10名,其实名单的变动不算太大,在2022年前10名的企业分别是:三人行、海天味业、贵州茅台、健帆生物、吉比特、广咨国际、中谷物流、双汇发展、视源股份和亿联网络。新进入前十的有三家企业,分别是呈和科技、苏泊尔和爱美客,而掉出前十名的公司为健帆生物、双汇发展和视源股份。这其中,健帆生物和视源股份是直接掉出了我们这份大榜单,健帆生物2023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09%,而视源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则仅有11.09%。

那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前十名的这些上市公司。

2023年排名第一的上市公司仍然是三人行,五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4.70%。而在过去三年中这家公司在榜单中就一直排在了首位。当然了,需要强调的是,三人行作为营销行业的上市公司,除了日常办公设备外,公司日常经营基本不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最大的投入与经营资源其实就是人力支出。所以如果我们看三人行的资产负债表,其资产负债表上的主要资产为应收款项,且几乎没有金融负债。

这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使得三人行能够实现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但问题在于这类型公司主要壁垒来自于核心员工和核心客户资源,而这两项都是极度不稳定的。说白了,机器设备、专利技术不会自己跑掉,而人可是不好说的哦,而且这些案例在相关行业内发生太多了。所以对于这类型的公司,我个人是不太感冒的。

排名第二是贵州茅台,五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1.77%。至于贵州茅台本身,作为我们A股市场里面确定性和收益双高的上市公司,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我们就差那么一个好价格。

榜单第三名是吉比特,五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0.73%。这是一家游戏娱乐业的公司,主要运营《问道》、《一念逍遥》等系列网游,其他的自研和代理游戏表现比较一般。该公司其实与我们前面提到的三人行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单独看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都会显得特别高。而相应的,这类轻资产公司的市净率一般也会相对较高,我个人会用净资产收益率结合市净率综合去考虑。

榜单的第四名是呈和科技,五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0.52%。呈和科技于2021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也是首次进入我们的榜单,而首次进入榜单就冲进了前十名,势头还是相当强劲的。呈和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的总市值约为32亿,主要业务是生产制造环保、安全、高性能的特种高分子材料助剂。这些助剂包括成核剂、合成水滑石和复合助剂,广泛应用于聚丙烯、聚乙烯、工程塑料等各种塑料领域。我个人认为,作为基础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能够取得如此的净资产收益率,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具体这家公司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我们稍后再慢慢研究。

榜单的第五名是海天味业,五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9.54%。此前的热点事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持续,公司2023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72%,同比下跌了约5个百分点,这是在2022年下跌了6个百分点的再次下跌。对于海天味业,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相关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将会逐步趋缓。但对于这样一家公司,我最大的不解在于,市场为何给予海天如此高的估值。在一个竞争激烈且壁垒相对有限的行业中,海天味业是否真的匹配目前的市值呢?

榜单第六名是苏泊尔,五年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29.37%。苏泊尔是中国最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以及全球第二大炊具研发制造商。苏泊尔也是A股市场中少有的由外商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从2006年起,苏泊尔的创始人苏增福家族通过定向增发、股权转让等方式,逐步将股权转让给了法国赛博集团。截至当前,法国赛博集团持有苏泊尔82.86%的股权,成为其实际控制方。我个人对苏泊尔这家公司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并将其列入自选股中。尽管由于价格和时机等因素,我尚未进行投资,但我将持续关注和跟踪。

榜单的第七至第十名依次是广咨国际、爱美客、亿联网络和中谷物流。

广咨国际作为北交所唯一的上市公司,留存在我们的榜单中。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广东省内的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招标代理、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等服务。作为一家轻资产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也是合理的。其业务模式类似于某些大型国企中的一个部门,为了上级对于公司满足资本化的要求,将原有的后勤部门转变成上市公司。对于这类附属国企及其主营业务,我认为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

排名第八的爱美客,是近期市场中的明星企业。公司在2023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0.09%,五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达到28.74%。爱美客被认为是医美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公司在基于透明质酸钠的皮肤填充剂市场,按销售额计算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20%,在国产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排名第九的亿联网络,是一家专业的办公统一通信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去年的榜单分析中,我曾将亿联网络与视源股份进行了比较,指出这两家公司都是面向办公细分领域的服务商。从净资产收益率的走势可以看出,他们的市场壁垒正在逐渐削弱。而没想到,仅仅一年的时间,视源股份直接掉出了榜单,而亿联网络仍然留了下来。

排名第十的中谷物流,是航运业的企业,作为国内内贸集装箱物流运输的龙头企业,以水运为核心的多种方式联运业务是他的主要运营模式。中谷物流在全球的综合运力排名第十三位,中国大陆排名第二位。在具有较强周期性的航运业中,中谷物流能够连续多年维持超过15%的收益率,显示出其不凡的经营能力。当然了,公司的业绩在2023年也出现了一定波动,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1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7%,净资产收益率也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

第十一至第五十七名的上市公司依次是:双汇发展、长春高新、伟星新材、华恒生物、飞科电器、安克创新、海康威视、欧普康视、美亚光电、晨光股份、珀莱雅、迎驾贡酒、片仔癀、美的集团、中科软、承德露露、伟明环保、格力电器、伊利股份、法拉电子、今世缘、新产业、弘亚数控、济川药业、古井贡酒、浙江鼎力、口子窖、周大生、爱尔眼科、正海生物、老凤祥、凌霄泵业、洋河股份、老板电器、志邦家居、先导智能、嘉友国际、欧派家居、元祖股份、豪迈科技、广州酒家、伯特利、恩华药业、海尔智家、宏发股份、招商银行、新坐标。

在这份榜单中,我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包括贵州茅台、双汇发展、伟星新材、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伊利股份、爱尔眼科、元祖股份、广州酒家和招商银行等十家公司。

最后,如果我们将这份榜单的时间跨度延长至15年,即连续15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公司,我们会发现今年的名单比去年新增了几家公司,下面我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14家公司,它们分别是:

海康威视、洋河股份、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海天味业、承德露露、招商银行、伊利股份、长春高新、片仔癀、古井贡酒、海尔智家、苏泊尔和恩华药业。

关于2023年连续十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这份榜单,我们就先到这里。其他内容,请大家自行查看后附的图表就很清楚了。

好了,就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

全文完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的记录,所谈及的投资标的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推荐,请独立思考,并自担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上市公司成绩单:连续10年ROE大于15%
读《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A股上市公司》 读后感:1,能够连续10年保持ROE大于15%的公司应该基本属于好公司了。2,但好公司也要在好的或者合理的价格买入才能获...
这是2018年上市公司百强榜和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百强榜单 ​​​​
半年报榜单出炉,超百家企业净利润增幅突破500%!
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解密 - 55168 - 上市公司调研网 - Powered by S...
那些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上市公司(2022年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