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立政《游读济源》之:发现昆仑丘 中华文明八千年




昆仑山在哪里?人们一定会说在青藏高原。古代中国在哪里?人们也一定会说在中原。那么,昆仑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什么关系?

毛泽东主席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在哪里开天?三皇五帝在哪里为王?中华文明从远古走来,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究竟在哪里起始?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由于创世神话里有历史的影子,故西方人妄说,中国没有神话传说时代。那么,果真如此吗?

中国历史起始于昆仑丘。寻找昆仑丘(山或墟),是千百年来人们苦苦追求的梦想。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人类要生活、繁衍,就得需要有动植物等食品饱腹、有洞穴栖息和抵御猛兽侵袭,因此自然界的温暖气候、繁茂生物、栖身居所都是必须有的条件。古籍记载,始祖们生活的昆仑丘有增城、有悬圃,有瑶池,有醴泉,有木禾,有天梯,美轮美奂。昆仑丘在哪里?经专家学者多年考察论证,原来昆仑丘就在中原王屋山。王屋山区的济水源、圣王坪、天坛峰是祖地,女娲、伏羲、神农、黄帝是祖先,仰韶、龙山文化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王屋巍峨千万年,济水几出万古流,神话絮絮说遥远,昆仑昭昭示今人。



《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一书,涉及大量古文献、古地理、古生态、古文字、古地名以及天文岁差反演等专门学科,可能解读起来会有一定困难。但一般只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也就够了: 第一,昆仑山与昆(hǔn)仑丘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第二,中华文明到底是5000年还是8000年?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特别是昆仑山与昆仑丘,海内外学者争论了几千年都没有定论。所以,《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前沿学术研究,许多属于探索性质,提出论点要有论据,我们还是有一定文化自信的。

一、昆仑山与昆仑丘

从古文字解析,昆(hǔn),指混沌﹔仑,理也,剖析之意。“昆(hun)仑”本义是指天地宇宙从混沌未分、到伦理有序的创世过程,讲的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故事。古代文献有“中岳昆仑”。“昆仑,冀州之山”,“两河间曰冀州”,“河内曰冀州”的记载﹔周穆王昆仑丘会见西王母,“徜徉冀州之际”等。这里所说的冀州,汉代之前是指黄河中游与太行山夹带间的河东、河内。《史记》说,河东、河内、河南“三河乃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三河也是古代中原、中国的核心范畴,显然是地道的中原文化。那么,昆仑丘后来怎么变成西域的昆仑山了呢?

说起来原因很多,关键是两个人或两件事。

一是4000多年前黄帝的孙子颛顼,搞了一场“绝地通天”宗教改革。昆仑丘是“太帝之居”“百神所在”,中间的天梯“太皞爰过,黄帝所为”,人们可以随便来往于天地之间,甚至“三苗”造反上天告恶状。颛顼对这种“人神杂糅”现象十分恼火,就派重、黎砍断天梯,将祭祀天帝的权力收归天子,从此昆仑丘慢慢淡化,以致逐渐失落。

二是2000多年前汉武帝的金口玉言。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在于阗阿耨达山(俗称南山)见雪水湖沼说是黄河源头,汉武帝根据“河出昆仑”便随意钦定于阗南山为昆仑山。但在《史记》里太史公当即便提出质疑,说昆仑神山这样认定太过轻率。从此历史上争论不断,清代学者毕沅解说:昆仑“高山皆得名之”。把昆仑说成是天下高山。因此,《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正本清源,明确厘清文化概念的昆仑丘并非地理意义的昆仑山!

二、昆仑丘的文化特征与地理特征

古代文献把昆仑丘讲得神乎其神,有说昆仑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沃土之基。既然我们说昆仑丘是中原文化源头,中原地区有昆仑丘的文化特征与地理的特征吗?

1.昆仑丘之文化特征

昆仑丘最显著文化特征是:①天龙地龙﹔②天下之中﹔③大河之源﹔④创世文化﹔⑤王都墓地﹔⑥“宛丘”原型等。文明的诞生肇启于天地自然,形成于生活实践,王屋昆仑就具备了这些条件。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怎么来的呢?王屋山昆仑丘有龙。在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析城山为龙头,大罗岭为龙身,玉皇顶是龙尾。伏羲依据昆仑丘地形制成“燧皇之图”,又因雷电、卷风等,其形状又酷似“燧皇之图”,于是便取昆仑丘之形而造()字,取雷电、卷风之声发音“lóng”。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现北斗七星又形似昆仑丘的龙形山体,便称它们为天龙(北斗星)、地龙(北斗坪),并把“龙”作为太皞部落图腾。

世界古老文明发祥地,皆在独流入海的大河流域。未有华北平原时,古海岸就在太行山附近,济水之源在王屋山区。中国古代“四渎”中,发源于中原的只有淮水和济水。昆仑丘到底位于那条河的源头呢?《史记》说,河东、河内、河南“三河乃天下之中”。济水是唯一发源于河东,流经河内、河南的泱泱大河。按照古代文献所示追寻,昆仑丘就在济水之源的王屋山区。《左传》还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将女娲伏羲与济水合祭,作为中华原住民传承的重要礼仪,应该是太皞部落兴起于济水流域的最好印证。

“昆仑为万山之祖”,是对先祖的崇拜。《荀子·大略》说:“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古代文献对昆仑丘“帝之下都”“太帝之居”“(冀)州帝都”“王者所更居”的记载很多。同时,圣王驾鹤为神,高道羽化成仙,凡人死后变鬼。《山海经》明确:“昆仑,百神之所在。”也是圣王陵寝的证明。

至于“宛丘”。《尔雅·释丘》:“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丘上有丘为宛丘。”这种描述正是析城山、大罗岭漏斗地貌有宛丘的典型特征。上天穹、下地宛,也是盘古开天的形象写照。山西阳城有盘亭、盘亭列嶂,河南济源有盘古祠、盘古峰,以及开辟天地后蛋壳化成的盘古砚石等。

2.昆仑丘之地理特征

古代文献说: 丘是“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三重(成)为昆仑丘”。昆仑丘有樊桐、增城、悬圃三层,还有其他很多神奇的地理特征。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说:“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对昆仑丘存在产生迷惑。而典籍描写昆仑丘地貌特征主要有樊桐、增城、悬圃、瑶池、四门、天梯等,这些在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样样俱全。析城山顾名思义为山顶离析之城,其山周边城堡、城墙、城垛出自天成,称作“增城”十分形象;山上圣王坪万亩大草甸开满娘娘胭粉花,好似空中花园,又应了“悬圃”一说;樊桐听起来比较生涩,但说“樊笼”都能明白,喀斯特地貌容易生成溶洞,是关押犯人的地方﹔圣王坪浅丘低岭漏斗地貌,俗称360个老龙坑、72个老龙洞,在大草甸中央洼地,却有个近万平方米的湖泊,名叫娘娘池或“瑶池”;还有个黑龙洞,泉水甘甜如醴,故称“醴泉”;山顶四阙如门,南天门天门洞,绝壁千仞,上下全靠独木“天梯”攀登。析城山、大罗岭附近还有洋水、赤水、黑水等不一而足。青藏高原的那个昆仑山,终年积雪一片荒漠,不可能有樊桐、增城、悬圃、瑶池等这些奇异的地形地貌,就是有也不可能有如此生机。

三、中华文明是5000年还是8000年

《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依据天文岁差反演、古冰川消长、古海岸线进退、古生态、古地貌等进行大量科学研究,为实证8000年中华文明史提供了重要新证据。因学术性很强,在这里不再重复。现在我想讲的是,本书既然提出中华文明8000年,那么有哪些文明标准或标志可以佐证呢?

首先讲什么是文明。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里是指一种社会状态,文明与野蛮相比较而言。人类先制工具、饱肌肤、后知廉耻﹔有巢氏(像鸟筑鸟巢)、燧人氏(山西下川遗址发现有大量燧石),这些都还算不上人类文明。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历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发现仰韶文化,根据出土陶片文饰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并否定中国有神话传说时代。这是无知的妄言。

西方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三个标志: 出现文字、城市和青铜器。而中国(北京大学赵辉教授)提出人类文明四个标志: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化、城市和王权产生。自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方长期占有话语权,我们说了不算,所以过去只承认中华文明从商代开始有3500年历史。今年我国良渚文化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文明5000年才勉强获得世界认可。但这里有一个问题:良渚人是谁?他们与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夏商周”中华文明为“众星捧月”关系,只是中华文明的支流(民族大学杨楠教授)。

《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提出文明标准或标志有八个方面:①原始科学﹔②农耕文化﹔③聚落中心或城市﹔④社会化管理﹔⑤对偶婚姻﹔⑥创造文字﹔⑦制陶冶炼﹔⑧创世神话。

本书扉页伏羲发明的双龙太极八卦符,就是描述开天辟地、定方正位的图示形象;本义八卦符是表达观象测天、授时推历、告民农时的图解符号,犹如今之挂历。先天八卦可谓人类最初认知时空的原始科学,故称“开天辟地”。

自从伏羲推演出先天八卦,人类在定方正位、授时推历这门科学指导下,知道东南西北、四时八节,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才逐渐脱离采摘渔猎而进入定居农耕时代。

先进生产力必然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近者阅,远者来”,华虚(胥)部落从最初的血缘氏族式管理,渐渐与周边近亲、近邻部落自愿结成以昆仑丘为王都,以伏羲为首领,以神龙为图腾,推行“和合天下,共同发展”的社会化管理的太皞部落联盟(中华民族雏形)。

昆仑丘的“丘”字,“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王屋山区发现已经有下川、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30多处。其中济源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处在两水相交的台地上,现保留遗址核心区面积4万多平方米。三面都是20米高的悬崖绝壁,北面与后山连接部分,为人工挖掘的20多米宽壕沟,基本具备城池或城堡的功能,最少是六七千年左右的大型聚落中心。最近在栗树沟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面积古代类似现代水泥地面,分上中下三层,施工复杂、工艺成熟,结合出露的柱坑、房基、穴居、灰坑、烧陶冶炼遗址,以及制作精美的玉器、石器、彩陶等文物,可能是早于夏商周千年以上的我国上古时期大型都城宫殿遗址。如果国家对王屋山区的析城山、大罗岭、栗树沟、原城、邵原等文化遗址进行系统考古发掘,相信会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结成联盟的各部落间需要相互沟通,伏羲便在八卦符号的基础上,创生了以东、南、西、北、中等关键方位字为代表的首批象形文字,由此“文籍生焉”。造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所谓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不过是伏羲造字的延续,直到商代甲骨文才逐渐成熟起来。

上古时代曾经发生大洪水,女娲伏羲劫后逃生,在王屋山建都筑凤城(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相传女娲伏羲是兄妹成婚,是对男女成婚而育的推演。女娲造人,应是重新确定人伦婚姻,实行族外对偶婚,从而称为“再造人类”。中华第一个姓是女娲的风姓,风姓是百姓之祖,从此开启中华文明的历史。

王屋山区流传许多中华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黄帝祭天、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目前王屋山区创世神化群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获得了“中国女娲神话之乡”“中国愚公文化之乡”等称号。这些可以说是中国的神话传说时代。

以授时推历为核心的原始科学出现﹔以定居农业为代表的生产力发展﹔太皞部落联盟的建立﹔文字的创生与应用﹔和合大道理念的形成等,表明8000年前中国社会已进入到文明时代。由伏羲以和合大道开创的中华文明,比5000年前由黄帝以武统天下开创的华夏文明要早3000年。

四、昆仑丘究竟在哪里

《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对昆仑丘的位置做过明确界定: 就是在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郭沫若先生审定的《中国史稿地图集》等历史图册,表明王屋山从来都是个较大山系,横跨河南济源及山西阳城、垣曲等地,与昆仑丘是同一个概念。而天坛山、大罗岭、鳌背山、析城山、历山等只是王屋山区的部分山头。当然,析城山是龙头最具代表性,但其他亦不可或缺。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图书首发式上发言) 

附:《济源日报》通稿

《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首发式及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9年8月24—25日,《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首发式及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海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和6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

该书系统展示了对中华文明、伏羲故里、黄帝故里、原始科学八卦符、社会化管理、象形文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向读者呈现出系列全新的见解。

来自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史学科研单位,河南济源、淮阳,山西晋城、临汾,甘肃天水,陕西西安及台湾、香港等专家学者踊跃发言,高度评价《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的出版发行。首席作者、中科院地理研究员华仁葵首先介绍说:“通过天文岁差反演和古冰川、古天象等多学科分析,研究团队以敬畏之心科学推定,中华文明历史为8000年﹔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圣地。”

中央党校、中央档案馆、中国文化大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及各相关与会专家,进行了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的广泛交流研讨。大家认为: 该书在不仅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学术研究上的重大成果,更是在科学推定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会议提出,河南济源、山西阳城与甘肃天水、河南淮阳、河南新郑、陕西黄陵等地,应加强合作对中华文明的圣地研究、开发做出各自贡献。

经市委批准同意,济源市旅游协会会长李立政以第二作者身份参加会议并做了发言。《中华文明昆仑丘》在人民大会堂公开发行,将极大提高了王屋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打造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朝圣地和海外探寻中华文明发源地,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作者简介:李立政,河南济源人,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与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儿?》《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主编《赵姓简史》《中华赵姓发迹地-河南济源》,还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责编 | 王芳   编辑 | 玉川子   图片 | 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海峡两岸(济源·王屋山)道文化合作论坛观点集萃
【商汤首都 昆仑古墟】 阳城:让遍布山野的遗址活起来
“万山之祖”,中华“龙脉之祖”山海经记载此山,人祖伏羲的王都
(4)易道医起源(
中华文明不只5000年,保守说法该追溯到6500年前的“伏羲
我的家乡济源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