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立政《游读济源》之:周穆王昆仑会西王母考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周穆王喜爱旅游,大概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特别是造父驾车送他去昆仑丘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列子·汤问》说,造父善驾车。造父在老师泰豆氏的悉心教导下,练就了高超的驾车绝技。而造父先辈中也有御者,说明这项技术大概还是祖传,因此成为周穆王的贴身御者。后来“御”字也就有了统治、掌控的意思。

西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期间,汲郡(今河南卫辉)一位名叫不准的盗墓者,掘开了战国末期魏襄王(一说魏安釐王)墓葬,由此出土了大批竹简。经历代学者整理解读,知道竹简记录的是尧舜禹、夏商周及春秋晋国和战国魏国的史事,史称“竹书纪年”。其中西周部分有周穆王的传奇游历,即《穆天子传》。

周穆王,姓姬,名满,是西周第五位帝王。公元前976年至前922年在位55年,享年105岁,世称穆天子。周穆王雄才大略,开疆拓土,西征犬戎,东攻徐国,北达流沙,南伐荆楚,在涂山会合诸侯,加强了周王朝对诸侯蛮夷的统治。 

周穆王还好游山水,梦想到处都有他的车辙马迹,身怀驾驭绝技的造父,可以说是生逢其时。传说造父与周穆王年龄相近,都擅长狩猎,爱养天下名马。周天子的专车两乘八匹。造父先选五匹上好的千里马,又在桃林(今河南灵宝)获得盗骊、骅骝、绿耳三匹良马献给周穆王。周穆王命造父驾驭新乘,东游沧海,西驰昆仑,四荒八极,无所不至。史籍多有周穆王会见西王母的故事,而《穆天子传》记载得尤其传神。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始见《山海经》。西王母居住在昆仑之丘、瑶池之滨。开始传说她形状威猛,而后逐渐变成一个慈祥的女神,是所有女仙之首。西王母所居的昆仑丘,有增城、悬圃、瑶池、醴泉,美轮美奂,这在《穆天子传》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穆天子传》说:“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

昆仑乃万山之祖。在今天中国的版图上,西北边陲的青藏高原赫然标注着昆仑山,她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祖国一起屹立于世界东方。但今天的昆仑山不是上古之昆仑丘,因为高原地区终年白雪皑皑,上古人类难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经中科院地理所华仁葵、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四川师范大学伏元杰、中国社科院吴晓东、青岛大学王湘辉等一批当代学者,经过近20年实地考察和大量研究论证,系统提出上古昆仑丘就在今天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

今天的青藏高原之所以有座昆仑山,与千古一帝汉武帝的武断裁定有关。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述:“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汉朝屡被匈奴侵扰,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国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回朝后向汉武帝述职,提到了出使途中到过于阗南山,那里人说是黄河之源,盛产玉石,他们还采些带了回来。汉武帝依据古书所说“河所出曰昆仑”,遂将于阗的南山认定为昆仑山。司马迁对张骞的西域之行没作评述,却对汉武帝钦定昆仑一事提出质疑:“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

司马迁论道,《禹本纪》说黄河出自昆仑。昆仑高2500多里,是太阳、月亮交相隐没、放光的地方。山上还有醴泉、瑶池。如今张骞从西域回来说探到黄河源头,便说那里就是昆仑,可是从哪里能看出来那里就是书上说的昆仑呢?但汉武帝一言九鼎,昆仑山便从此移到青藏高原了。

真正的昆仑丘为什么会在晋豫交界的王屋山区呢?昆仑的概念源自远古中华,而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作为上古先民精神圣地的昆仑丘,理所当然应该出现在中原腹地、天下之中的王屋山区。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战国屈原在《楚辞·天问》也提出疑问:“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到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地形训》中,昆仑的形象更加清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昆仑丘是神仙居住的美好地方,远非地处荒漠、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可比。综观各类典籍,昆仑主要有“增城”“悬圃”、“瑶池”“醴泉”等主要地理特征,王屋山区几乎具备上述所有条件。析城山周边城堡、城墙、城垛出自天成,且有四阙如门,称作“增城”十分形象;山顶圣王坪“瑶池”、黑龙洞“醴泉”、南天门“天梯”应有尽有;还有山顶的大草甸,花开时节满山娘娘胭粉花,好似空中花园,又应了“悬圃”一说。  

王屋山地处黄河之北,古属冀州之地。《淮南子》确认:昆仑在冀州,位于黄河以北距离砥柱山不远的地方。《尚书·禹贡》说:“砥柱、析城,至于王屋。”清代《济源县志》记载,王屋山附近有砥柱山、析城山,至今晋豫交界的砥柱、析城、王屋一脉相连,这便可以把昆仑丘圈定在晋豫交界的王屋山附近。

“昆仑者,地之中也”,在远古人们看来,昆仑丘就是天地之中。王屋山是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地,古时济也、齐也,齐又通脐,济水被称为天下之中地脐之水。王屋山群山环绕,独具王者风范,有逼真的中华创世神话系列原型物,说明王屋山区曾是上古人类的聚居地。那时的原住民以为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天下中心,昆仑神山自然也在王屋山一带。

王屋山东连太行山,又名王母山、女娲山。说明这里就是西王母居住的昆仑丘。王屋山有个洞穴,名叫王母洞,“周回万里,潜通瑶池”,相传是西王母修道之所。

周穆王西行在昆仑会见西王母。昆仑丘,在济水之源的王屋山﹔西行,方向明确。那么周穆王是从哪里出发才会实现的呢?换言之,周穆王的都城在哪里,才可能西行到王屋山区的昆仑丘呢?

历史上西周设有两个都城,一个在西安丰镐,一个是东都洛邑。据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西周时期,至少成、康、昭、穆四王都城都在洛邑。

《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灭商之后来到洛阳,看到这里地处中原,有山有水,地势开阔,人民富庶,于是决定将都城建在洛阳,并“营成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周武王在周朝建立后很快去世。《史记》又说:“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四方进贡远近一样,意为便于对天下的管理。周成王五年(前1037年),他命召公前往洛邑查看风水﹔当年三月,周公再次到洛邑测影复核,确认洛邑为天下之中,遂正式营造成周城,把国都迁到洛阳。《尚书·洛诰》记:成王在新邑(洛阳)举行祭祀大典,将九鼎正式安置在新都,史称“成王定鼎”。西周《何尊铭》:“唯王初迁宅(都城)于成周,复禀武王之礼,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金文还记,成周建有太庙、康宫、康昭宫、康穆宫、明堂等宗庙,这些便是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以洛阳为都的实证。

明堂作为一个国家祭祀先祖、朝会诸侯最重要的场所。《周书·作雒(洛)篇》:“周公作明堂之制。”明堂在东都,而不提镐京。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说:“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昆仑之丘……西王母之邦……还归于周……乙酉,天子□六师之人于洛水之上。” 

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西王母,是从成周瀍水出发,又回到洛水。瀍水在洛阳,洛水流经洛阳。因此可以确认,《穆天子传》所载周穆王西巡的出发地和回归地也都在洛阳。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据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在王屋山区古代曾居住着一个骊戎族,国君姬姓,民风粗犷豪放。王屋山前古有“太行第一陉”轵道,历来为军事要冲。周穆王从洛阳出发,越过黄河沿轵道西行,在昆仑丘见到的西王母,很可能就是晋豫交界那位郦戎族美貌的女王。戎族豪放的民风令周穆王流连忘返。及至徐偃王叛乱,造父遂驾车“一日千里”返京,并联合楚国平定了叛乱。

试想,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周代,周穆王如从西安丰镐出发,西行昆仑山然后返京平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作者简介:李立政,河南济源人,现任市旅游业协会会长、市文旅集团文化总监。从事旅游工作30多年,在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景观开发相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与人合著《河之洲在哪儿?》《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主编《赵姓简史》《中华赵姓发迹地-河南济源》,还有《老子悟道王屋山》等上百篇论文,在国内外报纸和学术刊物发表,为济源旅游发展和景区景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玉川子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北法律师事务所杨胜利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析成山与昆仑
西周最神奇的君主周穆王为何总喜欢东游西荡
西王母与穆天子
周史三十三(周穆王十七年【公元前950年】)
大禹导弱水与周穆王西巡
美国博士研究《山海经》后坦言: 山海经并非神话传说,而是人类的史前文明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