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这半生 | 作者:远岫

米这半生

作者:远岫

玉米是个女孩儿。
玉米妈当年秋收时,在玉米地生下了这个女儿,就直接起名叫玉米。
玉米奶奶强势,加上娘家在本村,有两个混得还不错的兄弟,更让她底气十足。玉米爷爷在家没有发言权,玉米还没出生的时候,他就因病去世了。玉米奶奶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俗称“五男二女”,在重男轻女的农村,本应是被人艳羡的有福之人,但因为过于刁蛮,乡人皆敬而远之。孩子多,日子紧巴,所以小儿子就送了人——多年后玉米跟这个小叔叔一家有了来往,深觉离开这个家族对小叔叔是件幸事,他生活的比这个家族的任何人都平静幸福。
玉米爸排行老三,年轻时浓眉大眼很英俊,但因为家里名声不好,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后来,有人介绍了邻村的玉米妈。玉米妈比玉米爸小六岁,没读过书,脑子不是太清爽,农村话叫“缺根弦”;玉米爸自然是不乐意,但玉米奶奶看上小姑娘傻乎乎好掌控,做主定下了这门亲事。玉米妈嫁过来时只有十六七岁,玉米爸对她很冷淡。那些年,玉米妈没少挨婆婆的骂和男人的打。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生儿育女,俩人接连生了三个女儿。乡下人没有儿子受歧视,可小女儿出生时已实行计划生育,玉米奶奶和玉米爸就商量着,把小女儿送了人。第四胎,玉米妈终于生下个儿子,娇生惯养自不必说。
玉米的两个伯伯一直跟着玉米奶奶生活,熏陶得蛮横无理,一直娶不到老婆。
玉米的叔叔十五六岁就出去当兵,后来国家分配了工作,离家很远,这才没有耽误婚事,找了个能干的媳妇。
玉米七八岁的时候,玉米大伯哄个带俩闺女的贵州女人,算是成了个家。玉米二伯已经四十出头,玉米奶奶眼看这儿子娶妻生子无望,怕老了没人管,就做主把玉米过继给了二伯,玉米妈哭哭啼啼不愿意,为此又挨了婆婆一顿臭骂。
没承想,玉米过来刚一年,二伯福气来了,有人介绍山区一个寡妇给他,就是后来的二娘。二娘是个吃苦耐劳的人,她性格爽朗,没心没肺又舍得下力气,对婆婆和男人言听计从,家里颇过了几年风平浪静的日子。二娘下山再嫁,一儿一女被婆家留下,身边没有孩子,玉米奶奶一心想让他们生个儿子,奈何二娘当年生完二胎就被乡里拉去结扎——生不成了。玉米奶奶就四处托人,给他们抱养了一个男孩。二伯娶了老婆又有了儿子,拽得不行,就觉得玉米多余,跟老娘一合计,又把玉米送回了她自己家。

玉米是十六岁那年离家出走的。
玉米父母之间,并没有因为终于生出了儿子变得和谐。玉米家里,终日充斥着父亲的呵斥打骂和母亲的叫嚷哭诉。玉米活泼、好动,玉米妹妹内向、文静;玉米对家庭的反叛是激烈的、鲜明的,妹妹则是沉郁的、无声的。这就注定,棍棒落在玉米身上的次数,远比妹妹要多。
每年麦收时节,农村孩子都要放麦假。麦假里,大人忙得不可开交,对孩子更是没有耐心,玉米父母一个怒气冲天一个怨气满腹,不分青红皂白打孩子成了家常便饭。玉米一天天长大,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少女玉米越来越觉得,父母在众人面前肆无忌惮的打骂,对她是一种无法容忍的羞辱。终于在一次打麦场上,玉米揭竿而起,挥舞着木锨做反击状,玉米爸愣了一下,随即暴怒,眼看暴风骤雨来袭,打麦场的邻居使劲拉开了玉米爸,示意玉米跑掉。玉米不走,她打定主意,他们要再打她,她就趁中午回去做饭的空当,喝掉家里那瓶敌敌畏。但那天父母没让她回去做饭,也没再打她。
玉米不爱学习,初中毕业便辍学在家。她有个发小叫小霞,两个人整天一起玩。玉米爱往小霞家跑,每次去,小霞都会拿出家里的零食跟玉米分享,一把花生,一把炒豆,一块点心......到了饭点,小霞妈还会给她们做好吃的,玉米在小霞家吃过葱油烙饼、萝卜炖鸡块,甚至还吃过一次红烧鱼。每年过年的时候,小霞会约几个要好的女同学到家里聚餐,小霞妈就会给她们做一桌子菜,女孩子们吃得热热闹闹,玩得开开心心。而玉米家的零食,通常都锁在玉米妈卧室的小箱子里,只有弟弟可以随便拿来吃,玉米和妹妹平时是吃不着的。玉米有次约小霞来家里玩,趁母亲出去的工夫,偷了钥匙,抓了一把花生招待小霞,不料正好被返回的母亲看见,当即挨了几大巴掌。小霞在一旁看得瑟瑟发抖。从此小霞再也没敢去过玉米家。
小霞有个姐姐,接父亲的班,在一个贫困县的供销社工作,离家二百多公里。那年,小霞姐姐生了孩子,家里就派小霞去帮姐姐带孩子。小霞姐姐工作的供销社不在县城,在下面一个乡镇的大街上。街上还有一家私人的小商店,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叫禾禾,长得一表人才。小霞逐渐跟禾禾熟悉起来,禾禾就开玩笑让小霞帮他找女朋友。小霞离家那么远,没有同学朋友玩,正着急,就想到让玉米也过去,心里这样一盘算,就写信把禾禾介绍给了玉米。
玉米每天都在梦想远离这个吵闹不休的家。小霞的来信,无异于暗夜里的一道曙光。没有丝毫犹豫,玉米就答应了跟禾禾“处朋友”。
那个年代,玉米家乡的风俗是不找“外路人”(即外地人),因为不好打听“门事”(即狐臭,一般人家不愿与狐臭结亲)。谁家女儿跟了“外路人”,家里没出五服的亲戚找对象都会受影响。玉米深知这一点,她更知道自己父母会怎样暴跳如雷。一切都在暗自进行着。她和禾禾的通信,每次看完就立即撕掉,不露任何痕迹。来往几封信后,禾禾偷偷过来与玉米见了一面,确定了关系,并在玉米家斜对面的小旅社住了几天,熟悉了周围环境。紧接着,禾禾回去计划一番,某日再次过来,依然在那个小旅社开了间房,与玉米接上头。翌日凌晨一两点钟,趁全家熟睡之际,玉米偷偷起身,头也不回地跟着禾禾私奔了。
玉米父母不见了女儿,自是要到处寻找。小霞是玉米的闺蜜,自然是第一个要问的,玉米爸接通供销社电话,一通恐吓,小霞立刻就全招了。玉米爸认为是拐卖人口,即刻报了警,警察也非常重视,因为那个贫困县,经常发生拐卖妇女的事,新闻都报道过。警察非常谨慎,做好了各种部署,打算去解救玉米。玉米妈这时候除了哭也说不出个囫囵话来;玉米爸就喊上玉米婶婶,两个人坐着警车,前往两百公里外去解救玉米。
警车到了那个村口,并不敢贸然进去,因为村里有不少媳妇都是买来的,村里人非常心齐,警车也敢砸的。玉米爸和玉米婶婶壮着胆子,先进村去找到禾禾家,好在禾禾父母人不错,没有为难他们,很顺利就让他们见到了玉米。在人家的地盘,玉米爸不敢硬来,把闺女哄回去才是目的。可是,无论他俩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玉米爸甚至屈膝下跪,玉米就是不肯回来。当事人不愿意走,又是那样一个环境,警察也不能硬来,这次“解救”以失败告终。
玉米爸不甘心,后来带着玉米妈又去了一趟,玉米还是说什么也不肯回来。

玉米这就算结了婚。
禾禾父母待她非常好,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她干,她只需要坐柜台看商店就行。十七岁,玉米生下女儿,除了喂奶,其余的婆婆全包;二十一岁,玉米生下儿子,婆婆待她依旧如初。因为玉米爸一直没答应这门婚事,不肯给户口本,玉米和禾禾一直没能领结婚证,日子就这样过了下去。
这期间,玉米父母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玉米,玉米倔强着,不肯回应。直至生下儿子后,跟娘家关系才有所缓和。女儿莎莎上小学的时候,镇上拆迁,商店干不下去了,禾禾没有其它生财门道,就回村侍弄庄稼去了。舒服惯了的玉米干不了农活,跑回娘家谋生,莎莎跟着她到姥姥家这边上学,儿子林林留在了奶奶家。玉米娘家附近有所中学,玉米承包了学校食堂,每天早出晚归蒸馒头、做大锅饭,风风火火的赚钱;禾禾也时不时跑这边住上几天。
这种日子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玉米受不了干食堂的辛苦,就让禾禾把莎莎接回去上学,自己到城里打工去了。
禾禾有乙肝,这是结婚以后玉米才知道的。玉米回娘家的这些年,禾禾身体越来越差,禾禾父母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一家人赚不来钱,日子捉襟见肘。玉米嫌弃禾禾的病,又不肯回去过穷日子。禾禾用孩子生病等借口,千方百计骗玉米回去过几次,但不管禾禾怎样苦苦哀求,都无法留住人。有一次禾禾没忍住暴打了玉米一顿,然后关了起来;挨了打的玉米新伤旧痕一并发作,满心的仇恨,想办法逃出来之后,任凭禾禾怎样哄,再不肯回去。

没有人知道玉米和庆庆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从未对人讲过。
庆庆比玉米小两岁,庆庆家和玉米家相隔十几里地。庆庆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年轻时比较浪荡,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好,一直没能娶上媳妇。玉米身材高挑,又会打扮,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没吃过多少苦,依然年轻靓丽。庆庆对玉米生过孩子的事自然是不敢嫌弃,庆庆未婚的身份玉米也满意。
玉米父母知道这事时,他俩已经偷偷领了结婚证。禾禾和玉米没办结婚证,也谈不上离不离婚。禾禾带着两个孩子到玉米娘家闹,玉米父母脸上挂不住,也知道自己闺女理亏,一怒之下,玉米妈带着两个孩子找到庆庆家,在外面哭哭喊喊吆喝自己的闺女心如蛇蝎六亲不认,推着两个孩子对一街两行看热闹的人说,你们都看看,这么好的两个孩子她不要了......莎莎和林林哭得一塌糊涂,玉米颜面扫地,被街坊邻居看尽了笑话,对母亲的怨恨从此更深一层,娘俩的关系又埋下了一颗雷。
很快,玉米生下了和庆庆的大儿子。庆庆有了儿子后对玉米非常感激,改了以前的好多毛病,出去跑大车赚钱养家。庆庆的母亲不顶什么用,家务活、针线活都不在行,玉米在家要操持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庆庆的父亲种了一些果树,但他特别木讷,只会管理果树,不会与人交流;果实成熟的季节,要靠玉米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去卖。玉米的婚姻既成事实,玉米父母看着逐渐安定下来的女儿,只好接受了现实。玉米忙不过来时,会喊玉米爸来帮忙照看果园和水果摊,玉米妈有时候也跟着去,玉米对她向来爱搭不理,惹得玉米妈每次从玉米家回来都是一肚子的气,逢人便喋喋不休讲玉米是个不孝女。
玉米是非常会生活的一个人,即便如此繁忙琐碎的日子,劳累的农活,也不影响她的一颗爱美之心。家里处处整洁自不必说,忙完一天的活计,伺候一家老小吃了晚饭,玉米会精心装扮一番,骑上电动三轮车,到市区的广场学跳交谊舞。学了一段,她就到附近村的小舞台跟人跳,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禾禾那边彻底没了指望,只好带着两个孩子苦熬。
几年后的一天,玉米突然接到莎莎电话,告诉她禾禾死了。原来,当年与玉米的纠葛,禾禾本就生了一场大气,身体每况愈下,又要面对父母年事已高、两个孩子需供养的窘境,禾禾郁郁终日。这中间禾禾处过一个女人,那女人甜言蜜语哄骗他几千块钱后消失了,禾禾又是一场大气,病情加重,每天干体力活累,营养又跟不上,没多久就一病不起......
玉米纠结着要不要回那边一趟——两个孩子未成年,先是妈妈跑了,现在爸爸又去世,想想就让人心疼。但她又不太敢回去,怕那边把禾禾的死归因于她,找她算账。
终是无法忍受被愧疚折磨,玉米还是提心吊胆地回去了一趟。两个孩子成长的这些年,禾禾的弟弟和弟媳看顾比较多,好在弟媳善良,对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她回去,孩子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并没有多说她一句,也没有给她冷脸——这让玉米感叹不已:这家人确实很不错。
在庆庆的要求下,玉米又生了一个儿子。当时玉米是有过犹豫的,家里负担过重,她心里不是没数:她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莎莎成绩不错,已经读高中,生活费由她负担;林林初中辍学去修车厂打工,管吃管住有点工资,倒是不用她管,但孩子结婚总不能不拿点钱出来。但庆庆不愿意,庆庆是独苗,他不愿意下一代还是独苗。玉米选择了妥协。
这些年,庆庆跑外赚钱,玉米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她手脚麻利,爱干净会打扮,把全家人收拾得体体面面,自己唱歌跳舞也不耽误——外人看来,她的小日子还不错。
极偶尔,玉米也会感叹一句:我年轻时多享福啊,现在这样操劳,这都是命,胡过吧,高兴一天是一天。

林林无法克制自己对母亲的恨意。
最渴望母亲怀抱的孩提时代,他总是艳羡着他的小伙伴们;无数次睡梦中,母亲美丽的笑脸渐渐模糊,母亲温暖的抚摸慢慢冷却,他在黑暗中醒来,泪水洇透了枕头。面对父亲的悲苦,爷爷奶奶的愁容,他懂事的保持了沉默。他没有得到过母爱——这是任谁也无力回天的现实。这些年,爷爷奶奶再厚道,也或多或少会跟他讲玉米的不是;姥姥当年带着姐姐和他找妈妈时的不堪,更让他每每想起如蚁噬骨;加上父亲的病和死亡......凡此种种,都无法不让他憎恨玉米。
莎莎考上大学后,虽然申请了助学贷款,生活费依然由玉米负担。林林涨了工资,他每个月也给姐姐转钱,说他来供姐姐上学,特意交代姐姐不要管玉米要钱。莎莎毕竟小时候跟妈妈生活过,加上确实需要用钱,跟玉米来往还算亲密,寒暑假都会过来住几天,也帮着带带这边的两个弟弟。
玉米在庆庆家劳苦功高,庆庆有了两个儿子和红红火火的日子,全是托玉米的福,所以玉米做这些他也没反对过。但负担重是实实在在的,孩子稍大一点,玉米便把他们送到学校寄宿,农闲时到处打工赚钱,努力维持着相对体面的生活。
玉米爸牵挂着林林,说那边条件差,想在这边村里要块地皮,给林林盖个房子,让他在这边定居。玉米就打电话跟林林商量,被林林断然拒绝。这件事仿佛是导火索,瞬间点燃了林林的愤怒,他在拒绝的同时,对玉米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和控诉,直指她是个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母亲。林林的话对玉米来说,就是一把把刺刀,扎得她千疮百孔,肝肠寸裂,却又只能暗自承受。
缺少母爱的孩子,内心会有一个巨大苍凉的黑洞,需要成年后长久的自我弥补与修复——林林也是试图修复过的。他来过一次玉米这边的家,本就处处别扭,那天玉米带莎莎上街买东西,留他跟这边的大儿子在家,那孩子对这个陌生的哥哥并不友好,俩人差点打起来。
此后,林林再也没有来过玉米家。他始终未能原谅玉米。
莎莎大学毕业,为了照顾爷爷奶奶不肯远走,在当地找了工作,也找到了各方面都还不错的男朋友,一家人相当满意。
莎莎结婚,玉米兴高采烈地拿钱拿礼,提前几天就过去了,并交代好庆庆和娘家人,到时候开车带俩儿子一块过去参加婚礼。
然而,玉米在婚礼前一天得知,莎莎的奶奶安排了莎莎的婶婶代表娘家父母上台。
玉米心中五味杂陈,眼泪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走到背人处,玉米拨通庆庆的电话:你们不要再来了。

作者简介:远岫,河南济源人,偶以文字自娱自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沉迷游戏进派出所,你还在没收手机?聪明的家长都这样做
做一品父母,养一品孩子
大龄女孩不工作不恋爱,也不结婚,原因值得父母们深思
孩子撒泼大闹时, 宝妈这两个行为不要有, 否则孩子会越来越任性
真正的感动在我们身边 普通的生活处处有大爱
每日一笑(2053)做父母的很幽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